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錢人越來越有錢,而窮人越來越窮?有錢人到底是怎麼賺錢的呢?經濟學家們利用「馬太效應」對以上問題作出了答覆。
01
什麼是「馬太效應」?
馬太效應的概念來源於聖經《新約·馬太福音》中的一則寓言,在故事中,講述了一個主人拿了3份金子給3個僕人,最後剝奪了那個什麼都沒做的僕人,獎勵了給賺了大錢的那個僕人。
簡單解釋就是好的會越來越好,壞的會越來越壞。也可以這麼說,窮人會越來越窮,富人會越來越富。那麼窮人有沒有機會從馬太效應詛咒中走出來呢,只能告訴你沒那麼容易,但這並不代表沒有機會。
「馬太效應」定律揭示了人類社會殘酷的生存定律,也是每個人突破社會階層的最靠譜的方法。
正所謂人生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也就是說,我們的人生,要麼越來越好,要麼越混越差。我們一出生就必然會處在馬太效應的魔咒下。
當你出生的時候,你的家庭背景決定了你學前所得到的教育資源,以及能夠打下的教育基礎。
如果你長時間沒有感覺到變化,甚至是有些暗自滿足於現在的狀態,那麼很可能你在滑向深淵。沒有變化、安於現狀是極度危險的,其實是在走下坡路。
02
馬太效應下的貧富人生
經濟學上,馬太效應常被用來解釋窮者愈窮、富者愈富的兩極分化現象。 從投資學看,「馬太效應」反映了資本的複利效應和規模效應,即財富資源會自動向資本更多、投資能力更強的富人傾斜。
它讓不善理財者盡嘗通脹帶來的苦果,辛辛苦苦賺來的收入不但沒有增值反而貶了值。而善於投資或理財的人,卻讓他們通過負利率收穫了「資產升值」的果實,使自己的錢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多。
如果「窮人」不改變理財思路,繼續保守理財的話,那還是會應驗馬太福音中的那句經典之言:讓貧者越貧,富者越富吧!
機會成本: 當你擁有更多的 資源時,那麼你的機會成本更多,成功的機率更大,風險也更加低。
原始積累:你投入的原始積累越多,收穫的回報也就越大。
先入為主:你十年前就開始投入理財,與十年後投入理財,那麼中間就差了十年的收益,時間線拉的越長,差距越大。
積極思考:一個人只要努力,讓自己變強,就會在變強的過程中受到鼓舞,從而越來越強。
消極思考:這社會上大多數人並不具有足以變強的毅力,馬太效應就會成為逃避現實拒絕努力的藉口。
財富啟示: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我們應該改變我們能改變的,積極面對我們所不能改變的,態度積極主動執著那麼你就獲得了精神或物質的財富,獲得財富後你的態度更加強化了你的積極主動,如此循環,你才能把馬太效應的正影響發揮到極致。
03
利用「馬太效應」創造財富
在投資理財中,我們如何運用馬太效應為自己收穫更多財富呢?
(一)理財從當下開始
「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
理財投資也是如此,鈴姐在文章中多次到複利,複利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時間」。隨著時間的推移,複利的力量會越來越大,收益翻的倍數也越來越多。
理財上的馬太效應也有同樣的特質,同樣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差距越來越大。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線上生活微刊。
所以什麼時候適合開始理財?
答案是:「現在!」
(二)趁早投資自己
如果你的起步比別人晚,不妨從現在開始,立即採取行動,而且每天都要比別人做得多、做得好,不斷地地去學習,不斷地豐富自己,使自己更具競爭力,在自己的行業中,才會有所建樹。
當你把自身競爭力發展成一個優勢,那麼也可以把自己當成一個投資項目,趁早投資自己,提升自己的技藝和水平。當你具有一定 的優勢時,馬太效應會幫你把你需要的資源全部聚攏到你身旁。
(三)抓住時代趨勢
在投資理財中,更多投的是趨勢, 跟著時代的趨勢前進,則會一路順風,在馬太效應裡,擁有更多機遇的人,就有更多選擇的餘地。
如果我們能在時代的浪潮中抓住趨勢和機遇,我們就能比別人看得更遠,預測得更早,行動的更快。從而使我們的資本積累更早開始,當別人開始時,我們早已把他們遠遠甩在背後。
(四 )總結
1、不管做什麼事情,應該從當下開始。
2、把自身當成一個投資項目,不斷提升自己。
3、鍛鍊前瞻性思維,抓住時代趨勢和機遇。
4、不管是馬太效應,還是其他規律,我們要做的就是積極地去面對,改變我們能改變的,積極面對不能改變的,既要順勢而為,也要打破規則,才能迎來逆襲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