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日賣貨10萬,貧困鄉村野生網紅賺翻了,拍短視頻成「全村希望」

2020-12-22 紅豆角平臺

01

野生網紅成為「全村的希望」

1)「貴州苗家姑娘」王啟紅

幫當地貧困戶賣山貨,為老人小孩公益募捐

王啟紅有一個短視頻帳號叫「貴州苗家姑娘」,上傳內容全部是貴州苗侗農家美食與和睦的家庭關係,她擁有最真實的農村生活,很多都市人群不曾經歷過。

王啟紅的家人、火塘和臘肉,當時他們正在做燜羊肉

2017 年 10 月份,王啟紅無意拍攝了一個媽媽在廚房做飯的視頻上網上,家裡的一小塊兒臘肉被拍到,一些眼尖的粉絲看到後給視頻評論,「你視頻裡的那個肉是貴州臘肉吧?我想買一點,賣嗎?」

「我沒想過家裡的臘肉能賣。」她沒在意,繼續上傳媽媽做飯、摘野果、做農活的視頻。

直到2018年,她的視頻出現爆發式增長,很多視頻的播放量都以萬和數十萬計。

王啟紅和楊彬

這之後,王啟紅開始售賣的當地的土特產,大多是時節性山貨,即摘即賣。她娘家人看她辛苦,建議她曬乾了賣,她卻說,「人家就是看中山貨新鮮才買的」。

去年,王啟紅還幫當地的一個貧困戶賣了花椒等山貨,掙了兩千多元錢。

今年8月26日,她從網友處徵集到了一千多元公益捐款,給當地小學的小學生買了書包、水果。從集資到發放捐贈物,用了一個星期左右。

圖中右一是王啟紅

小時候,她家裡很困難,得到過公益幫助,助人為樂的種子一直埋在她心裡。

今年,她已經做了兩次公益,給孤寡老人送被子,給學生送文具。而從2013年開始,她就作為中間人著手公益事項了,她很開心能發揮自己的一份力。

2)「愛笑的雪莉吖」袁桂花

98年的她用短視頻把特產賣出山區

好吧,我們這裡叫她「雪梨」吧。雪梨所在的天柱縣,是貴州50個貧困縣之一。她一家十來口人以種地為生,家境貧寒。

袁桂花

她常常拍攝自己種地,採果子,釀酒,捉魚的鄉下生活,七八米長的樹樁,扛起來就走。

這讓她收穫了310多萬粉絲。

袁桂花的直播間,這裡是她家做飯吃的廚房,也是接待客人的「客堂」

如今雪莉在展現農村生活的同時,也讓網友了解了當地農業特產和野果。通過拍短視頻銷售特產,雪莉一家收入從一年兩三萬提升至二十餘萬元,負擔了一家11口老小的生活費用。

讓這個本面臨疾病、殘障等許多問題的家庭脫離了貧困。

雪莉也常常幫鄉親一起賣貨,背著竹簍去老鄉家收野果和特產。

今年,她又開始研究起了當地特色農作物血藤果,當地農戶以土地入股的形式跟她一起種植血藤果。因為帶著大家一起致富,現在,在鄉親們心中,這個20歲的女孩子「很厲害。」

袁桂花的桃源客棧,她親自參與建造

3)COS「魯智深」的蔣金春

幫著200多家農戶賣出了農產品

已到不惑之年的蔣金春,為了照顧身體不好的父母以及不想再讓孩子當「留守兒童」,放棄了在浙江義烏打了11年的工,毅然選擇回老家。

在朋友的點撥下,蔣金春化身山村「魯智深」,拍攝自己在山村裡生活的趣味短視頻。從筍乾的製作到山茶油籽採摘,從山裡美景到村頭新屋,都被蔣金春收錄在短視頻和直播中。

如今,他已經擁有近百萬的粉絲。

在他的幫助下,當地近50個自然村的200餘家農戶賣出了農產品,其中包括40多戶貧困戶,售出的家鄉甜茶就超過2000公斤,有的農戶因此一年增收2萬多元。

能陪伴親人又能帶領周邊的鄉親們致富,這樣的「魯智深」,成了當代返鄉創業者的典範。

4)高原採菌女孩格絨卓姆

一人售空全村滯銷山貨

21歲的格絨卓姆,是來自四川稻城亞丁的藏族姑娘,以外出打工和挖蟲草松茸為生。

最初玩短視頻時,卓姆只是為了分享生活。沒想到一次她發布的挖蟲草的視頻上了熱門,獲得了幾十萬點讚和評論,到現在卓姆已經擁有112萬粉絲了。

自從拍短視頻走紅後,不斷有網友找卓姆買蟲草和松茸。自己家的蟲草全部賣出後,卓姆又到各家各戶去收沒有賣出的蟲草,不只在自己村子收,隔壁村子、甚至更遠的村莊滯銷的蟲草都被卓姆賣了出去。

今年6月份,一個多月的新鮮蟲草季節,卓瑪通過短視頻賣了30多萬的草。

2019年卓姆有一個更大的規劃,建一棟大房子,在院子裡每天向網友介紹家鄉的特產,讓鄉親們在一起加工、包裝,這樣帶著大家一起致富。現在,房子已經動工,卓姆離她的計劃又近了一步。

5)內蒙草原青年太平

拍短視頻賣牛肉乾,幫助牧民提高收入30%

幾年前,家住錫林郭勒盟烏拉蓋管理區巴音胡碩鎮的太平開了一家草原牛肉乾專賣店,但一年收入不過兩三萬元。

2017年,太平學會了用短視頻,從此開始不斷上傳牛肉乾被燻烤得滋滋冒油的視頻和自己的日常生活片段。很快,這位33歲的蒙古漢子成了鎮上的「網紅」,粉絲數量超過13萬。

藉助短視頻,他的牛肉乾生意也大有起色,銷售範圍也由錫林郭勒擴大到了全國各地。

據介紹,僅今年上半年,太平的牛肉乾的銷售額已達到120萬元。現在太平的店裡不只有自家牛肉乾,還有其他店的奶製品和酒,太平會在網上一併推銷它們。

「找我幫忙賣貨的,只要東西質量有保證,我都會幫忙。」太平認為草原人生活不易,幫忙是應該的。

據當地人說,為太平提供牛肉的牧民普遍收入提高了30%。

6)「浪漫侗家七仙女」

仙女下凡留住了侗家年輕人

貴州省黔東南黎平縣蓋寶村,是全國鄉村旅遊扶貧重點村,這裡交通不便,百公裡路要走4個小時。

2018年,幾名侗族姑娘化身「浪漫侗家七仙女」,在視頻上身著侗族民族服裝,表演民族歌舞、織侗布,介紹山區侗寨獨特美景。一時間成為短視頻平臺上知名「民族女團」。

「浪漫侗家七仙女」楊妮丹、吳美瓊、吳夢霞(從左向右)

發起這個「女團」的人,是時任蓋寶村扶貧第一書記的吳玉聖。作為短視頻的資深用戶,吳書記深知短視頻塑造鄉村品牌的能力和價值。他邀請返鄉青年組成「蓋寶青年協會」,用網際網路思維一同打造 「七仙女」。

七仙女砍竹建造夜郎城大門

「七仙女」也不負眾望,上線短短幾個月已吸引12萬粉絲,有很多粉絲前來諮詢如何到蓋寶村旅遊,一時間「七仙女」也成為了當地民族文化的「代言人」。

除了在平臺上直播獲得打賞收入,還通過帳號展示並銷售土特產。

如今,「七仙女」扶貧模式的效果漸漸明朗,它不僅對外展示了侗族的文化,其直觀的收益也徹底改變了蓋寶村村民的認識,並為這個留守村莊吸引回來了年輕人。

02

為什麼農村野生網紅能夠迅速崛起?

據今日頭條2018年「三農」信息數據顯示,平臺一共有3.2萬名三農創作者,超200萬條三農信息,累計閱讀和播放約500億次。

(所謂「三農」問題,就是指農業、農村、農民這三個問題。)

一方面,短視頻直播電商平臺也在助推農村野生網紅。

2019年,短視頻平臺大量資源和資金繼續向三農領域傾斜,並對「三農內容」進行更大範圍推廣,三農領域內容已經成為短視頻創作風尚。

有快手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8月,超過1900萬用戶從短視頻內容創作中獲得收入,其中來自國家級貧困縣的用戶超過500萬人,每5個人就有一位是活躍用戶。

從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時代崛起至今,還從沒見過哪個網際網路平臺能如此深入地參與到農村建設中,在廣袤農村裡,選中人才,並培育其成長壯大。

顯然,短視頻和直播深度參與到扶貧浪潮中了,只要666和轉發,就能成為新技術介入農村的新嘗試,無數沒有被商業訓練過的農村人開始嶄露頭角。

另一方面,農村野生網紅崛起得益於三個方麵條件的成熟。

一是基礎設施變得完善,政府的「寬帶鄉村」工程讓鄉村接上網際網路,從4G到WIFI落地;

二是硬體成本低了,一部普通智慧型手機只需要幾百塊錢,農村人大都買得起;

三是技術發展演進到了智能時代,短視頻、直播電商的誕生,移動網際網路進一步降低了生產內容的門檻、擴寬了內容門類、加快了信息傳播效率。

還有一個原因不容忽視,移動網際網路崛起這些年,中央一號文件一直在政策上做扶持,這份文件倡導科技力量和新商業模式介入農村,一起推動鄉村振興。

這些突然間爆發起來的農村野生網紅,成了彌合城鄉鴻溝撕裂的意外收穫,他們的內容承載著城市群體對鄉野生活的美好嚮往。甚至於,城鄉群體身體力行,直接參與到農村建設中,或捐款,或實地探訪。

你看,原本貧困的小村莊也能野生出一流的賣貨網紅,成了全村的希望!

這是一個好時代,我們趕上了直播短視頻紅利期,它給了我們每個人機會,我們要好好把握。小紅豆溫馨提示,市場紅利期一般8年一個輪迴,上一次是2011年,那麼你還在等什麼呢?

相關焦點

  • 我在西藏當網紅:直播帶貨一個月賺一兩萬,成了村裡最能賺錢的90後
    新一代「國民級網紅」丁真的意外躥紅,再一次點燃了外界對西藏地區、四川藏區等地的注意力。其實在丁真之前,高原上已經湧現出了大批的網紅,他們通過最前沿的技術手段和形式,傳播高原的文化,同時也在改變著自己的命運。
  • 扶貧達人 「鄉村鬍子哥」:有了這樣的帶貨邏輯才能良性循環
    平利縣電商發展迅猛的幾年,也正是「鄉村鬍子哥」在短視頻平臺迅速發展的時期。2018年,「鄉村鬍子哥」生意失敗後,正式開啟了網絡短視頻之路。一開始,「鄉村鬍子哥」就把視角對準了農村。「農民出身的人和一般人出發點是不一樣的。」11月23日,第一條視頻發出了。大約一星期後,一條全網播放量達1400萬次的短視頻,讓「鄉村鬍子哥」漲了8萬到10萬的粉絲。「我們運氣不錯,卡到那個點了。」
  • 不去打工玩手機,農民也想當網紅,現在拍短視頻真的那麼賺錢嗎?
    一直以來,在人們的刻板印象裡,鄉村是落後的,農民是老實巴交的。可是在很多短視頻平臺上,農民朋友卻有著源源不斷的活力,拍出了鄉村人們的獨特個性和生活氣息。也正是因為這種反差,博得了眼球,引起了人們的注意力,讓更多的農民在短視頻平臺上火了起來。
  • 抖音短視頻帶貨教程:短視頻帶貨月入3萬
    更是將淘寶上的小豬佩奇手錶糖賣到斷貨,乃至連淘寶賣方大家都不曉得怎麼驟然有這麼多人買小豬佩奇,抖音的強健賣貨特點,讓很多人發現了商機,運用抖音賺的盆滿缽滿。 不僅如此,它的流質變現曾經變成商場各方的研究目標,從微博微信雙雄爭霸的國內裡半途殺進去,網賺研究院可以負負擔的告知你:雙微一抖的年歲到來了,想掙錢的急忙上車。
  • 主播培訓班孵化網紅帶貨新農人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12月17日訊(記者 何夢君 通訊員 陳文 )今天,「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平江縣村播網紅培訓在該縣陽光國際大酒店開班,全縣各鄉鎮270餘名學員參加,接受5G時代電商生態新思維、短視頻行業理論知識、短視頻+直播實操知識等內容的培訓。
  • 一場直播賣貨200多萬 湖南「教授縣長」直播賣茶成「網紅」
    「我是安化縣副縣長,也是最紅的網紅縣長,等會給大家唱歌跳舞講典故。」4月3日晚上七點,陳燦平身穿鮮豔的橘黃色帽衫出現在直播間。這是一次較為大型的直播,抖音聯合全國五個縣的縣長,集中在4月2日到3日直播,專門賣茶。陳燦平是其中之一。直播前,陳燦平在帽衫下面加了一件黑灰色的中式褂子,他想等會兒出汗,把帽衫脫下來,也不失體面。
  • 老外不見外:來義烏直播賣貨 夢想成為新「網紅」
    12月30日晚上7點多,在義烏市北苑街道浙江順成電商樓3樓的一個小房間內,敘利亞小夥子「小巴」一身帥氣,打開手機在抖音上直播賣貨。他邊上坐著一位溫州姑娘,她叫金越越。兩人做直播和拍短視頻搭檔已有近2個月。在鏡頭前,兩人一唱一和,配合默契。「小巴」和搭檔在做直播賣貨。
  • 玩短視頻直播賣海鮮一夜賣200萬,新時代淘金賣水的創業商機
    而在連雲港海頭鎮和浙江義烏都有著貨源優勢的地方,不少抓住短視頻和直播風口的人,能做到日入六位數。三年前,匡立想只是連雲港海頭鎮一個普通的漁民,靠海吃海,生活拮据。現在他的「XX海鮮」在短視頻平臺上有近兩百萬的粉絲。
  • 2020年,短視頻/網紅直播帶貨的機會有哪些?
    顯然,2020年是社交新零售,大家都看好:直播帶貨和短視頻直播。過去的2019年,最賺錢的居然是網紅2019年,李佳琦賺了2億,李子柒年賺1.5億,快手辛巴帶貨破110億……淘寶薇婭紐西蘭溯源直播,引導成交達1.34億,李佳琦最近又因5秒賣掉10萬包火腿登上熱搜。
  • 在義烏玩短視頻和直播的小商人:有人一年就賺了300萬丨深網
    直播電商成了一種新選擇。在義烏東傅宅村裡,隨處可見「網紅直播拍攝基地」、「直播產品供貨」「快手抖音火山直播基地」的廣告牌。如何通過直播帶貨,已經成為創業者喜歡討論話題。而在這個村子裡,隨便跨進一家門麵店,幾乎都可以看見正在直播的人。
  • 太湖「80後」女副縣長受訪:我自己不想當網紅,希望家鄉「紅」
    12月8日,安慶市委書記魏曉明主持召開基層代表座談會,聽取基層代表對「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的意見建議,唐翔以「抖音網紅」的身份受邀在會上發言。澎湃新聞:直播帶貨的宣傳對太湖縣農產品銷售的提升作用怎麼樣?唐翔:現在銷量都挺好的。我可能跟其他縣長不太一樣,我的重心不在帶貨,我的作用在於作表率和對太湖縣全方位的推介。但在這種情況下,我的抖音帶貨銷售額也有三百多萬。很多人直播、拍短視頻都是直接介紹商品,這樣可能賣得快一點。但我是抖音帳號主頁上有商品櫥窗,大家對我的視頻感興趣的話,會去翻櫥窗自己選一點東西下單。
  • 這些在快手賣東西的人火了!他們竟有個共同的隱秘背景
    看直播、追網紅、傻樂?但有一群人,卻利用快手賺翻了!這些快手賣家火了! 「七仙女」炒紅美麗侗寨幾個月前,家住貴州黎平縣蓋寶村的吳蘭香和吳夢霞與同村另外5位女孩,以「浪漫侗家七仙女」為名,開始在網上拍視頻、開直播。
  • 青年從保安變視頻網紅:年賺50萬,想拍千家萬戶
    僅用一年多的時間,24歲貴州苗族青年曹歡完成了一次逆襲:從月薪3100元的廣州商場保安,搖身變為年入50萬元的農村短視頻網紅。目前,曹歡的自媒體平臺有57萬粉絲,視頻最高閱讀量達700多萬次。今年10月,作為短視頻界的「成功創業」代表,他受邀去北京演講,這是他第一次坐飛機,也是第一次去北京。曹歡直言拍視頻是為了謀生,賺更多的錢。
  • 「網紅」女縣長直播被網友舉報:曾被說「賣風情」
    採訪對象提供從2019年9月發布第一條短視頻至今,「唐縣長愛太湖」收穫了超過22萬粉絲,短視頻播放累計過億次。去年12月,唐翔還作為「網紅代表」參加了安慶市的基層代表座談會。但是,唐翔不喜歡「網紅縣長」的稱呼。金寨縣副縣長蔡黎麗也不喜歡「網紅」的標籤。她覺得自己從未出名,「用抖音3年粉絲不到10萬,沒啥好顯擺的」。
  • 抖音扶貧達人「鄉村鬍子哥」 收入百萬後 他希望幫助更多人脫貧致富
    「我是2018年11月23日發的第一條短視頻,當時,那個視頻獲得了8000多個贊。」一出手即獲贊近萬,這個在很多人看來已經很亮眼的成績,於當時的「鬍子哥」來說卻並不滿意。「因為我做視頻不是隨便做著玩玩的,我們有一個團隊,4個人,拍視頻前,我們專門研究了帳號的內容和定位,最終定下了拍鄉村美食、風土人情。這是一次創業之旅。」
  • 每三個人中一個用快手,甘肅舟曲藏族網紅賣貨記
    在甘肅舟曲,她是兩個孩子的母親,知名歌手的妻子,也是走在街上常被認出的「直播網紅「。但在快手,曲珍是老鐵們口中的「曲總」——她把隴山深處的花椒、核桃,帶給了全國各地關注她的人們。走在山路上的藏族女子格桑曲珍拿出手機,將攝像頭對準自己,打開了快手直播。她剛從當地一位貧困農戶家出來,帶著滿滿一編織袋花椒往回走。「甘肅甘南舟曲的花椒噢!」
  • 鄉村網紅到底能掙多少錢?
    出名前,他是村裡不務正業的窮光蛋、鄉親們茶餘飯後的談資;出名後,他被各式各樣的代言、貪婪成性的村民攪得「一刻不得清淨」。 近兩年,由於直播和短視頻的興起,大衣哥成了某些人的「搖錢樹」,村裡不管男女老少,都不厭其煩地拍他的日常生活視頻,並發布在各個平臺,當上了所謂的「鄉村主播」,手機也逐漸發展成為他們手裡的「新農具」。
  • 短視頻本土化新戰略,「拍呱呱短視頻」這樣做
    2020年,短視頻體系已經成熟。《中國視頻社會化趨勢報告(2020)》中提到,本年度中國短視頻用戶規模達到7.92億,短視頻用戶滲透率超70%,成為網際網路第三大流量入口。短視頻拓寬了資訊的內容邊界,除了社會民生、時政要聞這些傳統的新聞內容外,個人生活、地域特色、好物推薦等關注者眾多。
  • 一個群演的自白:我在橫店當「網紅」 月賺4萬
    原標題:一個群眾演員的自白:我在橫店當「網紅」 從工資最多3400元到一個月賺了4萬前不久#橫店群演改行做直播月入過萬#的新聞上了熱搜,將時下最寒冷和最火熱的兩個行業——影視和短視頻——關聯在一起。成本較高的是拍古風,需要額外的場地和服裝費,請顏值更高的演員也更貴。一位古風博主稱,她因為喜歡古裝來到橫店,最終在自己拍攝的短視頻連續劇中做了主演。她拍攝一部五六十分鐘的古裝劇成本在五六萬元,拍完後會剪成一分鐘一集放在快手上日更。所有的內容都是為了漲粉,有了粉絲做直播就有人買貨,進而變現。
  • 李佳琦直播翻車 是時候對「網紅帶貨」祛魅了
    李佳琦直播新京報10月29日報導  舉一反三除了依靠網紅自律,電商平臺和相關部門也該行動起來,真正使野蠻生長的「網紅帶貨」走上規範化之路。目前,「網紅帶貨」已成多家電商平臺標配,電商正在進入一個「網紅帶貨」時代。這裡「網紅帶貨」的「網紅」,指的是,以在電商平臺、短視頻平臺等直播賣貨而出名的網紅。被稱為「口紅一哥」的李佳琦,就是個中典型。目前他是多個電商平臺的主播,賺錢按分秒來算,他曾15分鐘賣掉15000支口紅。但近日,李佳琦的直播就出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