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理
離子交換層析的原理簡單來講是基於帶相反電荷分子間的相互吸引。蛋白質表面所帶的電荷取決於其PI和環境PH。構成離子交換劑的基礎介質通常為多孔珠形式,可以為蛋白質的吸附提供足夠大的表面積。固定於基礎介質上的的帶電配基可以帶正電荷也可以帶負電荷。為提高介質的結合容量,可將帶電荷的多聚體取代小分子配基植於介質上。無論電荷配基的分子大小,我們可以將分為陽離子交換劑和陰離子交換劑。陽離子交換劑帶負電荷,而陰離子交換劑帶正電荷。當蛋白質溶液PH值大於目的蛋白PI時,蛋白質帶負電荷,可與陰離子交換劑結合;當蛋白質溶液PH值小於目的蛋白PI時,蛋白質帶正電荷,可與陽離子交換劑結合。離子交換劑本身就相當於酸或鹼,而電荷的歧化反應取決於其PH,強的離子交換劑,本身相當於一種強酸或強鹼,在較寬的PH範圍內,所帶的電荷不會發生改變;但是,若離子交換劑卻會發生改變。
離子交換層析的一般操作步驟
1、加載鹽溶液;
2、平衡層析柱;
3、蛋白質上樣;
4、洗去未結合物質;
5、洗脫;
6、再生;
7、消毒處理;
步驟
緩衝液濃度
緩衝液體積
加載鹽溶液
平衡
蛋白質上樣
洗去未結合物質
洗脫
線性梯度
分步梯度
線性PH梯度
手動PH梯度
再生
消毒處理
>=1mol/L
10-100mmol/L
與平衡緩衝液相似
含最終添加物的平衡緩衝液
0-500mmol/L鹽
150-500mmol/L鹽
<50mmol/L
<=10mmol/L
1mol/L高濃度鹽
>=1cv
達到10cv
取決於動態結合容量
>=1cv
10cv
1cv
1cv
>=1剩餘時間
1、因為平衡離子必須要徹底的飽和帶電荷的配基,所以鹽溶液的加載是至關重要的。此步驟通常採用含有1mol/L NaCl、摩爾濃度10-100mmol/L的緩衝液進行。很少使用KCL,二價離子避免使用。加載緩衝液的體積至少1個柱體積,以確保層析柱飽和。
2、平衡層析柱時,採用緩衝液應適宜於蛋白質結合。依據具體情況確定緩衝液的類型、PH及鹽濃度。平衡緩衝液至少需要10個柱體積,以便獲得更穩定的PH環境。
3、蛋白質溶液上樣時應採用與平衡緩衝液一致的PH和電導率。可採用分子篩層析,透析或滲透對蛋白質溶液進行脫鹽,以達到與緩衝液相同的離子組成,進而獲得相對穩定的上樣條件。
4、完成蛋白質上樣後,洗去未結合的物質。首先採用平衡緩衝液清洗,也可採用多步驟清洗,結合緊密的蛋白質可以採用稍高鹽濃度的平衡緩衝液清洗。
5、洗脫會受到線性或分步鹽梯度的影響,一般先採用線性鹽梯度洗脫,維持梯度約10個柱體積,梯度操作需要兩種緩衝液,平衡緩衝液和用於加載相反電荷離子所用緩衝液,大多數情況下並不需要後半段的梯度,因為多數蛋白質都可以在150-500nmol/L的鹽濃度下從離子交換劑上洗脫下來。
6、層析柱的再生最佳條件是使用最初加載鹽溶液相同的緩衝液。當蛋白質溶液中含有脂類,內毒素、和其他粘性物質時,推薦具有腐蝕性的試劑進行再生,優選1mol/L的NaOH,NaOH的使用濃度取決於固定相的耐受性。一般使用1個柱體積就足夠了,頑固性物質可將層析柱侵泡與NaOH溶液中。
7、NaOH的處理同樣具有消毒作用。它可以減少層析柱中的細菌數量,但層析柱一般不進行滅菌處理。
8、層析柱需要用再生緩衝液仔細清洗後才能儲存,儲存時用相反的電荷離子將層析柱完全飽和。層析柱飽和後用緩衝液進行清洗和儲存,如20%乙醇。
原核蛋白不表達原因匯總
離子交換層析原理
可溶性表達策略及原理
q1036529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