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構教學流程

2020-12-17 中國教育新聞網

核心素養的提出是為了適應資訊時代和社會發展的需要,是為了培養解決複雜問題和適應新情境的能力和品格。美國提出的通用素養或跨領域核心素養是4C,即合作(collaboration)、溝通(communication)、創造性(creativity)和批判性思維(critical thinking)。2018年3月,北京師範大學中國教育創新研究院在4C模型中加入文化理解與傳承(culture),構建了中國核心素養的5C模型,為中小學改革確立了參照。

對5C中「文化理解與傳承」的評估,可分解為其它4C在各課程中的實現效果。以歷史課為例,4C素養得到落實的表現是針對特定歷史事件,學生能進行有理有據的分析;能聯繫生活,活學活用;能書面和口頭順暢、準確表達觀點;能傾聽和尊重他人,進行合作探討。

當前的許多中小學課堂以教師講授為主,學生跟隨、模仿,缺乏質疑、交流、合作。創建新型教學法,實現在日常課堂中全面落實5C素養是當前課改的核心。

2014年初,我在復旦大學本科課堂上首次嘗試了「對分課堂」教學法。隨後三年,該方法迅速在中小學和大學全學科、全學段引發廣泛實踐。2018年,「對分課堂」獲得上海市教學成果一等獎。

「對分課堂」把課堂時間切分為兩部分,一部分留給教師講授,另一部分留給學生討論。在講授和討論之間引入內化環節是關鍵,它實現了對講授和討論的整合。講授是為了基於獨立思考的內化,而內化的成果則通過學習在討論中得到展示、交流和完善,既保證了知識體系傳遞的效率,又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動性。

「對分課堂」設置了獨特的「亮考幫」作業。學生學習過程中感受最深、受益最大的內容,稱為「亮閃閃」;自己弄懂的疑難問題寫出來挑戰別人,稱為「考考你」;自己未解決的疑難問題寫出來求助同學,稱為「幫幫我」。「亮考幫」是對個人學習過程和學習體驗的凝練與反思,為隨後的小組討論提供了有效的支架。

講授、獨學、討論和對話是「對分課堂」的4個要素,課堂按照嚴格的時間次序,重構了教學流程。講授引導構成個體學習的基礎,個體學習構成小組思維碰撞的基礎,小組研討的成果在師生對話中得到進一步的深化與提升。4個要素環環相扣,層層遞進,在個體建構的基礎上進行整體建構,通過認知衝突培養思維能力,通過交流互動培養溝通、合作能力。

我們主張,讓學生在獨立學習、獨立思考中形成自己的觀點,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然後再在討論中質疑別人、為自己辯護,在觀點的碰撞、交鋒中檢驗、修正自己的思想,培養批判性思維的核心能力。「對分課堂」給予學生一定的自由空間去選擇,學生在探索過程中會產生許多新穎的想法,創新的欲望顯著提升,創造性行為顯著增多。「對分課堂」全面地貫徹了5C素養目標。在所有課程特別是語文、歷史、思想政治課中,5C素養的培養能實現學生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對本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真正認同。

更重要的是,「對分課堂」對師生關係進行調整,賦予學生應有的權力,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增強教師的教學熱情,減輕教師的工作強度。

「對分課堂」通過流程重構,把5C核心素養落實到每一節課上,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對課程改革和教學改革有一定的參考價值,能為世界性的教育改革貢獻中國智慧。

《中國教師報》2019年01月02日第15版 

相關焦點

  • 特級教師汪春燕:三次重構教學流程,我一直和學生共成長
    尤其作為地理學科教研組長,在承擔連續三輪地理課程的教學中,每一次教學流程的重構,都讓我在實踐中不斷思考,也不斷成長。第二輪:重構教學基本流程三年很快過去,第二輪教學怎麼辦?一如既往、信手拈來地講?學生求知的願望依然那麼迫切,我對自己的教學卻開始變得不自信了,總是在質疑自己——我這樣教學生滿意嗎?他們收穫的是什麼?糾結。這時候,許許多多的教材已經編寫出來了,能保證人手一臺的電腦也配備齊了,硬體設備、課程資源,該有的都有了,交流方式、教學方式必須得跟著變化。就這樣,我設計了第二輪教學的基本流程。
  • 記憶重構流程攻略 記憶重構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圖文攻略合集
    第一章記憶重構流程攻略 記憶重構第一章第二章圖文攻略合集,記憶重構流程攻略,圖文攻略合集。最近很火的一個解密遊戲,由於是國產,所以遊戲中的謎題都是玩家比較容易想到的,不存在什麼外語的發音梗。
  • 以職業能力重構增強職教適應性
    走出職業能力重構的路徑依賴職業能力重構是職業教育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和產業技術變革,通過調整、改革,形成的技術技能人才供給和需求耦合實現機制,既包含宏觀層面的改革,如調整專業布局、改革技術技能人才供給模式、打通職前職後培訓等,也包含微觀層面的改革,如課程內容重構、教學模式重構等。
  • 聚焦思維生長 重構教學流程
    傅教授對兩節課充分肯定,兩節課嚴格落實思維生長型課堂的教學模式,都達到了思維生長型課堂的要求。兩節課有著共同的優點,從老師角度來說,兩位教師自身素質過硬,氣場強大,準確掌握了本節課的核心知識點。從學生角度來說,學生自主生成的知識豐富,小組活動有序。從師生角度來說,師生配合默契,課堂氣氛活躍融洽。     教學在發展,研究始終在路上。
  • 探析如何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的教學模式 ——基於教材內容整合重構的故事教學
    為此,筆者結合小學英語教學實際,力求彌補教材中傳統文化素材欠缺的短板,探索實踐了如何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的課堂模式:基於教材內容整合重構的故事教學。二、研究依據新課改倡導「材料式」教材觀,擯棄「聖經式」教材觀。主張教材的價值不在「控制」教學,而是為教學服務。教材不是從外部控制教學的產品,而是教師教和學生學的工具,為教與學提供基礎性的文本材料。
  • 新課堂,新生態:重構基礎教育的教學流程與方式
    2016年以來,他陸續選擇珠海金灣區地處偏遠的海澄小學、三灶中學、小林中學與紅旗中學等普通中小學校作為業務試點,推廣科大訊飛推出的「智慧課堂」「智學網」等智能化教學系統。短短兩年間,師生們的高參與度、系統應用的常態化與逐步顯現的教學成果都讓他收穫「意外的驚喜」。
  • 師苑小學舉辦「加強學校文化建設,重構課堂教學結構」教學研究周活動
    為轉變教師教學行為,提升課堂教學效率,11月17-19日,師苑小學舉辦了以「加強學校文化建設,重構課堂教學結構」為主題的教學研究周活動。本次教學研討活動得到花山區教育局和兄弟學校的大力支持,來自和縣、當塗縣、博望區、雨山區、花山區的多所學校的教師參加了此次教學研討。歷時三天的教學研究活動,師苑小學共有35位教師參與,超教師總人數的三分之一。
  • 教學課件在線化流程的設計要點
    從教學課件的使用場景來分,有面向面授課堂教師備課和上課使用的課件,有面向直播課、錄播課教師上課使用的課件,還有面向學生自主學習使用的課件。本篇我們主要談一下針對面授課堂教師授課場景的課件,進行在線化生成的流程以及設計要點,以幫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在教研系統中如何進行課件的在線化以及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 預告 || 「校長雲中雲」第二期來啦——全面複課後的教學重構
    在防疫到位的前提下,學校如何調整教學計劃、開展課堂教學?這意味著要全面而理性地審視非常時期的課程與教學「怎麼樣」,進而直面學校全面複課的「怎麼辦」:如何做好線上與線下教學的銜接和轉換,進而重構教學模式;如何面對多樣化的學生差異與分層,進而重構教學組織;如何利用信息技術與網絡資源,順勢而為讓教學步入深層次變革;…… 「校長雲中雲」第二期聚焦「全面複課後的教學重構
  • 整本書閱讀的教學重構
    實施背景葉聖陶先生在《國文教學兩個基本點》中指出:閱讀是吸收,寫作是傾吐,傾吐能否合於法度,顯然與吸收有密切的關係。我發現,因為學生的閱讀質量不高,對故事情節、人物情感等不能建立必要聯繫,所以在寫作表達上沒有系統,是零亂、碎片化的。
  • 郝京華:科學課程重構的三大著力點
    美國生物教育專家諾瓦克說:「我們認為了解科學教學的改革歷史和社會文化脈絡,以及認清衝擊教室實踐面的外力因素,是專業訓練中間非常重要的一環。」科學教育從事實性的知識到現在的科技素養,發展重點一直在變化,那麼原來的科學知識就不要了嗎?所以提出來的問題是過往的價值取向是消失了,還是進化到更高位的框架內以新的形勢生存?
  • 上海:重構融合 打造勞動教育教學新課堂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任朝霞)近日,上海印發《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實施意見》,全面對照落實中央精神,結合上海作為超大城市開展勞動教育的實際情況,立足大中小幼一體化建設等工作基礎,瞄準解決學生不想勞動不會勞動、專任教師匱乏、社會合力不足等瓶頸短板,在課程教學改革、教師隊伍建設、資源整合保障等方面拿出實招硬招,努力建設具有時代特徵和城市特色的勞動教育體系
  • 信息化手段重構課堂!廣州中學將投1億打造智慧校園
    研討會從教育信息化入手,以智慧課堂為重點研討內容,多位專家就如何利用智慧課堂打破傳統教育課堂模式,以信息化科學技術為媒介實現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多維度互動,進而有效提升教師教學效果和促進學生學習成果等方面展開討論。
  • 泰笛9.5億併購天天洗衣 推動全行業流程重構和數位化升級
    通過此次併購,泰笛將重新定義5G時代的洗衣行業,推動全行業的流程重構和數位化升級,服務覆蓋全國672個城市和4億多人口,突破洗衣服務的地域邊界讓用戶以國民價格即可享受統一的高品質服務。「我們希望用5G的技術,更加高效地重構整個洗衣行業,實現洗護雲端化,服務Face to Face化,價格國民化。」泰笛創始人姚宗場說到。目前中國擁有洗衣店超過40萬家,其經營模式大部分為傳統的個體戶前店後廠模式,存在效率低下、洗護質量參差不齊、汙染嚴重等現實問題。
  • 用技術重構學校教育生態,突破變革瓶頸
    當網際網路+走入學校,就仿佛為學校的變革按下加速鍵:它能提供雲網端一體的數位化基礎設施,改變傳統教學模式,使學習資源變得隨手可取;它能提供強大的網絡支撐,打造實時協同通訊、大規模協作辦公、虛實融合生成教學空間等,為師生提供線上線下多樣化的教學形態;它能提供最全面的數據和信息資源,為學生勾勒精準的數字畫像,便於老師對學生提供更加個性化的學習指導,也能及時為學生和家長提供知識評價反饋
  • 用設計思維重構教與學
    四階段重構理解力課程框架理解力課程框架的探索與實踐經歷了教學模式建構、學科結構優化、學科間整合、課程整體重構四個階段。在課程整體重構階段,我們通過課程的統整、創生、評價、研究與實踐等方式,系統解決前三個階段存在的問題。第一階段,教學模式建構階段。
  • 疫情防控常態化,基礎教育要重構
    河南省許昌實驗小學校長杜偉強認為,疫情期間線上教學帶來的啟示是,教育資源開放共享,學校要敢於打破圍牆,讓師生融入社會化大學校。江西省南昌大學附屬小學校長餘衛認為,線上教學從權宜之計走向長久之計還需解決一些問題:「一是認識問題,讓線上學習成為一種常態方式;二是技術問題,線上學習效果可持續離不開物質保障,硬體設施方面需要政府、社會和家庭關注。」同時,疫情期間線上教學也為教育轉型指明方向。
  • 翻轉課堂的教學理念,在音樂教學中的實施,長見識了
    這種新型的教育教學形式,顛覆了傳統意義上的課堂教學模式,也讓處於課程教學改革膠著狀態的人們看到了課堂改革的新希望。所謂翻轉課堂,即是對課堂內外的順序進行調整,由傳統的先教後學教學模式反轉過來實施先學後教。也就是說把學習的主動權從教師手中轉移給學生,學生先自己學習,然後向教師提問,教師再進行答疑解惑,引導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應用知識,這樣可提升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獲得更佳的教學效果。
  • 校企協同創新 重構人才培養方案
    校企協同 重構人才培養方案瞄準現代社會對複合型軟體人才的能力要求,以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與創新精神為核心,南航始終踐行「夯實數理基礎和強化實踐能力相結合,實踐教學與工程應用相結合」的創新人才培養理念,改造傳統工科一元化培養模式,建設多元化、有特色的學科交叉和產教融合的專業培養方案,強調產業需求與專業人才培養的有機結合。
  • 後疫情時代基礎教育走向融合與重構
    河南省許昌實驗小學校長杜偉強認為,疫情期間線上教學帶來的啟示是,教育資源開放共享,學校要敢於打破圍牆,讓師生融入社會化大學校。江西省南昌大學附屬小學校長餘衛認為,線上教學從權宜之計走向長久之計還需解決一些問題:「一是認識問題,讓線上學習成為一種常態方式;二是技術問題,線上學習效果可持續離不開物質保障,硬體設施方面需要政府、社會和家庭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