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心率夜間變慢的原因和機理

2021-02-12 運動科學論壇
近日,一篇刊登在國際雜誌Heart Rhythm上題為「A circadian clock in the sinus node mediates day-night rhythms in Hcn4 and heart rate」的研究報告中,來自曼徹斯特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揭示了心跳在夜晚變慢的原因和分子機理。文章中,研究人員對90多年前科學家們關於調節晝夜節律機制的共識提出了根本性的挑戰。
長期以來,迷走神經(vagus nerve)被認為是導致夜間機體心率變慢的主要原因。迷走神經是心臟自主神經系統中的一種神經,其能供應包括心臟在內的多種內臟器官。文章中,研究人員通過對小鼠和大鼠進行研究後發現,迷走神經或許並不太可能直接參與其中。相反,心臟的天然起搏器—竇房結(sinus node)或許擁有自己的生物鐘。研究者指出,竇房結或許知道何時是晚上,並能相應地減慢心率。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對這一基本的生物學問題有了新的認識,即為什麼心率在夜間會變慢,以及為何當我們處於睡眠狀態時會出現心率過緩的危險情況。研究者表示,一種名為HCN4(一種控制心率的關鍵蛋白)的通道在白天和夜晚的不同時間的改變或許能夠解釋心率所發生的改變。利用藥物伊伐布雷定(一種治療心絞痛的療法)來阻斷HCN4通道或許就能消除晝夜之間機體的心率差異。此外,研究者還揭示了一種名為BMAL1的時鐘基因作為HCN4通道的調節子的關鍵角色,相關結果未來或有望幫助開發新型療法來治療人群在睡眠時所遭受的心律失常等狀況。儘管本文研究是在小鼠和大鼠機體中進行,但HCN4通道和時鐘基因在所有哺乳動物中都扮演著相類似的角色,這就是為何這項具有普遍意義的原因。研究者Alicia D'Souza博士說道,當我們處於睡眠狀態時心率會變慢,甚至會出現心跳之間的停頓,在精英運動員身上也同樣如此--有記錄的最長的停頓時間是15秒。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首次檢測了一種替代假說,即心臟的內在起搏器—竇房結存在一種晝夜節律鍾。本文研究表明,在小鼠體內確實如此,這也解釋了為何人群機體夜間的心率較慢,這些心率調節的基本機制在哺乳動物(包括人類)中是保守的。竇房結能產生導致心臟跳動的電脈衝,其由心臟右上腔上部的細胞群組成,此前關於迷走神經對心臟的影響假設是基於一種名為心率變異分析(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的技術。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使用了一系列測定方法來評估心臟起搏器的電活性和基因表達特性,其中包括研究心率和活動水平,並進一步探索離子電流、蛋白質和稱之為轉錄因子的調節性蛋白。研究者Cali Anderson說道,眾所周知,人類的靜息心率會在24小時內發生變化,而且白天要比晚上高。但多年來,機體心率的日常變化(我們認為過於簡單化)被認為是夜間迷走神經更加活躍的結果。未來,這些研究發現可能對於研究人員理解和治療心率紊亂的方式上具有重要的意義和應用價值。最後研究者表示,本文研究結果挑戰了近一個世紀以來科學界關於心率如何被調節的共識,夜間心率較慢本身對於大多數人而言是很正常的,但理解心臟基本功能的分子機制是解決關於心率紊亂等複雜問題的關鍵基礎。而讓研究人員擔心的是,由於COVID-19疫情所造成的影響,未來資助此類研究的資金來源可能會受到威脅,而公眾繼續支持此類研究要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重要,這樣研究人員才能夠繼續深入研究來幫助治療並預防人群中心臟病和循環系統疾病的發生。(來源:生物谷)

參考資料:

1 Alicia D』Souza, Yanwen Wang,Cali Anderson, et al. A circadian clock in the sinus node mediates day-night rhythms in Hcn4 and heart rate, Heart Rhythm (2020). DOI:10.1016/j.hrthm.2020.11.026

2 Scientists discover why the heart slows down at night by Michael Addelman,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更多閱讀:

心率在健康維護的角色

「迷走神經」是人類獲得幸福的關鍵

過去100年,人類的體溫越來越低了

深刻理解生物鐘,實現最佳運動表現

相關焦點

  • 心率慢的人長壽嗎?其實心率控制在這一範圍,都屬於正常!
    大家都知道,心臟是人體的泵血器官,心率是臨床上評價心跳快慢的指標,即每分鐘心跳的次數,正常成人在靜息狀態下的心率應維持在60-100次/分,心率偏快的人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和死亡率明顯增加,心率與體溫、性別、年齡、情緒、職業等因素有關,一般來說,體溫升高,心率加快,兒童比成人心率快,成年女性比男性心率快,運動員、飛行員的心率較常人慢
  • 心率慢該裝起搏器嗎?
    問:心率慢該裝起搏器嗎?答:針對心率慢本身,是否需要治療主要看有沒有症狀,比如有沒有因為心率慢引起頭暈、乏力、黑朦、暈厥等不適,也要看是什麼類型的心率慢。以前我們認為,在靜息狀態下,正常心率範圍是60~100次/分。2018年,美國心臟病學會、美國心臟協會和美國心律學會發布的「心動過緩和心臟傳導延遲患者的評估和管理指南」,將心率低於50次/分定義為心動過緩,也就是說正常心率的範圍變為50~100次/分。
  • 心率怎麼才是健康的,經常運動,心率變慢了好嗎?
    但是如果你不是訓練有素的運動員,但心率持續高於每分鐘100或者低於每分鐘60,同時伴隨有虛弱、氣短、暈厥和胸痛等症狀,就表明潛在著比較嚴重的健康問題。為什麼心率慢是健康的心臟,就像其他肌肉一樣,需要運動來保持健康。
  • 80歲老人心率偏慢,到底是什麼原因?聽聽醫生怎麼分析
    前兩天,有一個粉絲諮詢問我:「我老父親是一位80歲的老人,平時心率50-60次/分鐘,夜晚睡覺最第27次/分鐘,是什麼原因有危險嗎?」 一直以來,心率的快慢就有我們的健康息息相關。
  • 人的心率多少是健康的範圍?心率慢跟快都好不好?
    很多人不知道心率,或者是不了解它。它對於我們來說,是可以用來監測身體健康的一種指標。在醫學上,心率所指的就是一個人,在比較安靜的情況下,所測量出來每分鐘心跳的次數。那人的心率在多少才算是健康呢?心率過慢,還有考慮自身的緣故,如對於老年人就可能會因為自身的原因,隨著年齡的增長,機體在機能在慢慢下降,從而心率也會受到影響。這是年齡可以影響的因素,還有的是因為生理因素跟性別。通常情況下,男性在一分鐘測量的心率跟女性一分鐘內測量的心率是不一樣的。女性往往要比男性快一點,但大家不用擔心,這並不會影響我們的身體健康。
  • 80歲老人心率偏慢,到底是什麼原因?醫生一文詳細解釋清楚
    前兩天,有一個粉絲諮詢問我:「我老父親是一位80歲的老人,平時心率50-60次/分鐘,夜晚睡覺最底27次/分鐘,是什麼原因有危險嗎?」一直以來,心率的快慢就有我們的健康息息相關。畢竟心率屬於心臟每分鐘跳動的次數,諸多題主的提問,心率偏慢就可能意味著心臟內部出現了問題,無論是瓣膜問題,還是心室和心房問題,這都會對我們的健康有著不利的影響。 所以說,心率偏慢並不是正常情況,當然基於題主提問的患者已有80歲高齡,如果並沒有什麼不舒服,很有可能屬於竇房結功能障礙。什麼是心律緩慢?
  • 心率慢不需用藥,因為心跳越慢越長壽?一文告訴您答案
    心跳快慢在醫學上有個專有術語叫做心率。心跳慢的人長壽,這種說法由來已久,往往還拿烏龜長壽作為佐證。甚至有人心率明顯低於正常水平了,還以為是好事,拒絕去看醫生,拒絕用藥,這樣做可以嗎?這裡我們先看看,到底心率多少才算慢?
  • 冠心病心跳慢是什麼原因?
    一、竇房結功能低下導致的 患者在沒有使用藥物的情況下,已經出現竇性心動過緩,此時患者的心率慢,多數是和患者的竇房結功能是有關係的,此時患者是因為竇房結功能不全,甚至是病竇症候群從而引起心跳較慢。此時,如果病人沒有症狀多數是不需要幹預的,需要看患者的動態心電圖以及症狀綜合評估是否需要處理。
  • 什麼原因導致心跳變慢,做好這3項,保護心臟
    雖然在生活中每個人的心跳速度可能會不一樣,會出現有時比較快有時又比較慢的狀況,但是只要沒有出現什麼其他的身體異常這都屬於是正常的現象。但有一部分人出現的心跳變慢的情況,這個時候就需要有一些警醒了,很有可能是其他的疾病的淺性徵兆。下面就來為大家進行介紹心跳慢的原因是什麼,並且平時又需要注意些什麼。
  • 有人問:心率慢的人壽命長,生命在於運動還是靜止?醫生和你說清楚
    有人問:「心率慢會壽命長,生命在於運動還是靜止?」心率決定壽命這個說法,不知道你從哪裡看到?我對它抱有很大的懷疑。誠然,目前有很多的針對心率跟壽命的研究,這裡說的主要是靜息心率,有說法傾向於靜息心率低的人,要比靜息心率快的人壽命長,這裡有個前提,那就是排除疾病的影響,如果疾病原因影響到壽命,任何心率就無從談起了。靜息心率慢的人可能會長壽,但是我們的心率收到很多的因素影響,日常不可能長期保持靜息心率狀態。
  • 這個病人心率慢的原因是什麼?
    故實際心率為圖中的兩倍(76次/分)。其他間期也為測量的一半(PR間期0.16s,QRS波群時限0.09s,QT間期0.40s)。除此以外,觀察ECG52B的電壓,肢體導聯記錄的電壓為正常的標準電壓()(1mV=10mm),胸前導聯為半電壓(1mV=5mm)。胸前導聯QRS波群電壓為測量的兩倍。
  • 【咀嚼的機理】只有人類才存在的危險的咽喉構造
    請參照圖1大猩猩和人類咽喉位置的不同。幾乎除我們人類以外的所有動物,口腔的後面就是咽喉的位置。將進化過程考慮在內的話,和人類相近的大猩猩也是同樣的(圖1)。所以,動物在進食後,食物馬上就會碰到咽喉部,通過左右細窄的通道滑入到食道。人類則不然,口腔的盡頭不是咽喉部。人類的口腔構造是食物進入口腔後必須要落入到食道的入口處,這樣的構造不發生誤咽簡直就是一個奇蹟。
  • 有高血壓的人,為啥還要讓心率慢下來?慢到多少就合適?
    【專業醫生天天與您說健康】張先生有高血壓好幾年了,他發現每次去醫院看醫生,醫生不僅要看他的血壓控制在了多少,還要數一數他的心率是不是過快,血壓與心率有什麼關係?控制血壓,為啥還要讓心率慢下來?如上所述,心率加快時心臟的心肌細胞必定會超負荷的收縮,長此以往就像經常鍛鍊的人四肢肌肉會更發達一樣,心肌細胞也會變強壯,尤其是泵出血液的左心室會變得肥大。這並不是件好事,實際上改變了心臟的正常結構,心臟的功能反而會不斷下降,泵出與回流的血液不均衡,血壓將進一步升高而難以控制,這就是經常說到的高血壓導致的左心室肥大,進而會影響心臟其它心室、心房,引起心律失常、房顫等的發生。
  • 為什麼跑步成績變慢?跑得慢的3點原因
    比賽時間不佳的原因很多。對於大多數跑步者來說,造成比賽時間變慢的原因是三個。減速原因1:您的比賽太多了比賽是一種刺激,那些熱愛興奮的人有時會參加過多的比賽。竭盡全力地奔跑會帶來壓力,並且需要適當的恢復,以確保您能夠繼續訓練並爭取最大的潛力。
  • 什麼樣的心跳慢,不需要裝起搏器?
    還有人問:夜間心率30次/分左右用不用裝起搏器?雖然有症狀,但與心跳慢無關心跳慢且有頭暈、黑朦等症狀,也不代表一定要裝起搏器。因為很多原因都可能導致上述症狀,比如頸動脈狹窄等,其症狀不一定和心跳慢有關,需要就醫排查確認。3.
  • 每天快走一小時,已經走了半年了,心率越來越慢是什麼原因?
    心率是衡量運動強度的一個重要個體化的標準,與配速、運動時間相比,心率能更準確地反映你的運動效果、強度以及你的身體狀態。如果你已經快走了半年,而且配速基本一致,而你的心率越來越慢了,那麼恭喜你,你是通過運動(快走)使得自己的心率放慢的,這是一個好現象,說明你的心肺耐力和體能都有所提高了,你的運動強度也可以相應的提高些了。
  • 心率過慢是什麼原因?吃什麼藥好?心血管醫生告訴你
    1、說說「心率」和「心律」(1)心律:這兩個詞就差一個字,而且讀音是一樣的,很多人都沒理解啥意思,其實並不難。我們看看這個「心律」,指的是心臟跳動的節律、步伐,通俗的說就是整齊不整齊。(2)心率:心率指的是心跳的頻率,比如說安靜時80次/分鐘,活動時110次/分鐘,通俗的說就是心跳是快還是慢。這一點大家都比較容易理解,不費勁。(3)正常心跳是怎樣?
  • 什麼因素影響了心率快慢?都是疾病的原因嗎?聽一聽醫生的說法
    一般來說,要想了解一個人身體是否健康,可以通過測量人的心率,心率如果保持在正常的範圍裡面,對於身體健康和提高心臟功能來說也可以起到積極的作用。正常的心率是保持在60到100次每分鐘,如果心率不在這個範圍裡面,那就要注意身體問題,誘因很多,聽一聽醫生的說法。有哪些因素能夠影響心率的快慢?
  • 為什麼高血壓要控制心率?心率慢的人,活得就更久?
    心率和高血壓有什麼關聯?心率和人的血壓有密切的聯繫,很多人在高血壓發病過程中血壓水平升高,加上平時情緒波動大,容易導致血壓升高明顯,通過降低心率控制血壓的方式能夠保護心臟。因為在高血壓患病過程中部分人的血壓持續升高,容易導致心臟功能也受到影響,在降低血壓的過程中能夠減少交感神經的興奮性,這樣心率就會下降,對心血管健康有保護作用。很多人不注意這方面的問題,在高血壓發病過程中無法合理控制好血壓,心率也不斷升高,有可能就會讓心臟病變出現,帶來的負面影響是比較明顯的。心跳次數少才能更加長壽嗎?
  • 每分鐘心跳60次和心跳90次,分別是咋回事?心率快慢和什麼有關?
    因此生活中也時常聽到關於心率的討論,有人說心跳越慢越好,更加長壽;反方則覺得心跳跳得快,說明心臟有勁,這樣才容易長壽,那心率快慢是否和長壽有關,為何有人每分鐘心跳才60次,有人卻達到了每分鐘90次呢?曾有研究指出,年齡超過50歲的男性,若是心率超過了每分鐘75次,則會提高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對壽命也會一定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