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前被戲稱為「重慶最孤獨地鐵站」的曹家灣,讓蔡家以尷尬的形象曝光出道。
雖然是開了地鐵站,但蔡家和其他的相比更像是被遺棄的私生子,從站口出來那叫一個荒涼,周圍更是沒人居住,雜草叢生。
彼時,蔡家區域的樓面成交價僅為3字頭,區域內人煙稀少,荒草叢生。說是北區四小龍,無人不帶著三分譏笑三分薄涼四分漫不經心。
不過,時間讓我們看到了曹家灣速度,也看到了蔡家的速度。今日的蔡家,成了重慶向北發展的「明日之星」。但讓人驚訝的不止是曹家灣輕軌站的速度,還有蔡家房價的速度。
01
蔡家一萬九,瞬間把人嚇成狗!
前段時間,不少自媒體爆料出了蔡家某洋房可能達到驚人的19000元/㎡,讓很多人驚掉了下巴。這個曾經在本地人眼中遙遠如太陽系邊緣的地帶,突然給了大家一個看不懂的微笑。
要知道蔡家和禮嘉畢竟隔了一條江,我們最常聽到的解讀就是,在江對岸買一套房子,節約出來的過橋費夠買一輛入門級BBA。而捫心自問想了想,假如我買房的預算能達到19000元/㎡,估計我已經拿著這個標準全區篩選了。照母山,汽博不香嗎?退一萬步買觀音橋差點的次新也不錯啊。這個價格,誰還去蔡家買房呢?
不過,事實證明我們還是太年輕了。曾經以為19000元/㎡會是蔡家的天花板,沒想到,這個世界「沒有最高,只有更高」。
從上圖可見,蔡家的天花板遠遠不止19000元/㎡,蔡家某開發商已經把新房套內賣到了28442元/㎡,建面已經高達22654元/㎡,而且居然還賣掉了!這是個什麼操作?有點讓人搞不懂了。
這種感覺就像是,當你還以為蔡家是個偏遠地方,還在做著心理建設打算慢慢接受它時,它似乎已經跑到百裡開外,回望一笑:只要房價跑的夠快,你們就追不上我。
02
有人開始酸了:蔡家?你憑哪點?
好像蔡家從規劃到建設,再到如今逐步初具雛形,圍繞著他的爭議一直沒斷過。亦如這些年的照母山、禮嘉,或者中央公園。
不過,拋開房價來說,蔡家在土地市場的表現也有點耐人尋味。
剛剛說到了5年前,蔡家區域的樓面成交價僅為3字頭。而在此後5年裡,蔡家一直為大家上演著一部「屌絲逆襲」的大戲,地價、房價一路狂飆。
2016年,蔡家樓面成交價從1500/㎡漲到3758元/㎡。
2019年,蔡家樓面價成交價創歷史記錄——8570元/㎡,較2016年上漲4812元/㎡,漲幅超過130%。
在去年的土拍市場上,蔡家從下面這三塊地開始,讓我們聞到了暗流湧動:
6373元/㎡、6728元/㎡、6730元/㎡!最高溢價率甚至超過了47%,基本就是搶。要知道蔡家2018年的平均溢價率,僅有14.64%。
還記得當初很多人覺得6000多樓面價的蔡家太貴,覺得保億不夠理性。但從那開始,蔡家土拍一路熱鬧。從6700,到金科7300、融創7500、雅居樂7700,到龍湖更是8570元/㎡搶下一塊地!
再從今年的數據看,在整個市場面臨困境下,蔡家的平均土地價格好像漲幅非常明顯。而就在上個月29日,蔡家樓面價7117元/㎡,更是創下今年來該區域成交地價新高。這個一度被嘲笑為重慶主城區的「城鄉結合帶」,似乎在開始傲嬌起來了。
03
馬雲曾說:「夢想一定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在重慶拓疆最高速的這些年裡,無數個曾經陌生的區域成為時代的宇宙中心。無數個曾經陌生的區域成為「富人區」、「價值高地」、「城市中心」...它們各個都有著夢幻的規劃、磅礴的定位。
但面對著層出不窮的新區,我們也或多或少都會有一絲疑慮。不得不承認,今日的蔡家,在各種重要資源的聚集和利好疊加下,它正在變得優秀!
期待已久的禮嘉天街預計2020年底開業,禮嘉濱水商圈,也在日程之上,加上在建的蔡家大橋,這裡形成了實質上的「一站天街」「一站商圈」。蔡禮生活一體化的趨勢實際上已經明朗。
同時,就在不久前,重慶市發改委於2020年7月10日發文,把中國科學院大學西部醫學中心納入2020年市級重大項目名單,並將北碚區政府暫定為項目牽頭單位。多方消息都指向國科大西部醫學中心,如不出意外,則該項目將落地蔡家組團曹家灣區域。
而這不僅僅是簡單的公立三甲醫院,還是國科大醫學院的教研和實踐中心,意味著,這將是打造的一個產學研一體的機構。其實,光從重慶市重點項目這個名頭來看,應該也不會太低。
除此之外,就在這兩天,網上流傳出兩張關於蔡家拆遷的預估補償價格,其中住宅最高補償為建面12060元/㎡,非住宅補償最高為36100元/㎡......
對比今年主城核心區九龍坡區建面15000元/㎡左右的拆遷補償,這個檸檬精心中的「不毛之地」都能拆上12000元/㎡,已經很不錯了。而蔡家老街拆遷裸價都這麼高了,未來蔡家的房價會怎麼樣了?
不過,你我說了都不算,市場說了才算!恭喜已經在蔡家買了房的朋友,想在蔡家上車的趕緊了!
編輯:g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