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從入門到高分,高一新生寫作文不要忘記的四個問題

2020-12-10 人生底色看語文

無論你是準高一,還是高三,寫好議論文都要思考以下四個問題:

"誰在說?""和誰說?""為什麼說?""怎麼說?"

這一作文基本方法,非常重要,特別是對快升入高中的同學們來說。作文入門正,才能提升快。

中考結束,暑假開啟,再開學,就是高中生了。

好多同學都想提前進入學習狀態,特別是語文學科,很重要,又看起來不難入門,大家都躍躍欲試。

其實也沒那麼簡單,古文,古詩,很多同學都是硬著頭皮讀下去的。

而輪到作文,或是不肯寫,或者寫硬出來,連自己都不想讀。其他知識可以積累,作文知識當然也可以積累,但是作文更是一種思維,一種能力。

力的作用要有方向,思考也得有方向。儘管現實中一定會受到許多力,卻不可以只感受到雜亂無章,一定得找到主導的力量。

複雜的問題要簡單化。作文不簡單,但初期階段學會刪繁就簡,循序漸進,方向就不難尋到,努力也更容易見效。

議論文,大家不陌生,但對於任務驅動型應用文體,卻產生了距離感,激發了不少畏難情緒。

高考作文長成現在的樣子,以全國卷為例,是從2015年開始的。咱們今天講作文,也就從那一年開始。

當年的全國1卷2卷,其作文都是先給材料,然後下達寫作任務,如"寫信""權衡與選擇"等指令。

比較官方一點的話,是發揮試題引導「寫作任務」的功能,增強寫作的針對性、寫作的對象感。同時創設情境,讓考生有設身處地的感覺,在寫作中傳遞真誠的情感,體現出教養來。

一篇文章承載了如此多內容,我哪裡知道這些彎彎繞?

就如剛才提到的,問題可以簡化。那些出題人所設定的標準和期許,在我們初學議論文的階段,可以不必知道。

大家的努力方向,只要思考清楚"誰在說?""和誰說""為什麼說""怎麼說"這四個問題,就可以了。

01問題一:"誰在說"

這是寫作者身份的定位。和初中大多數記敘文不同,那記敘文裡面的「我」,無論你是否虛構,就是被看成你。而高考作文裡面的「我」有時候是被虛擬身份的。

如2019年全國2卷作文題:

很顯然,這裡「青年學生當事人」,就是給定的身份。

我手寫我口,我手寫我心。即使是被限定的身份,平時各種知識儲備,也足以撐起你對「青年學生當事人」這一身份的理解。高中新課標:

"在寫作教學中,教師應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生活,體驗人生,關注社會熱點,激發寫作欲望。引導學生表達真情實感,不說假話、空話、套話,避免為文造情"。

這幾年的作文材料,更多指向現實生活,關涉人生意義,雖然不離"宏大敘事"的背景,卻適合書寫自己的故事,從前八股文的"替聖人立言"的高高在上的寫法,要不得;指點江山,激揚文字,飛揚跋扈,我主沉浮的穿越文風格,也不能要。

02問題二:"和誰說"

像這樣,大家練習寫作文的時候,就得多一個想頭,把它看成一次語言交流活動,這活動是基於現實生活需要,也是圍繞具體話題而進行的。

故而,作文應有對象感,也就是得考慮,你是與誰交流。

既然是交流,就得有聽眾,有讀者。聽眾們的回饋,或者讀者們的回饋,是不可缺少的環節。起碼,你得考慮到。

而且更要提醒大家的是,高考作文的閱卷老師才是真真正正的讀者,但是你不能點破他們的身份。他們隱身,專門挑你的毛病,或者給你好評。

交流的時候,你只要考慮到場景,知道和誰說,做最好的言說者就好。

03問題三:"為什麼說"

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找一個理由。合理的理由往往使做事情更有動力。寫作文也是一樣的。

任務驅動型作文,有些理由是給定的,而更多的理由,需要我們自己去尋找。

如「1949年10月1日,參加開國大典慶祝遊行後寫給家人的信。」這裡面只給了任務驅動,是讓各位同學以特定的身份寫一封信。

在這封信的當中,你表達什麼樣的情感並沒有明確的提出,但是大家能夠體會到。命題中沒有明確的規定,大家卻體會的到。那麼「理由」就是自己找的。

像這種文章需要我們調動平時的知識儲備。當然也有一些思考的方向。

你必須為你所持有的觀點,找到支撐的理論依據或者事實依據。

表達是現實的,是具體可感的。但是表達卻必須建立在基本的價值之上。

04問題四:"怎麼說"

這是作文最後該關注的問題。

本來這個問題是最後考慮的,但是很多同學卻把它當成了首先要考慮的問題。

內容決定形式。文章的主題和觀點兒,具體規定的情境,決定了說話的方式。

仍然以2019年全國二卷的作文為例子。給同學寫信和給家人寫信,對象不一樣;1919年和1949年更是兩種完全不同的背景。

這些具體的不一樣的地方,最終決定了我們「怎麼說」。

到底要「怎麼說」?只要符合"入情入理"的要求就好。

要有禮貌,有教養;要尊重交流的對象;要力求態度的謙遜得體。

唯有理解作為個體的局限性,態度才會是真誠的。

如2015年全國卷的作文:

如上文這一封信的寫作,任務規定是要求表達你的態度,闡述你的看法。

要完成這具體的任務,除了要考慮以上的三個問題,更要注重方式——解決「怎麼說」的問題。

「和誰說」,讓你(明華)告別高高在上的心態,多了一份審慎,因為出於平等心態的謙遜與審慎,表達才是既不失理性,同時又富於情感的。

有充分的自信。有對於人的理解,內在的理性和外在的感性會融合的非常恰切。

一篇好的作文,會告別學生腔。為什麼會有學生腔?因為對於世界缺少理解;因為孤芳自賞,故作姿態。

希望大家在寫作文的時候,能夠認真的考慮這四個問題。即使最開始寫的並不是特別滿意,但是方式的正確,卻決定你能走的更遠。

新的一頁已經翻開,你準備好了嗎?

高考作文,寫好任務驅動型作文,務必挖掘所有指令按要求完成任務

高考語文,如何把作文寫得深刻,拿到發展分?

高考語文,從基本格式到行文邏輯,辯論稿寫作如何實現高分突破?

高考語文,任務驅動型作文審題立意要注意什麼?

相關焦點

  • 高考作文要求給即將入學的高一新生寫一封信——
    記者肖雨楊攝   7月7日上午,2020年高考舉行語文科目考試,四川高考採用全國III卷。今年的作文是給即將入學的高一新生寫一封信,主題是「如何為自己畫好像」。成都華西中學語文備課組汪穎老師認為,這篇作文的出題思路很好地體現了高考「立德樹人、服務選才、引導教學」這一核心功能,學生可以從個人、民族、國家的層面為自己畫像,把自我成長與民族和國家發展相結合。在全國第三屆語文百佳教師、四川省特級教師、成都石室中學副校長趙清芳看來,今年全國卷III的作文命題,很好地體現了高考評價體系提出的「應用性」「創新性」的考查要求。
  • 2020四川高考:語文作文是給高一新生寫封信 如何畫好自畫像?
    考生陸續走出考場四川新聞網成都7月7日訊(記者 戴璐嶺 攝影報導)7月7日,2020年高考開考,7日上午的考試科目為語文。同往年一樣,高考語文作文題目總是備受關注。率先走出考場的考生告訴四川新聞網記者,今年語文作文題目是給高一新生寫一封信,「畢業前學校請你給即將入學的高一新生寫一封信,主題是如何為自己畫好像,與他們分享自己的感悟與思考。我覺得這個作文題目難度還好。比較靈活,好發揮。」 上午十一點半,成都石室中學考點外,考生家長已在校門口翹首以盼。
  • 「高考·第一視角」貴州高考作文:給即將入學的高一新生寫一封信
    11:30分,高考語文結束。在貴陽二中、實驗三中、十中、師大附中、實驗中學、九中等考場外,學子們臉上掛著輕鬆的微笑。「考得不錯,作文挺簡單的。」「閱讀會有一點難度,但是考試總體不難,作文還是比較容易上手。」「感覺不難,都是平時做過的題型,很輕鬆」「高考作文是給高一新生寫信,挺簡單的,是平日裡練過的內容,總體發揮不錯,很滿意。」
  • 高中語文,抓住話題作文審題的三個關鍵環節,打牢高分基礎
    舉個例子,比如:有人說,有什麼都不要緊,千萬不要有病;沒什麼都無關緊要,千萬不要沒錢。也有人說,金錢不是萬能的,但沒錢是萬萬不能的。請你以「我看錢這東西」為話題,寫一篇作文。經過以上兩個審題環節,也不要認為因此完成了任務。高分兒當從細中求,多年的教學經驗,讓好多的同學雖然文字功底還算好,材料儲備也不錯,卻因為沒有按照要求去寫,作文的分數也不高。應試作文就是帶著枷鎖在跳舞,要注意舞姿的優美,都要了解枷鎖的限制。
  • 2020四川高考語文作文題目出爐:請給即將入學的高一新生寫一封信
    考生走出成都石室中學文廟校區考點7月7日上午,2020年全國統一高考語文考試結束,四川今年採用的全國III卷,作文題目如下。所以,在人生的旅程中,我們需要尋找各種「鏡子」、不斷繪製「自畫像」來審視自我,嘗試回答「我是怎樣的人」「我想過怎樣的生活」「我能做些什麼」「如何生活得更有意義」等重要的問題。畢業前,學校請你給即將入學的高一新生寫一封信,主題是「如何為自己畫好像」,與他們分享自己的感悟與思考。
  • 高中語文,寫好任務驅動型作文,務必要思考的四個問題
    無論你是準高一,還是高三,寫好議論文都要思考以下四個問題:&34;&34;&34;&34;這一作文基本方法,非常重要,特別是對快升入高中的同學們來說。作文入門正,才能提升快。中考結束,暑假開啟,再開學,就是高中生了。好多同學都想提前進入學習狀態,特別是語文學科,很重要,又看起來不難入門,大家都躍躍欲試。
  • 高考語文作文如何能夠取得高分?字跡工整,清楚標題立意缺一不可
    高中生們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一定不要忽略語文作文,尤其是在剛上高一的時候。學生一定要注意積累語文的詞彙量,不要在每次老師讓寫語文作文的時候都是偷懶,這樣學生就失去作文練習的機會,所以,高考語文作文如何能夠取得高分?字跡工整,清楚標題立意缺一不可。那麼,高考語文作文應該怎樣獲得高分呢?
  • 高考語文,作文如何鎖定高分,一定要瞄準發展等級十個關鍵字
    比如「飛機上的彈痕」那一道考題,沃德就比其他的專家看問題深刻,他能夠通過現象深入到本質,從可見的數據,推導出更多本質性的存在,搞清楚了問題的來龍去脈。再比如去年的全國一卷關於「勞動」的作文,能夠條分縷析,揭示出個體的自我勞動和大國之夢的關係,也是深刻。
  • 今天補上27年前的高考作文題目,寫給高一同學的信
    所以,在人生的旅程中,我們需要尋找各種「鏡子」、不斷繪製「自畫像」來審視自我,嘗試回答「我是怎樣的人」「我想過怎樣的生活」「我能做些什麼」「如何生活得更有意義」等重要的問題。畢業前,學校請你給即將入學的高一新生寫一封信,主題是「如何為自己畫好像」,與他們分享自己的感悟與思考。
  • 高考語文,問道優秀考場作文,制定有效拿分策略
    作文這道分數最大的題,準高一新生如何入門?高二高三同學如何有效提分?是不是高考作文讀得越多越好?今天解決這些問題。有同學問:老師,要不要看一看今年的高考優秀作文?回答是:要!學生:聽得懂了,老師這是運用了比喻論證的方式,來給我們講讀作文選的問題。師:你說的對。我看間大家都開始買今年的高考作文選了。也有同學在別的群問我,要買多少,特別是準高中生們,把上次我推薦的幾個版本都買全了,這是不必要的。生:(疑惑)。
  • 高考改革進入選課時代:如何從高一開始學好「得高考」的語文?
    例二:某藝術生,語文學科成績較好,從高二開始出去學習特長,高三歸來考試,分數不低於在校一直學習的普班生。例三:某生,作文差,每寫作文必頭疼,高三認識到作文的重要性,然而狂寫數十篇,雖有一點進步,卻遠遠沒有達到自己的期望值。
  • 高考語文乾貨:滿分作文的神仙標題怎麼寫?5個加分方案不要錯過
    前人的經驗就是你未來的高分方案,且看且珍惜。 (後附案例標題來源於2018年和2019年高考全國語文各卷滿分優秀作文) 這類的標題需要對作文題目的理解更加透徹,才不會寫得太「過」而減分。
  • 高考語文就是要求穩!寫作文的6個方面,和學語文的3個方法
    高考語文就是要求穩,只要平時打好基礎,就不會存在高考失誤一說,因為語文不像數學,不會因為考場上一緊張就大腦一片空白,導致平時會做的題在考場上做不出來。從高考語文的整張試捲來說,分為選擇題、文字題和作文題。
  • 高考語文146分的唐楚玥,語文究竟是怎麼學的?只靠3個字
    關注語文教學發展,解決語文學習困惑。作為湖北省2020年高考理科狀元,唐楚玥的語文功底了得,考出了146分的高分,引起網友熱議。有人說,她竟然把選擇題都答對了,作文扣4分。在語文老師看來,恰恰是因為作文滿分,才有這樣的高分數。唐楚玥以網名「琴生」,分享了她的語文學習過程,小島老師認真看完了,覺得狀元的方法真是平淡無奇樸實無華,能考出146分的成績,總結了3個字:寫、練、記。
  • 高考語文,寫好時評,與時俱進,夯實作文高分的牢固基礎
    高考作文,特別是有些高分作文,其精髓部分,越來越像時評。學會時評寫法,會讓高考作文更具時代性,更有思辨性。語文和社會現實的聯繫越來越緊,高考作文命題走向也和時事越發緊密。從今年備考就能看出,聲稱押中高考作文的個人或機構都不少,而且也是真的押中主題。
  • 高考作文怎麼寫?寫作中做好3點,你就離高分就不遠了
    說到語文考試,就不得不提一下作文。在語文考試中,作文是一項重要的得分來源,語文想要拿高分,作文得分就不能太低。因此,學生們都會在作文上花很多心思。下面,我們就一起來探討一下關於高考語文作文拿高分的問題。通過整理一些老師的介紹和高分學生的心得,我們不難發現,高考作文想要取得高分,就一定要做好3點。
  • 四川高考作文題目出爐:給即將入學的高一新生寫一封信
    今天是2020年高考的第一天語文科目考試現在已經結束備受關注的高考作文題目新鮮出爐全民討論作文的時候又到了一起來看看四川卷的作文題目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所以,在人生的旅程中,我們需要尋找各種「鏡子」、不斷繪製「自畫像」來審視自我,嘗試回答「我是怎樣的人」「我想過怎樣的生活」「我能做些什麼」「如何生活得更有意義」等重要的問題。畢業前,學校請你給即將入學的高一新生寫一封信,主題是「如何為自己畫好像」,與他們分享自己的感悟與思考。
  • 衝刺高考!如何向語文要高分?
    還有兩天就是一年一度的高考,今天我要說的話題是如何向語文要高分。語文學科一直以來被認為是最容易的學科,甚至有考生覺得學不學成績都一樣。這是錯誤的。高考語文考100左右並不難,因為高考的難度係數在0.7,也就是說大部分同學能考100以上。
  • 不說「假話」寫不了作文,語文教育哪裡出了問題?
    董玉亮把小孩叫到跟前,問了兩個問題,原來活動當天霧霾嚴重,小孩一點也不願意去,之所以寫假話,是因為「這樣寫,老師給高分。」孩子對董玉亮說。「學生不是沒有素材,而是沒有建立作文和自己生活之間的聯繫。」原北京陳經綸中學語文特級教師、北京教育學會語文教學研究會常務理事王大績看來,作文寫不好的關鍵是欠缺聯想的能力。「聯想和想像是語文的基本思維方式,作文出問題的根本原因是語文教育出了問題。」王大績說。
  • 不說「假話」寫不了作文,語文教育哪裡出了問題?
    (5月30日,陝西西安市,陝西師範大學御錦城小學四年級8班的班主任楊老師文圖並茂點評學生作文。圖/視覺中國 )作文教育,如何超越應試?「假話作文」在小學階段就已經出現。「今天天氣很好,又到了激動人心的時刻,下午班主任帶我們去參觀科技博物館……充實的一天結束了,我們期待什麼時候再去一次呢?」朋友拿來女兒的作文讓董玉亮評價,董玉亮在北京大學附屬中學教了近二十年語文。董玉亮把小孩叫到跟前,問了兩個問題,原來活動當天霧霾嚴重,小孩一點也不願意去,之所以寫假話,是因為「這樣寫,老師給高分。」孩子對董玉亮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