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鄉村教師 故事動人還不夠

2020-09-18 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開學季,在黑龍江省漠河市北極鎮北河村,「85後」夫妻堅守中國最北鄉村小學;在四川省巴中市南江縣元頂山,「70後」教師夫婦20年來一邊教書一邊義務照料近千名留守兒童的新聞觸動著人們的心。近年來,在媒體的聚焦下,默默無聞的鄉村教師群體受到社會關注。

據教育部公布的數據,截至2018年年底,全國共有290多萬名鄉村教師。顯然,這對於中西部貧困地區的需求還存在較大缺口。如何讓鄉村教師真正「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如何使這一群體不斷檔、接續新生力量?這些動人故事之後的文章,也是媒體必須要做的。

教育既是一篇專業文章,也是一篇社會文章。縮小城鄉教育的鴻溝,人是核心要素之一。就鄉村教師這一群體,媒體不僅要講好感人事跡、勵志故事,以正能量激勵人心;不僅要呼籲公眾關心支持、愛心助學,助推扶貧與扶智。更要深入基層調查,伸出多條觸角,把這一群體的真實生態、呼聲訴求、困境矛盾等反映出來,為教育主管部門制定政策、精準投入提供重要參考。

近日,《新京報》記者通過深入調查,為新生代鄉村教師成長中面臨的結構性缺員較為突出、素質能力有待提升、發展通道相對偏窄等困境探索突破途徑;中工網發表評論提出,對於鄉村教師夫婦這些愛心人士興辦的留守兒童學校,當地政府和教育部門應採取「民辦公助」的方式,在資金、設備、師資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至少,不能讓他們因困難無助而心力交瘁、辦學舉步維艱。這些思考和建議都建立在深入調查研究、掌握一手資料、打通專業領域的基礎上。只有這樣,在發展鄉村教育、助力脫貧攻堅中,媒體才能成為記錄者、瞭望者,更成為參與者、建設者。

為鄉村教師的當下與未來深遠謀篇,媒體的力量也許只是一束微光,卻是一條「下情上達」的紐帶,是一個「聚水成川」的平臺。相信今天無數鄉村教師的「負重前行」,在「讓每個孩子都不因貧困失學」信念支撐下的堅守,在國家、全社會的持續投入和建設中,在媒體推動解難之下,未來,故事雖然會發生改變,但依舊感動人心,精神恆久傳承。

相關焦點

  • 鄉村教師的苦,你知道嗎? 特別關注
    感謝您關注中國教育報官方微信!如果您尚未關注,請點擊標題下方的「中國教育報」關注我們「不到3年時間,這所中學招聘的19名特崗教師就走了一半!」全國政協委員、西寧市第十四中學教師龐曉麗近日接受採訪時表示,自己在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尖扎縣民族中學調研時發現,學校所在地海拔3000米以上,高寒缺氧,生存環境極其惡劣,鄉村教師幾乎留不住。
  • 故事裡的中國 ⑦ 鳳凰琴:致敬鄉村教師
    影片講述了高考落榜的女青年張英子來到大山深處的界嶺小學任教,與幾位鄉村教師從互不理解到相互支持的感人故事。      「孩子們是希望,老師是希望的希望。現場,一個「一門師表,兩萬弟子,三尺講臺,四世傳家」的家族故事,讓在場眾多聽眾淚花閃爍,肅然起敬。       新中國成立初期,教師資源匱乏,廣大農村更顯薄弱,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誕生了鄉村教師這樣一個特殊的群體。在學校,他們是老師,傳道授業解惑;離開了學校,他們又與農民一樣,為了生計耕耘。
  • 今天是教師節,我們都應該為鄉村教師代言,保障鄉村教師的權益
    》,聚焦短板弱項,著力提高鄉村教師綜合素質,激發教師奉獻鄉村教育的內生動力,提升鄉村教師職業發展力。同時,著力保障鄉村教師地位待遇,讓鄉村教師享有應有的社會聲望,提升鄉村教師職業保障力。,首先要振興鄉村教育,現在鄉村在空心化、鄉村教育在空心化,鄉村教師是振興鄉村教育,進而振興鄉村的中堅力量。
  • 一名鄉村教師的自述:我最大的幸福,便是在鄉村任教
    鄉村教師文/微談教育有人總是在說,鄉村教師的出路是什麼?曾經在知乎上,看過一則感人的鄉村教師故事。給我們詮釋了,什麼是一名真正的鄉村教師,不在名,不在利。只為學生、孩子們。可能,你們沒有在農村呆過,不知道鄉村的孩子們,上學的條件是怎麼樣的。在農村,很多的孩子,都是留守兒童,孩子的父母到外面打工,為了養活一家子人。可能只留下爺爺奶奶,照顧著孩子。孩子,就在鄉村的學校上著學,沒有多麼優越的條件,沒有城市的繁華。
  • 鄉村教師流失「另類解讀」
    近年來,對於鄉村教師的流失問題,指出危害者不計其數。總體觀之,學者們多是視鄉村教師流失現象為洪水猛獸,並給出相應建議,試圖讓鄉村教師「留下來」,紮根鄉土、長期任教。平心而論,學者們的分析不無可取之處,苦心孤詣更是毋庸置疑。然而統籌地看,對鄉村教師流失行為本身的正當性和合理性,學者們大多語焉不詳甚至隻字未提,這勢必有礙於對鄉村教師流失現象分析的嚴謹性,也無益於鄉村教師流失問題的妥善解決。
  • 《我和我的家鄉》範老師:鄉村教師堅守與離開,黑白畫裡的夢想
    五個單元,五個團隊,講述了東西南北中五個感人至深的脫貧攻堅故事。其中評價最高的、最感人的《最後一課》雖然是一個老套的故事,但因為情節的巧妙安排,再加上範偉影帝式的演技,讓大家收穫了歡笑,體會了感動,貢獻了淚水。
  • 鄉村閱讀故事
    這裡我們採擷幾朵安徽省潁上縣開展鄉村閱讀的浪花,分享他們的閱讀故事。    我們與這些美麗的文字走過「我們與這些美麗的文字走過」,這是範引老師給她和學生的閱讀筆記所起的富有詩意的名字。範引,湖南文理學院畢業,非師範類,用她自己的話說「未受到過任何專業訓練,意識上還沒有褪去學生的外衣,心靈上還沒有完成從學生到教師的心態轉變」,2011年特崗教師招考到潁上縣最北端陳橋鎮三王村學校,任八年級、九年級語文教師。2013年5月,年輕單薄的範老師吃力地拎著一個蛇皮袋推開教研室的門向我推薦鄉村孩子的讀書生活。
  • 視點 | 鄉村教師的尷尬境遇
    「相關招考制度和培養方式欠完善,許多非師範專業的畢業生拿到教師資格證後就考公招進來了。」高縣第一實驗小學校長李曉玲告訴記者,有一些廚師專業的學生來當老師,專業性不夠,學校很無奈。 條件稍好的縣城學校,同樣面臨人才流失的焦慮。李曉玲說,學校很願意培養年輕教師,使他們成為新的骨幹,但是,學校有時也會考慮到,將新教師送出去培訓學習後,老師是否會「飛」走。
  • 教育評論:鄉村教師進城熱情緣何消減
    從一些地方招考在編在職鄉村教師的報名情況來看,許多崗位報名人數達不到開考要求,有的崗位甚至無人報名,導致地方不得不調減或取消該崗位考調名額,進而出現了有的崗位招不夠甚至根本招不到教師的現象。 以前,能夠進城教書是鄉村教師夢寐以求的事。鄉村教師要想進城,需要自己的不懈奮鬥,還需要多方努力,才有可能實現。
  • 2020年全國「好記者講好故事」鄭州開講 他們帶來了哪些動人故事?
    大河網訊(記者 劉楊)抗擊疫情、脫貧攻堅、科技強國……12月21日,由中宣部、中國記協組織的2020年全國「好記者講好故事」巡講活動走進鄭州,12位巡講人走上演講臺,講述他們一線採訪的動人故事。
  • 掌門一對一心系教育公益事業 攜手嚮往的生活關注鄉村教學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一直以來教育都是國人重點關注的話題,其中,鄉村教育更是有著廣泛的關注度。近期,熱播綜藝《嚮往的生活》第三季攜手知名教育企業掌門一對一走進湘西古丈縣默戎鎮翁草村,共同關注鄉村教育問題,用實踐行動助推鄉村教育均衡發展。  翁草村雖然風景秀麗但由於地理位置太過偏僻,物資較為貧乏,教育資源也較為緊缺。
  • 鄉村教師故事:在中國「北極」鄉村小學的堅守
    這個小小的鄉村教學點,有著獨一無二的標籤:它是中國最北的鄉村小學,也是黑龍江省希望工程第730所、中國最北希望小學。2009年,大學剛畢業的王忠雷作為黑龍江首批特崗教師來到了這裡。北紅小學作為中國鄉村最基層的一個教學點,採用的是複式教學。本學期的北紅小學,只有一年級的五個孩子、三年級的三個孩子和六年級的三個孩子。學體育專業的王忠雷,是這裡的數學、體育和思想品德老師;學音樂專業的於晶,是這裡的語文和音樂老師。學校來來往往了一些支教老師,教孩子們英語和計算機等課程。
  • 《溫暖有光放映隊》走進大別山 尋訪動人革命故事
    1905電影網訊 「給孩子的不光要有物質上的東西,還得有精神上的東西。」旁聽著體彩工作人員的捐贈準備會議,「溫暖有光放映隊」隊長林永健在腦中不停思考的,卻是比捐贈物資更具意義的精神支持。  9月12日晚,CCTV-6電影頻道播出的公益紀實類節目《溫暖有光放映隊》,在河南信陽新縣見證了一場事關體育、更事關教育的捐贈儀式。
  • 尋找最美鄉村教師
    一年又一年不間斷地尋找,是為了找到在這個時代裡正在生長著的中國好故事;一次又一次真情的互動,為的是凝心聚力共同踐行最美的中國夢。日前,由光明日報和中央電視臺聯合主辦的第四屆「尋找最美鄉村教師」大型公益活動落下帷幕。
  • 鄉村教師壓力小補貼高,評職稱還容易,為什麼留不住優秀教師呢?
    現在大家可能都知道農村教師待遇提高了,因為有鄉村補貼了。職稱方面很多地方對農村教師也出臺了很多優惠措施,包括30年教齡可以直接晉升職稱等等,連很多縣城老師都開始羨慕農村教師了,但奇怪的是,儘管農村教師的待遇比以前提高了很多,依然留不住優秀的人才,農村缺教師的局面依然無法改善。那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 昨天,多家媒體關注平壩這位鄉村教師
    9月10日,在第36個全國教師節之際,新華社、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東方時空》、人民網、光明網、貴州日報、河北新聞網等多家省級以上媒體關注平壩區這位鄉村教師。他就是張習陽。一個人,一所學校,一份希望,37年的執教情懷。
  • 「十大最美鄉村教師」頒獎典禮在四川藍光舉行(圖)
    同時,另外評選出的「鄉村教師風採獎」獲得者分別是牟浩、肖紅、匡毅、蔣光倫、李昌學、冉莉萍、宋志芳、王太平、李大湘、黃宗全等10位老師。在典禮上,藍光集團、員工、藍光的業主等還先後捐贈了圖書閱覽室、聯想筆記本電腦、山葉電子琴、熱水器等急需的教學用品,為鄉村教師實現了願望。
  • 鼎湖這位優秀鄉村教師的故事讓人難忘
    在鼎湖區沙浦鎮有一所農辦鄉村小學——沙浦鎮中心小學,有一位無怨無悔紮根學校十八年的優秀鄉村教師,名叫鄧鳳媚。同時,鄧鳳媚製作PPT、視頻,組織開展各種朗誦比賽、讀書會、故事大王比賽、製作讀書手抄報等形式活動激勵學生看書,啟蒙學生開眼看世界。在激發學生讀書興趣的同時,還利用農村孩子得天獨厚的優勢,把農村孩子的實踐經歷與語文學習巧妙地結合起來,讓孩子有話可說,有內容可寫。
  • 鄉村教師成長與發展研討會在京舉行
    黑龍江省黑河市嫩江縣九三管理局第一中學英語教師尹葆祺通過現場連線,講述了一位青年教師在邊遠地區10年的教學實踐中的所見所感所思。尹葆祺反映,學生基礎差、學校硬體設施相對落後、教師教學方法滯後、家長和學生的重視程度不夠,是他面臨的主要困境和挑戰,儘管如此,他紮根一線的信念依然堅定,希望把在外學到的知識與孩子們分享,「我會堅守這裡,繼續把這件小事做下去」,同時期待能獲得更多的資源支持和培訓機會。
  • 講育人故事展最美風採|鎮平縣推出尋找最美教師(幼師)系列報導
    更多資訊,請關注微信公眾號鄧州全記錄、行走在鄧州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講育人故事 展最美風採|鎮平縣推出2020「尋找最美教師(幼師)」系列報導鎮平縣教育體育局鎮平教育講育人故事 展最美風採鎮平縣推出2020「尋找最美教師(幼師)」系列報導以愛育愛,立德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