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梅,歷來有果中瑪瑙之稱。在楊梅成熟之時,甜美多汁的果實讓人垂涎欲滴。
但是楊梅素有,一日採收,二日變色,三日變味的說法,人們為了留住短暫的美味時間,便將它晾曬去除水分,延長保存期限,只盼著能把記憶中的滿足感延續下去。
楊梅季一般在每年的四到五月份成熟,為了不應季的時候也能吃到這酸甜的美味,人們便將它曬成楊梅幹。
原本飽滿的楊梅收縮得只有鮮果的一半大,還是和楊梅一樣的黑紫色,但外面會裹上一層細細的砂糖,輕捏一顆入口,砂糖瞬間融化成糖水與果肉交織,果肉肥厚細膩,入口綿密柔軟,酸甜馥鬱,還帶有濃濃的鮮果味。
選用潮汕本地楊梅幹,先用清水衝洗一遍,再放到裝有加有食鹽的清水的盆中浸泡,浸泡過後將楊梅洗淨再放鍋中煮熱,撈出瀝乾水分,再把楊梅和白砂糖一起放到鍋中,加入白砂糖和楊梅翻滾均勻,撈出後放於無塵晾曬室曬乾,最後撒上一層細細的白砂糖。
個大飽滿的楊梅幹不僅口感好,還有促進食慾的功效,既能是夏天裡的清爽美味,也能成為冬天裡的休閒零嘴。
每天更新分享美食,如果您喜歡我的分享,歡迎關注「五味食堂」,如果您對美食有什麼不同的意見和看法,也歡迎留言分享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