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聞網成都12月25日訊 都江堰以水而名,「深淘灘,低作堰」是治水灌溉的六字真言。蘭海舟是一名都江堰公安局民警,他深知自己不一定要會治水,但一定要學會治理人生,更要深入基層,廣結民心,為成都人民的安居樂業築起防禦大堤。
2012年4月,蘭海舟正式成為了成都警隊的一員,並就職於青城山景區派出所。剛到派出所,蘭海舟就面臨景區帶客逃票猖獗和景區入室盜竊2個棘手問題。其中,不法分子在景區路上以低價帶遊客入景區為由,在誘騙遊客走野山後卻放任不管,對遊客的生命財產安全造成嚴重影響,為此,他每天以遊客的身份混入景區,實地摸排逃票線路和違法人員信息,長年累月奔走於野山之間,警用皮鞋走壞了3雙,在山坡上摔過七八次。
經過不懈努力,蘭海舟最終摸清了所有帶客逃票的路線,還搜集了40多名從事帶客逃票的人員的大頭貼及相關信息,並製作成了備忘錄保存,使遊客一眼就能辨認出來,對打擊逃課逃票行為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面對景區入室盜竊多發,他通過實地調研總結,摸清了作案的規律、手法、時間、地點等因素,比如作案時間多在節假日凌晨,地點都是一些老舊農家樂,手法多是破門窗而入等,完成了《青城山景區入室盜竊現狀、原因及對策》的調研文章,對打擊景區入室盜竊犯罪起到了立竿見影的效果。
2014年,為進一步提升理論和實踐水平,蘭海舟報考了警務碩士研究生,就讀於雲南警官學院禁毒系,並獲得我國首批禁毒學警務碩士。帶著使命和責任,2016年至2019年期間,他先後兩次參與支援涼山毒品整治攻堅行動,第一次援涼共破獲了5起部省督涉毒案件。
在2019年至今,蘭海舟參加「機關民警下基層上一線」 活動,參與蒲陽路派出所「一室兩隊」改革試點工作,擬寫「一室兩隊」調查研究報告和考核計分辦法,先行推動「平安智慧小區」試點工作落地,固化街道、社區和小區物業聯席機制,推動「1+3+N」社區治理模式落地。
新冠疫情期間,率先在國際名都小區試點成立「派出所、街道辦—社區民警—網格長—小區物業、監事會、小區黨支部—樓棟長」的五級聯防聯控機制,搭建起疫情防控的基礎框架;成立由「社區民警—社區幹部—社區醫務人員」組成的三人疫情防控小組,重點防控疫情高危人員;積極推動「天府健康通」申報工作,深入推動轄區復工復產復學工作;通過調研實踐,在省廳主頁發表《開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實踐與啟示》調研文章。(漆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