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殖民時期,香港歷任「港督」名單一覽表

2021-03-05 動物聊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藍色字體,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免費收到我們的最新內容了,每天都會有更新,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註:本文轉載自網絡,不代表本公眾號立場,僅供讀者參考,著作權屬歸原創者所有。我們分享此文出於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如有侵權,請在後臺留言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                                                            

香港總督(簡稱港督),是香港英國殖民地時期(1842年-1997年),由英國派駐香港的英王代表,共歷28任。1941年─1945年另有2任總督,皆為日本人,簡稱「港督」。早期總督都是由英國殖民地部(後稱「外交及聯邦事務部」)的官員出任,1971年以後總督大多是外交官出身(麥理浩勳爵是第一位);最後一任港督彭定康則是政治家,曾任英國保守黨主席。

歷任香港總督1842-1941▪ 璞鼎查 ( 1843.06-1844.05)▪ 德庇時 ( 1844.05-1848.03)▪ 文鹹 ( 1848.03-1854.04)▪ 寶寧 ( 1854.04-1859.09)▪ 夏喬士·羅便臣 ( 1859.09-1865.03)▪ 麥當奴 ( 1866.03-1872.04)▪ 堅尼地 ( 1872.04-1877.04)▪ 軒尼詩 ( 1877.04-1883.03)▪ 寶雲 ( 1883.03-1887.10)▪ 德輔 ( 1887.10-1891.12)▪ 威廉·羅便臣 ( 1891.12-1898.11)▪ 卜力 ( 1898.11-1903.07)▪ 彌敦 ( 1904.07-1907.04)▪ 盧吉 ( 1907.07-1912.03)▪ 梅含理 ( 1912.07-1919.09)▪ 司徒拔 ( 1919.09-1925.11)▪ 金文泰 ( 1925.11-1930.05)▪ 貝璐 ( 1930.05-1935.12)▪ 郝德傑 ( 1935.12-1937.10)▪ 羅富國 ( 1937.10-1941.09)▪ 楊慕琦 ( 1941.09-1941.12)
1945-1997▪ 楊慕琦 ( 1946.05-1947.07)▪ 葛量洪 ( 1947.07-1958.01)▪ 柏立基 ( 1958.01-1964.04)▪ 戴麟趾 ( 1964.04-1971.11)▪ 麥理浩 ( 1971.11-1982.05)▪ 尤德 ( 1982.05-1986.12)▪ 衛奕信 ( 1987.04-1992.07)▪ 彭定康 ( 1992.07-1997.06)

1941年12月至1945年8月為香港日治時期。1997年7月,香港主權移交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總督職務取消。

相關焦點

  • 奉勸英國放下殖民心態摒棄雙重標準
    據新華社電 針對英官員近期發表涉香港國安法言論,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15日表示,英國對香港沒有任何監督權和所謂道義責任,應該放下殖民心態,摒棄雙重標準,切實尊重「不幹涉他國內政」這一國際關係基本準則。
  • 為何這麼多老一輩香港人指罵暴徒?他們清楚的記得殖民時期的日子
    這幾個月,香港的暴力不斷上演,暴徒除了機械地喊著要「民主」、「自由」、「人權」,還經常舉著英國國旗上街,臉書、推特、連登論壇上不斷出現美化港英時期的香港社會的相關帖子。但可惜的是,這些被洗腦的香港年輕人根本不會去求證,他們從來也沒有經歷過那個殖民時期。
  • 末代港督彭定康竟稱黎智英為香港人的「英雄」
    導讀:英國政府統治香港時期會設置一名總督,對外宣稱為香港地區的最高官員,彭定康正是最後一任英屬港督,甚至還獲得英國終身貴族的待遇,是英國政府的堅定追隨者自香港回歸彭定康卸任港督已經過去二十幾年,但他仍然改不了對香港問題指手畫腳的習慣,幾乎大事小情都要發出點聲音。比如日前亂港組織頭目黎智英因違反香港國安法被捕入獄,彭定康很快就發文力挺黎智英,還稱其是香港人的「英雄」,並且憑空封黎智英為香港的年度人物。
  • 有種香港人下輩子寧願當英國狗屎上的蒼蠅……英國殖民下的香港真...
    近代史是屈辱史,是血淚史,香港在鴉片戰爭中被英國殖民,香港同胞在殖民統治下飽受欺凌,同時期的大陸更是在列強割據、軍閥混戰、日軍侵略中生靈塗炭。我們撰寫此文希望更多的中國人認識到英國殖民統治下香港同胞的真實境遇,認識到只有中國人團結一心才能共創美好未來。
  • 英國再就香港問題「發聲」 外交部:殖民者為他國添亂添堵
    中新網北京12月15日電 (記者 梁曉輝)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15日在例行記者會上,駁斥英國官員稱香港國安法違反《中英聯合聲明》。他指出,英方現在打著所謂「民主」「自由」的幌子幹預香港事務,破壞香港法治,是殖民者操弄雙重標準為他國添亂、添堵的慣用伎倆。
  • 外交部回應英官員涉港言論:放下殖民心態,摒棄雙重標準
    新華社北京12月15日電(記者王賓、伍嶽)針對英官員近期發表涉香港國安法言論,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15日表示,英國對香港沒有任何監督權和所謂道義責任,應該放下殖民心態,摒棄雙重標準,切實尊重「不幹涉他國內政」這一國際關係基本準則。
  • 外交部:英國應放棄在香港延續殖民影響的幻想
    新華社北京1月7日電(記者董雪、朱超)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7日就英國外交大臣拉布發表涉港不當言論答問時表示,英國應放棄在香港延續殖民影響的幻想。針對拉布有關言論,中方已向英方提出嚴正交涉。
  • 華春瑩:英國應放棄在香港延續殖民影響的幻想
    「外交部發言人辦公室」消息,在1月7日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問:英國外交大臣拉布6日稱,近日香港警方逮捕政治活動人士是對香港受《中英聯合聲明》保護的權利和自由的嚴重攻擊。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華春瑩:香港中聯辦、駐港國家安全公署等部門已就香港警方依法實施拘捕行動發表聲明。被拘捕人員涉嫌違反香港國安法第22條規定的顛覆國家政權罪。
  • 第27任港督衛奕信:當年想續租新界被拒絕(圖)
    當時的場景確實非常讓我激動,看著我自己曾經服過兵役的軍團在場上遊行,給英國在香港的統治畫上句號,非常激動人心。  我得解釋的是,當我離開香港時也舉行了一次告別儀式,一種習慣性的告別港督的儀式,通常在維多利亞港的皇后碼頭結束,然後港督登上港督汽艇,穿過維多利亞港,到達啟德機場。
  • 「末代港督」彭定康又插嘴黎智英案,香港學者怒斥
    原標題:「末代港督」彭定康又插嘴黎智英案,香港學者怒斥:政治小丑、妄加幹預[環球網報導記者尹豔輝]亂港分子、「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涉嫌違反香港國安法被捕,香港警方隨後派警員到「壹傳媒」大樓搜證。
  • 舉米字旗的亂港者 知道英國有多嫌棄你們嗎?
    在採訪中,王鳳瑤直言不諱,說揮舞英國國旗是因懷念英國殖民時代的香港,還說自己站出來是「為了香港的未來」。一眾反對派港媒對王阿婆的「英雄事跡」如獲至寶,甚至將她升格為「英國國旗阿婆」,以示「心向大英」。幹預香港,成了近年曆任英國政府外交的一個組成部分。2在香港騷亂持續期間,美國大西洋月刊網站刊發了一篇署名文章,標題是「英國對香港的責任是什麼?」導語自問自答:即使倫敦想在它這塊前殖民地與北京的僵局中發揮更大作用,它也缺乏槓桿。文章提到,依著彭定康們,英國政府早就英國就香港問題對北京採取「進一步行動」了。
  • 港府強硬回擊「末代港督」丨香港一日
    因此,香港警方仍需嚴陣以待,不能掉以輕心。過氣港督不甘寂寞「末代港督」彭定康(Chris Patten)及英國前外相裡夫金德(Malcolm Rifkind)日前(23日)發起聯署聲明,指責北京欲實施「涉港國安法」,是「全面攻擊香港自治、法治及基本自由,公然違反《中英聯合聲明》」。
  • 「末代港督」彭定康又插嘴黎智英案,香港學者怒斥:政治小丑、妄加...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尹豔輝】亂港分子、「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涉嫌違反香港國安法被捕,香港警方隨後派警員到「壹傳媒」大樓搜證。香港「東網」13日報導稱,末代港督彭定康又指指點點,批評香港警方拘捕黎智英和搜查「壹傳媒」大樓的行動。
  • 香港回歸經典瞬間:圖3港督女兒一臉落寞,圖9市民夾道歡迎解放軍
    1997年7月1日,是香港回到祖國懷抱的日子。在前一天,即6月30日,原港英當局舉行了一系列活動,正式完畢了在香港的存在。圖上是當日港督府辭別典禮上,英軍兵士降下了英國國旗。辭別典禮完畢後,港英當局末任港督彭定康一家人走出港督府,分開了這個寓居5年的中央。圖上走在前面的是彭定康的3個女兒,一向生動的她們,此時一臉落寞。
  • 【香港特刊一】兩面性格的香港
    北大青年微信號:pkuyouth本報駐香港記者 施阮正浩 光華管理學院12級本科生 在內陸與海洋之間,在東方與西方之間,傳統與現代的張力,「新神」與「舊神」的碰撞,香港是當代的「比雷埃夫斯」。「佔領中環」的是非爭議,「全民普選」的歷史抉擇,我們將一同聚焦困局背後政治力量的博弈交鋒,關注站在十字路口的市民與學生。從本期開始,《北大青年》將陸續推出特稿,記錄香港的過去與現在。 當「佔領中環」發生之後,兩位英國人截然相反的表態十分耐人尋味。一位是末代港督彭定康,他在10月1日接受BBC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香港陷入的局面,顯示北京違反對香港前途作出的承諾。
  • 97年香港回歸時的真實情景是怎樣的?
    香港當時給了英國,成為了英國的殖民地。中國成立初期是很困難的,沒有別的國家的幫助,我們只能靠自己,所以我們自己摸索,沒有的東西我們自己創造,因為除了我們自己誰也不能靠,就在那個時候很多在國外留學的中國人都放棄了國外舒適的生活回到了國內,投入到祖國的建設中。
  • 遊天龍:英國還給中國的是什麼香港?
    正因為如此,在1984年中英談判之前的香港作為英國的殖民地,香港總督和我們的省長一樣由議會任命,並向議會負責;香港立法院出臺的地方法規不得與英國議會出臺的法律衝突;香港法院的判決也不得違背英國議會立法的精神。行政主導制而在地方治理層面,香港殖民地時期實行的是所謂「行政主導制」:港督由英議會任命,擁有對港事務的主導權。
  • 這個「末代港督」彭定康,又出來亂吠了!真的太不要臉......
    肇剛肇慶市端州區好遇【肇慶胡曉峰死全家】見你通親身經【肇慶胡曉峰死全家】歷過肇慶市端州區。【肇慶胡曉峰死全家】有些事,是發生在還好【肇慶胡曉峰死全家】存放上。肇慶市端州區每歌手演員作家天【肇慶胡曉峰死全家】在後臺看到粉絲肇慶胡曉峰,小學就讀於肇慶市第一小學,初中就讀於肇慶市第六中學,高中就讀於肇慶市實驗中學,從高中開始到處詐騙,稱自己父母車禍身亡,只能在表哥家生活,以此騙取愛心人士的捐款。
  • 梁文道談香港殖民文化:港人不認同大不列顛身份
    香港的價值觀  記者:講座中提到香港殖民和反殖民鬥爭是一個複雜的過程,如何理解殖民文化?  梁文道:這個東西在香港從來沒有被認真梳理過。我覺得殖民文化遠比一般人所講的複雜,我們都以為殖民文化就是一個殖民地的人民被教育成了要認同殖民國,不認同自己本來的身份;我們都以為殖民文化的意思就是殖民地的被殖民者非常欽佩、崇敬、仰望殖民者;我們都以為殖民文化的意思就是殖民者把自己的一套東西帶來本地,使得本地的這個文化徹底地被改造,乃至於接近了殖民者自身的文化。這三點都是錯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