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Alex媽媽在我們的qq課堂在線跟大家分享了她在育兒之路上的成長,引發了媽媽們的共鳴,讓大家都深受感動。
當媽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你是否也曾有意無意地期待自己做一個完美的媽媽?然而實際上,對自己的要求超出了現實的能力,隨即感到疲憊、無力、自責、懊惱……
請記住,不是只有你一個人曾經有這樣的感覺。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Alex媽媽是怎樣從一個壓力山大的媽媽,成為一個讓自己的生命自然流淌、充滿愛的「好媽媽」。
因為這是一個有關兒童教育的群,而作為一個媽媽,我並不優秀。所以能得到一個這樣的分享機會,一方面我很感恩,另一方面,我也想就一個並不優秀的媽媽的角度去分享我走過的一些時光。
我想分享的內容分為三個部分,一個是:用力過猛的媽媽;二是:自我悅納的媽媽;三是:到底怎樣才是一個夠好的媽媽。
在生育寶寶前,我本身對孩子是有很大壓力的,我覺得我不知道如何跟孩子相處,同時我也很怕面對孩子對我的那種不喜歡和拒絕。
在準備要寶寶後,我上了很多課,可以說是藉由這些課程強行將我對孩子的那種壓力感排解掉了。
但是,當一個鮮活的生命來到我的世界的時候,我才發現,我真的做不來。
孩子哭鬧的時候我會緊張而理性地從紙尿褲檢查開始,摸手摸額頭,然後試著餵奶……餵奶也非常不順利,ALEX經常嗆到,然後大發脾氣,發脾氣的時間幾乎是喝奶的兩倍,整整三個月後,ALEX完全依靠自己學會了準確地在自己不想喝奶的時候壓住奶頭,不會像最初一樣突然拔出奶頭然後被噴射的奶水弄一臉。
我和ALEX的連接讓我特別沮喪和挫敗。
然後是我和婆婆的相處,他們會在孩子哭鬧的瞬間圍攏過來,讓我覺得一群人等著接過我的孩子,然後搞定他……
但問題並不在於我做不來,而是我不能面對「我做不來」這件事。
因為我學習了很多,學習了那麼多,我不是應該跟孩子連接的很好麼?
我不是就應該能在他進入我懷抱的瞬間就被安慰到麼?
為何我覺得自己每天除了疲憊感就是想發脾氣呢?
那種和孩子一起的寧靜、愛、溫暖、有趣以及天然的連接,都去了哪裡?
孩子的敏感期並未如約出現,或者說焦慮的我根本就沒有觀察到孩子的敏感期;他沒有順利地將大拇指伸進嘴裡,卻在進入幼兒園後開始到處「品嘗」各種物件兒;他沒有到處亂塗亂畫,卻在5歲的時候開始熱衷於在牆上創作……
還有一些敏感期,我至今也沒有看到過。但是,我不敢說,甚至不敢問,我自己帶著滿心的疑惑找答案。
直到有一天,ALEX在舔電梯的牆面時,我突然深刻地感受到我的壓抑,這麼多年來,我在多麼努力地去做一個我心目中的「好媽媽」,然後等著孩子一個接一個「正常化」的表現,我並未真正地去看見他,我摘下傳統意義上對孩子貼的標籤,然後又貼上一個我學習來的「新標籤」,當然這並不是那些課堂傳達的本意,只是,你知道,發生在每個人身上的化學作用就是如此不同。
所以,結果就是,ALEX並不吃那套,他在看著我的各種「作」。
然後用真實的他一再請求我的看見。
那一刻,我全然地看到我的努力,我真的太想做個好媽媽,只是這個努力把我的感覺都隔斷了,我不允許自己覺得累,不允許自己有不愛孩子的感覺,不允許自己產生不接納孩子的感覺,不允許自己表現的不獨立,不允許自己在孩子面前顯得不積極……
但那就是我,我耗盡了力氣去做另一個我,還有什麼能量去陪伴我的孩子呢?
那天,我把ALEX緊緊摟在懷裡,摟了很久很久,孩子只是靜靜地讓我摟著……
然後我說:「媽媽愛你,謝謝你!」
ALEX撅起小嘴,小雞一般認真地親了我整個臉。
那一刻我才那麼深刻地體驗到孫老師一直說的「孩子的生命滋養了我們」。
那一天,我對自己說,放鬆下來,好好地享受自己的生命,不論她是黑,還是白,享受那個真實的自己,好好地活一把……
我慢慢學會接納發脾氣的自己,並且告訴孩子:「ALEX,媽媽現在真的要發發脾氣了,生氣已經衝出我的天靈蓋兒了,或者我們分開呆會兒!」
我慢慢學會接納抱怨老公的自己,並且告訴他:「嗨!你必須抽點兒時間讓我抱怨你!或者你去外面請個自帶工資、自帶暖被窩功能、還不會抱怨的阿姨!」
我慢慢學會了接納自己拒絕老人家提出的經濟上的願望,並且告訴婆婆:「這個太貴了,咱們走!」
我慢慢學會了放下各種自責,我開始擁抱自己的各種面向……
我越來越發現生命的豐富和豁達,哪裡有那麼多過不去的坎,邁不過去的問題?
再大的問題,放它一放,也就過去了……
如果我都不愛那個黑暗角落的我,我又怎麼可能真的接納孩子的全部,如果愛不是全部,又如何談愛?
我們知道生命的不完美,那就擁抱這份不完美。
擁抱不完美的每個瞬間,都會讓我體驗一次走向「完整」。
我從對老公、婆婆不配合的生氣走向對自己的自責、然後走向對自己的愛,我發現,愛的力量是從黑暗中走出的。我對自己的黑暗充滿了感激!
我曾做過的過頭的事情遠不止於發發脾氣、吵吵架,但那都是我的一部分。
那就是我。他們都存在。他們也是我存在世間的證明。
當這個變化發生後,育兒已經不是我生活的重心了,跟ALEX相處的方法都好像可以從我身體裡長出來的一樣。
我只問自己一句話,想想看,他此刻需要的是什麼。或者,好的,我知道此刻他需要什麼,但是,我需要先照顧一下自己。
每天的生活從一個非常波折的狀態進入一個平穩的狀態中,我想也許下一個波折就會來臨了,但是,面對那個波折的我,一定更有空間容納發生的一切,也知道所有一切都會過去,那種絕望感和孤獨感不會把我再壓倒了。
所以回到我們最後的一個話題上:到底怎樣才算是一個足夠好的媽媽?
對於我來說,我首先是一個平凡的人,有一段自己的基因和背景,我帶著這樣的背景與帶著不同基因與背景的老公相遇,然後,我成為一個平凡的妻子,我們一同養育了一個孩子,讓我成為一個帶著自己基因和背景的媽媽。
這個媽媽只需要有一點,就足夠了:她因為愛,而從未讓自己的生命停滯不前過。
我的分享就到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