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媽育兒:發燒、嘔吐、出水泡,都是「腸病毒」惹的禍?

2021-01-19 上海月嫂來了

點 擊 上 面 藍 字免 費 訂 閱!


我兒子腸胃不好怎麼辦、女兒總是腹瀉啊、我家的發燒了啊……近期這一類話題真的是覆蓋了整個媽媽群的聊天版面。其實,轉季節特別是要到夏季了,很多小兒疾病都會出現,例如手足口病、咽峽炎等等,但大家不知道的是,這些其實都是「腸病毒」啊↓↓↓↓


小妹妹Sunny得到了腸病毒,總結下經驗分享給各位寶媽:


這腸病毒怎麼找上她呢?潮媽覺得大概是從就讀小三的姐姐Sophia那裡傳染,小三的大姐姐Sophia班上有4位小朋友感染腸病毒,而這四位是有症狀的病例,上星期Sophia發燒了,並不很高燒,咳了兩天藥感覺食慾及精神都相當不錯於是我們停止用藥,隔了兩天妹妹Sunny隨即發病,所以以下有幾個重點整理:


1.腸病毒臨床上可以引起多種疾病,其中很多是無症狀,有些則只有發燒或類似一般感冒症狀,少數會出現一些特殊的症狀。


2.人類是腸病毒唯一的傳染來源,主要經由腸胃道(糞-口、水或食物汙染)或呼吸道(飛沫、咳嗽或打噴嚏)傳染,亦可經由接觸病人皮膚水泡的液體而受到感染。


3.腸病毒潛伏期為2到10天,平均約3到5天。通常以發病後一週內傳染力最強;而患者可持續經由腸道釋出病毒,時間長達8到12週之久。


4.幼童為感染併發重症及死亡之高危險群體,重症致死率約在3。8%至25。7%之間。但一般腸病毒感染主要常見症狀為手足口病或泡疹性咽峽炎。


所以說,5歲以下的幼童才是重點,引發重症90%都是5歲以下的幼童,在此潮媽也要與大家分享一個觀念,為何我們要高標準檢視5歲以下的小小人兒患病的情形呢?因為小小人兒被傳染疾病時,接收到的病毒比我們大人多很多很多,所以千萬不要大意,但也不必過度驚慌喔!


這一次Sunny感染的腸病毒就是很典型的手足口病,第一天的Sunny晚餐熱熱的粥不吃,原本以為是剛睡醒情緒不佳,直到快8點還是將粥全部吃完,到了就寢時間,身體溫度開始37。5~38度的低溫燒,當時潮媽只覺得有點不對勁,但是當時我們正感冒中但沒有就醫在家休養,所以心想早上再持續觀察。


第二天Sunny到中餐的時間,也是先挑冷冷的黃瓜先吃,而且一天之內突然發了非常嚴重的尿布疹,還有點像水泡,很容易就破了,另外手肘內側有一兩顆紅疹讓潮媽起了疑心,我想~中獎了!馬上前往醫院檢查,醫生翻開潮媽無法看見的咽咽峽部,果然喉頭已經破了兩個洞,我們必須服藥並在家自我隔離,因為尿布疹的部位情形嚴重,醫生開了益四聯乳膏(In-quadeicren)擦抹,一日三次。



手足口病:

由A族克沙奇病毒及腸病毒71型引起,特徵為發燒及身體出現小水泡,主要分布於口腔黏膜及舌頭,其次為軟顎、牙齦和嘴唇,四肢則是手掌及腳掌、手指及腳趾。常因口腔潰瘍而無法進食,病程為7~10天。


請注意:還有屁股也會出現小水泡狀的紅疹,潮媽認為因為一兩歲的幼兒包著尿布,家長很容易以為只是尿布疹,要多注意!


第三天,疹子紅點變多了,手腳多了幾顆,但還不怎麼厲害,醫生說腸病毒的疹子要發還挺快的,但是這次的臨床症狀,手掌腳掌比較沒有明顯的紅點,由於之前的感冒咳嗽,沒有特別讓Sunny吃些冰冰涼涼的食物減緩咽喉破洞得不適。基本上,飲食這件事對Sunny來說,沒問題的,吃得挺好,水也喝得多,精神也正常,減少出門散播病菌。


非出門不可的話我們母女三人都帶上口罩,同時潮媽也通知姊姊導師及美語班老師,Sophia上學必須全日帶上口罩,為了預防腸病毒一再擴散,希望患病的小朋友及其家長,一定要做到在家自我隔離及外出戴口罩


第三天大腿疹子多了兩三顆,屁股上的疹子也多了兩三顆。最嚴重的就是包著尿布的部位和屁股內側……第四天,第五天皆無特殊症狀,尤其第五天,,突然尿病疹部位紅腫情形消退不少,所以這兩天,我們都忙著擦尿!


腸病毒的傳染力真的是非常強的哦,除了周遭的小朋友要當心之外,大人也會得腸病毒,只是一開始的症狀有的時候像感冒,大家不注意罷了!不管如何,預防還是很重要,尤其是勤洗手,一定可以有效降低感染率,還有!多餵母奶提高免疫力,準沒錯!


大多數人在感染腸病毒後,約7至10天即能痊癒,但是有極少數的人感染腸病毒後,會出現嚴重併發症,如腦炎、腦膜炎、急性肢體麻痺症候群…等。另外,根據研究資料顯示,若家中有第二個幼兒感染腸病毒時,要特別小心注意其病情的發展,因為第二個病患所接受的腸病毒之病毒量往往較高,其嚴重程度可能提高。


所以,若家中幼兒感染腸病毒時,自症狀開始後7天內要特別注意觀察病童是否出現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並迅速送往大型醫院就醫,以掌握治療黃金時間,避免小孩病情惡化。


PS: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前兆病徵自我檢查表


@柚子醫師

孩子得了腸病毒要隔離,那負責照顧的爸爸媽媽會不會也得到腸病毒?,答案是——會!會!會!


前幾天柚子小兒科診所有一個30多歲的爸爸,抱怨喉嚨很痛很痛很痛,柚子醫師看了一下爸爸的喉嚨,裡面破了好幾個洞,柚子醫師幫爸爸拍了張喉嚨深處的照片,喉嚨底部破的很厲害啊。事實上,柚子醫師自己4年前也得過腸病毒,至今印象深刻,這輩子喉嚨最痛的經驗就是那次腸病毒了,也因此,柚子醫師一直都很能體會小朋友得了腸病毒之後,為了喉嚨痛不吃不喝尖叫哭鬧的可憐之處。


在這裡柚子醫師要提醒各位爸爸媽媽也需要小心,小朋友得到腸病毒,照顧者也是有可能得到腸病毒的哦。2年前有位媽媽,孩子6天前得到腸病毒,6天後媽媽的手腳也都出現疹子,而且非常癢,整個手的前部都是紅點。所以說,照顧孩子的大人也是會得腸病毒的哦!


不過,大部分的成人得到腸病毒後通常症狀都不會那麼的明顯,但是爸爸媽媽一定要記得,症狀不明顯的成人也有能力將病毒傳染給孩子的,所以養成多洗手的衛生習慣是十分重要的。


腸病毒的類型

腸病毒引發的疾病十分廣泛,不同型的病毒可能會有相同症狀。典型的症狀包括皰疹性咽峽炎、手足口病、無菌性腦膜炎。而心肌炎、心包膜炎、病毒性腦膜炎、肢體麻痺症候群是屬於較嚴重的疾病。並不是所有受到腸病毒感染的人都會有症狀,因免疫力不同,約50%~80%是無症狀感染,有部分的人會有輕微類似感冒或腸胃炎症狀


皰疹性咽峽炎

口腔後部出現水泡很快破掉變成潰瘍,平均2~12個,發燒約2~4天,口腔潰瘍約7天左右恢復。鼓勵孩子多喝水,如果有脫水現象就需要點滴注射。


手足口病

在舌頭與頰黏膜有口腔潰瘍,會有稍微鼓起的皮疹分布於四肢、臀部,常常有小水泡或是水泡破掉留下的小痂塊。因為口腔潰瘍,沒有食慾,要鼓勵孩子多喝水,以預防脫水。


無菌性腦膜炎

頭痛、嘔吐、頸部僵硬與疼痛,症狀嚴重的需住院治療。



腸病毒的預防方法

1、勤洗手,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


2、均衡飲食、適度運動及充足睡眠,以提昇免疫力。


3、生病時,應儘速就醫,請假在家多休息。


4、注意居家環境的衛生清潔及通風。


5、流行期間,避免出入人潮擁擠,空氣不流通的公共場所。


6、儘量不要與疑似病患接觸,尤其是孕婦、新生兒及幼童。


7、新生兒可多餵食母乳,以提高抵抗力。


8、兒童玩具(尤其是帶毛玩具)經常清洗、消毒。


9、幼童之照顧者或接觸者應特別注意個人衛生。


小編說

看了寶媽的親身經驗加上醫師的見解,月嫂來了小編真心想呼籲下:粑粑麻麻們千萬要做好孩子以及自己的個人衛生工作,看上去很簡單,但真的要一直保持卻不容易。還有,當孩子出現各種症狀時作為大人千萬別掉以輕心,必須時刻關注,如發現有腸病毒嚴重症狀的前兆一定要帶寶貝們上醫院檢查哦!


--華麗麗的分割線

相關精華內容,回複數字可查看哦:

▪孕期注意10項,胎兒更聰明。130

▪孕期B超、彩超、三維該如何選擇。 131

▪準媽媽別沾,母子俱損的孕期飲食惡習。 132

▪夏天如何防止寶寶長痱子的最佳方法。 133

▪想要寶寶咳嗽好的快,媽媽不懂可不行。 134

▪育兒新知:寶寶的「便事」不是小事。 135

▪母乳不夠?試試這五招。 136

▪餵個奶,怎麼這麼多好處?137

▪奶量不夠多是餵奶姿勢導致,來看正確做法。 138

▪母乳餵養不當會損寶寶健康,你的方法正確嗎。 139




【關於我們月嫂來了
ID:dayuesao 複製添加即可

月嫂來了:以中高端家庭為服務目標,遴選滬上優秀的月嫂 育嬰師,配置以專業的服務團隊,力求將高品質的母嬰服務帶給最尊貴的您。


【聯繫我們諮詢熱線:4006-533-128
預約方式:直接回復「您的電話號碼」即可快速搶單預約(微信快速預約,讓幸福、健康觸手可得!)

官方網站:http://www.yuesaolaile.cn


相關焦點

  • 襄陽一小學學生29人集體發燒嘔吐,校方稱是天氣轉涼惹的禍
    襄陽一小學學生29人集體發燒嘔吐,校方稱是天氣轉涼惹的禍 澎湃新聞記者 謝寅宗 實習記者 朱凌子 2014-12-12 17:59
  • 孩子發燒喉嚨痛 當心患了腸病毒
    春暖花開時節,但是天氣多變,醫師提醒,若您的孩子突然高燒不退,伴隨喉嚨發炎潰瘍、疼痛無法下咽,或是手掌腳掌及嘴巴周圍出現許多小水泡,請注意,可能已經感染了腸病毒,千萬不可輕忽。
  • 吃完夜宵拉肚子,是誰惹的禍?治療需不需要使用抗生素?
    吃完夜宵拉肚子,是誰惹的禍?治療需不需要使用抗生素?左手「火鍋、燒烤、小龍蝦」右手「啤酒、可樂、冰西瓜」的日子一邊是辛辣油膩一邊是生冷刺激爽歪歪的同時一不小心就容易被急性腸胃炎找上門都是細菌惹的禍?
  • 5歲以下嬰幼兒感染輪狀病毒,水瀉、嘔吐、發燒,嚴重恐致死!
    有小孩的家長都體驗過『輪狀病毒』威力,寶寶狂拉肚子、家長狂洗屁屁,嚴重時會造成發燒、脫水狀況,此時就算半夜也得到急診室!什麼是輪狀病毒?輪狀病毒因為在電子顯微鏡下呈現輪子狀,所以被命名為『輪狀病毒』。感染輪狀病毒的患者其排洩、嘔吐物甚至是飛沫中的病毒顆粒被排出後若附著在物品上,當嬰幼兒接觸這些被汙染的物品後,手上就會沾染病毒,若把手伸進嘴裡吃進體內就會造成感染;甚至成人雙手受病毒汙染未洗淨就與嬰幼兒接觸,也同樣會將病毒傳染給嬰幼兒,且不論大人、小孩都有機會因感染輪狀病毒而導致急性胃腸炎!
  • 腸病毒如何防?自製消毒水在家就能做!
    (圖片來源:wckiw_shutterstock.com)腸病毒是活躍於夏天的一群病毒,其中以腸病毒71型感染最嚴重。----腸病毒是活躍於夏天的一群病毒,共有60餘型,其中以腸病毒71型感染最嚴重。感染的對象以兒童為主,特別是3歲以下幼兒,不但感染率高,也是最常發生嚴重併發症的族群。
  • 不可不知的新生兒腸病毒感染
    通過生產後自羊水培養出腸病毒、在新生兒的組織檢測到腸病毒的抗原,以及新生兒出生第一天就可自血清中檢驗出中和抗體,都支持了這種可能性的存在。3.來自於家族成員 腸病毒曾經從懷孕婦女與受到腸病毒感染的新生兒母親的喉頭、肛門、子宮頸拭子(Cervical swab)等檢體培養出來,也有高比例的腸病毒被從家族其他的成員中培養出來,如兄弟姐妹或父親。
  • 腸病毒與皰疹性咽峽炎、手足口病
    這裡給家長三個小提醒:1.很多孩子的腸病毒都是大人傳給他的,大人抵抗力比較好所以可能沒有症狀。2.腸病毒不怕酒精,因此必須使用肥皂洗手。3.清潔消毒不能用氧系的漂白水,只能用氯系的。腸病毒很厲害,它會鑽入小腸的血管,順著血液到處流竄,跑到喉嚨,就變成我們所熟知的「皰疹性咽峽炎」。 得到皰疹性咽峽炎的孩子,會在上顎後方,形成小水泡或潰瘍,很痛;有時會加上發燒,要一周左右才完全康復。如果加上手腳也有病毒水泡或疹子,就叫做「手足口病」,這兩種疾病也是腸病毒最常見的兩大病症。
  • 寶寶發燒38.5伴嘔吐,有點擔心,發燒38度5嘔吐怎麼辦?
    「育兒」朋友家的寶寶發燒38.5,還伴有嘔吐出現,有點擔心寶寶的情況,請問寶寶發燒38度5嘔吐怎麼辦? 1、孩子發燒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病毒感染,也可能是細菌感染。
  • 腸病毒今年不典型,注意3大症狀差異!隔天才有症狀
    今年腸病毒不典型,孩子可能破洞不多,但出現會『痛』水泡,3大症狀差異注意!  今年腸病毒症狀不典型!觀察孩子水泡是否會『痛』  自11月開始,慢慢有開始出現腸病毒,可今年的腸病毒跟往年比相對不典型!以往最常見的症狀是:發燒、喉嚨痛、食欲不振、手腳屁股起水泡等症狀,今年跟以往的差異是:
  • 夏日炎炎 腸病毒拉警報!
    腸病毒是一群病毒的總稱,包含小兒麻痺病毒、克沙奇病毒A型及B型、伊科病毒及腸病毒等60餘型,近年來又陸續發現多種型別,如果依據基因序列分析結果將這些病毒重新歸類,可分為人類腸病毒A、B、C、D型。雖然全年都有腸病毒感染病例,但以4~9月為主要流行期,因此腸病毒每年夏天都是小兒科的常客。腸病毒可以引發多種疾病,其中很多是沒有症狀的感染,或只出現類似一般感冒的輕微症狀,常引起的症狀有:手足口病、皰疹性咽峽炎等。
  • 腸病毒肆虐!新北市120班停課3千兒童感染
    腸病毒發威!隨著天氣忽冷忽熱,從今年1月1日起,到目前為止,新北市已有105所小學、幼兒園及託兒所共120個班級停課,相較去年同期僅6班,實不能輕忽。衛生局11日強調,根據通報,新北市目前已有3200例,幼兒感染腸病毒,其中有2例屬於重症,所幸多已恢復健康。不過,仍提醒民眾要提高警覺,若有手口足症,應立刻就醫,避免疫情擴大。
  • 臺灣暖冬效應腸病毒橫行 大人小孩都遭殃
    華夏經緯網1月12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今年臺灣因暖冬效應,腸病毒在冬天依舊橫行,童綜合醫院兒科住院患者有2成患腸病毒,較去年同期多出一成,不只小孩,就連大人都感染腸病毒。 據報導,童綜合醫院醫師高佳慧表示,臺中2歲6個月的張小弟,日前出現發燒,不只手腳甚至外生殖器都長了紅疹水泡,緊急就醫,檢查發現他罹患腸病毒。安排住院治療,5天後康復出院返家。
  • 一分鐘搞懂腸病毒,若出現這4徵兆,是重症的前兆
    感染腸病毒有高達9成以上屬輕症,只有少部分患兒會演變為重症,換個角度來想,其實並不需要過度緊張,目前治療腸病毒多使用支持性藥物緩解症狀引起的不適,多數患兒若無出現其他重症前兆,多能於1周左右痊癒。 年齡越小的孩子,越可能合併其他症狀,因為孩子免疫功能較弱,加上,嬰幼兒許多器官功能都是出生之後才會逐漸成熟運作,較沒有完整的能力承受病毒的攻擊,而容易引發其他併發症,例如:腦膜炎、腦炎、心肌炎等。
  • 今年的腸病毒症狀和往年很不一樣
    最近的腸病毒死亡病例,疫情似乎較以往過去幾年增溫的現象。依據「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的最新報告,截至目前為止,腸病毒重症個案已達203人,較去年和前年的病例,有增加的趨勢。今年的腸病毒症狀和往年很不一樣,像是嘔吐、肌肉抽搐、意識不清都是今年感染後的明顯反應,因為有些不同的病毒也會引起相同的症狀,故手口足病這類的病症可能在同一人身上發作幾次。
  • 2歲寶寶差點變「腦癱兒」,因奶奶這一念之差,醫生:無知惹的禍
    2歲寶寶差點變「腦癱兒」,因奶奶這一念之差,醫生:無知惹的禍小薇家由於夫妻工作忙,於是奶奶幫忙帶2歲的孩子,而一天夜裡孩子有些發燒,小薇和老公商量說帶孩子去醫院,奶奶聽見聲音後出來說不用去醫院檢查,說孩子爸爸小時候發燒用酒精搓一搓就好了,就問家裡有酒嗎?
  • 臺灣腸病毒71型來襲 今年可能爆發大流行
    臺「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公布新增1例腸病毒71型確定病例,為1名3歲女童,上月29日出現發燒症狀後,陸續出現咽峽炎、四肢紅疹等症狀,確認感染腸病毒71型,現已康復。疾管署今天表示,近日新增1例腸病毒71型確定病例,為今年第4例,目前都沒有重症個案,但考量腸病毒71型已多年沒有大規模疫情,很多3歲以下幼兒未曾感染,可能爆發大流行。
  • 孩子出疹,都是病毒惹的禍
    麻疹  致病真兇 麻疹病毒。  疹子特徵寶寶發燒3天左右出疹,從耳後、頸部沿髮際邊緣向下發展,24小時內遍及面部、軀幹及上肢,3天內累及下肢及足部,疹子全部出齊。初為稀疏不規則的紅色斑丘疹,壓之褪色,疹間膚色正常,重者皮疹融合,皮膚水腫。甚至導致面部浮腫變形。
  • 寶寶不願吃輔食,寶媽自作聰明衝奶粉時多做一步,導致寶寶腸壞死
    有一天,小靜的寶寶出現嚴重的腹瀉並且嘔吐,還有些發燒症狀,這可嚇壞了小靜,他們趕緊抱著孩子就去醫院。經過醫生的診斷,寶寶竟然有一截小腸已經壞死,需要給寶寶做手術,幸好發現得及時,經過手術孩子已經脫離危險。
  • 臺灣腸病毒再添1死 3歲男童罕見沒症狀
    臺灣腸病毒再添一名死亡個案!臺「疾管署」今天公布本周腸病毒疫情狀況,一名南部3歲男童,十月下旬發病僅像一般感冒,扁桃腺發炎、發燒等症狀,反而沒有像腸病毒常見症狀如手足口病或四肢無力,因難以確診,發病近三周,住院三天經檢驗審查才確診為腸病毒71型感染引發腦幹腦炎,住院十天後,不幸休剋死亡。
  • 嘔吐,拉肚子,突然發燒,諾如病毒?秋季腸胃性感冒來啦!
    已至深秋,感冒發燒的小朋友多了起來。忽然發現最近很多小朋友,感冒都有相同的特徵,如頭疼、喉嚨疼、嘔吐、拉肚子、突然發燒且發燒反覆、寒熱交替……。家長們說最近諾如病毒比較流行,幼兒園好多小朋友都感染了。寶貝們都很難受,我自家的寶貝也是最近才感染又好了的,我也幫助朋友們的寶貝抵抗過這個病。我不能肯定是不是諾如病毒?但中醫的話可以歸為腸胃型感冒類。事實證明,只要方法正確,這個病還是可以靠自身正氣驅足的,前提是要寶貝的精神尚可,沒有一直嘔吐,肚子沒有拉脫水等。如果病情嚴重還是要送醫院治療。這個病毒本人覺得中藥治療比西藥治療快。朋友的孩子是小兒推拿加上中藥調理,兩天症狀就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