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底,河北滄州滄縣興濟鎮發現了一塊斷碑,為明孝宗為皇后張氏修建崇真宮時所立石碑的上半塊,它與當地博物館內收藏的另一塊斷碑相吻合,兩塊斷碑拼合修復。
興濟鎮是張皇后的家鄉。僅過了一個月,這裡又有新發現。
9月3日下午,張皇后祭祀母親金氏一族所立石碑在興濟鎮餘慶屯村出土。石碑發現於興濟公園南側的餘慶屯村運河邊,根據碑上清晰的字跡可以判斷,這是明孝宗張皇后為母親金氏一族所立。
石碑碑首是精雕細刻的龍紋,與此前發現的明孝宗敕建崇真宮石碑上半部分一致。碑首中部刻有「中宮祭文」四字。古代以宮殿名稱指代皇室成員,中宮是明朝皇后的寢宮坤寧宮,在此即代表張皇后。石碑出土後立即被運往興濟博物館。
張皇后為母親家族立碑事,記載於《興濟縣誌》中。長久以來,當地百姓口口相傳,石碑就在大運河邊的餘慶屯村,卻沒人知道它的確切位置。
根據碑文可知,張皇后派遣人祭祀外曾祖父母和外祖父母。碑文稱,張皇后母親一族世代積德行善,張氏成為皇后,特地派人前來祭祀,「以表素心」。立碑時間是明孝宗弘治八年,比崇真宮石碑還早7年。
明孝宗朱祐樘在明朝皇帝中評價較高,他勵精圖治,開創了「弘治中興」的局面,同時也是歷史上罕見的奉行「一夫一妻」的皇帝,終身只有張皇后一位伴侶。他專門在皇后家鄉敕建崇真宮,可見與皇后感情甚篤。
興濟博物館館長顧維新表示,這塊石碑的出土,為進一步研究張皇后以及明代弘治年間的政治文化和風土人情提供了重要依據。
來源 北京日報客戶端| 記者 白波 滄州日報 | 記者 楊金麗
編輯:匡峰
流程編輯 劉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