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題材影視劇惹爭議,誰能討要名譽權

2020-11-13 光明網

【問答民法典·以案說法】

●關鍵詞

名人題材人格權

●概述

以名人事跡為原型的影視劇是影視劇的一個類型,因為人物的知名度、代表性等往往容易受到觀眾更多的關注。一直以來,引起反響的名人題材電影時有呈現,而影視劇改編的種種糾紛也隨之而來。比如,京劇研究家齊如山家人要求柏林電影節撤銷《梅蘭芳》的參賽權;霍元甲後人不滿電影《霍元甲》中的滅門情節,狀告主演及片方……如何界定「正當的藝術創作」與「侵犯名人名譽權」的界限?名人傳記片需要誰的授權?名人後代究竟能否代表先人討要名譽權?民法典對部分問題進行明確。

●案例

李連杰主演的電影《霍元甲》上映後,片中「霍家被滅門」的情節引起霍氏後人極度不滿,認為影片違背史實損害霍元甲形象,於是委託律師狀告李連杰及片方,要求影片停映及製片方賠禮道歉。法院認為影片雖有誇張與虛構之處,但並未對霍元甲有侮辱、誹謗之描寫,也未對霍元甲的在世後人構成現實的不利影響,故判令原告敗訴。

●法條

死者的姓名、肖像、名譽、榮譽、隱私、遺體等受到侵害的,其配偶、子女、父母有權依法請求行為人承擔民事責任;死者沒有配偶、子女且父母已經死亡的,其他近親屬有權依法請求行為人承擔民事責任。(第九百九十四條)

●專家說法

鄧春梅(四川省攀枝花市東區人民檢察院第二檢察部檢察官)

民法典延伸保護民事主體人格權益

名人題材電影通常是對在一個領域或一個行業中具有較高知名度人士,根據其原型人物的生平事跡進行改編製作的影視作品。這些人物原型具有一定的知名度,這種知名度往往是積極的、健康的,並已獲得社會公眾的廣泛認可。而名人題材類的電影是社會大眾了解名人事跡的重要渠道,一旦拍攝的名人題材類電影中含有侮辱、誹謗、貶損、醜化等內容的,影響名人名譽、榮譽的,不僅會給名人及其親屬造成精神損害,也會傷害社會公眾的感情。影視公司在拍攝名人題材電影時,常常處於這種史實、藝術和市場需求的夾縫中,如果沒有處理好以上關係,就會產生糾紛。

根據民法典規定,因名人的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等人格權能夠延伸一定的財產利益,如果拍攝題材中的名人在世,其人格權被侵害,名人可以依法主張權利。

對於已故名人,雖然其喪失了民事主體資格,但其延伸出的人格利益仍然受法律保護。

即將施行的民法典,將對死者人格權益的保護明確納入其中。民法典第九百九十四條規定,死者的姓名、肖像、名譽、榮譽、隱私、遺體等受到侵害的,其配偶、子女、父母有權依法請求行為人承擔民事責任;死者沒有配偶、子女且父母已經死亡的,其他近親屬有權依法請求行為人承擔民事責任。

這一條款與對胎兒的權利保護一樣,都是我國法律對民事主體人格利益的延伸保護。但這種延伸保護不是無條件、無期限的。民法典明確規定,死者的人格利益受到侵害後,其配偶、子女、父母及其他近親屬有權作為死者人格利益的保護人主張權利。同時,該條也規定了權益保護人在主張權利時是有順位的。

但有一種例外情況。我國注重對英雄烈士人格權益的保護。英雄烈士不僅是國家的精神坐標,也是民族的不朽脊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英雄烈士保護法》的規定,對侵害英雄烈士的姓名、肖像、名譽、榮譽的行為,英雄烈士的近親屬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英雄烈士沒有近親屬或者近親屬不提起訴訟的,檢察機關依法對侵害英雄烈士的姓名、肖像、名譽、榮譽,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這種延伸保護是無期限的,當發生侵害英雄烈士人格利益的行為時,檢察機關就可以直接提起訴訟,體現了國家保護英雄烈士的堅定態度和立場。

(光明日報記者陳慧娟採訪整理)

《光明日報》( 2020年11月13日16版)

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相關焦點

  • 名人題材影視劇侵犯名譽權怎麼辦?
    法律視角【名人題材影視劇侵犯名譽權怎麼辦?】四川省攀枝花市東區人民檢察院第二檢察部檢察官鄧春梅:名人題材電影通常是對在一個領域或一個行業中具有較高知名度人士,根據其原型人物的生平事跡進行改編製作的影視作品。這些人物原型具有一定的知名度,這種知名度往往是積極的、健康的,並已獲得社會公眾的廣泛認可。
  • 《民法典》下真人真事改編影視劇的法律問題
    近年來,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影視作品越發密集地出現在觀眾視野裡,如《人民的名義》、《中國女排》、《湄公河行動》、《我不是藥神》等口碑與票房雙豐收,再度堅定了市場對真人真事改編題材的信心。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影視劇按照取材類型劃分,可以分為三大類:取材自真實人物,以人物傳記劇居多;取材自真實事件,以涉案劇居多;取材自真實歷史,以革命歷史劇居多。不過根據真人真事或歷史事件改編影視劇,可不是想怎麼改就怎麼改,處理不好就可能惹上官司。
  • 辭退也能侵犯名譽權?
    關注公眾號「講僱事」,乘風破浪~辭退也能侵犯名譽權?【真實案情】A公司總經理梁某於2009年10月轉崗為該公司顧問,並在2012年1月被選為當地人大代表。2012年7月16日,A公司作出辭退梁某的決定,並於7月17日在當地晚報上以四分之一頁面刊登聲明。
  • 親子題材影視劇扎堆上映 「虎媽貓爸」套路多
    親子題材影視劇扎堆上映 「虎媽貓爸」套路多 原標題:   隨著現實題材創作熱的回歸,親子題材影視在暑期也成為除偶像劇之外的話題焦點。
  • 撐起臺灣校園題材影視劇的三位男演員:許光漢、王大陸、林柏叡
    疫情期間,自我隔離在家為祖國做貢獻的吃瓜群眾喜提大段追劇時光,加上臺灣校園題材的電視劇《想見你》熱播,勾起了不少那些年追臺灣校園劇的回憶。不得不說,臺灣的校園題材作品太會描寫和渲染十幾歲男孩女孩的青春和熱血,加上少年感滿滿的男女主角,共鳴感實在太強,尤其是以下三位男演員,可謂是撐起了臺灣校園題材影視劇的一片天。首當其衝的就是在最近大熱的《想見你》中分飾兩角演技爆發的許光漢。
  • 青少年題材影視劇成長的煩惱-光明日報-光明網
    具體到影視領域,在沉寂一段時間後,以青少年群體成長教育為主要表現內容的創作近年開始回暖,不斷能形成引發社會輿論廣泛熱議的文化現象。這是影視劇生產者針對新一代「小觀眾」迅速崛起為主要消費群體的市場現象作出的及時反映,而這種趨勢又催生出影視表演領域一批「小演員」的集體亮相。這種演員與觀眾處於同一代際之中,與創作互為影響、共同成長的現象,值得引起業界的關注。
  • 亞洲颳起「彩虹風」,誰來引領LGBT題材影視劇創作的熱潮?
    時代來到21世紀的第三個十年,當這陣「彩虹風」終於從歐美國家吹到亞洲時,誰又將走在這股創作浪潮的前列呢?  近幾年,日本在LGBT題材的影視劇創作上,更是迎來了大爆發。 而這兩年,隨著同婚法案的通過,臺灣同志題材影片的創作,在數量和質量上都呈現出一定的爆發趨勢,比如《誰先愛上他的》(2018)、《刻在你心底的名字》(2020)、《親愛的房客》(2020)等。其中,今年的新片《刻在你心底的名字》更是上映不到一個月就創下票房紀錄,榮登臺灣影史「最賣座同志片」。
  • 女性題材影視劇哪家強?《三十而已》美好,《親愛的自己》才現實
    躲過了渣男許幻山,卻還是看到了出軌還打人的劉洋,隨著影視劇她時代的來臨,一部部女性題材的影視劇如雨後春筍出現,無論是《誰說我結不了婚》《三十而已》《歡樂頌》這種都市女性劇,還是《白色月光》《不完美的她》這樣的懸疑劇,都收穫了不錯的口碑和收視率。
  • 靳東新劇賣出5億元版權,男性題材影視劇回溫
    來源:一財網影視製片人王璐認為,男性題材電視劇更容易觸及政策的紅線,相較於十幾年前男性題材影視劇的輝煌,這次回升中,題材明顯更為多元。男性題材回歸「經歷了一大批瑪麗蘇電視劇的洗禮後,男性題材肯定會回歸螢屏。這像是一個輪迴。」王璐認為。十幾年前,當國產劇首先開始大規模市場化製作時,男性題材影視劇迎來了第一波高峰。從2000年開始,《康熙王朝》《天下糧倉》《大宅門》掀開了男性題材劇集最輝煌的時代。
  • 國家廣電總局首設重大題材網絡影視劇項目庫,《榮耀...
    從聚焦桌球桌前的揮汗如雨,到追蹤特勤小組深入戈壁大漠的反恐行動,再到展現北鬥衛星導航系統誕生始末……網絡影視劇也有重大題材了。2月12日,國家廣電總局網絡視聽節目管理司正式宣布設立重大題材網絡影視劇項目庫,並同時公布了首批入選的項目。
  • 差點就錯過了這部良心劇《穿越火線》電競題材影視劇的曙光
    首先國產劇+鹿晗、吳磊主演+電競題材,這能看嗎?細數之前電競題材的網劇《親愛的熱愛的》、《陪你到世界之顛》,幾乎都是打著電競的旗號談戀愛,哪怕是原作寫的很生動很熱血的故事,就像《全職高手》,也只是在那個虛擬世界和平行時空裡熱血,當它變成影視劇移到我們這個維度的生活中的時候,其實就很難引起對「追夢」和「熱血」的共情。
  • 軍事題材影視劇40年探索歷程:繁花似錦 徵途如虹
    來源:《軍營文化天地》雜誌·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 作者:朱寒汛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軍事題材影視劇艱辛摸索、碩果纍纍,回望其足印便可發現,每每在關鍵的時間拐點之上,軍事題材影視劇往往一馬當先,雄踞風口,從而與中國改革開放的脈絡大體合拍,詮釋和呼應著偉大的時代變革。
  • 《藍軍出擊》:軍旅題材的影視劇,貼近實戰很好看!
    最近在觀看《藍軍出擊》這部電視劇,發現和以往軍改題材,具有很大的不同。尤其顯著的特點便是模擬藍軍,開展強調實戰化背景的演習,這樣的劇情設計,才是老百姓愛看的軍旅題材。否則總是彰顯個人英雄主義,或者突出鮮明的主題思想,那就太流於形式,不夠生動。
  • 小石看法 | 金融機構向徵信機構如實提供有爭議的逾期還款記錄的行為,構成侵犯名譽權嗎?
    網友:石法君,我和銀行就一次逾期還款產生爭議,後來銀行將該記錄向徵信機構提交,我被納入人民銀行徵信系統黑名單。那筆錢是別人盜刷的,我不同意還款,銀行的行為是在侵犯我的名譽權嗎?兩年後,原告接到被告法律部門的電話,稱該筆消費存在爭議:商家稱系原告消費,該案件需由國際銀聯組織仲裁,要求原告籤署相應法律文件,由被告代表原告參加仲裁。但原告認為事實明確,拒絕了籤字。半年後,原告收到的被告簡訊通知中並無該筆盜刷金額,但滯納金仍在增加。後,被告據此將原告納入了銀行不良徵信系統的黑名單。
  • 語文教材愛國題材被刪,西方名人「上位」,清華教授:崇洋媚外
    也不知道有多少留著課本的人,至今仍能在百無聊賴的時候,會翻出語文課本來,再看一遍。  我是有這個「愛好」的,雖說這個愛好,多少有那麼點小眾。    一篇《誰是最可愛的人》,不僅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就感動了華夏大地,更在被納入語文教材後,影響了至少兩代人。  感動,是一種情緒。  由情緒傳導出的,是行為。  而當行為成為了習慣後,那就是一種文化。
  • 劉天池擔任本期表演課老師,「炸裂式」誇張教學法惹爭議!
    劉天池不僅是表演指導老師,也是演員,在《父母愛情》《獵場》等很多影視劇裡面都能看到這張熟悉的面孔。這不《演員的品格》裡面也是邀請了劉天池擔任表演課老師。只是在劉天池老師教學的過程中,總是讓學生不停地走起來,吼出來。她常說的是:釋放天性。對學生說她聽不到,看不到,希望演員們的更為誇張的表演。連著說了幾遍:「放開你自己!
  • 喜歡盜墓題材的小夥伴們有福了!這5部好看的影視劇滿足你!
    對盜墓題材影視劇著迷的小夥伴們看過來,這裡推薦幾部好看的盜墓題材片合集, 快來追劇吧!1老九門首先陳偉霆的張啟山很帥,他和趙麗穎組的cp我太能嗑了,張銘恩的副官也是帥的。2沙海秦昊的吳邪視化版的形象,我覺得很符合,吳邪不再天真;吳磊弟弟演的黎簇太可了吧;這部劇裡的小哥我唯一的記憶點是遮眼的頭髮,張日山和梁灣的cp我也能嗑,我覺得這部劇整體我還是蠻推薦的。
  • 《中國—東協視聽節目傳播智庫報告》發布 現實題材影視劇進入東協...
    從內容上看,以電影、電視劇居多,愛情題材受歡迎。引進的東協國家公益廣告題材豐富,特色明顯。此外,東協國家綜藝節目逐步進入中國,旅遊類、美食類較多。  中國節目在東協國家傳播內容題材渠道多樣化。《報告》分析指出,中國節目在東協十國實現全覆蓋,合作傳播實現常態化,固定欄目、固定時段成為主要方式,當地華語頻道是中國節目重要播出渠道。越來越多現實題材影視劇進入東協各國。
  • 九成對白是日語 魏德聖新片惹「媚日」爭議
    原標題:九成對白是日語 魏德聖新片惹「媚日」爭議   據海峽導報報導,本月27日,臺灣知名導演魏德聖監製的電影《KANO》將在島內上映,預售票房已超3300萬(新臺幣,下同)。不過,這部反映日據時期臺灣「嘉農棒球隊」故事的電影,因大量起用日本演員,並且日語對白高達九成,未上映就在臺灣引發不小爭議。有臺灣觀眾認為,這部電影充滿「媚日情結」;有人撰文指出「KANO腐蝕臺灣主體性」;還有網友表示,該片充斥日語對白,連金馬獎都報不了。  臺觀眾誤以為是日本電影  電影《KANO》因何引發爭議?這還得從劇情說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