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鴻銘和胡適:他們的思想水火不容,但他們也有共同語言,怕老婆

2020-12-11 騰訊網

辜鴻銘和胡適:兩個大人物,都很怕老婆

我們知道,宋朝大文學家蘇東坡曾寫過一首詩:龍丘居士亦可憐,談空說友夜不眠。忽聞河東獅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這是笑話他的朋友陳慥(字季常,自稱龍丘先生)怕老婆的,「河東獅」從此成了成了對丈夫兇悍的女人的代名詞。

民國時期也有兩位出名地怕老婆的大人物,就是辜鴻銘和胡適。

01

辜鴻銘人稱「清末怪傑」,他從小在西方長大,接受外國教育,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臘等9種語言,曾獲得13個博士學位,是清朝時期精通西洋科學、語言學以及東方華學的中國第一人。

這麼一個「洋氣」的人,他的打扮卻又特別「中國」:日常都是身穿長袍馬褂,頭戴著頂瓜皮帽,一根油光水亮的長辮子,與一眾新派人物可謂大相逕庭。

按理,他好像應該是積極提倡西方文化才對,正如諸多「言必稱希臘」的知道分子;但他怪就怪在這裡,在當時「新文化運動」興盛,努力在國內推介西方文化的時候,他卻積極向西方傳播中國文化。

他有很多頗為傳奇的故事,比如說:

在西方,他為中國人滅西方人的威風:當時英國人非常看不起中國人,辜鴻銘一次在英國巴士上看報紙,故意將報紙拿倒,引得車上的英國人都紛紛嘲笑他,然後他不緊不慢地說:「《泰晤士報》太簡單,就得倒著看。」說完還用純正「倫敦音」將報紙念了一遍,弄得滿車英國人瞠目結舌。

在中國,他雖保皇,卻不濫保,比如慈禧和袁世凱,他是堅決不保的:一次慈禧太后過大壽,辜鴻銘寫下一副「賀壽聯」:天子萬年,百姓花錢;萬壽無疆,百姓遭殃。袁世凱死後,他專門請戲班子在家唱了整整三天堂會。

平時,他也是個「永遠的反對派」:從慈禧太后、袁世凱,到胡適、陳獨秀等等的新舊人物,他都要大加嘲諷。

結果,有了於上個世紀初在西方流行的一句話:「到中國可以不看三大殿,不可不看辜鴻銘。」

02

胡適則是我們更熟悉的一位民國人物了。近年來對他的研究越來越深入,特別是「大膽的假設,小心的求證」已成為治學的重要原則和方法。

1917年,時年26歲的胡適留美歸來(師承美國實用主義哲學家杜威),成為北大最年輕的教授,一時風光無兩。

1918年,他加入《新青年》編輯部,大力提倡白話文,宣揚個性解放、思想自由,與陳獨秀一起成為新文化運動領袖。

這個「新人物」一來,「舊人物」辜鴻銘就和他槓上了。

據有關記載,胡適第一次登臺演講,胡適剛用英文念了一句荷馬的詩,臺下辜鴻銘就用英文嘲笑他的英文是英國下等人的口音;

胡適在《新青年》上發表了著名的《文學改良芻議》,宣傳個性與自由、民主和科學,提倡白話文,摒棄文言文,辜鴻銘便發表《反對中國文學革命》,指名道姓反駁胡適;

胡適在北大課堂上,主張按西方哲學理論來重估中國傳統文化的價值。而辜鴻銘在另一間教室裡對學生們說:「我教你們學習英文,不是造就一些美國化或西方化的人,而是要造就一些對國家有用的中國人。」

……

可謂處處針鋒相對。

03

不過,思想交鋒並沒有造成他們相互敵視,而是一直都是如北宋的王安石與司馬光那樣的君子之交。況且,他們有一點是不分新舊、惺惺相惜而心照不宣的——他們都怕老婆。

並且他們各有名言留世:

辜鴻銘:老婆不怕,還有王法嗎?

胡適:怕老婆的國度,將是更民主的國度。

辜鴻銘有一中國妻子和日本姨太太。人家是大妻小妾爭風吃醋,他家裡卻是妻妾一心、槍口對夫,時不時地要對付一下辜鴻銘。別看他在外天不怕地不怕,在家裡就任憑妻妾拿捏了。有一次乞丐上門要錢,辜鴻銘照例給錢,結果他的太太向來是反對這種隨意的慈善的,夾手就把手裡的碗朝他擲去。宋朝那位「河東獅」柳氏也不過會「以杖擊壁」而已,辜太太卻直接以碗襲人,兇悍實有過之無不及。也不知果真打著了沒有。

胡適當年娶妻是很出人意料的——他的太太江冬秀是個裹小腳的沒有文化的農村女子。這與胡適這個「海歸」博士、北大教授實在差距太大。一時,旁人都為他們沒有「共同語言」擔心。不過,胡適文化思想從新,討老婆卻是「唯實」的,他日記裡寫著:

若以智識平等為求偶之準則,則吾人終身鰥居無疑矣。實則擇婦之道,除智識外,尚有多數問題,如身體之健康、容貌之不陋惡,性行之不乖戾,皆不可不注意,未可獨重智識智識一方面也。

這樣一看,倒也確實體現了「實用主義」哲理的。現在其實也在講,愛情與婚姻不是一回事,若以愛情為標準來要求婚姻,那這婚姻百分之百是要失敗的。就像包法利夫人,以為婚姻會像愛情小說那樣賜她一個騎士丈夫,就只能以悲劇收場了。

當然,畢竟夫妻差距太大,也是會產生危機的。實用主義的胡適就曾想跟江冬秀離婚過,但江冬秀舉刀相向,說如果要離婚,就得先殺了她和兩個兒子。儒雅如胡適,自然嚇得不敢再提。而江冬秀也一刀成名,與辜鴻銘的太太一樣成了「河東獅」的接班人。於是有了前面寫了的胡適的名言。後來,胡適還總結出了新「三從四得(德)」:

「三從」即太太出門要跟從,太太命令要服從,太太說錯話要盲從;「四得(德)」即太太化妝要等得,太太生日要記得,太太打罵要忍得,太太花錢要捨得。

廣大女同胞應該是希望這新「三從四得(德)」成為新時代男人的行為規範吧!

當然,辜鴻銘和胡適的「名言」都是帶著自嘲的。但在我看來,他們公開宣稱自己怕老婆,可並不是慫包;事實上,正是他們的驕傲。因為,怕老婆,不正是因為愛老婆嗎?

從心理層面說,也因為他們是時代傑出之士,經濟地位和社會地位都很高,是不需要通過在老婆面前逞威風來證明自己的。而反觀現實生活,我們看到聽到的那些有關家暴的社會新聞,主人公往往就是事業無成、在外窩囊,需要在家裡找到存在感的人。

真誠希望廣大男同胞(包括本人在內)好好學習:辜鴻銘和胡適這等人物都怕老婆,我們有什麼理由不怕呢?男子漢要憑本事在外面闖名堂,哪能沒出息到在家裡爭地位呢?

實際上,如今的家庭裡,男人的地位基本上是「爭三保四」的:孩子最大,老婆其次,男人第三;如果再加個寵物,那就變第四了。

我是陳想書語,以上淺見,歡迎討論!

相關焦點

  • 辜鴻銘和竺可楨
    辜鴻銘生於一八五七年,比王國維年長二十歲,和康有為算同一時代的人。如果說王國維的行為很難理解,辜鴻銘只能用怪異來形容。論學問,辜鴻銘和那個時代的大師們一樣熟讀經史子集;不僅如此他還熟讀西方各種經典著作,文如莎士比亞,理如培根。他熟悉精通九種外語,從英文、德文、發文到希臘文、拉丁文,無所不包,可以無障礙閱讀西方各個文明段的書籍。
  • 晚清怪才辜鴻銘:罵袁世凱,諷胡適,會9國語言,有13個博士學位
    辜鴻銘娶中國妻,納日本妾,接受先進思想教育的他,亦是發表了"茶壺與茶杯"言論之人,對於女性的偏見他毫不掩飾,亦是奇人也。對於天下不平,辜鴻銘更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一張利嘴"毒"遍其心中不平之事、不慣之人,且"說"遍天下無敵手。
  • 胡適版「三從四德」,被諷怕老婆,反擊:怕老婆的越多,越民主
    把怕老婆和國家民主能聯繫到一起,胡適這想法也是很奇妙,雖然有人覺得這是胡適給自己找臺階下,但是也不禁讓人好奇怕老婆多的國家是否真的如胡適所說更容易民主呢?民國奇事之胡適怕老婆在民國史上胡適怕老婆可是非常出名的事跡。
  • 辜鴻銘嘲諷胡適:美國中下層英語 不配教學
    1907年,當蔡元培在辜鴻銘之後三十年來到萊比錫大學求學時,辜鴻銘的大名在萊比錫已經無人不知,儼然東方文化的代言人,以至於西方人有「到中國可以不看紫禁城,不可不看辜鴻銘」的說法。這也許是蔡元培當上北大校長後力排眾議禮聘這位學長的原因,因為那時的辜鴻銘大概是全中國唯一一位世界性的學者。
  • 羅家倫致信北大校方趕英文老師辜鴻銘「下課」
    因過去從未見人提及此信,而胡適和羅家倫等知情人和當事人在事後有關五四運動的回憶中,又顯然是有意地迴避和隱瞞了此事,所以個人認為若將此信內容加以披露,對我們了解五四時期的北大和新文化運動以及思想界的新舊磨擦都有意義,而且還可增加對辜鴻銘這位「文化怪傑」在北大的英文教學情形、他當時的實際處境以及羅家倫等「新青年」意氣高昂、自以為是的精神狀態的了解與感受。
  • 學林軼事| 羅家倫致信北大校方趕英文老師辜鴻銘「下課」
    因過去從未見人提及此信,而胡適和羅家倫等知情人和當事人在事後有關五四運動的回憶中,又顯然是有意地迴避和隱瞞了此事,所以個人認為若將此信內容加以披露,對我們了解五四時期的北大和新文化運動以及思想界的新舊磨擦都有意義,而且還可增加對辜鴻銘這位「文化怪傑」在北大的英文教學情形、他當時的實際處境以及羅家倫等「新青年」意氣高昂、自以為是的精神狀態的了解與感受。
  • 學林軼事|羅家倫致信北大校方趕英文老師辜鴻銘「下課」
    因過去從未見人提及此信,而胡適和羅家倫等知情人和當事人在事後有關五四運動的回憶中,又顯然是有意地迴避和隱瞞了此事,所以個人認為若將此信內容加以披露,對我們了解五四時期的北大和新文化運動以及思想界的新舊磨擦都有意義,而且還可增加對辜鴻銘這位「文化怪傑」在北大的英文教學情形、他當時的實際處境以及羅家倫等「新青年」意氣高昂、自以為是的精神狀態的了解與感受。
  • 辜鴻銘與南洋大學
    總而言之,有辜先生之超越思想,始有其異人之文採。鴻銘亦可謂出類拔萃,人中錚錚之怪傑。」(林語堂《辜鴻銘集譯〈論語譯英文〉序》)而在《清史稿·卷四百八十六·列傳二百七十三》「文苑三」中,也有辜鴻銘的簡要傳略:「同時有辜湯生,字鴻銘,同安人。幼學於英國,為博士。遍遊德、法、意、奧諸邦,通其政藝。年三十始返而求中國學術,窮四子、五經之奧,兼涉群籍。爽然曰:「道在是矣!」
  • 辜鴻銘自述懼內上頭條
    殊不知,這樣一位「狂士」名流,竟然會怕老婆,且怕得出奇離譜,怕得聲名遠揚,在京津地區,可謂「路人皆知」。辜鴻銘怕老婆的掌故,最早就出現在天津《北洋畫報》之上,是貨真價實的頭條新聞。原來,1927年10月12日,《北洋畫報》第128期第3版頭條,刊印了一幅照片,題為「去國三年新由日回之中國文壇怪傑辜鴻銘先生(七十歲)與其夫人及其女公子合影」。
  • 民國最怕老婆的三大美男子,位高權重,老婆卻一個比一個兇悍
    「怕老婆」學名又稱懼內,自古以來都有之,比如刺客專諸,隋文帝楊堅,抗倭名將戚繼光等人對老婆都很懼怕,當然在近代民國史上也有一些怕老婆的名人,其中最為知名的為三大美男子,他們在當時位高權重名聲顯赫,卻對老婆百依百順,這三位名人分別是汪精衛,戴季陶和胡適。
  • 思想和行動是兩碼事兒
    《建黨大業》的一個鏡頭特別令人深思,一群北大學生在走廊質問老師辜鴻銘,說他在課堂上講春秋大義辜鴻銘微微一笑,瀟灑而去。 其實學生能這麼問,恰恰說明學生的年輕、幼稚,辜鴻銘在講臺上講春秋大義,未必他在現實中同意去實踐春秋大義,這是兩碼事兒。或者春秋大義在辜鴻銘的腦海裡,就僅僅是一種文化和思想,根本是不能實踐的。
  • 清水安三與胡適
    第二部分介紹了胡適的學術之路。其中稱胡適博士論文是「非常超群的、具有獨特的思想性」。第三部分談了胡適的文學革命論述。就此論題,清水安三早在他的文章《中國思想革命與文學革命》專門論述過。第四部分解釋了為什麼胡適成為新文化運動的「旗手」。清水安三認為,「與其說是西方思想開始衝擊東方古國,不如說是新思想闖入了中國」。
  • 治癒系美文:怕老婆
    當時名士納妾成風,趙孟便按捺不住自己的小心情,想續幾個妙齡美眉做妾,但又怕老婆生氣,就寫了首詞試探:「我學士,爾夫人。豈不聞陶學士有桃葉、桃根,蘇學士有朝雲、暮雲。我便娶幾個吳姬、越女,也無過分,你年紀已過四旬,只管佔住玉堂春。」意思是:「我為學士,你是夫人。你沒聽說陶學士娶了叫桃葉、桃根的兩個小妾,蘇學士也有叫朝雲、暮雲的兩個小妾。
  • 辜鴻銘被擠出北大,蔡元培也旁觀默許:才子可傲慢,不可涉及原則
    這是蔡元培對於辜鴻銘的評價。如今網上也有所辜鴻銘有十三個博士學位,此言雖有所誇大,但不難看出辜鴻銘的學識淵博。 辜鴻銘是愛國的,在歐洲取得博士學位之後便毅然決然的回到了祖國。起先做了張之洞的幕僚,深受重用。 1914年,辜鴻銘經蔡元培的聘請正式進入北大擔任教授一職。
  • 復旦通識·東西交流|段懷清:辜鴻銘,西學東漸的逆行者?
    細讀辜鴻銘的著述,就會發現他的閱讀書單或文章著述中所提到的人名,並非只有被批判者這一系列,也有被他肯定、讚頌和闡釋的這一系列,而且在後一系列中,並非只有中國傳統儒家的聖賢哲人,也並非只有他所高度肯定的作為中華古典文化和文明代表體現的所謂「良治」與「良民」,還有從古希臘的哲學家一直到歌德、卡萊爾、阿諾德、愛默生等一長串西方人的名字。
  • 寧死不剪辮子,英語六級 的「一代狂儒」辜鴻銘到底有多牛
    1915年,辜鴻銘在北京出版了《中國人的精神》一書,漢語題名「春秋大義」。不久即被譯成德、法、日等多種文字出版,一時轟動東西洋,在德國甚至掀起了持續十幾年的「辜鴻銘熱」。辜鴻銘和胡適是非常要好的朋友,但他一向和胡適對著幹,有一次竟在報紙上公開揚言要去法庭正式控告胡適,大致是胡適先生提倡的新文化運動惹惱了這個民國時一身復古風的老學究。
  • 新派人物胡適和末代皇帝溥儀,看似水火不容,卻有一段有趣的情緣
    胡適和溥儀無疑是近代史上的大人物,不過這兩個人一個是新派人物,一個是末代皇帝,代表的是歷史的兩極,如果說他們兩人之間會發生故事的話,大概就應該是水火不容才合乎邏輯,但是奇怪的是,這兩人不僅沒有水火不容,反而有了一段有趣的情緣。到底他們之間發生了怎樣的有趣情緣,看官不妨聽我慢慢道來。
  • 清華北大兩校長,胡適和梅貽琦,為何在1948年最後階段離開大陸
    清華北大兩校長,胡適和梅貽琦,為何在1948年最後階段離開大陸是去是留?成了一個難以抉擇的問題,在1948年時局已經是可以說基本確定的最後階段,原清華北大兩校長,胡適和梅貽琦卻選擇離開大陸,去了寶島臺灣,這又是為何?這兩位可是當時著名的而且有權威性質的文學大佬,他們代表的是部分的知識分子,這選擇是對還是錯?他們究竟又有什麼難言之隱?胡適我們都熟悉,那個帶著眼鏡,文質彬彬,儒雅氣質,怕老婆的男人,他為何要離開大陸?
  • 他精通9國語言,榮獲13個博士頭銜,為何嘲笑胡適不懂裝懂
    以前的清華大學校長羅家倫盛讚他:「在清末民初一位以外國文字名滿海內外,而又以怪誕見稱的,那便是辜鴻銘先生了」而林語堂更是直言不諱:「鴻銘亦可謂出類拔萃,人中錚錚之怪傑。」 在辜鴻銘眼中,沒有誰是他不敢罵的,被他罵過的人,除了慈禧,還有日本大臣伊藤博文、袁世凱、胡適……以及一大堆數都數不清的普通人。
  • 他是大羅的鐵哥們,教小貝用西班牙語罵人,卻與羅馬裡奧水火不容
    可就是這樣一位存在,卻與羅馬裡奧水火不容。先從卡洛斯的好人緣開始說起。在巴西國家隊,他是羅納爾多的室友。按照「外星人」頗有幾分戲謔的說法,他跟卡洛斯一起度過的夜晚,比他跟自己的老婆一起過夜的總次數還要多。1998年世界盃決賽前夕,羅納爾多突發怪病,正是室友卡洛斯及時發現了羅納爾多的症狀,迅速找來了隊醫,這才沒有造成更加嚴重的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