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簡介
陳奕坤,廣東潮州市人,師從海派畫家李開麟,及饒宗頤師兄餘作新老師。涉獵花鳥、山水、人物,作品《紫薇》入選省展,在國內舉為個展.連展數次。出版《陳奕坤國畫作品》等書籍幾冊。作品被廣州和曦美術館、深圳寶安群藝館、邯鄲藝術學院等多家藝術機構和收藏家收藏。現為廣州嶺南國畫院副院長,潮州畫院畫師,廣東省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工藝師,潮州美協會員。
作品欣賞
△荷香四溢
△含香千古遠
取傳統精髓 融南北流派——嶺南國畫院副院長陳奕坤
文 / 鄭一粟 (廣州市嶺南國畫院)
一、尊師重道、勇於創新
一位藝術家風格的形成,既受到了傳統及觀念的影響,又與經歷、學養、氣質及所追求的目標密切相關。多年來,陳奕坤深入生活堅持寫生、創作,細心體悟中國傳統文化的內在聯繫,進而加強對中國畫傳統哲學、美學的體悟。而且刻苦勤奮之外,他還多方求師、廣交同行朋友,兼之為人誠樸、心懷坦蕩、性情溫和、謙虛好學,故而能博採眾長、為其所用。其作品灑脫靈動、風格鮮明、生機勃勃、耐人回味,不論是大幅畫作摺扇小品,無論構圖、筆墨、設色或是意境的營造,均流露著冷逸清新、古意微茫的幽情;那股淡定雅逸的色彩,正見其內心深處對藝術的追求,總能給人以一方淨土、一片空靈之感,有文人畫的風雅而無文人畫的嬌氣。
△秋聲秋色
△明珠初醒
陳奕坤尊師重道、不急不躁,做了大量細緻的基礎功夫。他的畫作具有比較明顯的「以書入畫」及「色彩運用」的海派底蘊,又融合了北派及嶺南畫派的優點,兼具了潮汕本土工藝特色,形成自身的美術風格,具有較強的藝術感染力和視覺衝擊力。而且,他在傳統和創新之間做了很多大膽的探索,認為並非隨意轉變畫兩筆就是創新,而是建立在牢固的傳統基礎之上,根據時代進行的一些嘗試。他創作常跟著感覺用色,時而柔和細膩、時而用大潑彩,構成變化豐富的色彩意境,巧妙地將現代重彩畫技法引入到傳統花鳥畫中,試圖從傳統花鳥畫的規範中開創新路。每隔一段時間,就有一番表現形式和技法的新嘗試,祈求在探索中找到突破口。
△過雨黃花千蕊發
△田家風味
二、不以力道取勝、而以韻勝
陳奕坤的花鳥畫作品,不以力倒取勝、而以氣韻取勝,深致靜穆、寓剛於柔、寄動於靜,表現著精粹的內在美;筆墨變化靈妙,形式豐富多彩,一股平和、靜謐、幽深的意境迎面撲來,流露出對清逸淡遠的自然美質的追求,於古雅之中漾溢著動人的詩意。由此,可體味出他對前人技法的深究細剖,形成了意境幽遠、秀潤自然的畫風,而且多了一份淡泊之情,一種雅逸之美,一種寧靜之感。
△春江水暖
△秋圃閒逸
在陳奕坤的作品中,鳥的精神與花的靈魂一目了然,呈現出婉美與詩意。小鳥寧靜致遠、嫵而不媚;花兒冰清玉潔,凌冬不凋。他善於從大自然中發現、捕捉能觸動心靈的生動細節並巧妙地構置於畫面中,通過清幽曠遠的意境營造,展現其對人生與自然生態的理解和感悟。作品厚實豐豔而不刻不俗,或淡雅清勁卻不薄不冷,靈活的思維和豐富的藝術表現,充滿著健康飽滿樂觀向上的審美情趣,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面貌。
△荷塘蛙聲
△紅梅獨香
細品陳奕坤的作品,不論是松枝、寒梅,還是盛開的嶺東地帶的瓜果,亦或是在掉落的殘荷下、碩果纍纍的枝頭,鳥兒或靜靜的佇立,或梳理著羽毛,或展翅飛翔,或自在悠閒,他始終把海派花鳥的優良傳統——鳥的造型放在藝術構思的首位,作品中的鳥生動而富有古意,爛漫而不失典雅。麻雀、野鴨、喜鵲等,都是他師法傳統與寫生相結合的產物。畫面所創造的意境,因物象的豐富而有一種感性生命的充實,筆墨間因漾溢著韻致而意蘊深廣。有如看到一片溫潤而生機勃勃的世界,在單純安寧中凝聚著自然生命的律動,波瀾不驚地表露著大自然和人類心靈的親近。
△春風
△只留清氣滿乾坤
△逸趣
△山中一夜雨 樹杪百重泉
編輯 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