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載波聚合在全球的發展勢頭非常迅猛,根據GSA今年7月份發布的報告顯示,目前已經有45個國家88家運營商推出了商用的載波聚合網絡,還有約44家運營商也正計劃建設載波聚合,相信載波聚合會越來越成為全球的趨勢。8月初,南京各大營業廳展示4G+網絡,載波聚合技術及網絡勢必是今後發展的重中之重,也將快速普及。
為了確保活動中用戶良好的業務感知,在活動前需要對4G用戶規模和業務模型進行相對合理的預測,提出並做好相應覆蓋優化、參數設置等方案;在活動現場做好通訊保障;在活動後期進行各項指標統計,總結經驗,分析不足之處,為後面4G+網絡的建設做好充分準備。根據具體的測試案例分享下室分CA測試的流程及CA問題定位流程。
在8月初舉行了營業廳4G+首發銷售上,為了保障發布會的正常進行,對營業廳內4G+進行室分摸底測試,測試使用努比亞Z9終端Speedtest定點測試,新莊電信營業廳測試過程中發現CA下行速率無法達到峰值要求,該營業廳CA理論下行峰值為250Mbps,Speedtest測試CA下行速率始終在120Mbps左右,逐步排查定位CA下行速率不達到峰值問題。
該營業廳涉及小區信息:
小區名稱與PCI、頻點與帶寬、xTxR(一般來說CA小區都要求是2T2R)等配置信息是否與規劃表規劃相同;1.8G單載波系統帶寬為15M,2.1G單載波系統帶寬為20M,查看帶寬、頻點均與規劃表一致。
其中通過U2000查詢發現小區發送與接收模式為:一發一收;說明該小區配置為單通道小區小區,與規劃數據不符。
♥通知集成商及維護人員現場確認集成商現場確認設備安裝為雙通道小區,隨即小區發送與接收模式配置修改為兩發兩收;但CA測試下行速率依然沒有提升。
我們採用Probe+E5375同時對1.8G和2.1G進行單頻鎖頻測試,在覆蓋區域內做FTP下載業務,手動打點測試,觀察RSRP,SINR,下載速率,上傳速率,平均RB調度數,Grant count調度數,Rank2比例否正常。
備註:15M帶寬下行峰值約110Mbps,上行峰值約35Mbps;20M帶寬下行峰值約160Mbos,上行峰值約50Mbps;
測試指標如下:
頻段
平均RSRP值(dBm)
平均SINR(dB)
平均下載速率(Mbps)
調度
Rank2比例
覆蓋率
1.8G
-44.34
21.28
53.32
999.35
0%
100.00%
2.1G
-44.66
25.39
73.82
995.26
0%
100.00%
從測試數據看RSRP、SINR、調度等指標均正常,Rank2比例和下載速率異常。
可確定由於單載波測試均為單流,導致CA下行速率異常。
回放LOG發現傳輸模式均為TM1(主要應用於單天線傳輸的場合),兩個埠均接受到信號,且兩埠RSRP值無異常,埠RSRP差值在6dB以內;排除不同埠信號強度差異大,導致傳輸模式為Rank1。
Assistant統計兩個埠數據也均正常。
網管顯示營業廳CA的2個單頻均配置為兩埠,埠配置正常;測試2小區埠駐波,駐波值也在正常範圍內。
跟蹤小區兩個埠號的RSSI情況,兩個埠低噪情況均正常,兩個埠RSSI值無明顯差異。
用PRS提取該小區近1個月的KPI指標情況,重點分析Rank2上報次數;發現該小區近1個月無上報Rank2。
說明其他用戶在這2個小區也均為切至雙流模式。
通過OMStar軟體使用LTE不同網元配置對比功能,使用該小區的網元配置文件與其他測試正常的營業廳網元配置文件對比,發現該小區的小區級參開信號埠數配置錯誤,雙通道小區應配置2個CRS埠。
♥驗證測試
B側人員修改該配置數據後,單頻及CA測試指標均正常。
複測CA測試結果:
室分CA測試較為複雜,遇到的問題繁瑣,需逐步排查問題,解決問題;需要一系列規範的問題定位排查流程才能準確的發現問題;從兩個維度分析定位問題,1、從CA網絡參數核查-CA測試問題排查-單頻測試問題鎖定-最終定位問題;2、從前端測試LOG分析到後臺參數配置核查。
小區名稱與PCI、頻點與帶寬、xTxR(一般來說CA小區都要求是2T2R);1.8G單載波系統帶寬為15M,2.1G單載波系統帶寬為20M,查看帶寬、頻點均與規劃表一致;
LST CELL;查詢小區靜態參數。
♡小區狀態與當前活動告警;LST ALMAF。
♡CA相關配置
主要是通過查詢CA小區相關配置,判斷兩小區是否已做成載波聚合;
LST PCCFREQCFG;查詢主載波頻點設置,CA小區配置正常。
LST SCCFREQCFG;查詢輔載波頻點設置,CA小區配置正常。
LST CAGROUPSCELLCFG;查詢CA小區集輔小區配置,CA小區配置正常。
LST CELLALGOSWITCH;查詢小區級算法開關,CA小區配置正常。
用戶數較多的情況或該小區總吞吐量較大的情況下,會分擔該小區的吞吐量,導致CA測試下行無法達到峰值效果;
DSP ALLUEBASICINFO查詢小區下用戶數,通過後臺查詢當前CA小區用戶數量;通過信令跟蹤吞吐量信令跟蹤查看下背景用戶業務使用情況。
通過設計圖紙確定該小區的室分天線分布情況,確認測試是否在正常CA小區覆蓋範圍內。
營業廳天線點位及電纜路由圖
營業廳系統原理圖
努比亞Z9手機通過*#*#4636#*#*查看手機佔用小區信息,判斷是否駐留在CA小區,及駐留小區的信息。
通過設置工程機模式發現CA終端佔用的為營業廳CA小區。
備註:1、其他手機暫時查看不了佔用小區信息,可以用手機進行Speedtest測試,同時觀察後臺總吞吐量監控中的是否有變化,判斷是否佔用該小區;2、如果終端未駐留在CA小區上,手機多次飛行模式,或者重啟終端,更換終端位置;
✤更換Speedtest伺服器
通過更換伺服器,排除伺服器問題導致CA速率無法達到峰值效果
目前在南京使用Speedtest伺服器較好的為南京伺服器、合肥伺服器、蘇州伺服器,分別更換這些伺服器,觀察下行速率變化,選擇最穩定的Speedtest伺服器。
跟換Speedtest伺服器後仍然無法到達CA峰值;排除Speedtest伺服器問題導致。
如灌包的情況下,速率依然達不到峰值,排除調度問題及空口問題導致速率異常。
STR UUDATATST;啟動UU接口數據。
通過更換CA終端,來排查CA終端故障導致的下行速率問題。
我們採用Probe+E5375分別對1.8G和2.1G同時進行單頻鎖頻測試,判斷問題頻段;在覆蓋區域內做FTP下載業務,手動打點測試,觀察RSRP,SINR,下載速率,上傳速率,平均RB調度數,Grant count調度數,Rank2比例否正常。
備註:15M帶寬下行峰值約110Mbps,上行峰值約35Mbps;20M帶寬下行峰值約160Mbos,上行峰值約50Mbps。
1、看鄰區列表裡是否有室外宏站或其他室分信號幹擾;
降低室外宏站小區對室內小區的幹擾,使得CA單頻小區速率改善,提升CA下行速率。
2、觀察該區域是否能收到與測試小區相同頻率的小區信號,比如在有室分(下行頻點75)的平層裡新建Lampsite小區(下行頻點100),Lampsite小區信號與室分小區信號相互幹擾。
在CA覆蓋區域分別鎖中心頻點,判斷幹擾小區信號強度。
通過後臺RSSI跟蹤觀察空載全帶寬接收信號功率和進行上傳業務時的全帶寬接收信號功率,看是否有異常抬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