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國務院國資委、新華社指導,國資委新聞中心、國資委研究中心、經濟參考報社主辦的首屆「中國企業改革發展論壇」,23日在京舉行。本次論壇的主題是「改革新動能·優化供給側」。
國家開發投資公司董事長王會生在論壇致辭中表示,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要通過投融資產業培育、資本整合推動國有資本向關係到國家安全、國民經濟命脈和國計民生的重要領域和行業集中,特別是要向戰略新興產業集中發揮國有資本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的引領作用。
以下為演講實錄:
各位領導、各位來賓:非常榮幸參加今天的論壇。大家交流溝通學習經驗機會十分難得,我就結合國家開發投資公司改革發展的世紀壇幾點體會和認識,不妥之處請大家批評。第一點體會和認識就是國企的發展靠改革。國有企業改革在經濟體制改革中處於基礎性、關鍵性和核心的位置,國有企業搞好了有利於國有資本的保值增值,有利於提高國有經濟的競爭力,有利於放大國有資本的功能。
國家開發投資公司20多年的發展實踐使我們深深地體會到在公司發展的每一個階段,我們都要根據外部環境的變化和發展的需要不斷改革、不斷創新,也可以說國投發展的20年沒有改革、沒有創新就沒有國投的今天。正是依靠不斷的改革和創新,國投實現了規模和效益的持續增長和良性循環。公司類資產從2003年700多億增長到今天的4500多億,利潤從當年的8億多到今年的180億,平均每年增長27%,連續12年獲得國資委考核A級,四個任期的優秀,所以我想國投的實踐充分表明國有企業沒有改革和創新就沒有發展的出路。
第二點體會和認識就是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要充分發揮央企的帶動和引領作用。我想從兩方面來解釋。一是要主動融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機遇也是挑戰,特別是中央企業在推進供給側改革過程中要順勢而為,主動融入,發揮引領和帶動作用。一方面要在供需結構錯位中尋求發展機會,另外通過三去一降一補提升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同時要通過創新來探索新的發展路徑。也就是說我們過去傳統的需求已經發生變化,我們要向著新的需求努力發展。
另外就是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要發揮國有資本的引領作用,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要通過投融資產業培育、資本整合推動國有資本向關係到國家安全、國民經濟命脈和國計民生的重要領域和行業集中,特別是要向戰略新興產業集中發揮國有資本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的引領作用。國投這幾年的體會和認識主要在三個層面上加大資本引領的力度,發揮國有資本投資公司的獨特作用。
一是投資導向作用,一方面要引導社會各類資本投資在經濟和區域發展中起重大支撐作用的大項目。比如說國家投資開發公司投資了亞龍江流域梯級開發項目,比如天津北疆循環經濟試點項目,新疆羅布泊硫酸鉀生產基地等等。二是在國民經濟發展薄弱環節,比如養老、扶貧、生物能源、節能環保、循環經濟等方面加大投入,加大國有資本的引導。三是將投資基金作為培育戰略新興產業的有效途徑。實際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補一方面是去、一方面是補,一定要向新興產業努力加大力度。所以國投先後成立了國投創新、國投創意等五家資本基金管理公司,先後發起設立了國家先進位造業產業投資基金、國家科技成果轉化基金、國家新興產業創意投資引導積極等等,目前我們管理的各類基金已經接近1500億元,在戰略新興產業發展當中發揮著積極的作用。
二是大力調整結構。國有資本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要堅持有進有退、有所為有所不為,不斷調整優化提高配置效率。一方面採取市場化的手段退出不符合資本功能定位的項目,過去的14年,我們通過市場化的機制退出了1800多個項目,回收了2600多億元重點保證國家新興產業的投入。二是發揮國有資本投資公司市場化、專業化運作的平臺作用,先後整合了五家中央企業,在部級結構調整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三是加大資本調整力度,2014年把航運板塊全部化轉給中海中遠集團,2016年主動將500多億元煤炭資產全部整體移交給中煤公司,在資本結構調整上服從於、服務於國家戰略,以最大的決心、最大的力度堅決執行。
三是創新發展。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要不斷提升創新能力,在資本運作、併購重組等方面把國有資本的創新孵化優勢發揮出來。我們貫徹中央關於打贏扶貧攻堅戰略部署,和菸草公司、財政部先後發起了28億元的中央扶貧基金,在國資委的推動下,我們又聯合所有央企發起了122億元的扶貧產業基金助力精準扶貧。我們積極響應老齡化的挑戰,組織健康投資基金,面向普通階層解決失智老人的問題,探索醫養結合的模式。為了解決京津冀水資源短缺的問題,我們積極推進海水淡化,我們在天津北疆投產的海水淡化項目是我們國家目前最大的海水淡化項目,也是唯一的一個海水淡化直接打到城市管網裡,為老百姓飲用的設備,而且二期工程的海水淡化裝置已經完全實現了國產化。我們積極參與檢驗檢疫行業的改革,加快中國製造與中國標準的接軌,助力中國標準進入國際標準體系,服務於製造業強國戰略。
第三點體會就是在深化改革中創新體制機制,激發企業活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與落實新的發展理念、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是相通的,核心就是體制機制的創新。2014年國資委把我們列為國有資本投資公司的試點單位,我們一直圍繞著試點做什麼,試點怎麼做開展我們的改革。我們的做法就是四個試,一個是試方向,一個是試機制,一個是試管理,一個是試黨建。通過試方向解決幹什麼,通過試機制解決怎麼幹,通過試管理解決怎麼管,通過試黨建解決國有企業黨建工作、黨的領導弱化、淡化、邊緣化的問題。
第一個試方向,特別是把國有資本運營要服務和服從於、集中於在改革中向命脈和民生的原則。二試機制就是加大授權力度,我們現在已經把所有的管理權完全授予子公司,回歸於企業的本源。三是試管理,就是重心下移,激發活力,重組整合,重塑總部職能。去年總部的改革把職能部門從14個部門減到9個,處室從56個減到32個,管理人員控制在230人以內,實現了小總部、大產業的構架,而且我們整合監督力度加大保證國有資產不流失,特別是加大專業監督和職能監督的結合,加強紀檢監察監督和業務監督的整合,加大了稽查和問責力度。四是試黨建,管理方面機構、機制人員到位,另一方面就是按照國有企業黨建工作會議的要求,一肩挑,推進黨的建設與法人治理結構相統一。第三在混合所有制企業全面加強黨的建設,制定標準,確保企業發展到哪裡黨建就跟到哪裡,真正做到有組織、有活動、有作用,有影響。
今後還要進一步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要求,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當中發揮央企應有的作用,同時在這裡我也要感謝所有的企業和各級政府以及媒體的朋友,特別是民營企業的朋友們對國投多年以來的支持,也希望大家進一步加強合作、加強交流,為我們國家的經濟做貢獻。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