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底,解放軍總兵力高達550萬人,能否完爆1937年的日軍?

2020-12-27 網易

2020-12-21 14:17:58 來源: 董哥說歷史

舉報

  很多朋友希望做個對比,就是49年末的解放軍與37年的侵華日軍相比,實力如何,能否完爆敵人?這樣的戰爭實際上沒有發生,僅僅是歷史愛好者的一種假想對比,在這裡可以進行相應的分析和推理。那麼1949年底的550萬解放軍,實力究竟能否抗衡1937年的日軍呢?

  

  之所以有人想做這種對比,出發點是認為49年的解放軍不光人數多,而且作戰勢如破竹,是有跟日軍正面對抗的實力的。那麼真實情況是這樣嗎?就作者的分析,綜合而言抗衡是可以做到的,如果僅僅看陸軍力量,解放軍甚至佔到一定的優勢,1949年的解放軍陸軍打1937年的日軍陸軍會有所勝算。49年,由於解放軍經歷了三年來的數十次大型戰役,對於大兵團指揮已經是比較熟練。特別是三大戰役之後,繳獲了國軍重型裝備,而且擁有一定基礎的軍工保障體系,整個國家的狀態也處於戰時狀態,不需要動員。而1937年的日軍實際上沒有完成最後的動員,雖然很多士兵也經歷過九一八等事件,但是實戰經驗並不豐富,日軍大量的部隊還沒有組建或者還在組建,兵力是不足的。

  

  這樣說比較籠統,我們可以舉一個實際的例子對比一下。日軍在三四十年代把軍一級部隊叫做「師團」,我軍則稱為軍或者縱隊(早期)。日軍有17個常設師團和許多其他師團,解放軍則有四大野戰軍的諸多縱隊(軍)。以東野12個強勢的縱隊為例。東野1縱作為主力部隊,入關時有59523人,長槍16769支,短槍3410支,衝鋒鎗3990支,輕重機槍1249挺,槍榴彈筒和擲彈筒385具,火箭筒43具,60炮320門,迫擊炮85門,山、野、榴炮74門,其它各種步兵火炮55門。

  

  這些數據在下半年向南方進軍時有進一步提高。若有軍事常識,不對比就知道這是一個強大的、超編的軍。實際來看看日軍的水平,我們同樣拉出對方主力師團的數據。甲種師團(挽馬師團)通常人數在25000到28000之間,有16門41式75mm山炮、16門37MM反坦克炮和24門70mm步兵炮、96挺7.7mm重機槍、432挺6.5mm輕機槍、432具50mm擲彈筒。無需多言,裝備和人數上,我軍佔優。(當然其中有12年的年代差,倒並不值得多麼驕傲)

  

  以上僅僅對比陸軍,解放軍有優勢。如果加上其他軍種,則雙方實力接近均勢。為什麼呢?49年解放軍相當於沒有空軍,飛機倒是有百十架(國軍最多時也只有不到1000架飛機),用於作戰的飛行員極少。49年海軍已經擁有一些炮艦和部分國軍起義的巡洋艦、護衛艦,但是和1937年世界第二大海軍國家比起來,差了不知道多少個檔次。

  

  日軍在37年已經是航母、戰列艦齊備的強大海軍,大中型水面艦艇三百餘艘,還有大量潛艇,海軍方面除了美英之外沒有其他國家能抗衡。37年日本空軍則有2300多架飛機,制空權明顯在日軍一方。不過好在中國戰場只有東部沿海比較有利於海空軍的發揮,越往內陸影響越小。參考韓戰,中國一樣空軍處於劣勢,雖然被動但是對戰果起不了致命影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解放戰爭:49年建國時的500萬解放軍,能否吊打37年的侵華日軍?
    導讀:解放戰爭:49年建國時的500萬解放軍,能否吊打37年的侵華日軍?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軍事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
  • 抗日戰爭中的地方軍:1937年時,晉綏軍一共有多少兵力?
    1927年,閻錫山控制了綏遠,其麾下部隊則稱為是晉綏軍。隨著地盤的擴大,其軍力也與之劇增,實力數比兩年前擴充了一倍,達到了13萬人。 隨後,隨著國民革命軍的北伐,奉系軍閥退回了東北,閻錫山一度執掌華北大局,晉綏軍兵力在1930年初達到了25萬人,僅僅是步兵軍的番號就有10個之多。
  • 淞滬會戰,蔣介石調全國軍隊和日軍血拼,傷亡高達30萬人
    —唐·王昌齡《出塞》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之後,日軍發動全面侵華戰爭,由於日本是資源匱乏的國家,和中國打不起消耗戰,所以當時日本人急切地想要和中國軍隊主力在華北平原決戰,以充分發揮其裝備優勢和機動能力。
  • 抗日戰爭,中日軍力對比:日軍448.1萬人,中國軍320萬人
    2019-12-10 11:18:43 來源: 藍旗歷史 舉報   1937
  • 1937年全面抗戰前,廣東粵軍為何從15萬削減到10萬人?
    尤其是滇軍、粵軍的兵力構成和基本規模等,很少有文章談及。我們本文便來聊聊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時,粵軍的基本構成和規模。粵是廣東的簡稱,而粵軍更是民國時期一支非常重要的地方軍。1931年兩廣反蔣時,粵軍改稱第1集團軍,同時陳濟棠利用廣東較為富裕的財稅、人力及便捷的海運渠道進口武器,大規模擴軍,使得第1集團軍擴充到了3個軍,此外還有海空軍、戰車、高炮等部隊,總兵力約15萬人。陳濟棠還投入巨資打造琶江兵工廠,以生產大口徑火炮,為了強化所屬粵軍部隊的戰力,可謂是雄心勃勃。
  • 揭秘解放軍白送金日成三個戰力強悍的朝鮮師
    此後,1949年7月至10月大約3萬至4萬、1950年2月至3月大約4萬至5萬兵力陸續回到朝鮮。從1948年到1950年秋,在中國參加戰鬥的朝鮮部隊陸續回國,其總數在7.5萬至10萬人之間。⑥還有些學者根據當時駐韓國美軍的《每日情報》G-2報告,認為在中國解放戰爭期間,朝鮮向中國直接派遣了部隊。
  • 抗戰初期中日兵力對比
    抗戰初期中日兵力對比 2012-07-05 14:00 作者:吳麗瑋來源:三聯生活周刊 2012年第
  • 1937年12月13日 日軍為何將屠刀揮向南京?
    從8月到11月,日本先後4次大規模增兵上海,到11月12日日軍最終攻佔該城時,已投入了約30萬人的兵力,付出了傷亡5萬多人的慘重代價。在明治維新後日本所發動的歷次對外戰爭中,從未出現過為攻佔一座城市而投入如此多的兵力,花費如此長的時間,付出如此慘重代價的先例。而且,上海的陷落並沒有使中國政府和民眾屈服,反而更加堅定了他們抗戰的決心和意志。11月20日,國民政府宣布遷都重慶。
  • 抗戰日軍死亡數量是中國軍隊3分之1?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1937年7月7日:大日本帝國陸軍藉口士兵失蹤而炮轟盧溝橋,隨後向駐守在北平市附近宛平城的中國國民革命軍發動進攻,這也標誌著中國抗日戰爭的爆發。二戰日軍一共死了多少人?在中國一共死了多少人?聽薩沙說一說吧。
  • 日本戰犯自供:目睹十餘瓦斯彈落在解放軍陣地
    城野宏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中新網7月12日電 據國家檔案局網站消息,日本戰犯城野宏侵華罪行自供今日發布,自供中提到,1943年11月—1945年8月,城野宏曾4次派遣1500餘名機動兵力配合日軍攻擊中國人民和八路軍
  • 假如1949年金門戰役大勝,解放軍能乘勝解放臺灣島嗎?
    然而我軍在解放戰爭時期,面對手下敗將國軍,是吃過一次大虧的,同時此戰也遲滯了解放軍收復臺灣島的步伐,此戰便是金門戰役。金門戰役發生在1949年10月25日,此時的蔣介石大勢已去,大陸全境幾乎都已解放,國軍退守東南沿海島嶼等地。
  • 窮兇極惡的侵華日軍,華東華北1937年
    【進攻保定的日軍】日軍(華北方面軍)第一軍司令香月清司,在1937年9月14日指揮三個師團,由北平集結地出發,向保定、涿州發起攻擊。右側進攻部隊第五師團已於11日進駐淶源、蔚縣;左側進攻部隊第二軍第十師團也已於13日佔領了興濟鎮(青縣以南);日軍對保定形成包圍態勢。
  • 中國有兩百多個師,一個師有多少兵力?最多時能有四十萬人
    在中國人民解放軍中,一個師的編制到底是有多少人呢?要知道在建國初期我們的軍隊有70多個軍,200多個師,而一個師到底有多少兵力?其實這也要看各個時期的情況,但每個時期情況都不一樣,在抗戰時期我國我軍的兵力比較少,而在建國初期一個師的兵力甚至超過了2萬人。
  • 1945年最為血腥的衝繩島戰役美軍傷亡高達7萬人
    衝繩島,自古以來就是日本本土門戶,在1945年已經成為日本.本土防禦外圍的唯一條防線,日本軍部不惜一切代價在衝繩島阻擋住美軍的太平洋艦隊推進的步伐,因此日本在衝繩島累計投入兵力高達7萬人左右,分別投入防禦的師團是日本第24師團,第62師團和44旅團,而本來計劃日本的第9師團也應該部署在衝繩島防禦
  • 1937年抗日戰爭初期,民國空軍的表現為何如此優秀?
    從1931年東北九一八事變開始,中國便開始了抗日戰爭,到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進入全面的抗日戰爭時期。相比較1931年握有先進武器,但極其窩囊的東北軍,1937年全面抗戰時期的國軍還是無愧於國家的軍隊這一稱呼,淞滬會戰,雖然70萬精兵損失了近一半,但是也嚴重的削弱了日軍的陸軍力量,全面開戰前日本有25萬正規軍,都是老兵來的,一個淞滬會戰,便損失了近五萬,可以說是元氣大傷。
  • 劉統:1949——共產黨「趕考」與國民黨「搬家」
    遼瀋、淮海、平津三大戰役之後,解放軍解放了東北全境、華北大部和長江中下遊以北的廣大地區 ,戰線推進到長江北岸。解放軍的總兵力增加到 358 萬餘人,武器裝備也大大加強。蔣介石的精銳主力大部喪失。總兵力只剩下204萬人,能用於機動作戰的兵力有146萬人。
  • 《亮劍》李雲龍兵力超7000人,抗戰時八路軍一個團有多少兵力?
    誠如上述的那種言論,一個團就有大幾千,甚至上萬人,那麼1940年的百團大戰時八路軍是不是就已經有好幾十萬乃至上百萬兵力呢?顯然不是的。團之所以稱之為團,實際上是有其大致的編制和實力範圍的,八路軍師的番號雖然就那麼幾個,但是請注意八路軍在抗戰中實際上是軍區制,每個大的戰略區下有很多旅級單位,而旅之下則是作戰團,同時部分二級軍區、軍分區也有所屬的作戰團,這樣具體到每一個團中,其兵力數是沒那麼誇張的。1937年紅軍主力改編為八路軍,這時一個團有多少兵力呢?
  • 抗戰時漢奸最多的一個省,20多萬人加入日軍,比日軍還要兇殘
    1895年5月29日,日軍登陸臺灣,臺灣島內清軍和老百姓組成的自衛武裝奮起反抗,給日軍造成了很大的傷亡。八月中旬,日軍又從本土調集了四萬兵力增援臺灣,臺灣軍民由於沒有援兵,物資也被清政府封鎖,所以很快敗下陣來,臺灣全島被日本人佔領。臺灣保衛戰進行了四個月,島內清軍和農民武裝擊斃日軍4000餘人,傷2.7萬人,給日軍造成了沉重的打擊。
  • 武漢會戰日軍一個師團有多少兵力?為何國軍50個軍打不過10個師團
    為此日軍調集重兵進攻武漢,而武漢的地理位置對中國來說也極為重要,所以在日軍進攻前,也在這裡調集重兵積極防禦。1938年6月11日日本波田支隊趁雨夜突襲安慶,標誌著日軍進攻武漢的戰鬥正式開始,武漢會戰一直持續到1938年10月27日以日本攻佔武漢勝利而結束,歷時4個多月。
  • 1950年發生什麼事,粟裕在沿海集結65萬人,都沒解放臺灣
    1949年渡江戰役結束後,解放軍各大野戰軍向中南,東南,西南各省大規模挺進,全國解放軍指日可待。在這個時候,解放臺灣的計劃也就被提上了日程。早在1949年3月的一次會議上,毛主席就曾做過指示:「當渡江戰役還在進行的時候,粟裕就應該把注意力轉移到如何爭取解放戰爭的全部勝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