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不是知識灌輸 特級教師創新課堂教學模式

2020-12-11 人民網教育

原標題:超前學習困擾課堂,特級教師各放大招

不管從前,還是現在,老師們有句口頭禪一直改不掉:「記住了沒?」希望學生把課堂上教的東西都記下來。但是上周末,在丁杭纓名師智慧空間站教學展示活動中,居然有老師反其道而行之——省特級教師俞正強,鄭重其事拜託一群三年級小學生:「請大家把之前學過的東西忘掉。」

到底出了啥事?杭州長江實驗小學校長、省特級教師丁杭纓,一邊聽課,一邊向錢報記者解釋:「俞老師今天要講『認識平均數』,結果全班超過半數同學,都能一下報出計算平均數的公式。因為之前在課外培訓機構學過了。」

類似的超前學習如今相當普遍,已經給校內課堂教學造成了困擾。面對一半啥都知道的學生,和另一半仍是一張白紙的孩子,該怎麼教?這是老師們這些年來遇到的新問題。丁杭纓發起此次活動的目的,正是和同行們一起探討解決問題的方案。

俞老師琢磨出的方法是「歸零」,讓上過培訓班的孩子忘掉公式和解題方法,重新認識平均數。他這麼做的理由是:「以數學為例,培訓機構往往只將公式與解題方法一股腦灌輸給孩子,卻忽略了最本質的概念。前兩者是模仿,後者才是創新的關鍵。小學教育決定未來,長此以往,未來中國很難出現傑出科學家和發明家。所以我認為,學校老師在課堂上,一定要把概念講透。比如,在讓孩子們求平均數前,應該先讓他們知道什麼是平均數。」

作為數學特級老師,丁杭纓放的大招是「溫故而知新」。活動現場,她給四年級小學生上了一堂「三角形的認識」,一開始講的卻是之前已經教過的平行四邊形。「因為知識有連續性,數學概念本身就是一環套一環的。要追蹤數學概念是怎麼來的,老師勢必要從源頭開始講。」她解釋說。

她的徒弟,長江實驗小學數學老師金宏用的辦法是「數學魔術」——讀心術,根據兩個數的「和」猜到這兩個是什麼圖形。張老師的課,沒有教學生怎麼變魔術,而是帶著學生去破解魔術的秘密,為什麼能根據兩個數的「和」猜到這兩個是什麼圖形?它們之間有什麼規律可循?

「數學魔術背後,是一種思維方式的訓練,讓學生分析、比較、概括、推理,不僅有趣,而且大家是同一起跑線,包括上過培訓班的孩子。」丁杭纓透露,目前該校已經開始推廣包括數學魔術在內的數學拓展類課程,像有趣的數學閱讀、數學遊戲等等,作為小學數學學習的一種拓展,效果不錯。

除了在學習內容上進行拓展,長江實驗小學的數學老師們還對學習方式、學習地點做拓展。比如,張園老師的全景課堂,就用pad來上課;又比如,學校建了「π空間站」,有時讓學生們換個地方上課,他們都會覺得數學是有趣的。(記者沈蒙和)

(責編:鍾鑫(實習生)、熊旭)

推薦閱讀

教育部今年將完成對直屬高校直屬單位巡視全覆蓋教育部日前印發的《2017年黨風廉政建設工作要點及直屬機關任務分工方案》顯示,教育部黨組今年將對9所直屬高校和5家直屬單位進行巡視,在十九大召開之前完成對直屬單位、直屬高校巡視全覆蓋。【詳細】

高校教師職稱評審權將全部、直接下放至高校 根據《意見》實施改革後,高校教師職稱評審權將全部直接下放至高校,由高校自主組織職稱評審、自主評價、按崗聘用。條件不具備、尚不能獨立組織評審的高校,可採取聯合評審的方式。【詳細】

相關焦點

  • 孫光友:怎樣看待灌輸式教學依然統治課堂?
    那些看上去很精彩、很美好、充滿了激情與智慧的現代課堂,只有在公開課上才得一見。灌輸式教學一般也稱注入式教學,以教育者對學生的知識灌輸為主要特徵。我們究竟應該怎樣認識和看待現在這種課堂生態呢?從知識的價值角度來說,傳授知識永遠是課堂教學的一項基本功能。
  • 創新課堂教學模式 構建高效數學課堂
    創新課堂教學模式 構建高效數學課堂文/強哥摘要:新課程實施以來,中學數學課堂教學應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努力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學質量。高效教學模式讓學生從學習中學會學習,從嘗試中學會探索,從探索中學會發現,從參與中得到發展。
  • 翟正河和他的課堂教學方法與教學模式
    他是是內蒙古自治區最具影響力的高中化學競賽輔導教師,是全國知名的中學特級教師。翟正河為基礎化學教育做出了重要貢獻。翟正河在《化學教育》《化學教學》等刊物上發表近二十篇教學論文。他的實驗方法被國內教學資料廣泛引用,出版著作《中學化學實驗創新教學論》,建立教學模型和學說。
  • 歷史教學模式改革與創新研究論文集
    宏觀上看,我們選取的論文涵蓋大學歷史課堂教學、大學生課外閱讀、課堂教學延伸等諸問題的理論、方法與實踐,甚至還涉及到素質教育、全球化教育等問題;微觀上看,則包括中學歷史教育的教學設計,教學模式、教學理念、教學方法的創新等內容。
  • 信息技術助力新高考課改,智慧課堂引領創新教學模式
    北京市生物特級教師、海澱區名師工作站導師蘇明學老師從「知識邏輯與思維邏輯,聚焦理性思維和科學探究,現代教育技術為課堂帶來的變化」三個方面高度評價觀摩課。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教授、教育技術學院副院長董躍認為,通過科大訊飛的智慧教育產品,改變了課堂面貌,能夠對學生的學習狀況進行全過程數據採集,而且老師能夠與學生進行及時互動,這充分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
  • 創新教學模式讓課堂越來越有趣
    很多學校為了讓學生更好地學習知識,不斷創新教學模式,讓課堂不但傳授知識還變得很有趣。  教學模式創新  學生多元化發展   「西京學院每年都要定一個主題,今年的主題是「課程建設年」,主要致力於課程建設,而課程建設要根據課程的不同來進行改革,一種是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一種是進行項目化的教學,通過項目改革將課程串在一塊,通過案例分析、案例教學和分組討論的模式讓學生更容易理解。」
  • 【教師發展•智慧課堂】創新教學模式 建構智慧課堂 ——我校智慧課堂教學比賽精彩紛呈
    課堂教學改革就是要超越知識教育,從知識走向智慧,從培養「知識人」轉為培養「智慧者」;用教育新思路指導和提升教育新改革,就是要引領教師和學生崇尚智慧、追求智慧。為進一步推動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的深度融合與應用,積極創新課堂教學模式,建構智慧課堂,我校於4月 8日開始,舉辦了以「智慧課堂」為主題的教壇新秀、教學青優教學比賽活動。
  • 教師應反思教學現狀,創新課堂教學模式,使教學煥發出新的生命力
    在傳統高中數學教學中,人們忽視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導致課堂教學效率低下,教師教得辛苦,學生學得無趣,數學教學變成了「講學練」、「題海戰」。對此,教師應反思數學課堂教學現狀,創新課堂教學模式,使教學煥發出新的生命力。
  • 點讚教師 | 創新教學模式,他的課堂生動又有趣
    點讚教師 | 創新教學模式,他的課堂生動又有趣 原創 採訪姐 揭陽民生熱線 揭陽民生熱線微信號 jymsrx 功能介紹 《民生熱線》是揭陽廣播電視臺一檔民生欄目,報料電話8654321收錄於話題長期以來,許多學校和廣大教師都在積極探索如何高效地利用課堂傳道、授業、解惑,努力改革教學方法,創新教學模式,全面提升課堂教學質量。最近幾年,揭東區新亨鎮藍田中學的黃文希老師指導和帶領全校的老師開展微課教學,收到不錯的效果。今天的「點讚教師」,我們一起來認識黃文希和他的微課教學。
  • 教學方式需創新,對教育事業充滿熱心
    教育模式改革課堂尤其重要,作為學生時期帶的是精彩奪目的課堂,而不是固守成規,令人乏味的無聊的課堂。課堂如何會變得精彩生動新穎十足?我認為這需要教師的講課方式的創新和教科內容的精準測量。,這位以道光皇帝視角講述歷史的教學,就是利用學生們對新事物的好奇心吸引到了學生的關注度,以此提升其課堂的效率,這對於學生來說是一種全新的體驗,也可能引起學生對歷史的興趣。
  • 人民教育出版社編審劉道義:中小學啟智性英語課堂教學模式
    在全球化的時代,英語有助於學生認識世界的多樣性、形成跨文化意識和創新意識,增進國際理解、弘揚愛國主義精神以及提高人文素養。英語不是簡單的語言工具,若忽視對英語人文性和思維性的培養,外語教學只能變成蒼白無力的模仿教學和記憶教學,學生也很難真正把英語學好。這是教師在實際教學工作中必須重視的問題。  接下來,劉道義談到建構主義教學理論的重要性。
  • 特級教師張勇傑:語文教育「仁育」理念 課堂教學「五度」靈動丨暑修班
    因此,新時代語文教學應以培養全面發展的「仁人」為理念。筆者認為,語文課程教學,教師從設計到實施,從課堂教學到生活實踐,都要秉持「仁育」理念。「仁育」理念下的語文教育教學要:遵循兒童天性,教育教學富有生機、充滿活力;教育教學是喚起兒童心性覺醒,自覺完善,靈動學用;教育教學是教會學生自求方法,幫助他們學會學習和生活;教育教學要遵循兒童間的差異,因材施教、張揚個性,促進全體學生各有發展;教育教學追求教和學在知識、方法、能力、品德及生命成長中的情感共鳴、多元發展、師生共長;教育教學要從多元教學中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 感受教學的簡約之美——走進特級教師徐長青工作室
    簡約教學模式的主要教學理念是強調以學為中心的師生教學交往活動,創新提出:教學內容要約取,教學方法要博喻,教學過程要簡構。並在倡導「先學後教、少教多學」中提出課堂教學的「三不講原則」,分別是:學生會的,教師不講;學生自己能學會的,教師不講;學生怎麼也學不會的,教師不講。
  • 普通教師該向特級教師學習什麼?
    學習是成長為特級教師的唯一途徑  2015年是我走上教師崗位的第28個年頭。二十八年來,為了學校工作的需要,我當過普教的化學教師,也當過職教的服裝專業教師,現在做民間工藝教師,同事們都說我是多次轉崗再就業,但是無論做哪個專業教師,我始終熱愛三尺講臺,始終堅守在教學的課堂上。
  • 泗縣打造智慧校園創新教育模式讓課堂教學提質增效
    ,創新教育模式,共享優質教育資源,為課堂教學提質增效。近日,筆者實地調研泗縣泗城一小分校,深入了解泗縣實施智慧校園工程情況,感受現代智慧教育創新教育模式,為教育提質增效。在泗縣泗城一小分校,筆者看到學校負責人黃蘇義親自指導教師郭志紅利用智慧校園設備上課。黃蘇義跟班聽課,落實智慧校園工程實施計劃,創新教育新模式,增強教師教育新理念,以此培養學生運用現代科技教育設備能力,培養學生創新精神。
  • 特級教師黃偉祥:數據驅動教學變革與創新
    以雲計算、數據挖掘和移動互聯為支撐的數據分析技術,給教育教學帶來了革命性影響。 傳統的「教學五常規」(備課、上課、批改、輔導、檢測)工作都是教師憑經驗去做,準確性值得商榷。如何讓教育教學從「用經驗說話」走向「用數據驅動決策、管理與創新」?
  • 創客教育中的課堂教學模式是怎樣的
    創客教育課堂創客教育通常是以STEAM活動為載體,強調學生在項目和問題引領下,運用多學科知識創新地解決真實問題。從這個角度講,創客教育也是科學教育或科技教育的一種形式。那麼創客教育中的課堂教學模式到底是怎樣的呢?八爪魚教育就自己的創客教育課堂給予以下方面的見解:1.創客教育課堂教學模式一般採用情景式教學。「情景式教學」來引導學生在具體問題場景中解決問題,包括:先確定一個的問題,然後引導多學科知識的融合,通過三維創意設計軟體將創意轉化為數字模型,最後製作出來。
  • itc在線課堂:創新教育教學模式,「網際網路+教育」新導向
    指導意見提出:「專遞課堂」強調專門性,主要針對農村薄弱學校和教學點缺少師資、開不出開不足開不好國家規定課程的問題,採用網上專門開課或同步上課、利用網際網路按照教學進度推送適切的優質教育資源等形式,幫助其開齊開足開好國家規定課程,促進教育公平和均衡發展。
  • 照本宣科,灌輸知識,是基礎教育的一大硬傷
    課堂課堂,老師講,學生聽,這是我們傳統的上課模式。我自己讀小學,讀初中……全部是老師講課板書,傳授知識;我們認真聽講,做好筆記,學習知識。當然上課期間老師也提問,學生也回答問題。但是總而言之,傳統的課堂老師是主體,唱主角;學生是客體,是聽眾。一句話,傳統的課堂教學是以教師傳授知識為主的課堂。
  • 教育解析:農村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創新教育的探討,看完長知識了!
    [摘要]:針對農村教師在實施創新教育的途徑、方式、方法等方面所感到的困惑,本文主要從「確立教學目標」、「發展學生個性」、「激勵學生思維」、「開放課堂教學」這四個方面對語文課堂教學創新教育進行探討。基於農村教師在實施創新教育的途徑、方式、方法等方面所感到的困惑,筆者從確立教學目標、發展學生個性、激勵學生思維、開放課堂教學這四個方面論述語文課堂教學創新教育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