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學榮:那些摻假歷史,毀了多少童年

2021-02-07 讀書人馮學榮

廣告唯一聯繫人微信號:fhytbb 備註商務合作



這是我馮學榮的圈子,請掃碼加入和我交流,有問必答,我每天會在圈子裡分享有趣文章


 

 

1


如圖,倭刀在狼筅面前,毫無發揮餘地

 

我們知道,明朝的時候,倭寇困擾了我國東南沿海幾乎兩百年,大明的部隊一直未能真正打贏倭寇,直到後來戚繼光募集了義烏子弟,創立了戚家軍,千辛萬苦,才把倭寇打敗了。

 

讀到這裡,文藝青年可能會開始吹噓「義烏人民驍勇善戰」、「無義烏不成軍」等一類的口號,其實我們在以前很多的文字裡不斷給大家灌輸一個道理:雖然說我們不能否定軍心士氣的作用,但客觀地說,歷史上的軍事奇蹟,基本上關鍵都是因為在組織能力和軍事技術上有所創新、或者有所領先,其中,軍事技術尤為關鍵。

 

是的,戚家軍也不例外。戚家軍打敗倭寇,不是因為義烏青年有多勇敢,而是因為戚家軍的軍事技術,壓倒了倭寇。

 

戚家軍抗倭致勝,得益於軍事上的諸多創新,其中一個創新性的武器,就是:

 

狼筅


手持狼筅的戚家軍士兵

 

狼筅,是用大毛竹製成的,在竹尖和竹枝椏的尖端,裝上各種鐵製的刺刀尖頭,戚繼光在他的《練兵實紀雜集·軍器解上·狼筅解》中,是這樣介紹狼筅的:

 

「狼筅乃用大毛竹,上截連四旁附枝,節節枒杈,視之粗可二尺,長一丈五六尺。人用手勢遮蔽全身,刀鎗叢刺必不能入,故人膽自大,用為前列,迺南方殺倭利器」

 

狼筅是明朝一次礦工起義中,由起義軍發明並用來造反的,不過,被戚繼光「拿來主義」,並在其基礎上加以改良製成的。


倭寇:戚家軍很無賴,刺刀拼不過我們,他們竟然拿五米長的竹子做成狼筅來攪我的刀,真是豈有此理,算了,不和他們玩了,咱還是回日本去吧

 

那麼,為什麼戚繼光要用狼筅來對付倭寇呢?答案是:倭寇的刀(倭刀)實在是太好了,太厲害了,當時我們明朝的部隊和倭寇接戰,手中的兵器,經常會被倭寇的刀直接砍斷。

 

所以,不能和倭寇面對面直接拼刺刀,必須在五米左右的距離,把倭寇擋住、困住、讓倭寇動彈不得,然後,我後方的士兵突然衝上前,刺殺,只有這樣,才能殺死倭寇,而狼筅,就扮演了這個在五米左右的距離把倭寇擋住、困住的工具。


手持狼筅的戚家軍士兵

 

和狼筅配套使用,戚繼光發明了「鴛鴦陣」,簡單地說,就是由狼筅和盾牌衝在最前方,把揮舞倭刀的倭寇擋住、困住、推倒,然後後面的士兵,突然衝上前來,將困住的倭寇刺殺。

鴛鴦陣圖解(第二位是狼筅兵)

 

這,就是狼筅和鴛鴦陣,當年戚繼光打敗倭寇的秘密。倭寇的倭刀遇到狼筅和鴛鴦陣,可以說無能為力,所以,倭寇很快就被戚繼光殺得毫無招架之力,也成就了戚繼光一生的英名。

 

戚家軍鴛鴦陣示意圖,注意左前方、右前方士兵都手持狼筅


2


安徽民居防火牆 


許多的中國傳統民居,尤其是南方的民居,例如安徽、浙江、福建、廣東等地的民居,經常會看到這種奇形怪狀的建築,注意上圖房子白色突出的這一塊牆體,大家知道,這個白色的牆體,建得特別高,比房子本身,還要高很多,而大家都知道,這堵高牆,是費料費錢的,我們的祖先是聰明的,既然花了錢,那麼這堵牆的存在,就必有實用之處,那麼我問大家:你知道這堵比房子本身還要高的牆,是幹什麼用的嗎?

 

答案其實很簡單:

 

防火牆

 

是的。這堵高高的牆,就是傳說中的「防火牆」。


嶺南民居的「鍋耳牆」,也是防火牆

 

早年我們的先人建屋居住,鄰居著火,火勢兇猛,被風一吹,吹到了隔壁,結果把鄰居的房子一併燒了。我們的祖先吸取教訓,發明了這堵防火牆:建一堵很高的牆體,把大火隔離在外,即使鄰居著火,即使風把火往我這邊吹,那麼有了這堵防火牆,火頂多把防火牆燒黑,不會危及我的房子本身。

 

這,就是我們祖宗的智慧。


福建民居的防火牆

 

後來,計算機系統的那個網絡安全系統,被起名叫「防火牆」,其實起名的靈感,就是來自於我們傳統民居的防火牆。

 

3

 

有的朋友問:古代中國銀行的雛形(錢莊、銀號、票號)貨幣存儲業務並不發達,網點不多,因此也不便利,那麼試問:我們中國的古人,他們是如何存錢的呢?

 

答案是:古代中國人主要把自己積蓄的錢財,藏在三個地方:

 

藏點一:地窖。是的,簡單地說,就是埋在地底下,通常的做法是在自己的家中挖個坑,然後把金子、銀子、銅錢,都埋下面,這個坑的入口,掩蓋起來,只有自己知道。我們的漢語成語「此地無銀三百兩」其實說明了古代我們的祖先往地下藏錢,是一個普遍行為。此外,我們在考古工作中,經常挖到一大堆的銅錢,這種事通常是因為藏錢的人突然意外死亡,來不及告訴家人「錢藏在這裡」,所以,幾百上千年以後,錢才被地盤工人和考古人員挖出來,實在令人扼腕嘆息,我們後世人要吸取教訓:家財的信息,不能只有一個人知道。


出土大堆銅錢,通常說明主人生前只有自己知道錢藏在哪裡,沒有告訴家人,突遇意外死亡,家人不知道地下有錢,以至於錢在千百年以後被考古人員發現,實為浪費可惜,這種事警示我們:一個家庭中,儲蓄的情況,不能只有一個人知道,至少要兩個人知情,方為穩妥

 

藏點二:屋梁。是的,古代民居中的屋梁上,也可以藏錢,也是古代中國人藏錢的主要場所。因為屋梁有朝上的一面,屋主把錢財放上去,客人從下面往上看,是看不到的,只有主人自己知道那上面有錢。


傳統民居的房梁,古人經常把財物藏在梁上,當時稱為「梁藏」

 

藏點三:夾牆。是的,古代有錢人家,會偷偷在屋內的牆外,再建一堵牆,外人以為只有一堵牆,但其實牆外有牆,牆和牆之間的夾縫,就可以藏錢了,這個秘密,也只有屋主本人知道,夾牆的邏輯堪稱一絕,也證明了古代中國人的智慧。

 

民間還有其他的非主流藏錢辦法,不一而足,在此不贅述。


舊式民居的夾牆:牆與牆之間的夾縫,可以藏很多東西,外人無從知道

 

4

 

我們古代中國的主要刑罰有:笞、杖、徒、流、死。簡單翻譯一下:

 

笞:用藤條狠狠鞭打背部,是一種肉刑。

 

杖:用板條狠狠拍打屁股,是一種肉刑。

 

徒:徒刑,也就是坐牢。

 

流:發配邊疆,也叫流放。

 

死:殺頭,或者絞死(大罪凌遲)。

 

有歷史愛好者問:中國古代有將犯人「發配邊疆」這種事,請問,犯人犯了法,死罪的直接殺頭,徒刑的直接監禁,不就可以了嗎?為什麼要大費周章,把犯人發配到邊疆呢?

 

其實,皇帝和他的班子的算盤,打得比誰都精,答案其實很簡單:因為監禁犯人是費用,發配邊疆是收益,一個是費用,一個是收益,所以,在許多情況下,朝廷和官府,會把人發配到邊疆。

 

是的,這其實是一個經濟帳而已。自古以來,監獄養人,都是很貴的,舉例說關押一個20年徒刑的犯人,其實就是朝廷掏錢養他20年,而古代工商業並不發達,關押起來的勞動力,變現途徑十分有限,幾乎相當於純粹是朝廷出錢養著。

 

但是,發配邊疆那就不同了,古代犯人發配到邊疆,主要是兩個用途:

 

用途之一:充軍。也就是說,把犯人安插到邊防軍中,當哨兵,守長城,守關隘,當夥夫,打仗的時候,安插到敢死隊……等等,而且還不用發軍餉,因為你是犯人,是免費為朝廷服務的。



用途之二:勞役。古代的邊疆,也是有許多工程的,例如造城牆、造工事、開礦、墾荒、造兵器、造兵營……等等,許多工程都需要勞動力,而犯人,則是最佳的免費勞動力。


所以在古代,對於朝廷來說,把犯人關個十年二十年,是朝廷在燒錢,而把犯人發配邊疆,則是為朝廷掙錢(或者省錢),哪個划算?

 

那麼既然如此,為什麼古代的中國還是有監獄呢?把所有的犯人都發配邊疆,不就不用建造監獄了嗎?答案是:並非所有的犯人,都適合發配邊疆,帶有人身財產危險性的犯人,例如殺人犯、搶劫犯之類的,就不適合發配邊疆,而那些犯罪的官吏、詐騙的、盜竊的等等之類,則適合於發配邊疆。

 

讀到這裡,你也許還會問:那麼為什麼有些犯死罪、本該殺頭的犯人,例如獲罪的高官,朝廷往往不殺,而是將他發配邊疆呢?難道死罪還可以免嗎?答案是:因為皇帝要通過戒殺、少殺、慎殺,以彰顯自己的仁慈、寬厚,古代皇帝崇尚以德治國,所以自古皇帝對自己的形象工程,還是很上心的。


 

那麼在古代中國,發配邊疆一般是發配到哪些地方呢?

 

古代發配邊疆的目的地有許多,舉例說遼東地區,例如鐵嶺,就是一個慣常發配地。還有一些邊遠地區,例如雲南、廣西柳州、新疆伊犁、海南島、福建南安等。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古代中國並沒有固定的邊疆發配地,一般是按照當時邊疆的實際情況而定,每個朝代的實際情況,都不一樣。

 

還有值得注意的,官員被流放,不一定是服兵役、勞役,有時候是流放到邊疆去做官,降級當官,例如林則徐因為鴉片戰爭被皇帝怪罪,流放到新疆伊犁,不是服兵役、勞役,其實還是當官,只不過是降級了,然而,金子總是會發光,林則徐在新疆期間,主持植樹、墾荒、修水利,也是業績斐然,可見能幹的人物,放到什麼地方,都閒不住,都能做出業績。


5


許多人都知道,人類第一個橡膠保險套,是1855年在美國誕生的,後來到了1883年,荷蘭人阿萊特·雅各布在美國橡膠保險套的基礎上加以改良,發明了乳膠保險套。

 

那麼問題來了,在橡膠保險套、乳膠保險套出現之前,人類有沒有保險套呢?如果有,那麼古代的保險套是用什麼做的呢?

 

答案是:在橡膠出現之前,古代也有保險套,當時的保險套,主要是用腸衣做的。

 

「腸衣」是什麼東西?腸衣,就是動物腸子的黏膜,最常用的,就是羊腸的黏膜。


左邊是新鮮剝離的羊腸黏膜(腸衣)右邊是古代用腸衣製造的保險套(文物)

 

其中,歐洲在18至19世紀,市場上已經有各種各樣的腸衣保險套出售,不過,由於材料昂貴,這個東西也只有歐洲的有錢人,才消費得起。

 

那麼,中國人呢?

 

答案是:中國人並不比歐洲人笨。

 

是的,我們中國的老祖宗,很早也懂得使用羊的腸衣,來製作保險套,在這一點上,中國人和歐洲人,不約而同,都想到一起了,不過,羊的腸衣做的保險套在古代的中國,更加昂貴,因為中國是溫帶氣候,草原面積不大,畜牧業不發達,羊是稀缺、昂貴的動物,所以,和歐洲一樣,中國古人製造的羊腸衣保險套,也沒有做到普及使用。

文物:古人用腸衣製成的保險套,需要配合潤滑液體輔助使用

 

正是由於羊的腸衣昂貴,我們的古人想出了另一個辦法:用浸了油的絲綢紙,來製作臨時保險套,在古代的中國,叫做「陰枷」,不過,「陰枷」也貴,所以,老百姓也用不起,所以在中國古代民間,老百姓基本上是不避孕的,當時基本上都赤裸上陣,懷了就生,要么半路想辦法打胎,實在打不掉的,生下來,就把嬰兒按到水缸裡溺死。

 

不過古代中國民間也有想避孕的人,他們常用一個東西:

 

魚鰾

 

對的。魚鰾。也就是魚泡。新鮮的魚泡。


魚鰾。親愛的粉絲:哪個尺寸適合你?

 

魚鰾,是魚的器官,輔助呼吸,也調節魚的身體的沉浮,是個多功能的臟器。

 

我們的古人把魚鰾取出來,做成臨時的保險套,套上就用,不過準備工作很麻煩:首先你要挑選尺寸合適的魚鰾,其次,還要清洗半天,很麻煩的。

 

不過,並不只有中國人懂得利用魚鰾,古代的歐洲人,也早就懂得用魚鰾來製作臨時保險套,這並不是什麼高科技,你能想到,人家也能想到,你聰明,人家也不笨。

 

我們的古人,避孕的方法還有許多,我們改天再詳聊。


好了,今天就為粉絲寫到這,明天繼續為你寫。

馮學榮電子文集,每集約200頁、含文約30篇,PDF格式,包括《馮學榮談經濟常識》、《馮學榮說大千世界》一套五冊、《馮學榮精品散文集》一套四冊、《世界的真相其實很有趣》、《馮學榮雜文集》一套兩冊、《馮學榮談歷史》一套五冊、《日本為什麼侵華》、《不忍面對的真相》、《隱動力》、《馮學榮談財富、三觀與自由》、《親歷北洋:從共和到內戰》、《中國歷史的側面Ⅱ》,共24本電子文集,粉絲優惠價199元。需要購買的朋友,請通過支付寶轉帳(馮老溼的支付寶帳號:fengxuerongdushi@163.com)並請在備註一欄填上您的郵箱地址,馮老溼會在當天之內發出電子書。支付寶轉帳操作範例:



相關焦點

  • 馮學榮:透過歷史假象,看穿事實真相
    這是我馮學榮的圈子,請掃碼加入和我交流,有問必答,我每天會在圈子裡分享有趣文章 有一個問題,困擾了歷史愛好者很久,這個問題就是:希特勒為什麼要殺光猶太人?這個問題,其實非常複雜,但是簡單地說,有以下這幾個主要原因:第一個原因,在歷史上的德國社會,仇視猶太人,其實是一個悠久的歷史傳統,反猶太主義不是在希特勒時代突然冒出來的,而是從中世紀開始,在德國一直就有的一種歧視、敵視、戒備、排斥猶太人的思想。
  • 馮學榮:多少荒唐往事,藏在舊紙堆
    溥儀死於尿毒症,一般歷史研究者認為,他的死,與他一輩子愛吃中醫補品有關。於是康熙決定,把湖南、湖北、江西、廣東北部的一些農戶,遷徙到四川,凡是願意到四川墾荒落戶的,免若干年賦稅,於是,人就過去了,這就是歷史上第二次「湖廣填四川」。逐漸地,四川人多起來了,伐樹,墾荒,打獵,和老虎爭奪生存空間。時間久了,四川的老虎,也就慢慢變少了,現在基本上絕跡了。
  • 馮學榮:這些歷史內幕,實在耐人尋味
    這是我馮學榮的圈子,請掃碼加入和我交流,有問必答,我每天會在圈子裡分享有趣文章 1 牛頓除了是一名科學家之外,還是一個老股民 當然了,相對於牛頓在科學上的造詣和成就而言,他擔任英國打擊假幣大臣的經歷,很渺小,不值一提,所以,歷史一般不說這件事。 2 我們都知道「不到長城非好漢」這句話。 但是,我們有許多人不知道,這句話的出處。
  • 馮學榮:靠近一看,歷史果然不靠譜
    所以我們中國有《蠶婦》之類的古詩,這類古詩在歐洲、在阿拉伯,都是沒有的,因為在古代,他們那些人是不會製造絲綢的。一開始,歐洲人不知道絲綢是蠶絲做成的,他們當時還瞎猜,說中國人用樹木製造成絲綢,也是在後來,古羅馬有一個名叫大普林尼的博物學家才搞清楚並向歐洲人宣布他的大發現:中國人的絲綢,是用蠶絲做的。
  • 馮學榮:為什麼歷史真相總是顛覆邏輯
    這是我馮學榮的圈子,請掃碼加入和我交流,有問必答,我每天會在圈子裡分享有趣文章 1 幾乎所有的歷史愛好者都知道:貝爾發明了電話 當時那個時代,真是人才輩出,和安東尼奧·穆齊的電話專利失效幾乎同期,美國人亞歷山大·格拉漢姆·貝爾,也發明了電話,並在1876年獲得人類歷史上第一臺實用電話的專利權。 也就是說,貝爾雖然不是電話的最早發明人,但,他是歷史上第一臺實用電話機專利的持有人。
  • 馮學榮:真沒想到,歷史真相是這樣的
    這是我馮學榮的圈子,請掃碼加入和我交流,有問必答,我每天會在圈子裡分享有趣文章古代為何有長子繼承制 我們知道,日本在歷史上,曾經長期實行「長子繼承制」。 從我們看來,日本歷史上這種繼承制,貌似非常不公平。 那麼,這種制度,是從哪裡來的呢? 答案會令你吃驚:是學中國的。 原來在中國歷史上,中國人也曾經是實行「嫡長子繼承制」的。
  • 馮學榮:中國歷史人物後代歸宿如何
    這是我馮學榮的圈子,請掃碼加入和我交流,有問必答,我每天會在圈子裡分享有趣文章 今天馮老溼簡單和大家總結一下,近代史上的名人辭世之後,他們的兒女後代,都去了哪。 馮學榮電子文集,每集約200頁、含文約30篇,PDF格式,包括《馮學榮談經濟常識》、《馮學榮說大千世界》一套五冊、《馮學榮精品散文集》一套四冊、《世界的真相其實很有趣》、《馮學榮雜文集》一套兩冊、《馮學榮談歷史》一套五冊、《日本為什麼侵華》、《不忍面對的真相》、《隱動力》、《馮學榮談財富、三觀與自由》、《親歷北洋:從共和到內戰》、《中國歷史的側面Ⅱ》,共24
  • 馮學榮:連這些歷史都是假的,我還能相信什麼
    馮學榮,中國最好的人文歷史知識傳播者,著有《日本為什麼侵華》、《中國歷史的側面 II》、《親歷北洋》、《不忍面對的真相》、《隱動力》等暢銷書
  • 馮學榮:武昌起義,鮮為人知的歷史
    今天10月10日,是武昌起義109周年,謹以此文,重溫歷史,致敬先烈 不過,歷史上其實有一個比較近似的例子,那就是當年捻軍和太平軍的關係,捻軍的首領和太平軍的幾個主要將領有聯繫,有合作,但是我們是否可以說「捻軍受太平軍領導」、「捻軍是太平軍的外圍組織」呢?我認為有點牽強。
  • 馮學榮:大秦帝國歷史的十二個真相
    這是我馮學榮的圈子,請掃碼加入和我交流,有問必答,我每天會在圈子裡分享有趣文章  你想想,這對於窮孩子出身的那些官兵,該是多大的誘惑!只要你在戰場上斬殺了一個敵人,那麼,你立馬脫貧致富,立馬當地主,立馬有一套九畝大的大別墅,而且還有爵位! 尤其是囚犯出身的士兵,獲得爵位,還可以立即免罪! 而你要想拿到這一切、翻身改命,你只需要做一件事,那就是:殺死敵軍一個人、並斬下他的腦袋、就可以回來領功了。
  • 馮學榮:關於蔡英文的八個事實
    童年時期的蔡英文 蔡英文是法學教授 和一般的富家女不同,蔡英文雖然家裡有錢,但是,她是個學霸。蔡英文有多少財產 蔡英文從小就是富家女,她的父親蔡潔生去世之後,給她留下數額不小的遺產。 不過,蔡英文在媒體面前說過:「年輕人有過的事,我都有過啦」,暗示自己曾經有過戀愛歷史。 據公開信息,蔡英文在倫敦政經學院求學時,曾經有過一個男友,兩人感情很好,但因故最終分手。 此外,在美國康奈爾大學攻讀碩士時,蔡英文也曾有一段達到論及婚嫁程度的戀情,不過這個男朋友在登山的時候,發生意外而身亡,戀情以悲劇收場。
  • 馮學榮:抗美援朝,鮮為人知的事實
    菲律賓一共派出了多少兵力呢?資料顯示是1367人,最終陣亡和失蹤共169人,負傷229人。 當時西方軍隊雖然號稱「聯合國軍」,但其實受美軍統一指揮,美軍瞧不起這支菲律賓部隊,所以呢,把這支菲律賓部隊,放到了南韓的後方,負責對付活躍在南韓地區的北韓遊擊隊。
  • 馮學榮:驚聞這些真相,猛然如夢初醒
    這是我馮學榮的圈子,請掃碼加入和我交流,有問必答,我每天會在圈子裡分享有趣文章 1 我們有的歷史愛好者讀過的許多野史,例如什麼 請問,李元霸的故事,在中國的歷史上,是真實存在的嗎? 答案是: 是假的 是的。李元霸的故事,是騙你的,在中國歷史上,是子虛烏有的。
  • 馮學榮:20個忠言逆耳的人生道理
    公眾號「讀書人馮學榮」已更名為「馮學榮讀史」商務合作唯一聯繫人微信號:fhytbb
  • 那些毀童年的動畫片細節
    這麼多年過去了動畫片似乎巧妙的成為了自己聯結童年的那條線只要牽起似乎就能把我們帶往小時候帶著這樣的心情在這個假期裡,我重溫了一把自己童年時代的動畫。然而,看著看著發現哪裡不太對勁,這些動畫片裡竟藏著這麼多顛覆我以往認知的秘密。
  • 馮學榮:英國領事勇救落水中國女孩:談談我認識的英國人
    這件事,讓我想起了我在過去18年的職業生涯中,所認識的那些英國人。 今天我就為大家寫一寫,我所認識的那些英國人,都是什麼樣子的。 自尊心很強的Mike 說起來,真的很尷尬,我人生中認識的第一個英國人,結局是我得罪了他,並且再也沒有來往了。
  • 「兒子的幸福童年毀了」,杭州爸爸的氣憤戳中了多少孩子的淚點
    「兒子的幸福童年毀了」,杭州爸爸的氣憤戳中了多少孩子的淚點 1近日,一位杭州爸爸氣憤地說:「兒子的幸福童年全毀了」。想想自己的童年,釣魚、摸蝦、抓蛇,樂趣無窮,現在回憶起來也是滿滿的幸福。這位杭州爸爸,希望自己的兒子也可以有一個這樣幸福快樂的童年。
  • 熟悉的童年動漫角色長大了?小智當了爸爸,天線寶寶變壯漢毀童年
    從小到大,夥伴們算是已經脫離了童年的軌道,逐步邁向成年的世界。那些小時候看過的動漫,也漸漸被埋葬在記憶的長河之中,但即便如此,經典的角色是不可磨滅的。雖然我們已經長大,但是要知道這些動漫角色也可以慢慢隨著我們一起長大的哦,好奇他們是什麼樣子的嗎?下面就趕快一起來看看吧!
  • 馮學榮:關於明朝亡國的十萬個為什麼
    當時就連廣東,也遭了災,氣溫驟降,糧食減產,甚至海南島,都下雪了,可想而知,明末的南方又能有多少餘糧可供北運?也就是說,當時明末爆發的,是一場全國性的經濟危機!而不是僅有北方的幾個省遭災。馮學榮電子文集,每集約200頁、每集含文約30篇,PDF格式,下面是書單:《馮學榮談經濟常識》《馮學榮說大千世界》一套五冊《馮學榮精品散文集》一套四冊《世界的真相其實很有趣》
  • 4部毀童年的經典動漫,2部國產動漫「借鑑」,網友:能不毀童年嗎
    盤點4部毀童年的經典動漫,2部國產動漫「借鑑」,網友:能不毀童年嗎文|小小程自從最後一批90後成年了,很多動漫都成了經典或者留在我們的腦海中成為了回憶,和同齡人閒聊的時候,除了工作和生活的東西,這些東西也是一個談資,畢竟有些動漫可是我們從小就守在電視前面等待著每天的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