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爆炸的年代,注意力的好壞決定了一個人是否能夠有好的表現。從小培養孩子的注意力,是你能夠送給孩子最棒的禮物。這個專欄要教你破解常見的注意力缺失,也要教你很多容易操作的小遊戲,讓你幫孩子的注意力加分。
文 | 黃揚名
我很鼓勵爸爸媽媽通過玩桌遊的方式來提升孩子的注意力。因為孩子都喜歡玩遊戲,而桌遊相較於手機上的遊戲又有一些優勢:實體道具的互動與反饋、更強的社交互動性、能夠開發自己的玩法。具體要怎麼挑選呢,這裡分享一些基本原則,供大家參考。
原則一:選擇由簡單元素組成的桌遊
撲克牌就是很好的例子,上面有圖案、數字以及不同的顏色。簡單元素組成的桌遊,或許沒有那麼花哨,但有比較多的可能性,方便創造不同的規則。
要訓練警覺能力,我們可以把黑桃的牌按照數字大小排列,其中有一張卡牌是倒著放的,你問孩子有沒有發現什麼奇怪的部分。要訓練注意力轉移的能力,我們可以把黑桃和紅心的牌隨意放在桌上,每次念一張牌,請孩子快速指到那張牌。要訓練衝突排解的能力,我們同樣是把黑桃和紅心的牌隨意放在桌上,然後要求孩子從黑桃1開始按照順序拿卡牌,但是必須要切換花色,也就是說黑桃1之後,要拿的是紅心2,接著要拿黑桃3,以此類推。
原則二:避免強調競爭的桌遊
孩子一般都不喜歡輸,如果你一直都在放水讓他贏,他也不會真的喜歡。所以,選擇可以幾個人一起挑戰某項任務的桌遊,會比較適合年紀比較小的孩子。避免孩子輸的另一種做法就是,選擇運氣成分高一點兒的桌遊,避免因為孩子的心智發展沒有成年人好,結果造成表現比較差。
你也可以修改現有桌遊的規則來達到這樣的目的,例如玩嗒寶 (spot it) 這個桌遊的時候,本來是一個訓練反應速度還有警覺力的桌遊,但孩子的注意力廣度比較窄,反應速度沒有成年人快,很難贏過成年人。你和孩子玩的時候,可以修改規則。例如翻卡片之前,先說一個東西,如果卡片翻過來之後,可以在10秒之內在卡片上找到這個東西,就可以得到一分,最後看誰得到的分數比較多。用這樣的玩法,既保留了原本警覺力訓練的部分,又加入了一些運氣的成分,降低反應速度的關鍵性影響,讓孩子不會覺得自己一直輸給成年人。
原則三:選擇可以速戰速決的桌遊
速戰速決的桌遊有兩個優點。首先,這類桌遊一般遊戲規則簡單,孩子比較容易學會。其次,因為很快就玩完了,孩子可以保持高度專注,而不會因為遊戲太耗時,產生精神渙散的狀態,對提升注意力沒有幫助。不過,在玩這類桌遊前,一定要先跟孩子約定好只玩幾次,否則,孩子會覺得多玩一次也就5分鐘,會一直耍賴,結果很容易就多玩了半個小時!
除了桌遊的選擇外,爸爸媽媽可以多引導孩子怎麼玩才能有好的表現。你可以問問孩子,有沒有發現用什麼方法比較容易達成目標。如果孩子講不出來,你再演示給孩子看,就會知道要怎麼調整自己的玩法,讓自己有更好的表現。
之前,我陪二寶玩ooxx的遊戲,孩子一般都瞎玩,很容易輸給成年人。我就清楚地告訴他,如果對手把第一個旗子放在九宮格的正中央,那麼,你一定要把旗子放在四個角落的其中一個,否則就很有可能會輸掉。他本來還不相信,但我演示幾次給他看之後,他就知道該把旗子放在什麼地方了。
最後,我要提醒各位爸爸媽媽,不要著急在網上搜尋注意力桌遊。只要找到你和孩子都感興趣的桌遊,好好玩上一段時間,對孩子的注意力提升就是很好的訓練。
作者:黃揚名 臺灣輔仁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愛貝睿家長教練。主要研究方向為注意力、情緒、認知老化及用戶體驗等,著有《天才贏在注意力》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