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民警蘭海舟:「深淘灘,低作堰」為人民築起防禦大堤

2020-12-27 成都頻道

四川新聞網成都12月25日訊 都江堰以水而名,「深淘灘,低作堰」是治水灌溉的六字真言。蘭海舟是一名都江堰公安局民警,他深知自己不一定要會治水,但一定要學會治理人生,更要深入基層,廣結民心,為成都人民的安居樂業築起防禦大堤。

2012年4月,蘭海舟正式成為了成都警隊的一員,並就職於青城山景區派出所。剛到派出所,蘭海舟就面臨景區帶客逃票猖獗和景區入室盜竊2個棘手問題。其中,不法分子在景區路上以低價帶遊客入景區為由,在誘騙遊客走野山後卻放任不管,對遊客的生命財產安全造成嚴重影響,為此,他每天以遊客的身份混入景區,實地摸排逃票線路和違法人員信息,長年累月奔走於野山之間,警用皮鞋走壞了3雙,在山坡上摔過七八次。

經過不懈努力,蘭海舟最終摸清了所有帶客逃票的路線,還搜集了40多名從事帶客逃票的人員的大頭貼及相關信息,並製作成了備忘錄保存,使遊客一眼就能辨認出來,對打擊逃課逃票行為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面對景區入室盜竊多發,他通過實地調研總結,摸清了作案的規律、手法、時間、地點等因素,比如作案時間多在節假日凌晨,地點都是一些老舊農家樂,手法多是破門窗而入等,完成了《青城山景區入室盜竊現狀、原因及對策》的調研文章,對打擊景區入室盜竊犯罪起到了立竿見影的效果。

2014年,為進一步提升理論和實踐水平,蘭海舟報考了警務碩士研究生,就讀於雲南警官學院禁毒系,並獲得我國首批禁毒學警務碩士。帶著使命和責任,2016年至2019年期間,他先後兩次參與支援涼山毒品整治攻堅行動,第一次援涼共破獲了5起部省督涉毒案件。

在2019年至今,蘭海舟參加「機關民警下基層上一線」 活動,參與蒲陽路派出所「一室兩隊」改革試點工作,擬寫「一室兩隊」調查研究報告和考核計分辦法,先行推動「平安智慧小區」試點工作落地,固化街道、社區和小區物業聯席機制,推動「1+3+N」社區治理模式落地。

新冠疫情期間,率先在國際名都小區試點成立「派出所、街道辦—社區民警—網格長—小區物業、監事會、小區黨支部—樓棟長」的五級聯防聯控機制,搭建起疫情防控的基礎框架;成立由「社區民警—社區幹部—社區醫務人員」組成的三人疫情防控小組,重點防控疫情高危人員;積極推動「天府健康通」申報工作,深入推動轄區復工復產復學工作;通過調研實踐,在省廳主頁發表《開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實踐與啟示》調研文章。(漆奇)

相關焦點

  • 都江堰下面,埋著四根神奇「臥鐵」,一般人不知道它們是幹什麼的
    李冰根據道家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徵發數萬民工在岷江流域地區修建水利工程,其中尤以他與兒子所領導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最為著名。李冰父子修都江堰治水的壯舉,為蜀中地區的繁榮創建了奇功,成都平原被譽為是「天府之國」,多有賴於都江堰的修建,其水土之豐饒,令民眾千百年來的生產生活得到了極大的保障。
  • 都江堰
    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宏大水利工程,凝聚著中國古代漢族勞動人民勤勞、勇敢、智慧的結晶。都江堰有塊石碑,上面刻著「深淘灘,低作堰」字樣。對修建者的紀念:都江堰建於公元前256年,是中國戰國時期秦國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眾修建的一座大型水利工程,是全世界至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宏大水利工程。2200多年來,至今仍發揮巨大效益,李冰治水,功在當代,利在千秋,不愧為文明世界的偉大傑作,造福人民的偉大水利工程。
  • 這是我見過最直觀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原理講解!
    都江堰水利工程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始建於秦昭王末年(約公元前256~前251) ,由分水魚嘴、飛沙堰、寶瓶口等部分組成。這是全世界迄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宏大水利工程,凝聚著中國古代漢族勞動人民勤勞、勇敢、智慧的結晶。
  • 中國古代偉大的水利工程都江堰
    都江堰在四川灌縣城西,是一項偉大的古代水利工程,被稱為古代水利的燦爛明珠。  都江堰處於岷江從山區瀉入成都平原的地方。在這項工程建成以前,岷江水一出山口,速驟減,易淤易決,常泛濫成災。距今約2200年的戰國時代,秦國蟓郡太守李冰和他的兒子,吸取前人的治水經驗,率領當地人民,興建水利工程。這項工程包括魚嘴、飛沙堰和寶瓶口三個主要組成部分。魚嘴是修建在江心的分水堤壩,把洶湧的岷江分隔成外江和內江,外江排洪,內江引水灌溉。飛沙堰起洩洪、排沙和調節水量的作用。寶瓶口控制進水流量,因口的形狀如瓶頸故稱寶瓶口。內江水經過寶瓶口流入川西平原灌溉農田。從玉壘山截斷的山丘部稱為「離堆」。
  • 膩害了都江堰!一堰造天府,至今仍作用
    分水堤西邊為外江,是岷江的正流,用於洩洪;東邊為內江,流入寶瓶口,用於灌溉。這個分水堤因其前端部分造型似魚的嘴尖,故名「魚嘴」。在山崖之間鑿開的這個口子,便是都江堰水利工程中的「寶瓶口」,這個天然性的進水口是內江的咽喉,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寶瓶口經歷千百年的江水衝擊,曾經出現了懸空洞穴。1970年冬,都江堰人民第一次堵口截流,用8100多立方米的混泥土加固兩岸,使得瓶口如銅牆鐵壁般堅不可摧。
  • 都江堰,中華科學文明的世界符號
    都江堰雖然地處西南一隅,但集中國農耕社會水利文明之大成。順應自然:「分四六,平潦旱」1939年,第一部以現代化為目標的都江堰水利規劃《都江堰治本規劃》完成。這一改造方案當時就引起了不少質疑,來自水利科學發達的俄國、荷蘭、丹麥、法國等國的水利科學家、工程師,對改造方案基本是否定的。
  • 都江堰水利工程迎今年最大洪峰,千年來仍在發揮作用
    成都都江堰水利工程, 2000多年了至今仍在發揮著作用! 視頻:都江堰新聞中心鄭光鑫 今年的都江堰水利工程 不僅刷爆了朋友圈
  • 李冰父子率眾建成世界「三遺產」都江堰,十分科學,值得永久紀念
    以前筆者在四川待過,經常去都江堰出差或去玩,舉世聞名的都江堰水利樞紐工程就是蜀郡守李冰父子兩千多年前的傑作,都江堰市以前是叫灌縣,31年前設為縣級市時改名,就是為了紀念李冰父子。還有二王廟,就是古代紀念李冰父子的。從魚嘴到二王廟,要過一座架在岷江上的索橋,橋上鋪的木板,人從橋上過,搖搖晃晃的,膽子小的還不敢過去,會晃得你膽顫心驚。
  • PS cloud讀《以客戶為中心》有感
    《以客戶為中心》是一部企業管理類書籍,講的是華為從成立至今,二十幾年來堅持以客戶為中心,聚焦核心,不為其他利益誘惑所動,力出一孔,利出一孔,長期艱苦奮鬥,終於進入了世界信息與通信技術產業領先企業的行列。本書分為三篇。第一篇,以客戶為中心。這是貫穿華為業務管理的主線。
  • 中國第四大淡水湖湖畔,大堤有1800年歷史,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在這些水利工程中,最為出名的非都江堰莫屬。不過,在江蘇淮安的洪澤湖古堰景區也有一個著名的水利工程——洪澤湖大堤,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歷史了。洪澤湖古堰景區位於洪澤湖湖畔,是中國第四大淡水湖。景區景點眾多,已建成集文化體驗、養生休閒、大湖旅遊、森林探險、現代娛樂為一體的綜合性生態文化旅遊景區。
  • 前線日記——入境關口翻譯團願為瀋陽人民築起疫情「防火牆」
    前線日記——入境關口翻譯團願為瀋陽人民築起疫情「防火牆」 記錄者:瀋陽市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英語翻譯 王諄 2020年3月27日,星期五,晴,瀋陽。 為做好境外疫情輸入防控工作,從2月25日開始,瀋陽市外辦、市友協會同市商務局、市貿促會抽調了32名英、日、韓語專業翻譯成立現場應急工作組,衝鋒到桃仙機場第一線,配合公安部門對機場入境外籍人士進行登記、分流,承擔外事服務和翻譯保障的任務。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福禍避趨之,我寫下了「請戰書」,主動申請前往桃仙機場,希望能為瀋陽奪取戰「疫」的最終勝利作出自己的貢獻。
  • 築牢無為大堤!惠生聯圩順利復堤合龍
    築牢無為大堤!工程使無為大堤由「臨江」狀態切換為「臨圩」狀態,確保大堤不再受高水位江水直接衝擊,既為無為大堤構築堅實的「防洪屏障」,也為災後重建和圩內企業復工復產奠定基礎。
  • 蒸湘抗沆|大堤上的早餐
    大堤上的早餐。紅網時刻7月11日訊(蒸湘站記者 肖雲鵬 通訊員 胡會川)7月10日早晨,蒸湘區呆鷹嶺鎮杉旭河的夜"醒"得特別早。天剛亮,衡陽市蒸湘區人武部把早餐送到了抗洪大堤上,辛苦了一整夜的民兵們,以大堤為桌,大家圍坐在一起,有說有笑。民兵廖清湖一邊吃早餐,一邊拍視頻發朋友圈。"這頓早餐好特別!大家親如一家,並肩戰鬥,那份暖暖的親情,我要分享給朋友們"。7月9日下午5點,黃美洲防洪大堤出現滑坡重大險情。險情就是命令,區人武部民兵緊急岀動,經過一晝夜搶險,大堤得到了加固。
  • 「迷彩綠」堅守大堤戰洪魔
    在防洪大堤上,身著迷彩服的官兵舉起右拳,向黨旗宣誓:「勇挑重擔,不辱使命,保護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洪水不退,我們不退!」7月13日下午,贛江大堤出現泡泉。接到命令後,三營官兵迅速趕赴現場搶險,成功封堵泡泉。7月15日晚,該營接到緊急馳援大堤的命令。由於堤壩道路狹窄,一次僅能通過一輛運輸車。鄱陽湖內風大浪急,晚一分鐘抵達,大堤就多一分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