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西梅APP】設為星標⭐️更容易見到我
學生成績必須服從正態分布!
說實話這句話還是第一次聽見,只聽說過學生成績出來後統計發現它服從正態分布,話沒有聽說過給分要求服從正態分布的呢。
有時候,有些學校還真的是在刷新我們的認知。
如何看待中南大學吳嘉老師怒懟教務辦規定「學生成績必須服從正態分布」?
知乎這一問題描述的內容是真讓人憤怒!
以前考試是都是希望學生都考一百分,現在是變成按分布給分了嗎?
那些真正努力了好好學習了的同學難道就要因為這個「正態分布」得不到應得的成績嗎?
怪只怪全部學生都優秀?
《概率論》這門課幾乎每個大學生都會學到,前人研究出偉大的數學知識是讓人們學習應用幫助我們的,而不是作為一個條條框框限制我們自由發展的。
「學生成績必須服從正態分布」不僅是對學校的諷刺,更是對《概率論》的諷刺。
當學生的時候,學習數學就一直被正態分布的恐懼所支配著,沒想到等你到了以後找工作的時候,還會因為學生時代服從正態分布的成績受到影響。
嚴格按照「學生成績必須服從正態分布」規定的教務辦真的懂隨機分布嗎?
從概率統計規律看,「正常的考試成績分布應基本服從正態分布」是正確的,但是必須考慮人與物的本質不同。
我們應該在數據中找規律,而不是在規律中去框定那些數據應有的分布。
就好像是你發現了一個答案,然後努力地去想符合這個答案的問題,這又有什麼現實意義呢?
其實很多高校都會用學生考試的成績分布來評價課程試卷水平以及難易程度的高低。如果學生成績普遍較好的話,說明這個老師的試卷出得過於簡單了,反之就是難度較高。
但是這種片面的觀點是有局限性的,因為人是很難預估的。如果說相較於以前,試卷的難度已經夠大了,但是考試的學生是不一樣的,他們的努力程度也是不同的,取得的成績也是不同的。
你不能在學生優秀的前提下,因為這些硬性規定,強制把學生歸列在「差」的行列下。
即便是高考,目前也不再以正態分布作為標準,只要峰度和偏度合理就可以。到了課程考試,更沒有必要把正態分布作為試題質量,甚至教學質量的嚴格標準。
其實如果真的想讓成績變成正態分布,當然可以篡改數據,甚至不要考試了,直接構造隨機數作為成績提交上去就可以了。
在學生時代遇見一個好老師是很幸運的事情。
比如說這個頂著學校教育部門壓力,還在勇敢發聲的中南大學吳嘉老師。
這個老師夠剛!
喜歡!佩服!
能夠設身處地為學生著想、和學生站在一起的才是好老師,可能這就是相處中積攢的師生情,是那些坐在辦公室裡的政務們感受不到的吧!
用一句小時候非主流的話說就是,「哪怕全世界背叛了你,我也會站在你身後背叛全世界」。
老師的勇敢和擔當讓我們敬佩,只希望學校沒有對他施加太多壓力,讓他能夠繼續教書育人。
「請轉發!我還是那個滿滿正能量的老師!」也是real可愛了!
老師也是人,也有自己的喜怒哀樂,也不是萬能的。比起那種板著臉的老師,這樣情緒外露「上臉」的老師才更可愛。
很多人給了老師過於刻板的印象,比如說嚴格、不苟言笑、兇等,好像「學生怕老師」也是一個常態了,老師們也在努力維持自己的形象,擔心和學生做朋友後以後會管不了學生。
很多時候,一個朋友說的話永遠比一個老師說的話有用的多,朋友說的話你會認真思考聽進去,老師說的話很多時候你只會瞎答應。
學生是多樣的,不能用唯一標準去限制他們。
老師,是以教書育人為責任的,而不是為了追求成績數據完美。
教育,也是以培養學生為目的的,而不是為了滿足規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