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鴻銘和胡適:兩個大人物,都很怕老婆
我們知道,宋朝大文學家蘇東坡曾寫過一首詩:龍丘居士亦可憐,談空說友夜不眠。忽聞河東獅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這是笑話他的朋友陳慥(字季常,自稱龍丘先生)怕老婆的,「河東獅」從此成了成了對丈夫兇悍的女人的代名詞。
民國時期也有兩位出名地怕老婆的大人物,就是辜鴻銘和胡適。
01
辜鴻銘人稱「清末怪傑」,他從小在西方長大,接受外國教育,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臘等9種語言,曾獲得13個博士學位,是清朝時期精通西洋科學、語言學以及東方華學的中國第一人。
這麼一個「洋氣」的人,他的打扮卻又特別「中國」:日常都是身穿長袍馬褂,頭戴著頂瓜皮帽,一根油光水亮的長辮子,與一眾新派人物可謂大相逕庭。
按理,他好像應該是積極提倡西方文化才對,正如諸多「言必稱希臘」的知道分子;但他怪就怪在這裡,在當時「新文化運動」興盛,努力在國內推介西方文化的時候,他卻積極向西方傳播中國文化。
他有很多頗為傳奇的故事,比如說:
在西方,他為中國人滅西方人的威風:當時英國人非常看不起中國人,辜鴻銘一次在英國巴士上看報紙,故意將報紙拿倒,引得車上的英國人都紛紛嘲笑他,然後他不緊不慢地說:「《泰晤士報》太簡單,就得倒著看。」說完還用純正「倫敦音」將報紙念了一遍,弄得滿車英國人瞠目結舌。
在中國,他雖保皇,卻不濫保,比如慈禧和袁世凱,他是堅決不保的:一次慈禧太后過大壽,辜鴻銘寫下一副「賀壽聯」:天子萬年,百姓花錢;萬壽無疆,百姓遭殃。袁世凱死後,他專門請戲班子在家唱了整整三天堂會。
平時,他也是個「永遠的反對派」:從慈禧太后、袁世凱,到胡適、陳獨秀等等的新舊人物,他都要大加嘲諷。
結果,有了於上個世紀初在西方流行的一句話:「到中國可以不看三大殿,不可不看辜鴻銘。」
02
胡適則是我們更熟悉的一位民國人物了。近年來對他的研究越來越深入,特別是「大膽的假設,小心的求證」已成為治學的重要原則和方法。
1917年,時年26歲的胡適留美歸來(師承美國實用主義哲學家杜威),成為北大最年輕的教授,一時風光無兩。
1918年,他加入《新青年》編輯部,大力提倡白話文,宣揚個性解放、思想自由,與陳獨秀一起成為新文化運動領袖。
這個「新人物」一來,「舊人物」辜鴻銘就和他槓上了。
據有關記載,胡適第一次登臺演講,胡適剛用英文念了一句荷馬的詩,臺下辜鴻銘就用英文嘲笑他的英文是英國下等人的口音;
胡適在《新青年》上發表了著名的《文學改良芻議》,宣傳個性與自由、民主和科學,提倡白話文,摒棄文言文,辜鴻銘便發表《反對中國文學革命》,指名道姓反駁胡適;
胡適在北大課堂上,主張按西方哲學理論來重估中國傳統文化的價值。而辜鴻銘在另一間教室裡對學生們說:「我教你們學習英文,不是造就一些美國化或西方化的人,而是要造就一些對國家有用的中國人。」
……
可謂處處針鋒相對。
03
不過,思想交鋒並沒有造成他們相互敵視,而是一直都是如北宋的王安石與司馬光那樣的君子之交。況且,他們有一點是不分新舊、惺惺相惜而心照不宣的——他們都怕老婆。
並且他們各有名言留世:
辜鴻銘:老婆不怕,還有王法嗎?
胡適:怕老婆的國度,將是更民主的國度。
辜鴻銘有一中國妻子和日本姨太太。人家是大妻小妾爭風吃醋,他家裡卻是妻妾一心、槍口對夫,時不時地要對付一下辜鴻銘。別看他在外天不怕地不怕,在家裡就任憑妻妾拿捏了。有一次乞丐上門要錢,辜鴻銘照例給錢,結果他的太太向來是反對這種隨意的慈善的,夾手就把手裡的碗朝他擲去。宋朝那位「河東獅」柳氏也不過會「以杖擊壁」而已,辜太太卻直接以碗襲人,兇悍實有過之無不及。也不知果真打著了沒有。
胡適當年娶妻是很出人意料的——他的太太江冬秀是個裹小腳的沒有文化的農村女子。這與胡適這個「海歸」博士、北大教授實在差距太大。一時,旁人都為他們沒有「共同語言」擔心。不過,胡適文化思想從新,討老婆卻是「唯實」的,他日記裡寫著:
若以智識平等為求偶之準則,則吾人終身鰥居無疑矣。實則擇婦之道,除智識外,尚有多數問題,如身體之健康、容貌之不陋惡,性行之不乖戾,皆不可不注意,未可獨重智識智識一方面也。
這樣一看,倒也確實體現了「實用主義」哲理的。現在其實也在講,愛情與婚姻不是一回事,若以愛情為標準來要求婚姻,那這婚姻百分之百是要失敗的。就像包法利夫人,以為婚姻會像愛情小說那樣賜她一個騎士丈夫,就只能以悲劇收場了。
當然,畢竟夫妻差距太大,也是會產生危機的。實用主義的胡適就曾想跟江冬秀離婚過,但江冬秀舉刀相向,說如果要離婚,就得先殺了她和兩個兒子。儒雅如胡適,自然嚇得不敢再提。而江冬秀也一刀成名,與辜鴻銘的太太一樣成了「河東獅」的接班人。於是有了前面寫了的胡適的名言。後來,胡適還總結出了新「三從四得(德)」:
「三從」即太太出門要跟從,太太命令要服從,太太說錯話要盲從;「四得(德)」即太太化妝要等得,太太生日要記得,太太打罵要忍得,太太花錢要捨得。
廣大女同胞應該是希望這新「三從四得(德)」成為新時代男人的行為規範吧!
當然,辜鴻銘和胡適的「名言」都是帶著自嘲的。但在我看來,他們公開宣稱自己怕老婆,可並不是慫包;事實上,正是他們的驕傲。因為,怕老婆,不正是因為愛老婆嗎?
從心理層面說,也因為他們是時代傑出之士,經濟地位和社會地位都很高,是不需要通過在老婆面前逞威風來證明自己的。而反觀現實生活,我們看到聽到的那些有關家暴的社會新聞,主人公往往就是事業無成、在外窩囊,需要在家裡找到存在感的人。
真誠希望廣大男同胞(包括本人在內)好好學習:辜鴻銘和胡適這等人物都怕老婆,我們有什麼理由不怕呢?男子漢要憑本事在外面闖名堂,哪能沒出息到在家裡爭地位呢?
實際上,如今的家庭裡,男人的地位基本上是「爭三保四」的:孩子最大,老婆其次,男人第三;如果再加個寵物,那就變第四了。
我是陳想書語,以上淺見,歡迎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