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建偉:好奇心和想像力—成就他改變世界的中國力量

2020-12-23 皮球見聞

「嗅每一片落葉的味道,對世界保持著孩童般的好奇。只是和科學糾纏,保持與名利的距離。站在世界的最前排,和宇宙對話,以先賢的名義,做前無古人的事業。」這是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頒獎詞,說的正是中國的「量子衛星之父」潘建偉。

潘建偉主要從事量子物理和量子信息等方面的研究。作為國際上量子信息實驗研究領域開拓者之一,他是該領域有重要國際影響力的科學家,取得了一系列有重要意義的研究成果。潘建偉在思考問題到最困難的時候就有一個怪癖,就是喜歡撿掉落在地上的樹葉來聞,從中獲得安靜、靈感和想像力,這也正是他成功的原動力。好奇心和想像力成就了他改變世界的中國力量。

英國著名的科學新聞雜誌《新科學家》以封面標題的形式,對潘建偉科大團隊進行這樣的評價:「中國科大-因而也是整個中國-已經牢牢地在量子計算的世界地圖上佔據了一席之地。」

01志當存高遠

潘建偉年輕時就具有遠大的抱負。20年前,在奧地利,他面對導師關於夢想的提問時,就發出了「我要在中國建一個世界一流的量子物理實驗室」的豪言壯語,這正是他的心聲,同時也是他的一個夢想——因為此次留學不只是為了他自己的夢想,更是為了一個中國夢。如此大志,堪比當年周恩來總理在南開讀書時「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驚世之語。

02保持好奇心和想像力

潘建偉從小是個愛玩的孩子,父母重視對他興趣的培養,讓他可以盡情地做自己感興趣的事。1987年,潘建偉從浙江省東陽中學考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近代物理系,在大學時,他因對量子疊加態問題的好奇,走上了對物理量子的鑽研之路。在「墨子號」的研發設計中,設計要求快速飛行的量子衛星能被地面的光學天線精準跟隨,這相當於在一萬米高空的飛機上往地面的一個儲蓄罐裡扔硬幣,還必須保證每個硬幣都能夠扔到儲蓄罐中。類似這樣的技術難題都被潘建偉的好奇心和想像力的驅動下一個個攻克解決。

03奮鬥的人生才會精彩

生命的價值在於奮鬥和進取,唯有拼搏進取、兢兢業業,才能書寫精彩人生。潘建偉立於時代潮頭,把握時代脈搏,潛心研究量子通信和量子計算,引領時代的發展進步,活出了生命的價值和精彩。

量子通信。它是目前唯一被證明,無法被竊聽、絕對安全的保密通信手段。潘建偉牽頭研製成功國際上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建成國際上首條量子保密通信骨幹網「京滬幹線」,構建了首個空地一體的廣域量子保密通信網絡雛形,使我國量子保密通信的實驗研究和應用研究處於國際領先水平。這也意味著,將來我國國防、政務、金融、商業等領域信息都將得到絕對的保密與安全。

2020年6月15日,中國科學家潘建偉團隊在量子通訊技術研究上,再次獲得世界級突破。在這次實驗中,潘建偉團隊從位於地面以上500公裡、人類首顆量子通訊衛星「墨子號」,向位於新疆的兩個地面站發射光子,全球首次實現千公裡級基於糾纏的無中繼量子密鑰分發。我們的相關研發已進入到量子通訊實際應用的驗證階段。

9月5日在西湖大學首場公開課演講上,潘建偉向公眾透露光量子計算最新進展。「就在上個星期,我們剛剛完成了對50個光子的玻色取樣,按照現在的初步估計和數據分析,應該能夠比谷歌的『量子優越性』大概可以快100萬倍。」

潘建偉作為一個科學家,讓大家看到的都是他的風光無限,卻很少看到風光無限背後的堅守與付出,以及他的家國情懷。潘建偉用他改變世界的中國力量,告訴我們什麼是初心,什麼是人生價值觀。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東西,是需要我們去珍視和加以保護的,那就是每個人都有的好奇心和想像力。

相關焦點

  • 中國學生的好奇心和想像力為什麼缺失了?
    ,教師教書的目標是傳授標準答案,那麼教育越投入,教師和學生越努力,好奇心和想像力就被扼殺得越系統化、徹底化,好奇心和想像力的減少程度就越大。但是,好奇心和想像力與受教育年限的關係就沒那麼簡單了,而取決於教育環境和方法。我們有理由相信,兒童時期的好奇心和想像力特別高。但是隨著受教育越多,好奇心和想像力很有可能遞減。這是因為知識體系都是有框架、有假定的,好奇心和想像力往往會挑戰這些假定,突破現有框架,這在很多情況下並不正確,所以會遭到批評,而這在客觀上就容易產生壓制好奇心和想像力的效果。
  • 中國學生的好奇心和想像力為什麼缺失了?
    ,教師教書的目標是傳授標準答案,那麼教育越投入,教師和學生越努力,好奇心和想像力就被扼殺得越系統化、徹底化,好奇心和想像力的減少程度就越大。但是,好奇心和想像力與受教育年限的關係就沒那麼簡單了,而取決於教育環境和方法。我們有理由相信,兒童時期的好奇心和想像力特別高。但是隨著受教育越多,好奇心和想像力很有可能遞減。
  • 清華教授: 為什麼老師和學生越努力, 好奇心和想像力就被扼殺得越徹底?
    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也是世界上在校學生最多的國家。中國高等教育在學規模3600萬,高校在校生2700萬,高校每年錄取本科專科學生700多萬,這些數字都是全球第一。中國經濟GDP總量是全球第二,佔世界經濟總量的1/7。
  • 創新源於好奇心,想像力和批判性思維
    也許是這樣,但是不應忘記,錯誤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卻可以扼殺或毀滅原始的創造性。我們一直認為到學校就是學知識,教育者的職責就是傳授知識。這種理念本身可能就是問題。創造性從哪裡來?我認為有三個基本元素,那就是好奇心、想像力和批判性思維。它們都不是「知識」本身,都是超越「知識」本身的。
  • 潘建偉成就突出,為何有人罵他騙子?
    潘建偉在2017年末被英國《自然》雜誌評為年度科學人物,而且是非常正面的形象,這是頂級學術期刊對潘建偉工作的充分肯定。除此之外,潘建偉及其團隊的論文還經常發表在《自然》《科學》《物理評論快報》上,潘建偉還斬獲過蘭姆獎、未來科學大獎、菲涅爾獎等科學大獎。
  • 是誰扼殺了孩子的好奇心和想像力?
    大家想過沒有,有些孩子在幼兒園和小學階段表現的特別聰明,而且成績也不錯,可是到了小學高年級,初中,高中階段好奇心是智力之源;想像力是智力之翼,沒有好奇心與想像力,智力的發展就不會走得更遠。一個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他的原生家庭富裕與否都是我們家長決定不了的;但是我們卻可以通過我們的改變,來為他們提供正確的家庭教育氛圍,一個出生在有學習力父母的家庭的孩子,該是多麼的幸運!
  • 中科院院士潘建偉做客「高能論壇」
    論壇上,潘建偉作了題為《從愛因斯坦的好奇心到量子信息科技》的報告,講解兩次量子革命發生的背景和影響,闡述量子力學和量子信息的基本原理、概念,及其對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產生的積極作用。潘建偉介紹,20世紀初量子力學的建立是人類歷史上偉大的科學革命之一。量子力學闡明微觀世界的物理原理,已成為包括物理、化學、天文和生命等學科在內的現代自然科學的支柱。
  • 潘建偉:敢做世界領跑者
    在量子信息科學領域,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教授有太多令人驚羨的「世界首次」:量子隱形傳態及糾纏交換,遠距離的自由空間量子隱形傳態與雙向量子糾纏分發,絕對安全距離超過百公裡的量子密鑰分發,並始終保持著糾纏光子數的世界紀錄……  追隨者的無奈  潘建偉清晰地記得
  • 《好奇心改變世界》:於「鴻蒙」處尋覓近代西方科技發展的心智要義
    《好奇心改變世界:月光社與工業革命》 , (英)詹妮·厄格洛 著、 楊梟 譯,中國工人出版社2020年9月版讀罷此書,我不禁聯想起近日影院熱映片《喬喬的異想世界》。中國上古神話裡有「鴻蒙」一說,對應盤古開天闢地前「渾然一體的自然元氣」,在後來也泛指初始、本性狀態。事實上,「異想者」喬喬與《好奇心改變世界》內月光社的成員們具備一項共通點:兩者均是擺脫混亂嘈雜,回歸「好奇」的「鴻蒙」去另眼認識世界乃至逐步重繪置身之環境。《好奇心改變世界》所述一切歷史的背書皆是「好奇」。
  • 中國孩子想像力排名世界倒數第一!孩子的想像力,該如何培養?
    但是孩子想像力的高低卻與周圍的環境和父母的教養有關,如果父母能夠鼓勵孩子發揮自己的想像力,而不是制止或扼殺孩子想像力於萌芽之中,孩子在今後很有可能做出自己的一番成就。可有的父母,卻不願意將過多的時間與精力,花費在維護孩子想像力這件事情上。
  • 思政課 | 潘建偉:一個人怎麼可能同時既在上海又在北京呢?!
    1997年,在塞林格的指導下,他在世界權威雜誌《自然》上發表論文,宣布實現了量子態的隱形傳輸,這一實驗被學術界公認為是量子信息實驗領域的開山之作,世界頂級雜誌《科學》也將這一成就列為年度全球十大科技進展,這一年,他才27歲。
  • 科幻作品入編語文教材 激發青少年的好奇心和想像力
    ,他就是由南方科技大學科學與人類想像力研究中心主任吳巖牽頭編制的《科學幻想——青少年想像力與科學創新培養教程》。圖註:來源於網絡激發孩子永恆追問的好奇心一方面可以利用科幻的文學形式,幫助孩子建立起不斷探索和學習的強烈動機;另一方面利用科幻 「想像和創造」的天然屬性,強化孩子更多神經通路。
  • 潘建偉和曲昭偉對量子力學有截然不同的態度,如何看待他倆?
    而將量子特性直接應用到技術領域中的,潘建偉是代表人物。近些年來,隨著中國在量子通信領域取得一個又一個的突破,潘建偉的名字在國內外變得越來越響亮。潘建偉在學生時代學習量子力學時,有過一段時間認為量子力學非常荒誕。後來,隨著自己在科學領域有了越來越多的體會,認識到了量子力學的巨大力量。
  • 孩子的好奇心、想像力和創造力就像肌肉一樣,不用則廢!
    這個世界很大,大到出奇,成年人都對這個世界充滿了好奇,更不要提那些懵懂的孩子了。他們的好奇心是非常強的,好像要把十萬個為什麼問完一樣。而創造性跟好奇心它們兩者之間是有關聯的,有了好奇心促使才會去想要研究,才會有更好的創造性。
  • 孩子的好奇心、想像力和創造力就像肌肉一樣,不用則廢
    這個世界很大,大到出奇,成年人都對這個世界充滿了好奇,更不要提那些懵懂的孩子了。他們的好奇心是非常強的,好像要把十萬個為什麼問完一樣。而創造性跟好奇心它們兩者之間是有關聯的,有了好奇心促使才會去想要研究,才會有更好的創造性。興趣是孩子面對這個世界的第一任老師,而創造性也是孩子人生中最重要的引導者。那麼對於孩子的來說,好奇心和創造性在他們的人生中佔有什麼樣的地位呢?
  • 拯救孩子的好奇心!科學大咖們特意來西瓜視頻上了場科普直播課
    他認為,科幻文學和科普知識展現給大眾的,是最易懂的道理和最光鮮的成果。但恰恰是故事裡略掉的那些艱深原理和複雜計算,才是科學真正的價值所在。通過扎紮實實、逐步推進的科學研究,通過研究中一點點的思路改變和提升,人類才不斷打開連科幻小說都想像不到的新世界大門。
  • 想像力排名倒數第一 誰扼殺了中國孩子的想像力?
    在中小學生中,認為自己有好奇心和想像力的只佔4.7%,而希望培養想像力和創造力的只佔14.9%。  此外,美國幾個專業學會共同評出的影響人類20世紀生活的20項重大發明中,沒有一項由中國人發明。中國學子每年在美國拿博士學位的有2000人之多,比排第二的印度多出1倍。但美國評論說,雖然中國學子成績突出,想像力卻大大缺乏。劉道玉拿世界上兩個最重視家庭教育的國家——中國和以色列做了比較。
  • 感動中國2016年度人物潘建偉事跡及頒獎詞 簡介照片
    頒獎典禮上播出了潘建偉院士為量子通訊事業奮鬥的經歷和故事,主持人對他進行了現場採訪。《感動中國》評選委員會給予潘建偉院士的頒獎辭是:嗅每一片落葉的味道,對世界保持著孩童般的好奇。只是和科學糾纏,保持與名利的距離。
  • 量子就像孫悟空 潘建偉亮相浙大深入淺出講量子
    那天,他代表團隊在上海宣布兩件關於量子的喜訊:成功研製世界首臺超越早期經典計算機的量子計算機;成功實現目前世界上最大數目(10個)超導量子比特糾纏。作為中國量子領域研究的領軍者,潘建偉雄心勃勃,但為人低調。前天,應浙江大學物理學系的邀請,潘建偉在浙大玉泉校區,做了一場「量子飛躍:神話傳說到哲學到信息科技」的講座。
  • 童心需要呵護:滿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想像力,讓孩子有更廣闊的人生
    童話大王鄭淵潔認為童心包括好奇心和想像力,我深以為然。其實每個孩子出生之後都自帶童心——對這個世界充滿好奇,對世界的未來充滿想像。但是有很多孩子漸漸對新鮮事物失去了興趣,沒有了當初的靈動,這跟父母沒有及時滿足他們好奇心有很大的關係,孩子們沒有從好奇心和想像力中享受到樂趣,也就停止了好奇,不再敢天馬行空的想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