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美好教育鼓掌!
美好教育從美好午餐開始,
鄭州市區中小學校內午餐供應
又添「新成員」
12月16日,鄭州經開區「在校午餐」模式正式啟動,區屬8所公辦初中已全部實現就餐需求學生在校食堂就餐,經開區實驗小學、六一小學等10所公辦小學也已實現校內午餐供應。
自10月8日起,鄭州市已有鄭東新區、二七區、中原區、金水區等多個區逐步開啟此項工作,管城區也在本周三開展。
經開區「在校午餐情況」
配餐第一天:孩子,你吃得好嗎?
「喜不喜歡吃今天的午餐啊?」
「有沒有媽媽做的飯好吃啊?」
近日,鄭州航空港實驗區管委會副主任、經開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樊福太到經開區泰和小學、實驗小學、六一小學等學校,詢問孩子們校內用餐體驗。
除了調研人員,最關心孩子就餐情況的,要數家長們了。
看著孩子們開心地吃著飯,一位來學校當午餐志願者的家長說:「孩子們在一起吃飯,也不挑食了、也不用督促了,孩子們吃的很開心,我們當家長的更開心。」
孩子們吃得開心,家長落得省心。「午餐供應是政府送給我們家長的大福利,解決了我們的大困難。」不少家長感慨道。
配送、留樣、分餐等各環節,高標準,嚴要求。
如何讓學生吃得暖心,家長放心?鄭州經開區一直在探索
16日,在六一小學午餐時間段,調研人員詳細了解了午餐製作、配送、保溫、留樣、分餐等各環節情況,現場查看學生用餐前學習衛生知識、餐前個人衛生清潔及就餐情況。
樊福太強調,高質量做好中小學午餐供應是轄區群眾期盼的重要民生實事,要高標準落實好學生個人用餐衛生、午餐營養搭配、食品生產和配送、餐具消毒等各個環節工作。
據了解,為做好轄區中小學午餐供應工作,前期,經開區教育文化體育局向全區學生家長發放徵求意見表,廣泛徵求對午餐供應工作的意見和建議。
隨後,經開區教文體局對這些意見建議逐一分析,摸索出校內改建、自建食堂,聯合周邊、就近供餐,公開招標、集中配送等多種舉措,確保全區有就餐需求的學生能在學校吃得開心、暖心、放心。
初中全部食堂供應,第一批小學開啟「午餐配送」模式
經開區現有36所公辦中小學,學生32370餘名。其中,初中8所,小學28所。
至16日,鄭州經開區已有18所學校實現校內午餐供應,其中,8所初中都有食堂,已實現就餐需求學生全部在校就餐;瑞錦小學等3所小學實現周邊輻射就餐;六一小學、實驗小學等7所小學實現第一批配送供餐。
此外,按照「透明、自願、公益」的原則,學生午餐價格根據健康、營養和經濟的原則進行制定。
所需餐費由學校食堂負責人根據成本價格向在校就餐學生監護人收取,由學校午餐服務專項工作組進行價格監督。
管城區「在校午餐」情況
建食堂、加餐梯,管城區12所學校供餐「自給自足」
12月18日上午11點10分,銀鶯路小學校園內,16輛保溫餐車逐一推出餐廳,進入專屬電梯。11點30分,16輛餐車按指示停放完畢,餐車上,餐盤、餐具已按班級分好。11點40分,鈴聲響起,在校就餐的孩子們走出教室,洗手、領餐、盛湯……現場整潔有序。
銀鶯路小學校長李振江介紹,銀鶯路小學自食堂改建開始,就積極與區食藥監局、餐飲公司及家長代表多方溝通,確保供餐高質量、高效率、高安全。由於餐車較重,學生又在各個樓層,便在教學樓一側加建餐車專屬電梯,解決餐車「上樓」問題。餐梯內部高度約85釐米,僅能容納餐車進入。工作人員將餐車送入電梯後,按相應樓層,會有專人等待取出餐車。「餐梯的工作時間是固定的,使用後就會斷開電路,避免學生誤用出現危險。」他說。
和銀鶯路小學一樣,管城區南十里舖小學、青山路小學、紫東路小學等首批12所試點學校均為「內部供餐」,通過對原有職工食堂進行升級改造,實現學校供餐「自給自足」,部分學校加建專屬餐梯。
明年1月底,管城區21所學校自建食堂將改造完畢
據悉,管城區目前在校學生5.4萬餘人,其中就餐學生3.9萬餘人,佔全區學生總數的73%。除了12所試點小學外,管城區陽光實驗小學、東關小學、創新街小學等21所學校具備自建食堂條件,預計將於2020年1月底改造完畢,明年春季開學實行全面供餐。
同期,管城區外國語小學、回民第一小學、回民第二小學等11所不具備自建食堂條件的學校將於2020年1月2日全面配餐。
鄭州其他區校內午餐供應情況
鄭東新區
10月8日,鄭東新區69所公辦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全部實現午餐供餐。其中,6家符合資質並且具有一定生產能力的企業,為49所學校配餐;20所學校對校內食堂進行升級擴容,實現校內供餐。午餐統一標準,小學每餐12元,中學每餐15元。
惠濟區
2019年秋季開學初,鄭州市惠濟區公辦小學和中學在原有食堂供餐的基礎上,通過錯峰就餐等舉措,有需求學生供餐比例由29%提高至52%。
在實現2020年秋季開學學校食堂自主供應全體學生午餐目標前,該區將暫時採取企業配餐的形式滿足學生用餐需求。
2020年1月前,按照「一校一策」的原則,惠濟區將完成食堂改擴建期間的企業配餐準備工作。
2020年8月前,該區學校現有食堂全部改為自主經營,力爭25個食堂改擴建項目建成投用,實現有就餐需求學生全部在校就餐。
中原區
11月1日,鄭州市中原區伏牛路小學、中原區建設路第二小學正式推行午餐供餐,其他學校也在逐步推進該工作。
二七區
11月11日,鄭州市二七區隴西小學(含南校區)、政通路小學、實驗小學、佛崗小學、藝術小學、四季路二小等6所學校開始試點供餐。目前,該區有30所學校通過學校食堂和企業配餐的方式為學生提供就餐服務,午餐供應學校比例超過1/3。2020年元旦後,二七區所有中小學將完成食堂提檔升級和集中配餐供餐供應準備工作開始試供餐。春節後所有學校實行午餐供餐全覆蓋。
金水區
12月2日,鄭州市金水區金沙小學、金水區鳳凰雙語小學、金水區豐產路小學、金水區未來小學、金水區緯四路小學等10所學校實現校外企業供餐。
12月17日,位於金水區文化綠城小學的「衛星廚房」建成投入使用,孩子們吃上了省內首家「中央廚房+衛星廚房」供應午餐。目前,金水區已有31所學校通過校內食堂供餐、校外企業配送、「中央廚房+衛星廚房」供餐、鄰近學校食堂供餐等4種方式提供午餐供餐服務,佔全區學校的50.8%。到2020年春季開學後,金水區學校全面實現午餐供餐工作。
經開區
12月16日,經開區泰和小學、實驗小學、六一小學等學校開始午餐配送供應。該區現有36所公辦中小學,通過校內改建、自建食堂,聯合周邊、就近供餐,公開招標、集中配送等多種措施,12月20日前後完成全區午餐供應全覆蓋。
編輯:悠悠
標籤:鄭州小升初網 校內午餐
來源:綜合自大河報、鄭州教育信息網、網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