[XCAR 2019廣州車展 原創]
當大家看到這篇文章時,榮威首款MPV的概念車型榮威Vision-iM已經在廣州車展的榮威展位上與大家相見了。11月18日我受上汽榮威的邀請前往他們位於上海的設計中心上了一堂設計公開課,課程的內容一方面是關於上汽最新的「湧現」設計理念,另一方面則是他們的首款MPV車型榮威Vision-iM概念車的設計解析說明會。適合年輕人的MPV來了 上汽首款MPV概念車將廣州車展首發
一個多小時的課程後,當我走出上汽設計中心時,作為一個曾經在設計行業中被蹂躪過好幾年的人來說內心是非常感慨的:原來現在做設計已經是這個樣子做了!
本次的課程上榮威Vision-iM只開放了外觀給我們,但即便如此也足夠震撼我們了。畢竟這是一臺採用全計算設計開發流程的車型,說得通俗一點,傳統的油泥模型環節在榮威Vision-iM的設計流程上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全數位化、編程化、參數化的設計手法、設計工具、設計流程。
或許大家對於這個過程不能完全理解,打個比方,託尼.斯塔克把他的需求告訴了賈維斯,然後賈維斯根據各種參數的計算造出了鋼鐵俠戰衣。聽起來是不是很科幻?但榮威Vision-iM的設計流程就是這樣。
榮威Vision-iM被稱為整艙數字跨界MPV,讀起來稍顯拗口,但其所傳達出的概念卻非常清晰,數字與跨界。這臺榮威的首款MPV車型相較平時我們所見到的MPV來說確實「面帶兇相」,狹長的大燈與尺寸驚人的進氣格柵與平日那些穩重得稍顯沉悶的MPV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從上圖大家應該也看出來了,榮威Vision-iM的設計語言與目前榮威市面上的在售車型都有著極大的區別,這邊是榮威最新的設計語言——湧現美學,與「洗鍊、舒展、韻律」共同構成出全新的設計語言——數字律動。
榮威Vision-iM的氣勢洶洶還來源於其SUV造型的車頭,相較於一般的MPV車型而言,榮威Vision-iM的車頭更長,也更為飽滿。發動機艙蓋上的筋線也更為明顯,力道更強。
榮威Vision-iM的前臉採用了榮威品牌的全新前臉設計,大尺寸格柵內的每一個單元取名為榮麟紋,由設計師藉助高性能計算機對格柵內部元素進行近百次迭代優化而成。
貫穿式頭燈是榮威的家族式設計之一,在Vision-iM上這一設計得到了延續和進化。新的大燈被稱作粼波貫穿大燈,三單元頭燈造型元素在圖形上延續了榮威如意符號,與格柵榮鱗紋融為一體,科技感十足。
而兩側大燈之間相連部分採用的是燈帶式設計,並且還帶有三維漸變紋理,在側面營造出波光粼粼的折射視覺效果,並與車身色進行了湧現平面紋理的過渡。
概念車的車身側面使用了雙腰線的設計,上腰線採用了誇張的折面設計,突顯張力的同時,強調前後輪包處的力量感與運動感,使整車設計風格向SUV貼近,相比擺脫傳統MPV車型的笨重感。
另外相信不少朋友也注意到了榮威Vision-iM那拉風的輪圈,這款稜鏡輪圈採用3D列印技術,行車時會產生多樣的視覺效果。輪輻則搭配兩類尺寸的湧現晶格紋理,用亞光漆面處理,在車輪旋轉過程中,呈現出高亮面和陰影面不斷變更的視錯覺。在課後的溝通環節中,邵景峰表示他非常喜歡這款輪圈,也希望最終能夠出現在量產車型上。我覺得,即便是不能作為標配出現,提供一個選裝相信也是會有不少人買帳的。
概念車的B柱與C柱採用與車窗同色的設計,營造出半懸浮式車頂,這一設計靈感來源於豪華遊艇。對於一臺MPV車型來說,這一類展現豪華感的設計無疑是非常適宜的。
榮威Vision-iM的尾部是比較標準的三段式設計,整體看起來基本接近量產,下保險槓上也有著榮麟紋進行裝飾。
涵道立體尾燈採用戰戟造型,向兩側拉伸拓展橫向視覺效果的同時突顯強大的力量感。 尾燈末端的折面和中空通道設計,優化了整車氣動性能,帶來更強的性能。尾燈內部表面的四稜錐立體幾何單元,細膩精緻,折射的紅光更明顯,辨識度更高,增強行車安全。側面的湧現過渡紋理,從燈的邊界開始逐漸向末端消失,營造速度感。
在了解完榮威Vision-iM的外形設計與設計理念後,我不由得對設計出這款車型的上汽計算設計實驗室充滿了興趣與好奇。它的成立為日後上汽在人工智慧、智能製造等數位化科技與汽車設計的結合提供多種解決方案,這一次榮威走在了中國品牌的前列。
榮威Vision-iM對於榮威品牌而言意義非同尋常,它是榮威的首款MPV跨界概念車,也是首次採用全計算設計、首次使用湧現美學的數字律動設計語言的車型。在它身上我們能夠看到榮威品牌下一代設計語言的大範圍革新。那麼這樣一款頗具意義的MPV跨界概念車的內飾究竟會是什麼樣,請持續關注我們,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為大家帶來榮威Vision-iM的最新消息。
sin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