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吃奶類、大豆或其製品

2020-12-17 鳳凰網讀書

奶類營養成分齊全,組成比例適宜,容易消化吸收。奶類除含豐富的優質蛋白質和維生素外,含鈣量較高,且利用率也很高,是膳食鈣質的極好來源。大量的研究表明,兒童青少年飲奶有利於其生長發育,增加骨密度,從而推遲其成年後發生骨質疏鬆的年齡;中老年人飲奶可以減少其骨質丟失,有利於骨健康。2002年中國居民營養與健康狀況調查結果顯示,我國城鄉居民鈣攝入量僅為389mg/標準人日,不足推薦攝入量的一半;奶類製品攝入量為27g/標準人日,僅為發達國家的5%左右。因此,應大大提高奶類的攝入量。建議每人每天飲奶300g或相當量的奶製品,對於飲奶量更多或有高血脂和超重肥胖傾向者應選擇減脂、低脂、脫脂奶及其製品。

大豆含豐富的優質蛋白質、必需脂肪酸、B族維生素、維生素E和膳食纖維等營養素,且含有磷脂、低聚糖以及異黃酮、植物固醇等多種植物化學物質。大豆是重要的優質蛋白質來源。為提高農村居民的蛋白質攝入量及防止城市居民過多消費肉類帶來的不利影響,應適當多吃大豆及其製品,建議每人每天攝入30g~50g大豆或相當量的豆製品。

脫脂奶和低脂奶是原料奶經過脫脂工藝,使奶中脂肪含量降低的奶製品。全脂奶的脂肪含量為3%左右,低脂奶脂肪含量為0.5%~2%,脫脂奶中脂肪含量低於0.5%。脫脂奶和低脂奶大大降低了脂肪和膽固醇的攝入量,同時又保留了牛奶的其他營養成分,適合於肥胖人群,以及高血脂、心血管疾病和脂性腹瀉患者等要求低脂膳食的人群,也適合於喝奶較多的人群。

2002年中國居民營養與健康狀況調查結果顯示,我國居民標準人日的鈣攝入量為389mg,僅為膳食參考攝入量的一半。為了改善我國居民鈣營養狀況,建議每人每天飲奶300g,也可食用其他相當量的奶製品,可獲得約300mg鈣,加上其他食物中的鈣,基本能夠滿足人體鈣的需要。同時奶及奶製品還可以提供蛋白質、其他礦物質和維生素等營養物質,維持機體良好的健康狀態。有條件者可以多飲用些奶或奶製品來保證鈣的充足攝入。

我國居民中乳糖不耐受者比例較高,乳糖不耐受者可首選低乳糖奶及奶製品,如酸奶、奶酪、低乳糖奶等。

乳糖不耐受者應避免空腹飲奶。空腹時牛奶在胃腸道通過的時間短,其中的乳糖不能很好被小腸吸收而較快進入大腸,可加重乳糖不耐受症狀。建議首先不要空腹飲奶,可以在正餐飲奶,也可以在餐後1小時~2小時內飲奶。其次要合理搭配食物,建議飲奶時注意和固體食物搭配食用。再次要少量多次飲奶,建議一天飲奶量分2~3次飲用。有乳糖不耐受且無飲奶習慣者從少量飲奶(50ml)開始,逐漸增加。

剛擠出來的牛奶未經消毒,含有很多細菌,包括致病菌,所以未經消毒直接飲用是危險的。其實剛擠出來的牛奶經過消毒或殺菌後基本保留了牛奶的全部營養價值,因此沒有必要直接飲用剛擠出來的牛奶。家庭中飲用牛奶最簡單的消毒方法是加熱煮沸。

大豆含有一些抗營養因子,如胰蛋白酶抑制因子、脂肪氧化酶和植物紅細胞凝集素,喝生豆漿或未煮開的豆漿後數分鐘至1小時,可能引起中毒,出現噁心、嘔吐、腹痛、腹脹和腹瀉等胃腸症狀。這些抗營養因子都是熱不穩定的,通過加熱處理即可消除。所以生豆漿必須先用大火煮沸,再改用文火維持5分鐘左右,使這些有害物質被徹底破壞後才能飲用。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

作者:中國營養學會

出版社:西藏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0年12月

相關焦點

  • 豆類製品裡的激素到底是什麼?大豆異黃酮類並不等於雌激素
    大豆,富含優質植物蛋白,建議多吃大豆及其製品,有人疑問:多吃大豆及其製品會造成性早熟嗎?造成這種印象大概是認為豆類含有激素,多吃會造成激素攝入過多,而致性早熟。要回答這個問題,需要弄清楚幾個概念,千萬不可以妄加定論。豆類裡的激素是什麼?
  • 三種大豆發酵製品——豆豉、納豆及天貝的比較
    豆豉、納豆、天貝為同源的大豆發酵製品。豆豉是一種始創於我國的傳統發酵豆製品,古稱「幽菽」,早在漢朝《史記》中既有記載,可分為細菌型、毛黴型以及米麴黴型豆豉三大類。 唐朝時,豆豉製作工藝傳到日本及朝鮮半島,經改造生產出納豆,至今已有千餘年歷史,是我國細菌型豆豉的孿生姐妹。
  • 穀物類製品卡路裡對比,雖都是主食,但其的熱量差異有多少呢?
    眾所周知,碳水化合物是我們熱量消耗的主要來源,也是造成肥胖的因素之一,在生活中,我們攝入碳水主要從穀物製品中攝取,但是由於很多人覺得碳水既然是造成肥胖的罪魁禍首之一,那麼我減肥的時候就不吃碳水是不是就可以很快的減肥成功了?
  • 大豆及其製品治病的簡便有效的民間驗方。
    大豆及其製品治病的簡便有效的民間驗方。患瘡瘍腫毒,以生大豆搗爛外敷,或煮汁內服,有散淤消腫止痛的效果。外傷腫痛,用老豆腐切薄片貼患處,也可以豆腐合燒酒外敷,有活血消淤止痛效果。久痢不止,用上好食醋煮豆腐食用,有止痢作用。
  • 推薦| 大豆——更年期的「保護神」
    不少女性想通過多吃大豆來改善更年期症狀,這樣做效果如何呢?我們先來看看大豆的營養價值吧~大豆大豆包括黃豆、黑豆和青豆。大豆製品有豆漿、豆腐、豆腐乾、豆腐絲、豆腐腦、豆腐皮、香乾等。大豆及其製品營養豐富,含有優質蛋白質及鐵、鈣、磷、鎂等人體必需的多種微量元素。
  • 大豆製品「被冤」多年 到底什麼食物裡有雌激素?
    大豆的營養眾所周知,但是長期以來一直都存在這樣一個疑問:豆漿是不是含有雌激素?女人喝到底安不安全?或者更進一步來說,哪些食物含有雌激素?又有哪些植物含有天然的抑制雌激素的成分呢?大豆製品導致乳腺癌?
  • 關於大豆磷脂保健品,你吃對了嗎?
    近年來,大豆磷脂保健品在國內外市場上的佔有率越來越高,關於大豆磷脂的宣傳也層出不窮。那麼大豆磷脂真的是商家口中的「心腦肝的天然調理師」嗎?大豆磷脂又是如何加工出來的呢?消費者在選購此類產品時需要注意哪些事項才能避免踩坑?南京財經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方勇來為您解答。1.磷脂對人體有什麼作用?
  • 豆類製品裡的激素到底是什麼?
    大豆,富含優質植物蛋白,建議多吃大豆及其製品,有人疑問:多吃大豆及其製品會造成性早熟嗎?造成這種印象大概是認為豆類含有激素,多吃會造成激素攝入過多,而致性早熟。要回答這個問題,需要弄清楚幾個概念,千萬不可以妄加定論。
  • 大豆含豐富的優質蛋白B族維生素等 這樣吃更科學
    大豆及豆製品在我們日常三餐中扮演著重要角色,許多健康飲食建議中,豆製品也始終佔據重要一席。豆製品真的有那麼神奇嗎?我們為什麼要多吃大豆及豆製品呢?要掌握這些問題,首先要了解什麼是豆製品。大豆包括黃豆、黑豆和青豆。
  • 多吃豆類及其製品會造成性早熟嗎?
    大豆,富含優質植物蛋白建議多吃大豆及其製品有人疑問:多吃大豆及其製品會造成性早熟嗎?造成這種印象大概是認為豆類含有激素,多吃會造成激素攝入過多,而致性早熟。大豆及豆製品類食物含有大豆異黃酮,它是一種多酚類化合物,因為化學結構與雌二醇相似,可以發揮類雌激素和調控內源性雌激素的作用,故被稱為植物雌激素。大豆異黃酮類≠雌激素。豆類裡激素有什麼作用?
  • 為什麼建議多吃大豆?這三種人群是最適合吃大豆的!
    大豆製品是我國的傳統食物,是以大豆(黃豆,黑豆和青豆等)為原料,製成的一系列衍生製品,如豆漿,豆腐,豆腐絲等。大豆製品在我國傳統美食中佔有一席之地且享有美譽,不然在古代怎麼會把賣豆腐的女性稱為「豆腐西施」呢? 大豆蛋白含量高(35%-40%),且為優質蛋白,被譽為農田裡長出來的肉。
  • 【歐洲素食製品也可用肉食品名】用大豆製作的「牛排」能叫牛排嗎...
    文 / 夏洛特2020-10-27 07:22:57來源:FX168 【歐洲素食製品也可用肉食品名】用大豆製作的「牛排」能叫牛排嗎?沒有夾肉的「漢堡」能叫漢堡嗎?
  • 大豆分離蛋白太完美,很多廠主都笑了!
    其中大豆分離蛋白(SPI)是蛋白含量在90%以上的大豆蛋白。SPI含有大量的C、H、O、N、S、P等元素,以及少量的Zn、Mg、Fe和Cu等微量元素。它胺基酸含量豐富,含有大量的甘氨酸、天冬氨酸、穀氨酸、賴氨酸和色氨酸等,可提供人體所需的多種胺基酸,在肉製品、膜製品、麵製品工業中應用廣泛。
  • 發酵製品:納豆的前世今生
    發酵大豆製品是人類飲食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已有幾千年的發展歷史,在亞洲許多國家被廣泛食用,並逐漸得到世界其他國家的喜愛,是藥食兩用資源。 發酵大豆製品不僅在品質上優於原材料、具有獨特風味,更重要的是產生了許多原材料本身不具備的生物活性。
  • 大豆異黃酮對人體有5大好處 什麼食物含量多?
    現在,不少女性都喜歡服用大豆異黃酮類產品來保養身體,那麼,什麼是大豆異黃酮?你也適合服用嗎?長期服用好不好?會有副作用嗎?今天就與大家講個明白。
  • 聽說你雙十一剁手了大豆異黃酮,好吃麼
    它究竟是什麼來頭為什麼廣受女生喜愛呢大豆異黃酮是大豆生長中形成的代謝產物,是一類具有廣泛營養價值和健康保護作用的多酚類植物化學物,主要由大豆苷、大豆苷元、染料木黃酮和染料木苷組成,可與雌激素受體結合,發揮類雌激素和調控內源性雌激素的作用,也被稱為植物雌激素
  • 牛肉肉糜類製品加工技術
    大豆蛋白與肉製品反應形成能夠改善肉製品組織狀態的凝膠結構,使肉脯結構緊實。澱粉顆粒受熱過程中吸水、膨潤、糊化共同作用增強,使得肉脯的水分含量、水分活度和剪切力逐漸增加,硬度加大,不易咀嚼,品質下降。澱粉添加量應適中,過多的澱粉使肉脯咀嚼性增大,顏色發白,這與王玉田等的研究結果一致。牛肉餅是以牛肉為原料,通過絞肉、醃製、成型等工序加工而成的牛肉類製品。
  • 天津日報數字報刊平臺-大豆含雌激素還能不能吃?
    我們身邊有不少人認為大豆含有雌激素,吃了會增加患乳腺癌等女性惡性腫瘤的風險,所以豆製品要少吃。甚至有人選擇乾脆不吃,真的是這樣嗎?  其實,大豆含有豐富的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鈣、鉀和維生素E、膳食纖維等營養成分,發揮著抗氧化、保護心腦血管、促進骨骼健康、改善便秘等作用;此外大豆還含有多種有益健康的成分,比如植物固醇、大豆皂苷以及我們都熟知的大豆異黃酮,被稱為「植物雌激素」。可不要小看這種「植物雌激素」,大量的實驗數據表明,大豆異黃酮具有抗癌、預防心血管疾病、預防骨質疏鬆、緩解更年期症候群等多種功效。
  • 食品包裝將提示"過敏原" 涉及8大類食品及製品
    今後在食品包裝上有可能標註「過敏原」,消費者在商場隨處可以看到「食品過敏」類的標籤。在昨天的「食品安全與過敏原專家研討」上相關專家作出上述表示。   一項針對3974名15歲至24歲健康人群的調查結果顯示:約有6%的人曾患有食物過敏。
  • 3類食物,每天照著吃,血糖平穩降下來
    優質蛋白主要存在於肉、蛋、奶和大豆製品中,大豆及其製品中所含有的蛋白質也是優質蛋白,也不含有膽固醇,進食大豆製品也是不錯的選擇。增加蔬菜的攝入量蔬菜是膳食纖維的主要食物來源,膳食纖維在進入胃腸道之後會形成黏稠的物質,這些黏性物質會影響葡萄糖的吸收和利用,致使餐後血糖不會出現飆升的情況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