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警官將西瓜燈指代準副總統黑人哈裡斯,被指種族歧視遭解僱

2020-12-17 英國英鳥

據《每日郵報》11月19日報導,美國一名副警長分享了一張萬聖節的照片。在照片中,3個南瓜燈代表了川普、彭斯和拜登,而帶有種族歧視意味的西瓜燈則代表了哈裡斯。事後,這名副警長被指是種族主義者,並被解僱。

據報導,雪莉·普羅斯(Sherry Prose)是奧克蘭警長辦公室的副警長,在官員們得知她在Facebook上發布了這篇帖子後,她於上個月被解僱了。

普羅斯已經在奧克蘭警長辦公室工作了25年。近日,她在Facebook上傳了代表哈裡斯、川普、彭斯和拜登的萬聖節燈飾照片。

據悉,照片中代表川普、彭斯和拜登的燈是由南瓜雕刻的,而代表哈裡斯則是用西瓜雕刻的。普羅斯寫道:「川普、拜登、彭斯和哈裡斯萬聖節快樂。」

西瓜在美國是被用來進行種族主義比喻的。

奧克蘭縣警長辦公室證實,在得知普羅斯發布的這些照片後,她立即被解僱了。

副警長麥可·麥加布(Michael McGabe)在一份聲明中說:「我們對這名前僱員的行為感到憤怒,並譴責她做的事情。這類事件令人厭惡,在警長辦公室絕不會容忍或置之不理。這樣的行為會讓警徽失去光澤,這不是一個執法人員所做的事情。」

底特律全國有色人種協進會(NAACP)分會主席溫德爾·安東尼(Wendell Anthony)博士也發表了一份聲明,稱普羅斯是種族主義者。

普羅斯後來刪除了這篇帖子,然後註銷了她的Facebook帳戶。她在給新聞電視臺的一份聲明中回應了這一問題:「我在執法生涯中努力工作,我為自己在30多年的服務中贏得的聲譽感到自豪。我不是種族主義者,永遠也不會是。」

相關焦點

  • 吃西瓜也是種族歧視?美國消防員因請同事吃瓜被解僱
    【文/觀察者網 高雪瀅】 41歲的美國消防員羅伯特·帕蒂森(Robert Pattison)一定沒想到,他會因為一個西瓜而失去工作。 據福克斯新聞報導,近日,羅伯特完成了底特律第55消防隊的訓練,他帶了一個西瓜作為入隊的禮物,沒想到,西瓜在美國被視為對黑人種族歧視的符號,消防隊聲稱對種族歧視零容忍,立即將他解僱。
  • 中國一洗衣液廣告被指種族歧視
    「將黑人洗白」的這則洗衣溶珠廣告受到了大量批評,而且從歷年被指種族歧視的廣告來看,美白產品要尤為小心。  有一支中國廣告片刷屏Youtube和Facebook了!可惜,是因為涉嫌種族歧視。
  • 美國種族歧視裂痕:白人警察槍殺黑人為何總是被判無罪?
    美國俄亥俄州克利夫蘭市一名因槍擊致死兩名未持武器黑人而遭刑事指控的白人警察23日被判無罪,引起當地民眾抗議遊行。過去幾十年來,美國發生多起白人警察暴力執法導致黑人死亡事件,並引發大規模抗議遊行和社會騷亂,而涉案警察往往被免於起訴。
  • 種族歧視 撕裂美國
    作者:謝白清編輯:三浩商學院遭美國白人警察「膝蓋鎖脖」而死的黑人弗洛伊德葬禮,當地時間9日中午12時在家鄉休斯敦一間教堂舉行。葬禮上,弗洛伊德侄女威廉士質問「美國曾於何時偉大過」,表達對親人遭受無妄之災的哀痛和美國社會根深蒂固種族歧視的不滿。種族歧視正在撕裂美國,弗洛伊德之死引發全美50州示威抗議,同時全球數十國抗議聲援,美駐多國使領館被圍。
  • 喜力用黑人拍廣告被指廣告詞種族歧視 內容說了啥
    (原標題:用黑人演員拍淡啤酒廣告,喜力被指廣告詞種族歧視) 還記得年初
  • 美國黑人遭警員跪殺,中國為何沒有種族歧視,反而地域歧視嚴重?
    美國黑人遭警員跪殺,拜登發聲抨擊美國種族歧視問題美國明尼蘇達州明尼亞波裡斯市一位白人警察日前盤查時過度使用武力,導致一位黑人民眾弗洛伊德GeorgeFloyd死亡,引爆全國怒火。美國明尼阿波利斯黑人弗洛伊德的葬禮,當地時間6月9日中午12時在家鄉德薩斯州休斯敦一間教堂舉行。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前副總統喬·拜登在葬禮上通過視頻講話,抨擊美國社會種族問題,並呼籲美國民眾做出改變。講話中,拜登首先向弗洛伊德之死致以哀悼。拜登表示,當弗洛伊德獲得正義時,美國將真正步入種族正義之路。
  • 黑人國防部長出現了!黑人副總統!美國黑人總統之路還要走多遠
    -馬克思2020年12月8日,美國當選總統拜登提名已退役四星將軍勞埃德·奧斯汀出任國防部長。如獲參議院批准,奧斯汀將成為美國首位非洲裔防長。這是繼歐巴馬和卡瑪拉·哈裡斯後,又一位非洲裔美國國家級高官員。讓我們看下非洲黑人在美國的發展史。
  • 第一位亞裔及非裔女性總統候選人,拜登為什麼選了哈裡斯?
    作者:David Smith譯者:Anna校對:LITCAVE工作室配圖:Online拜登(Biden)的副總統選擇了「使美國看起來更像美國」的口號,使哈裡斯比任何人都更有資格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一位女總統。
  • 在反對種族歧視上,日本居然成了美國黑人的「偶像」?
    黃皮膚的日本人跟黑皮膚的非洲裔美國人團結起來,對抗白人種族歧視。文/徐島夷美國密蘇裡州的賽克斯頓市(Sikeston),1942年發生了一起種族兇殺案,黑人克利奧·賴特(Cleo Wright)遭受私刑迫害,受絞刑而死。
  • 美國的歧視鏈:白人歧視黑人,黑人歧視亞裔
    來看,美國爆發的大規模騷亂和「黑命貴」運動已經超越了弗洛伊德事件本身而是點明一個更深層的問題,那就是種族歧視問題。 種族歧視開始於殖民時代,隨著歐洲的工業革命和殖民擴張的開始,就實行著從上到下的種族隔離政策,種族隔離制度是指在日常生活中,按照不同種族將人群分割開來,根據人種的不同分配不同的社會資源。
  • 美國當選副總統哈裡斯高級幕僚團隊全為女性 至少3名黑人女性
    原標題:美當選副總統哈裡斯公布高級幕僚團隊名單:全部為女性成員12月3日,美國當選副總統哈裡斯公布全女性高級幕僚團隊名單,歷史上首次美副總統幕僚團隊的三個最高職位全部由女性擔任。此前哈裡斯還公布了通訊主管和首席發言人名單,現有團隊中至少3名要職由黑人女性擔任。
  • 體育圈再曝種族歧視事件 裝備巨頭Fanatics被指歧視黑人員工
    據彭博社報導, 本周二(7月24日),美國平等就業機會委員(U.S. Equal Employment Opportunity Commission)向佛羅裡達地區法院提起訴訟。案件起因於一名Fanatics黑人前員工的投訴。
  • 反種族歧視抗議浪潮不斷 美一大學拋棄前總統威爾遜
    反種族歧視抗議浪潮不斷,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拋棄前總統威爾遜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甄翔】美國反種族歧視抗議潮不斷,不光有種族歧視「黑歷史」的歷史人物雕像被推倒,連用其名字命名的機構也出現改名潮。
  • 黑人在中國與美國的區別,黑人:為什麼中國沒有種族歧視?
    眾所周知許多歐美國家對種族歧視很嚴重,他們將不同膚色的人們分成三六九等白人至上的觀念淵源已久,西方美國的白人開始對外擴張,奴役黑色人種建立殖民地。沒有受戳的白人從此有了種族優越感。01美國搞種族歧視種族隔離早在1876年美國就開始搞種族隔離法案,黑人不但不能和白人共同上學,而且不能使用交通工具
  • 「黑人之死」事件暴露美國種族歧視頑疾,心理學告訴你背後緣由
    美國「黑人之死」引發全國騷亂,暴露出美國根深蒂固的種族歧視。對此,@思享文話 從心理學角度說一說:1. 歧視來自於偏見。偏見是一種負面態度,而歧視是一種負面行為,歧視行為的根源往往源於偏見態度。據戴維邁爾斯《社會心理學》稱,體重歧視明顯超過了種族或性別歧視。2. 種族歧視來自於種族偏見。希特勒和納粹的種族偏見,導致了他們瘋狂屠殺猶太人的反人類行為。受黑奴文化的影響,美國對黑人的偏見也是由來已久、根深蒂固,在很多人眼裡「黑人」成了暴力、懶惰、沒文化、低素質的代名詞。
  • 種族歧視凸顯美國政治價值觀危機
    美國前總統歐巴馬發表聲明說,「因種族而被區別對待是數百萬美國人民悲劇性的、痛苦的、憤怒的『常態』」,「這種事情不應該發生在2020年的美國,這是不正常的」。美國職業籃球聯賽前洛杉磯湖人隊球星卡裡姆·阿布杜爾·賈巴爾長期以來投身於反種族歧視活動,在接受採訪時,賈巴爾直言不諱地指出,「美國的『民主』對黑人並不適用」,「我們(黑人群體)在社會中永遠都是最後才被僱傭的,但卻是最先被開除的。
  • 從H&M為涉嫌種族歧視廣告道歉聊聊容易引起種族歧視的詞彙
    EFF領導人馬勒馬稱,這些都是H&M發布種族歧視廣告的報應,「我們不允許任何人因為我們的膚色歧視我們、排擠我們。所有理智的人都會認為,南非不應該再允許這家店繼續經營下去。」但是對於黑人兄弟們來說,西瓜是絕對的含有種族歧視意味的!
  • 有黑人和亞裔血統的她,成拜登競選搭檔
    已鎖定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提名的美前副總統拜登11日提名聯邦參議員卡瑪拉·哈裡斯為民主黨副總統候選人。這是美國歷史上首次有黑人和亞裔血統的女性獲得美國主要政黨的副總統候選人提名。美國專家指出,綜合考慮當前的政治環境和選戰形勢後,拜登選擇哈裡斯作為競選搭檔,希望藉助她來為競選注入更多活力,並吸引少數族裔和女性等群體的選票。
  • 美國當選副總統哈裡斯宣布清一色女性高級幕僚團隊
    聯合早報消息,美國當選副總統哈裡斯宣布一支清一色全女性的高級幕僚團隊,其中包括提名蒂娜·弗盧努瓦(Tina Flournoy)為副總統幕僚長。據美媒報導,弗盧努瓦是美國前總統柯林頓的幕僚長,她曾在美國教師聯合會擔任公共政策總裁助理,並在柯林頓自1992年競選總統以來一直在其政府擔任各種職務。另外,哈裡斯也任命羅希尼·科索格盧(Rohini Kosoglu)擔任副總統的國內政策顧問。
  • 《綠皮書》:種族歧視與自我歧視
    正因此,當鎮警發現車後坐著個黑人,麻煩接踵而至。兩人之所以最後能夠脫身,靠的是Doc給美國時任司法部長羅伯特·甘迺迪(也就是約翰·甘迺迪總統的弟弟)的一通電話。作為對比,電影的最後,Tony和Doc在聖誕前夕的風雪夜趕回紐約,車再次被警察攔下,在南方待了幾個星期的兩人以為又被「條子」盯上了,結果卻是警官很友善地提醒,他們的車胎爆了。這種時代的迴響,令人不禁想到美國內戰前圍繞廢除奴隸制南北各州的分裂局面。可電影明明講的是1960年代,時光倒像是仍然停留在1860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