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你是準高一,還是高三,寫好議論文都要思考以下四個問題:
"誰在說?""和誰說?""為什麼說?""怎麼說?"
這一作文基本方法,非常重要,特別是對快升入高中的同學們來說。作文入門正,才能提升快。
中考結束,暑假開啟,再開學,就是高中生了。
好多同學都想提前進入學習狀態,特別是語文學科,很重要,又看起來不難入門,大家都躍躍欲試。
其實也沒那麼簡單,古文,古詩,很多同學都是硬著頭皮讀下去的。
而輪到作文,或是不肯寫,或者寫硬出來,連自己都不想讀。其他知識可以積累,作文知識當然也可以積累,但是作文更是一種思維,一種能力。
力的作用要有方向,思考也得有方向。儘管現實中一定會受到許多力,卻不可以只感受到雜亂無章,一定得找到主導的力量。
複雜的問題要簡單化。作文不簡單,但初期階段學會刪繁就簡,循序漸進,方向就不難尋到,努力也更容易見效。
議論文,大家不陌生,但對於任務驅動型應用文體,卻產生了距離感,激發了不少畏難情緒。
高考作文長成現在的樣子,以全國卷為例,是從2015年開始的。咱們今天講作文,也就從那一年開始。
當年的全國1卷2卷,其作文都是先給材料,然後下達寫作任務,如"寫信""權衡與選擇"等指令。
比較官方一點的話,是發揮試題引導「寫作任務」的功能,增強寫作的針對性、寫作的對象感。同時創設情境,讓考生有設身處地的感覺,在寫作中傳遞真誠的情感,體現出教養來。
一篇文章承載了如此多內容,我哪裡知道這些彎彎繞?
就如剛才提到的,問題可以簡化。那些出題人所設定的標準和期許,在我們初學議論文的階段,可以不必知道。
大家的努力方向,只要思考清楚"誰在說?""和誰說""為什麼說""怎麼說"這四個問題,就可以了。
01問題一:"誰在說"
這是寫作者身份的定位。和初中大多數記敘文不同,那記敘文裡面的「我」,無論你是否虛構,就是被看成你。而高考作文裡面的「我」有時候是被虛擬身份的。
如2019年全國2卷作文題:
很顯然,這裡「青年學生當事人」,就是給定的身份。
我手寫我口,我手寫我心。即使是被限定的身份,平時各種知識儲備,也足以撐起你對「青年學生當事人」這一身份的理解。高中新課標:
"在寫作教學中,教師應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生活,體驗人生,關注社會熱點,激發寫作欲望。引導學生表達真情實感,不說假話、空話、套話,避免為文造情"。
這幾年的作文材料,更多指向現實生活,關涉人生意義,雖然不離"宏大敘事"的背景,卻適合書寫自己的故事,從前八股文的"替聖人立言"的高高在上的寫法,要不得;指點江山,激揚文字,飛揚跋扈,我主沉浮的穿越文風格,也不能要。
02問題二:"和誰說"
像這樣,大家練習寫作文的時候,就得多一個想頭,把它看成一次語言交流活動,這活動是基於現實生活需要,也是圍繞具體話題而進行的。
故而,作文應有對象感,也就是得考慮,你是與誰交流。
既然是交流,就得有聽眾,有讀者。聽眾們的回饋,或者讀者們的回饋,是不可缺少的環節。起碼,你得考慮到。
而且更要提醒大家的是,高考作文的閱卷老師才是真真正正的讀者,但是你不能點破他們的身份。他們隱身,專門挑你的毛病,或者給你好評。
交流的時候,你只要考慮到場景,知道和誰說,做最好的言說者就好。
03問題三:"為什麼說"
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找一個理由。合理的理由往往使做事情更有動力。寫作文也是一樣的。
任務驅動型作文,有些理由是給定的,而更多的理由,需要我們自己去尋找。
如「1949年10月1日,參加開國大典慶祝遊行後寫給家人的信。」這裡面只給了任務驅動,是讓各位同學以特定的身份寫一封信。
在這封信的當中,你表達什麼樣的情感並沒有明確的提出,但是大家能夠體會到。命題中沒有明確的規定,大家卻體會的到。那麼「理由」就是自己找的。
像這種文章需要我們調動平時的知識儲備。當然也有一些思考的方向。
你必須為你所持有的觀點,找到支撐的理論依據或者事實依據。
表達是現實的,是具體可感的。但是表達卻必須建立在基本的價值之上。
04問題四:"怎麼說"
這是作文最後該關注的問題。
本來這個問題是最後考慮的,但是很多同學卻把它當成了首先要考慮的問題。
內容決定形式。文章的主題和觀點兒,具體規定的情境,決定了說話的方式。
仍然以2019年全國二卷的作文為例子。給同學寫信和給家人寫信,對象不一樣;1919年和1949年更是兩種完全不同的背景。
這些具體的不一樣的地方,最終決定了我們「怎麼說」。
到底要「怎麼說」?只要符合"入情入理"的要求就好。
要有禮貌,有教養;要尊重交流的對象;要力求態度的謙遜得體。
唯有理解作為個體的局限性,態度才會是真誠的。
如2015年全國卷的作文:
如上文這一封信的寫作,任務規定是要求表達你的態度,闡述你的看法。
要完成這具體的任務,除了要考慮以上的三個問題,更要注重方式——解決「怎麼說」的問題。
「和誰說」,讓你(明華)告別高高在上的心態,多了一份審慎,因為出於平等心態的謙遜與審慎,表達才是既不失理性,同時又富於情感的。
有充分的自信。有對於人的理解,內在的理性和外在的感性會融合的非常恰切。
一篇好的作文,會告別學生腔。為什麼會有學生腔?因為對於世界缺少理解;因為孤芳自賞,故作姿態。
希望大家在寫作文的時候,能夠認真的考慮這四個問題。即使最開始寫的並不是特別滿意,但是方式的正確,卻決定你能走的更遠。
新的一頁已經翻開,你準備好了嗎?
高考作文,寫好任務驅動型作文,務必挖掘所有指令按要求完成任務
高考語文,如何把作文寫得深刻,拿到發展分?
高考語文,從基本格式到行文邏輯,辯論稿寫作如何實現高分突破?
高考語文,任務驅動型作文審題立意要注意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