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大比拼】室分載波聚合CA測試問題定位案例及經驗總結

2021-02-13 南京華蘇科技有限公司

老朋友:感謝您關注華蘇科技官方微信!請點擊右上角將文章分享到您的朋友圈吧!新朋友:如果您尚未關注,請點擊標題下方的「華蘇科技」或者掃描文章下方二維碼(長按二維碼可以自動識別)關注我們哦!

目前載波聚合在全球的發展勢頭非常迅猛,根據GSA今年7月份發布的報告顯示,目前已經有45個國家88家運營商推出了商用的載波聚合網絡,還有約44家運營商也正計劃建設載波聚合,相信載波聚合會越來越成為全球的趨勢。8月初,南京各大營業廳展示4G+網絡,載波聚合技術及網絡勢必是今後發展的重中之重,也將快速普及。

為了確保活動中用戶良好的業務感知,在活動前需要對4G用戶規模和業務模型進行相對合理的預測,提出並做好相應覆蓋優化、參數設置等方案;在活動現場做好通訊保障;在活動後期進行各項指標統計,總結經驗,分析不足之處,為後面4G+網絡的建設做好充分準備。根據具體的測試案例分享下室分CA測試的流程及CA問題定位流程。

在8月初舉行了營業廳4G+首發銷售上,為了保障發布會的正常進行,對營業廳內4G+進行室分摸底測試,測試使用努比亞Z9終端Speedtest定點測試,新莊電信營業廳測試過程中發現CA下行速率無法達到峰值要求,該營業廳CA理論下行峰值為250Mbps,Speedtest測試CA下行速率始終在120Mbps左右,逐步排查定位CA下行速率不達到峰值問題。

該營業廳涉及小區信息:

♥查詢小區基礎信息

小區名稱與PCI、頻點與帶寬、xTxR(一般來說CA小區都要求是2T2R)等配置信息是否與規劃表規劃相同;1.8G單載波系統帶寬為15M,2.1G單載波系統帶寬為20M,查看帶寬、頻點均與規劃表一致。


其中通過U2000查詢發現小區發送與接收模式為:一發一收;說明該小區配置為單通道小區小區,與規劃數據不符。

♥通知集成商及維護人員現場確認

集成商現場確認設備安裝為雙通道小區,隨即小區發送與接收模式配置修改為兩發兩收;但CA測試下行速率依然沒有提升。


♥單載波測試分析

我們採用Probe+E5375同時對1.8G和2.1G進行單頻鎖頻測試,在覆蓋區域內做FTP下載業務,手動打點測試,觀察RSRP,SINR,下載速率,上傳速率,平均RB調度數,Grant count調度數,Rank2比例否正常。


備註:15M帶寬下行峰值約110Mbps,上行峰值約35Mbps;20M帶寬下行峰值約160Mbos,上行峰值約50Mbps;


測試指標如下:

頻段

平均RSRP值(dBm)

平均SINR(dB)

平均下載速率(Mbps)

調度

Rank2比例

覆蓋率

1.8G

-44.34

21.28

53.32

999.35

0%

100.00%

2.1G

-44.66

25.39

73.82

995.26

0%

100.00%

從測試數據看RSRP、SINR、調度等指標均正常,Rank2比例和下載速率異常。


可確定由於單載波測試均為單流,導致CA下行速率異常。

回放LOG發現傳輸模式均為TM1(主要應用於單天線傳輸的場合),兩個埠均接受到信號,且兩埠RSRP值無異常,埠RSRP差值在6dB以內;排除不同埠信號強度差異大,導致傳輸模式為Rank1。

Assistant統計兩個埠數據也均正常。


♥U2000後臺查看埠數據及埠駐波情況

網管顯示營業廳CA的2個單頻均配置為兩埠,埠配置正常;測試2小區埠駐波,駐波值也在正常範圍內。

跟蹤小區兩個埠號的RSSI情況,兩個埠低噪情況均正常,兩個埠RSSI值無明顯差異。


♥通過PRS提取CA小區的KPI指標情況

用PRS提取該小區近1個月的KPI指標情況,重點分析Rank2上報次數;發現該小區近1個月無上報Rank2。


說明其他用戶在這2個小區也均為切至雙流模式。


♥使用華為OMStar軟體對比小區參數配置

通過OMStar軟體使用LTE不同網元配置對比功能,使用該小區的網元配置文件與其他測試正常的營業廳網元配置文件對比,發現該小區的小區級參開信號埠數配置錯誤,雙通道小區應配置2個CRS埠。

♥驗證測試

B側人員修改該配置數據後,單頻及CA測試指標均正常。


複測CA測試結果:

室分CA測試較為複雜,遇到的問題繁瑣,需逐步排查問題,解決問題;需要一系列規範的問題定位排查流程才能準確的發現問題;從兩個維度分析定位問題,1、從CA網絡參數核查-CA測試問題排查-單頻測試問題鎖定-最終定位問題;2、從前端測試LOG分析到後臺參數配置核查。


♡小區基礎信息核查

小區名稱與PCI、頻點與帶寬、xTxR(一般來說CA小區都要求是2T2R);1.8G單載波系統帶寬為15M,2.1G單載波系統帶寬為20M,查看帶寬、頻點均與規劃表一致;

LST CELL;查詢小區靜態參數。

♡小區狀態與當前活動告警;LST ALMAF。


♡CA相關配置

主要是通過查詢CA小區相關配置,判斷兩小區是否已做成載波聚合;

LST PCCFREQCFG;查詢主載波頻點設置,CA小區配置正常。


LST SCCFREQCFG;查詢輔載波頻點設置,CA小區配置正常。


LST CAGROUPSCELLCFG;查詢CA小區集輔小區配置,CA小區配置正常。


LST CELLALGOSWITCH;查詢小區級算法開關,CA小區配置正常。


♡查詢小區用戶數及業務使用情況

用戶數較多的情況或該小區總吞吐量較大的情況下,會分擔該小區的吞吐量,導致CA測試下行無法達到峰值效果;

DSP ALLUEBASICINFO查詢小區下用戶數,通過後臺查詢當前CA小區用戶數量;通過信令跟蹤吞吐量信令跟蹤查看下背景用戶業務使用情況。

♡設計圖紙確定室分或CA小區覆蓋範圍

通過設計圖紙確定該小區的室分天線分布情況,確認測試是否在正常CA小區覆蓋範圍內。

營業廳天線點位及電纜路由圖

營業廳系統原理圖


✤手機設置工程機狀態,查看終端駐留小區信息

努比亞Z9手機通過*#*#4636#*#*查看手機佔用小區信息,判斷是否駐留在CA小區,及駐留小區的信息。


通過設置工程機模式發現CA終端佔用的為營業廳CA小區。


備註:1、其他手機暫時查看不了佔用小區信息,可以用手機進行Speedtest測試,同時觀察後臺總吞吐量監控中的是否有變化,判斷是否佔用該小區;2、如果終端未駐留在CA小區上,手機多次飛行模式,或者重啟終端,更換終端位置;

✤更換Speedtest伺服器

通過更換伺服器,排除伺服器問題導致CA速率無法達到峰值效果

目前在南京使用Speedtest伺服器較好的為南京伺服器、合肥伺服器、蘇州伺服器,分別更換這些伺服器,觀察下行速率變化,選擇最穩定的Speedtest伺服器。

跟換Speedtest伺服器後仍然無法到達CA峰值;排除Speedtest伺服器問題導致。


✤CA空口灌包測試

如灌包的情況下,速率依然達不到峰值,排除調度問題及空口問題導致速率異常。

STR UUDATATST;啟動UU接口數據。


✤更換CA終端,排除終端原因導致

通過更換CA終端,來排查CA終端故障導致的下行速率問題。

我們採用Probe+E5375分別對1.8G和2.1G同時進行單頻鎖頻測試,判斷問題頻段;在覆蓋區域內做FTP下載業務,手動打點測試,觀察RSRP,SINR,下載速率,上傳速率,平均RB調度數,Grant count調度數,Rank2比例否正常。


備註:15M帶寬下行峰值約110Mbps,上行峰值約35Mbps;20M帶寬下行峰值約160Mbos,上行峰值約50Mbps。


♣室外宏站小區對室內CA小區幹擾

1、看鄰區列表裡是否有室外宏站或其他室分信號幹擾;

降低室外宏站小區對室內小區的幹擾,使得CA單頻小區速率改善,提升CA下行速率。

2、觀察該區域是否能收到與測試小區相同頻率的小區信號,比如在有室分(下行頻點75)的平層裡新建Lampsite小區(下行頻點100),Lampsite小區信號與室分小區信號相互幹擾。

在CA覆蓋區域分別鎖中心頻點,判斷幹擾小區信號強度。


♣排除存在上行幹擾

通過後臺RSSI跟蹤觀察空載全帶寬接收信號功率和進行上傳業務時的全帶寬接收信號功率,看是否有異常抬升。

相關焦點

  • 聯發科推動5G雙載波聚合技術落地應用,持續領跑5G
    而載波聚合技術作為4G+時代的重要核心,在5G時代仍然是關鍵技術之一,運營商、通信廠商、晶片廠商、終端廠商正在密切協作,以加速5G載波聚合技術的落地應用。近日,聯發科攜手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成功完成5G SA獨立組網3.5GHz頻段的200MHz載波聚合(CA)實網測試,實測下行速率均值超過2.5Gbps。
  • 載波聚合(CA)的概念和設計難點詳細解析
    載波聚合(CA)的概念和設計難點詳細解析 工程師2 發表於 2018-05-12 09:39:00 載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的概念
  • 詳細介紹一下關於載波聚合
    部分技術分享回復以下數字,免費獲得相關技術知識:回複數字 2:調試秘訣回複數字 3:回損與駐波比回複數字 4:濾波器專業英語回複數字 5:dBm 與 W 轉換回複數字 6:時延測試與耦合帶寬測試回複數字 7:網絡分析儀的操作與介紹回複數字 8:更多精彩.
  • 載波聚合,5G速率飆升的利器!
    有一種技術,可以讓5G的下載速率達到倍增,甚至數倍增的效果。那就是「載波聚合」。載波聚合到底是怎樣實現速率飆升的呢?雙連接技術又是怎樣在載波聚合的基礎上錦上添花的?高通驍龍888晶片又到底怎樣達到下行7.5Gbps的速率呢?
  • 是德科技宣布率先完成Rel-9雙頻段、雙載波 HSDPA 射頻認證測試用例
    之前的雙小區 HSDPA 技術只支持聚合兩個相鄰的下行鏈路載波,而雙頻段和雙小區 HSDPA 技術的優點是支持非連續下行鏈路載波聚合。考慮到網絡運營商的頻譜資源可能處於不同的頻段,雙頻段和雙小區 HSDPA 技術將使部署工作變得更容易。 下行鏈路載波聚合提供了更高的峰值數據速率,從而讓 3G 網絡用戶使用移動數據應用時可以獲得更出色的服務。藉助是德科技最新驗證的測試資源,網絡運營商能夠根據行業測試計劃來測試射頻一致性,從而確保安全、流暢的用戶體驗。
  • LTE載波聚合知識點整理
    LTE-A的一個關鍵特性,3GPP在Release 10(TR 36.913)階段引入了載波聚合,通過將多個連續或非連續的載波聚合成更大的帶寬(最大100MHz),以滿足3GPP的要求。3GPP Release 10(TS 36.300)對於LTE-Advanced載波聚合,有以下原則:CA UE最多可以聚合(發送/接收)5個分量載波,每載波最大20MHz。CA UE支持非對稱載波聚合,即下行鏈路和上行鏈路聚合的分量載波數目可以不同,但是上行分量載波數不能大於下行。
  • 聯發科攜手中興推進5G商用,首個實現700M+2.6G的5G雙載波聚合
    在5G新基建加速推進階段,聯發科的動作可謂是相當頻繁,除了5G終端接連上市之外,近日還攜手中興通訊率先完成了700MHz和2.6GHz頻譜的5G雙載波聚合測試。此次雙載波聚合的測試基於中興通訊商用5G無線基站和最新5GC核心網設備,通過搭載聯發科最新5G SoC天璣800U的測試終端,實現了700M 30MHz + 2.6G 100MHz DL CA 雙載波聚合,系統下行數據吞吐率達到1.849Gbps。
  • 中興通訊攜手聯發科技率先完成端到端商用系統的700M+2.6G載波聚合
    近日,中興通訊攜手聯發科技率先完成基於商用終端晶片的700MHz和2.6GHz頻譜的5G載波聚合驗證,這是繼雙方5月份聯合完成700M VoNR語音呼叫和7月份聯合完成700M 30MHz帶寬數據連接對通後,在700M產業推進方面的又一重大突破。
  • 高通攜手NTT DOCOMO在日本實現全球首個5G Sub-6GHz載波聚合商用
    12月7日消息 ,高通技術公司和NTT DOCOMO今日宣布,雙方攜手在日本實現了全球首個5G Sub-6GHz載波聚合的商用,即日起可為DOCOMO用戶帶來數千兆比特的移動體驗。通過對5G規範中的關鍵技術——5G載波聚合的部署,將支持用戶在DOCOMO快速擴展的5G網絡中享受增強的性能體驗。基於DOCOMO全新的5G網絡和搭載高通驍龍865移動平臺與驍龍X55 5G數據機及射頻系統的部分終端,用戶可享受高達4.2Gbps的行動網路下載速度,這也是目前日本最快的行動網路速率。
  • 高通和NTT DOCOMO攜手在日本實現全球首個5G Sub-6GHz載波聚合商用
    2020年12月7日,聖地牙哥——高通技術公司和NTT DOCOMO今日宣布,雙方攜手在日本實現了全球首個5G Sub-6GHz載波聚合的商用,即日起可為DOCOMO用戶帶來數千兆比特的移動體驗。通過對5G規範中的關鍵技術——5G載波聚合的部署,將支持用戶在DOCOMO快速擴展的5G網絡中享受增強的性能體驗。
  • 日本正式商用5G Sub-6GHz載波聚合
    高通和日本運營商巨頭NTT DOCOMO今天聯合宣布,雙方攜手,在日本實現了全球首個5G Sub-6GHz載波聚合的商用,即日起可為用戶帶來數千兆的移動下載速度。這一服務基於5G Sub-6GHz載波聚合實現,利用了DOCOMO多樣化的頻譜資源,聚合了N78頻段中的100MHz帶寬載波、N79頻段中的100MHz帶寬載波,從而提升5G性能和網絡容量。此前在今年9月,DOCOMO已經開始商用28GHz 5G毫米波頻段。作者:上方文Q來源:快科技
  • 日本正式商用5G Sub-6GHz載波聚合:速率高達4.2Gbps!
    摘要:12月8日消息,高通和日本運營商巨頭NTT DOCOMO於當天聯合宣布,雙方攜手,在日本實現了全球首個5G Sub-6GHz載波聚合的商用,即日起可為用戶帶來數千兆的移動下載速度。
  • 日本正式商用5G Sub-6GHz載波聚合 速度達4.2千兆
    高通和日本運營商巨頭NTT DOCOMO聯合宣布,雙方攜手,在日本實現了全球首個5G Sub-6GHz載波聚合的商用,即日起可為用戶帶來數千兆的移動下載速度。這一服務基於5G Sub-6GHz載波聚合實現,利用了DOCOMO多樣化的頻譜資源,聚合了N78頻段中的100MHz帶寬載波、N79頻段中的100MHz帶寬載波,從而提升5G性能和網絡容量。此前在今年9月,DOCOMO已經開始商用28GHz 5G毫米波頻段。
  • 中華電信計劃啟用四載波聚合 年內新增40%的4G基站數
    [導讀]中華電信計劃通過利用關閉2G(牌照6月30日到期)後釋放出的1800MHz頻段,本月底之前在臺灣率先啟用四載波聚合
  • Marvell再發四核A53:Cat.7 LTE載波聚合基帶
    美滿電子科技(Marvell)今日宣布,推出業界首款高性價比、支持20+20MHz載波聚合的R10 LTE單晶片系統——「ARMADA Mobile PXA1918」。ARMADA Mobile PXA1918平臺代表Marvell在Cat7 LTE數據機技術領域的最新進步。
  • 【技術科普】OFDM技術所說的「載波相互正交」是什麼意思
    在 OFDM技術裡,使用一組正交載波來傳送信息,該載波組一般具有形式如E={e^jt, e^2jt, e^3jt, ..., e^kjt}, j表示虛數單位(好吧,數學裡用的是i,不過工程裡邊一般用很屌絲的j), 0<t<T, T是一個符號的持續時間。在集合E裡邊任意取兩個載波作一下內積可得,
  • 高精度定位技術RTK(實時動態定位:Real-TimeKinematic)
    而目前使用最為廣泛的高精度定位技術就是RTK(實時動態定位:Real-TimeKinematic),RTK技術的關鍵在於使用了GPS的載波相位觀測量,並利用了參考站和移動站之間觀測誤差的空間相關性,通過差分的方式除去移動站觀測數據中的大部分誤差,從而實現高精度(分米甚至釐米級)的定位。 在RTK作業模式下,基準站通過數據鏈將其觀測值和測站坐標信息一起傳送給流動站。
  • 10大主流室內定位技術介紹
    同時由於其非接觸和非視距等優點,可望成為優選的室內定位技術。目前,射頻識別研究的熱點和難點在於理論傳播模型的建立、用戶的安全隱私和國際標準化等問題。優點是標識的體積比較小,造價比較低,但是作用距離近,不具有通信能力,而且不便於整合到其他系統之中,無法做到精準定位,布設讀卡器和天線需要有大量的工程實踐經驗難度大。
  • 【BC0042】用BTCLI讓CSR8811發送單載波
    本文介紹如何用BTCLI讓CSR8811發送單載波,以便進行RF的測試。
  • 韓國實現五波段CA和4×4MIMO技術
    中國無線電管理網訊(編譯甘妮)韓國SK電訊日前宣布,已實現五波段載波聚合(CA)和4×4多輸入輸出(MIMO)技術。據悉,五波段CA技術利用了SK電訊公司10MHz的800MHz頻譜、20MHz的1.8GHz波段、10MHz的2.1GHz波段以及2.6GHz波段內的10MHz和20MHz載波,可支持高達700Mbps的數據速率,覆蓋韓國地區53個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