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大—港大聯合病毒學研究所新科研樓揭牌

2021-01-11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6月29日電 據香港《文匯報》報導,經過四年建設,汕頭大學-香港大學聯合病毒學研究所新科研樓28日正式揭牌。此次新落成的科研樓,是由李嘉誠基金會捐資建設,面積8000多平方米,將可以開展病毒學、細胞學、病理學、免疫學等多學科研究。

李嘉誠與汕大學生熱情合照。圖片來源:香港《文匯報》 李嘉誠基金會供圖

據報導,28日,汕頭大學校董會名譽主席、李嘉誠基金會主席李嘉誠與次子李澤楷抵達汕大,為新科研樓落成揭牌,受到了汕大學子的熱烈歡迎。

研究所所長管軼表示,自2000年在汕頭大學設立實驗室以來,研究所得到了李嘉誠基金會長期的資助,從只有兩個人的實驗室,發展壯大到擁有超過70人的研究骨幹隊伍。

管軼表示,新科研樓是汕頭開埠以來第一座甲級抗震的建築物,設備完善,裝備先進。該大樓的啟用,標誌著病毒學研究所的發展邁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在過去20年裡,在應對歷次的新發傳染性疾病爆發的事件時,管軼團隊均有較大貢獻。而汕大-港大聯合病毒研究所,在重大傳染病全球防控策略的制定上和每年南北半球疫苗的篩選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目前在流感和冠狀病毒資料庫中,其團隊貢獻的序列和基因組已經佔到了基因銀行的一半以上。

相關焦點

  • 李嘉誠卸任前給汕頭大學的特別禮物:一座甲級抗震的科研樓
    澎湃新聞記者從汕頭大學官網獲悉,6月28日上午,在李嘉誠基金會的大力支持下,汕頭大學·香港大學聯合病毒學研究所新科研樓正式落成使用。新科研樓由李嘉誠基金會捐資建設,這棟實驗大樓是汕頭開埠以來第一座甲級抗震的建築物,設備完善,裝備先進,擁有世界頂級的生物安全實驗室。
  • CAPDI設計之約 | 德外大街12號的新科研樓...
    新科研樓的建設相當於技術改造,也是為了更好地給航空工業提供後勤保障設計,提供更好的支持;所以,就有了「新科研樓」這個項目。「新科研樓」沒有明確的設計任務書,我們從前期策劃開始做,類似於現在住建部推行的「前策劃和後評估」全過程的設計項目。設計團隊要自已擬定任務書,對各設計所、職能部門進行調研,明確他們對功能的需求。還有就是要結合基地環境的限制。
  • 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許昌)人工智慧聯合實驗室揭牌
    10月20日,記者從許昌市政府獲悉,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許昌)人工智慧聯合實驗室日前揭牌,致力於提升許昌新一代電子信息產業技術研發創新能力,推動黃河鯤鵬產業發展。據悉,該聯合實驗室採取院地合作共建模式,發揮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人工智慧團隊在大數據、人工智慧、機器視覺等領域的人才技術優勢,以黃河鯤鵬伺服器應用研究和技術開發為主要方向,並對許昌黃河鯤鵬產業在適配開發中的關鍵環節提供技術諮詢服務和外部資源對接,打造國內領先的新一代電子信息技術新型研發機構,推動技術成果在許昌轉化和應用,促進許昌新一代電子信息產業高端化、產業化、規模化集聚發展。
  • 港大深圳醫院推進大灣區跨境醫療與合作
    過往八年中,醫院積極藉助醫療衛生「三名工程」平臺,共計引入11個國際和國內頂尖團隊,其中生殖醫學團隊來自瑞典卡羅林斯卡研究所,為諾貝爾團隊。另一方面,醫院積極發展人才教育,為六大卓越中心提供可持續發展的人才儲備,讓患者「大病不出深圳」。
  • 港大深圳醫院乳腺外科 「三名工程」項目揭牌
    深圳特區報訊 (記者 戴曉蓉 通訊員 彭蓓 許嘉瑜)昨天下午,我市醫療衛生「三名工程」又一重點項目落戶港大深圳醫院。該院攜手英國愛丁堡大學Michael Dixon教授乳癌及乳腺病尖端治療團隊,將在未來共同建設國內一流的乳腺癌診療中心。副市長吳以環、香港大學校長張翔等出席項目揭牌儀式。
  • 港大深圳醫院兒科「三名工程」項目揭牌 攜手加拿大頂尖團隊為市民...
    深圳市「醫療衛生三名工程」項目——「加拿大新生兒研究所Shoo Lee教授極高危新生兒綜合診療尖端團隊」揭牌儀式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19年10月18日訊(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記者 劉夢婷 通訊員 文/彭蓓 圖/許嘉瑜及兒科)10月18日,深圳市「醫療衛生三名工程」項目——「加拿大新生兒研究所Shoo Lee教授極高危新生兒綜合診療尖端團隊」揭牌儀式在香港大學深圳醫院(以下簡稱「港大深圳醫院」)舉行。
  • 我校成立法醫學研究所
    常江致辭揭牌儀式上,學校科技處申燁華教授宣讀了西北大學關於成立法醫學研究所、聘任戴鵬高教授為主任的文件。他指出,生命科學與醫學部、國家微檢測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陝西佰美法醫司法鑑定所聯合成立西北大學法醫學研究所,是學校發揮學科優勢,立足科學研究,堅持服務社會的又一具體實踐。他希望法醫學研究所能夠充分發揮學術方向優勢特色,在人才引育、學科建設、科學研究、平臺共享等方面持續發力,使醫學學科成為學校推進「學科+」計劃、提升學科集群發展實力的重要引擎。
  • 美名校柏克萊加大新科研樓 將以三華裔名字命名
    美名校柏克萊加大新科研樓 將以三華裔名字命名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1月23日 10:00 來源: >  CITRIS是「造福社會的信息技術研究中心」(Center f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Reseach in the Interest of Society)的簡稱,這是一個加州政府領導的研究計劃,具體由柏克萊加大、戴維斯加大、聖他克魯茲加大和麥塞德加大聯合參與
  • 港大前僱員發論文稱新冠出自武漢研究所
    此前剛接受美國總統川普「御用」媒體獨家專訪,利用新冠肺炎造謠抹黑中國的香港大學((以下簡稱「港大」)前僱員閻麗夢再次生事。她發表最新論文,聲稱新冠病毒出自武漢病毒研究所,是「人為製造」。同時,港大方面也發表聲明,稱閻麗夢的主張「毫無科學依據」。根據福克斯新聞網在今年7月中旬的「獨家專訪」介紹,閻麗夢宣稱自己曾在港大知名病毒學家潘烈文的團隊工作。去年12月和今年1月,被潘烈文安排研究武漢出現的新冠肺炎疫情。不過,港大官方對此已明確回應,此人所說的內容與港大方面得知的情況「並不相符」。
  • 安徽理工大學:煤炭安全精準開採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成立等6個研究所揭牌儀式
    安青網訊 8月9日上午,安徽理工大學在國家重點實驗室1號會議室舉行安徽理工大學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成立煤炭安全精準開採等6個研究所的揭牌儀式。復旦大學附屬腫瘤研究所王建華教授、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祝文軍研究員線上參加揭牌儀式。安徽理工大學副校長鄭明東教授主持揭牌儀式。
  • 雲南曲靖師範學院「液態金屬應用開發聯合研究中心」揭牌
    11月7日下午,雲南曲靖師範學院液態金屬應用開發聯合研究中心舉行揭牌儀式。校長浦虹,清華大學醫學院生物醫學工程系教授、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研究員劉靜,雲南中宣液態金屬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楊澤俊共同為中心揭牌。
  • 工業設計聯合創新大學實驗樓揭牌
    來源:煙臺日報-大小新聞大小新聞客戶端8月25日訊(YMG全體媒記者 信召紅 通訊員 郭健 攝影報導)25日,煙臺高新區工委書記、管委主任劉森,中國工業設計協會會長劉寧在煙臺高新區國際設計小鎮原型創新工場3號樓共同為工業設計聯合創新大學實驗樓和山東省工業設計研究院數位化原型創新實驗室揭牌。實驗樓的揭牌,標誌著工業設計聯合創新大學建設正式進入快車道。
  • 四川師範大學晏陽初研究所揭牌成立
    四川師範大學晏陽初研究所揭牌成立 本網記者 華夏/攝  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華夏 曾江)10月21日,「紀念世界平民教育家晏陽初誕辰130周年座談會」暨四川師範大學晏陽初研究所揭牌儀式在四川師範大學獅子山校區舉行。
  • 文物藝術品研究所揭牌儀式在京舉行
    由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主辦的「理性收藏暨文物藝術品研究所揭牌儀式」於15日在北京中華世紀壇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藝術品收藏愛好者及行業領導共120人參加了本次活動。  研討會上,文物研究所的常務副所長、知名古陶瓷鑑定專家荊志忠做了理性收藏的精彩演講。他分析了我國當前民間收藏的特點與問題,並逐項提出了如何解決這些問題的思路與方法。田志強院長和相關嘉賓共同為文物藝術品研究所揭牌。研究所的成立將為我國文物藝術品民間收藏之路,起到理性和深層次引領作用。
  • 陝西師範大學語言科學研究所揭牌
    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 陸航)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國家對語文事業的重視,激發了學界的研究熱情,形成了語言學各學科全面發展的態勢,我國語言學研究進入歷史上發展最快、學術最繁榮的時期。11月24日,陝西師範大學語言科學研究所成立大會暨揭牌儀式在陝西師範大學舉行。
  • 哈工大(深圳)-華為聯合培養基地揭牌
    7月30日,哈工大(深圳)-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聯合培養基地深化合作籤約及揭牌儀式在華為松山湖研究所舉行。聯合培養基地建立後,校企雙方將在人才培養、實踐教學、產學研融合等方面深化合作,搭建互利共贏新平臺,形成資源共享新格局。
  • 新科研在蘇州工業園區設企業合作中心 助新加坡深度科技起步公司...
     《聯合早報》11月19日報導:新加坡科技研究局(A*STAR)在中新蘇州工業園區設立企業合作中心,幫助新加坡生物醫藥、人工智慧和納米科技等深度科技起步公司進軍中國市場,在長三角地區發掘更多機遇。新科研和蘇州工業園區昨天在新加坡—江蘇合作理事會年度會議上,正式啟動企業合作中心。
  • 港大醫學院與國際醫學科研聯盟研究發現 部分2019冠狀病毒病危殆...
    港大醫學院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參與研究工作的大型國際研究項目「COVID Human Genetic Effort」 (2019冠狀病毒病人類基因計劃)在不同年齡的嚴重新冠肺炎患者中發現影響一型幹擾素的先天性免疫病和自身抗體。
  • 【經濟日報】中科院合成生物學研究所揭牌
    日前,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合成生物學研究所正式揭牌。據悉,該研究所擁有3個中美院士實驗室、12個海歸PI實驗室,匯聚合成生物學前沿力量的國際化團隊,有望成長為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研究機構。  合成生物學是近年來發展迅速的新興前沿交叉學科,被認為是繼「DNA雙螺旋發現」和「人類基因組測序計劃」之後的第三次生物技術革命。
  • 香港大學與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設立海洋生態與環境科學聯合實驗室
    新華社香港11月30日電 香港大學30日宣布,該校與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於11月24日籤署諒解備忘錄,共同為建設可持續發展的海洋環境而努力。雙方將成立海洋生態與環境科學聯合實驗室,以促進內地與香港在海洋及環境等領域的科研協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