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超多隊改名受阻,想好的名字被駁回,這事足協管不了

2020-12-22 北門兒

當前,中超正處於休賽期,大部分俱樂部已經開始了下賽季的準備工作,其中一項最為關鍵的任務當屬球隊改名字,按照足協新規,下賽季各支球隊需要使用中性化名稱,而且值得強調的是,即便是擁有20年以上歷史的老牌球隊也要改名,過去所說的老品牌可沿用的說法已改變,一時間,國安、魯能、建業、泰達等球隊措手不及,現找新名字時間不足,難度還大,各方壓力不小。

相比較於老牌球隊,其他球隊改名之路也並不平坦,此前有仿照國外球隊用「城市+FC」的方式,不過並不符合規定,而知情媒體人透露,也有俱樂部想使用類似英超「聯隊」結尾的方式,不過在諮詢時就被相關部門駁回了,因而改名一事一籌莫展,更有可能徒勞無功。由於更換名字是大事,因而俱樂部往往會投入巨大的精力,精挑細選的名字無法通過,打擊也不小,而且俱樂部還有其他的工作,總在改名字上面反覆也不利於俱樂部統籌協調。

應該說,足協的初衷還是能理解的,去企業化,讓聯賽更純正,但這裡邊也會有具體操作的問題,應該與工商部門溝通好,了解一下中性名的相關規定,之後結合國內聯賽的特點,出臺一個中性名實施細則,既可以規範名稱,也可以讓各俱樂部做到有的放矢,提升改名的效率,避免費時費力。有消息稱恆大將使用「廣州隊」的名字,這個名字應該符合規定,但由於唯一性,因而同一個地方的球隊只能一支球隊使用,其他球隊同樣要絞盡腦汁想新名字,事關球隊文化建設,很難走捷徑。

對於老牌的名稱,既然國安、申花、建業等球隊提出來了,除了政策層面,足協應該從人性化、長期使用的角度考慮,「一刀切」的方式有些生硬,畢竟此前就曾有過老牌球隊可以沿用名字的意向,當時並沒有聽到過多反對聲,即便是必須改的話,那也要俱樂部一個時間緩衝,充分考慮挑選出既有創意又有心意的名字,球隊也能夠心服口服,否則倉促改名,最後的結果是沒過幾年又改用其他的,反而不利於俱樂部足球文化的傳承。

圖片來源:網絡

聲明:本文章僅代表北門兒觀點。北門兒力求內容準確完整,但如有出處以真實情況為準,北門兒不對因使用本文章而產生的任何後果承擔法律責任。文章最終解釋權歸本百家號和文章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魯能改名成泰山隊?每個球隊都改名「某山」隊,足協就滿意了?!
    魯能改名成泰山隊?每個球隊都改名「某山」隊,足協就滿意了?! 魯能改名成泰山隊?每個球隊都改名「某山」隊,足協就滿意了?
  • 足協嚴令國安必須改名,中超老牌勁旅或從此退出中超?
    在這整個事情裡面,其實受到傷害最深的還是河南建業:不改名字,足協方面不同意,改了名字,球迷和媒體方面不同意。所以俱樂部來說,改也不是,不改也不是。如同蹲在風箱裡,裡裡外外都是受氣不討好。要知道這個名字已經沿用了27個年頭,見證了聯賽的成長,伴隨著中國男子職業足球聯賽從甲A到中超,經歷了2002年打進世界盃的輝煌,經歷了2009年國內足壇的灰暗,有過奪冠的欣喜,也有過保級的失落。但是無論怎樣,27年來,始終屹立於職業聯賽的頂級行列,這段經歷,是值得回憶和傳承的。正因為有27年的經歷,所以俱樂部方面和球迷方面,是想保留住這個名字的。
  • 中超球隊為了改名是「抓耳撓腮」,足協做法就是在掩耳盜鈴
    現在各支中超球隊的頭等大事不是引援,也不是下賽季的備戰,也不是恆大的亞冠任務,而是每支球隊都要面臨的一個問題:改名。必須改成中性冠名,不能有任何的企業元素,必須在下個賽季開始前改完。既然要改名,還必須中性。
  • 中超改名悄然進行,國安恆大新名字曝光,毫無創意引發球迷熱議
    根據中國足協的新規,從2021賽季中超開始,中超所有球隊必須把此前的企業名改為一個永恆長久的中性名。而北京國安正是響應了足協的這一號召,才做出上述改名的。
  • 足協給中超球隊出難題,新俱樂部名字咋改?
    2020年12月14日,中國足協正式下達《關於各級職業聯賽實行俱樂部名稱非企業化變更的通知》,這也意味著中超聯賽各支球隊的更名問題已經是板上釘釘,勢在必行。可以預見,像北京國安、上海申花等具有悠久歷史的俱樂部名稱將不得不進行更名,那些耳熟能詳的名字將成為過去,逐漸被遺忘。然而,俱樂部改名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非常難。
  • 足協下令中超球會名字中性化,廣州恆大率先改為廣州隊
    日前,中國足協推出了新的政策,即要求中超所有球隊的名字必須去掉企業化名字,當中不能包含商業集團的公司名字,這讓許多球會的管理層相當苦惱,更引發了全部分球會和球迷的抗議,尤其北京國安球隊和上海申花球隊。雖然「申花」是一個商業機構,但由於球隊已經易主,而且也沒有以綠地命名,因此上海申花方面表示這一項條款符合自可並有信心足協會同意讓就名字保留下來。除了這兩支球隊提出的建議書之外,目前中超16支球隊當中也只有一支球隊符合資格得以保留舊名字,那就是大連人。
  • 中超隊名中性化,只有1隊提前公布,其餘9隊在觀望!
    早在2017年的時候,中國足協就宣布:計劃在三年之內讓中超所有球隊完成中性化改名。按照這個計劃的時限,從下賽季起,所有的中超球隊都要更改為中性化名稱。
  • 中國足協下令球會名去企業化,廣州富力改名兼顧粵語讀音
    足協最近又有新政策,要求中超球會的名字「中性化」,不能再包括商業集團的公司名,令到各個球會相當苦惱,亦引發部分球會及球迷抗議。班霸廣州恆大率先改名為「廣州隊」,至於另一支以廣州為基地的球隊廣州富力仍未決定新名,有報導指他們最大可能選擇「廣州城」為新名。
  • 曝足協同意恆大改名為「廣州隊」!許家印拍板,董事會全票...
    北京時間12月8日,來自國內知名媒體「西北望看臺」記者成金朝的最新消息,恆大集團發布的擬改名公告,已經被董事會全票通過。而中國足協方面已經同意了恆大隊直接改名為「廣州隊」這個申請。可以說,中超「八冠王」中性名更改這件備受球迷關注的事情,已經算是塵埃落定。
  • 媒體曝部分中超球隊中性化改名備選,FC後綴成大熱!
    上周足協召集各隊負責人,告知各隊需要去掉球隊名字中的冠名商名字,一時引起軒然大波。畢竟對於很多球隊來說,球隊名字是一種文化、一種傳承,改名對於每個隊來說真的是太大的改變了。但足協已經下達命令,改名也是勢在必行。
  • 聯賽改名越來越有全運會的意思了,這樣下去明年中超好玩多了
    最近 ,據記者豐臻表示,廣州和廣州城都通過了足協審批,這意味著明年的中超賽場上會有一道道亮麗的風景出現,廣州、廣州城、深圳、、大連人、青島人、上海,明年的中超不是XX人,就是XX隊,這已經很有全運會的意思了。
  • 中超換名鬧笑話!球迷:凡是不能提升足球水平的事,足協都沒落下
    今年廣州恆大無緣中超冠軍後,主帥卡納瓦羅不服輸,曾把失利的鍋推給了賽制原因,引發球迷的集體嘲諷。如今,足協又要進行新一輪的調整,要求中超球隊集體改名,更是引發巨大爭議。
  • 中國足協啟動俱樂部中性改名 兩路川軍一喜一憂
    對此,中國足協主席陳戌源表示:「現在不能說哪些俱樂部符合或不符合中性化名稱的條件,所有俱樂部按照我們頒布的俱樂部名稱非企業化要求,自行對照相應標準,如果符合條件當然可以繼續繼承,不符合條件就必須要改。」中國足協同時要求,俱樂部名稱展現精神面貌新風尚,積極體現地域文化、歷史風俗、人文精神或俱樂部管理。
  • 同樣是改名,為何中超會遭球迷強烈反對,CBA的情況卻截然相反?
    北京國安、上海申花這些名字,在1994年甲A聯賽元年就已經出現,至今已經存在了足足26年的時間,所以他們擁有大批死忠球迷,對於改名這件事自然也有些無法接受。但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卻是同樣創辦於94年的CBA聯賽。
  • 曾想改名被駁回,如今或得償所願
    離中性名只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各支中超俱樂部都在為球隊名稱著急的時候,中甲球隊遼寧瀋陽城市建設則沒有這樣的焦慮。今年年初,遼足解散之後。瀋陽城市建設想要更名新遼足,但被駁回。如今,中性名的到來,意味著球隊可以再改名,新遼寧或就此誕生。遼寧足球是一代人的回憶,曾經的10冠王,曾經的遼小虎在今年已經宣布解散。第一個拿到亞冠冠軍的國內俱樂部,已經不復存在。去年,瀋陽城市建設拿到中乙聯賽北區第一,從而進入到中甲。隨著遼足的解散,他們想要繼承遼足的衣缽,成為新遼足。
  • 中國足協:2023年聯賽擴軍 中超18隊、中甲20隊
    中國足協:2023年聯賽擴軍 中超18隊、中甲20隊 【中國足協:2023年聯賽擴軍 中超18隊
  • 「國安」將告別中超:無奈棄用28年金字招牌,足協鐵面無私
    儘管中超已經進入了休賽期,但有關下賽季的討論卻一直在持續,主要焦點包括兩個,一是再度限薪,繼去年底限制薪水後,今年再次降低標準,國內球員的薪水將至稅前500萬元,外援降至稅前300萬歐元;另一個則是俱樂部改中性名,此事兩年前就曾提到過,如今開始正式實施,不過對於國安、魯能、泰達等老牌球隊來說,此前版本可以延續,現在也要面臨改名
  • 中超16隊名稱中性化悄然進行 各隊方案繁多或與標誌景點結合
    中超16隊名稱中性化悄然進行 各隊方案繁多或與標誌景點結合 自從中超老總峰會上,足協拋出了2021
  • 恆大中性新隊名曝光,完美貼合隊徽又不失王者風範,符合足協新規
    隨著本賽季的結束,很多新賽季的工作也隨即展開,中國足協在召開新一輪的投資人會議之後,將各支中超隊伍的名字採取了「一刀切」的措施,即無論何時建隊,隊伍名字中都不能包含企業或者贊助商的名稱,也就是「中性化」。為此,以後中超中可能再也看不到國安、魯能、恆大這些老牌勁旅了。
  • 青島山東更名被駁回,管你什麼海洋名勝,有企業就不行
    (以上對白純屬虛構) 據最新消息,青島黃海和山東魯能向中國足協申請的中性名——「黃海」和「泰山」都已經被駁回,因為兩家俱樂部背後集團下屬公司中有相關企業用這兩個詞作為企業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