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被廚邦醬油廣告洗腦,最後卻買了海天醬油?

2021-02-27 考新聞

 

前幾天有粉絲在後臺問了我一個問題:

蘇佬師你好,我是一名大四考研黨,以後想做廣告。想問下除了看課本,還能怎麼學廣告?還有做廣告到底有沒有用,怎麼感覺那些廣告都沒什麼用呢?

這個問題,蘇佬師當初還是一名帥氣的大學生時也想過,畢竟關乎自己的錢途,萬一學了沒啥卵用,還不如去學《挖掘機機械原理與實操》

不過今天不一樣了,被客戶和brief蹂躪無數次後,我對這個行業算是有了些自己的理解,可以跟你指點一二。

今天,蘇佬師以「朝陽區野生講師」的名號,本著「傳道解衣解惑」的精神,從我自身的一個小經歷切入,來解答這個問題。下面就來聊聊:

了解我的朋友都知道,我是華杉老師的死忠粉,他之前給廚邦醬油做過一個廣告:


「廚邦醬油美味鮮,曬足一百八十天」

產品的外包裝設計和廣告片製作均由「華與華」公司操刀,具體案例講解可從網上找到資料,在此我簡單說兩點:

沿用華與華「超級符號」的原則,在瓶身使用了和餐桌布花紋一樣的「綠格子」元素。瓶身印有「超級話語」——曬足180天

很典型的TVC,片中反覆強調超級話語,演員李立群對產品的推薦也十分到位,完全沒有喧賓奪主。你也許覺得很無趣,但告訴你,正經廣告就是這樣的。

老實講,這個片子我看了不下三四十遍,押韻順口溜不說多洗腦,反正一下就能記住。

大學時候,還專門去校外的幾個超市找到廚邦醬油,拿著仔細研究,儘管我並不需要。(艾瑪,又想起了那段青蔥歲月)

但我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


這些年儘管我對廚邦醬油很熟悉,

廣告對我也影響很深,

但從來沒買過一瓶,

這讓我很疑惑 🤔

有人會說:蘇佬師你又不做飯,當然不會買了。

放X!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可是號稱「蘇小廚」的男人。我做的飯菜,黃磊吃了會流淚,張亮吃了會變彎帥。

圖片來源:蘇佬師真實朋友圈

sorry跑題了。為了解開這個疑惑,周末我專門去了附近的幾個超市考察,有了一些新發現:

首先是去距家大約一公裡,附近最大的物美超市。

我找到醬油貨架區,實拍如下:

紅框內為「廚邦醬油」系列產品

在貨架每一排都有,平行視覺稍微往下的第四排(從下往上)佔據面積還挺大,從擺放位置來講是佔據優勢的。

但老實講,從包裝設計來看,也許不太出彩。

首先吸引我的是最上一兩排全綠、全白、全紅包裝的醬油。廚邦在其中略清新文藝,並沒有很吸引我。

另外,我回想了一下:之前逛超市的時候一般戴著耳機聽音樂,很隨性,不刻意的話,幾乎從來沒想起過廚邦醬油的廣告片,儘管我看了幾十遍。(已排除健忘、痴呆等可能)

大概每月會來這裡有一次大採購,不過從來沒買過廚邦醬油。華杉老師,我對不起你。

再來看下在小區門口的生鮮雜食商店。

店外

店內

醬油區貨架如下:

白框為醬油區,紅框為海天醬油

仔細找了找,竟然沒有廚邦醬油。而我日常的油鹽醬醋主要是在這些小店裡買,怪不得從來沒買過廚邦醬油。

這算是找到了一個主要原因:產品渠道下沉不夠。

有人會說醬油這種東西一般是媽媽人群買的,我的角度可能比較獨特。帶著這樣的疑問,真的給我媽打了個電話。

省去前邊二十分鐘我媽催我穿秋褲,對白大致如下:

我:媽,咱家用的啥牌子醬油啊?

媽:不知道,咋了?

我:沒事,我問問,你去看看。

媽:廚房看了下,是海天牌的。

我:你為啥買海天牌的啊?

媽:不知道,也沒注意到自己買的是啥牌子。

我:你聽說過廚邦牌醬油不?

媽:啥牌子,廚邦?沒聽過,沒印象,好像沒見過。

我:嗯,知道了。

媽:對了,你啥時候找對象啊?鄰居你二嬸讓我介紹……

我:您所撥打的電話已關機。

由此我有兩個設想(僅設想,暫時無法查證):

1、我媽沒看過廚邦廣告,不認識廚邦牌;

2、老家商店裡也沒有廚邦醬油,產品沒有鋪到那裡。

這個疑惑算是有些眉目了,正當我周末準備做中午飯的時候,刻意看了下自己的做飯佐料:

Amazing!居然全是海天牌的!

真是一重大發現!我向老天發誓,在寫這篇文之前,真的沒意識到過。這種震撼的感覺不亞於從壓箱底的衣服裡掏出五塊錢!

我以為只有一兩樣是海天產品,沒想到全是!潛移默化中,海天已經佔領了我的廚房,日復一日甚至深入到潛意識中,這比電視廣告影響要大得多。

疑團解開了!原來在我腦海裡,已經不知不覺把「海天」和「廚房」建立了強關聯,揮之不去,儘管我想不起海天產品任何一條視頻廣告!

下面來總結下我沒買廚邦醬油的原因:

廣告洗腦還是不夠。以普通消費者身份,在實際生活中面對醬油時,還是想不起來廚邦;

關於產品的渠道鋪設,下沉不夠。在接觸最多的消費渠道中,廚邦沒有鋪設到位,海天略勝一籌;

海天多個產品對我長期的閾下刺激(不懂自己百度),早就進入潛意識,佔領了心智高地。

以上就是我的整個分析,解決了一個疑惑心裡還真是舒暢~

最後,關於開頭那位粉絲的問題,我還想多說幾句:

>>>>

1、學廣告不是只有課本裡,做廣告也不是非要接到brief才能開始。

品牌、產品、廣告遍布我們的生活,只要用心留意,把專業意識代入到生活當中,一樣可以從生活中學到很多,而且體會更深;

>>>>

2、廣告、市場營銷、傳播是一體的,要多面學習,融會貫通。

舉個例子,我們都知道杜蕾斯social廣告做得很好,提到安全套,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杜蕾斯。但是假如你和女朋友馬上就要用,在樓下的小商店裡,你是一看杜蕾斯沒了那就算了,還是不管哪個品牌,拿著就用呢?所以廣告、傳播做到位了只是第一步,渠道鋪設也非常重要。意識不到這些,廣告做得再好也沒用。

學好廣告的同時,其他幾個相關課程也要學好,這樣你對廣告的認識才更全面。

像我這麼上得廳堂、下得廚房,還做得一手好菜的男生,這年頭可是不多了喲~

以上就是我對這個問題的解答,不知道這個答覆你還滿意嗎?

歡迎各位有前途、有夢想的有趣靈魂們來與我交流,但是像這樣的,就不要來問了

連網址都要找別人要,少年,

你大學的修行不夠啊!

長按下方二維碼,

加我個人微信,

非常樂於行業交流、答疑,

來認識一個有趣的廣告段子狗


2018備考 請添加主頁君個人微信:kaopress14

備考研友在等著你加入大家庭

相關焦點

  • 都是做醬油,為什麼黃豆好曬足180天的廚邦,卻沒有海天好賣?
    在中國的廚房裡,醬油成了必不可少的調味料。而醬油的用途就是讓食材變得更加美味,並且讓食材的色澤更加好看。而在醬油市場,有兩大巨頭,他們分別是廚邦和海天。醬油本來沒有多大區別,為什麼海天會比廚邦好賣呢?
  • 海天醬油是醬油行業的標杆,李錦記、千禾、廚邦們服氣嗎?
    海天醬油技藝傳承中國是食文化大國,滿漢全席、八大菜系、煎炒烹炸,這些婦孺皆知的詞彙,無不透漏這濃濃的美食誘惑。說到美食就不得不提調眾口百家的調味品,沒有調味品美食也難以下咽,調味品在飲食文化和國民經濟中的作用功不可沒,今天我們就說一下小小醬油作坊如何變身行業標杆,海天醬油都經歷了什麼?
  • 李錦記、海天、廚邦、千禾,這些蠔油和醬油,怎麼區別好壞?
    其實很多人對於這些讓人眼花繚亂的醬油、醋、味精、蠔油、味極鮮、豆豉油等,感覺還是一知半解,甚至根本不知道它們的區別,下面就來詳細介紹一下,特別是蠔油和醬油。李錦記、海天、廚邦、千禾,這些蠔油和醬油,怎麼區別好壞?
  • 寶能「內訌」,廚邦醬油跌停
    寶能「內訌」,廚邦醬油跌停 2019-12-05
  • 同樣做醬油,為何廚邦「曬足180天」廣告人人知,卻比不上海天?
    作為中國傳統的調味品,醬油一直是深受人們喜愛。醬油一般有老抽和生抽兩種:生抽較鹹,用於提鮮;老抽較淡,用於提色。近幾年,廚邦醬油的「曬足180天」廣告家喻戶曉,廣告如此成功,業績應該會很好,然而事實卻是,廚邦醬油沒有海天好賣,這是為何?從誕生之日起,廚邦醬油就定位做「中國最好的醬油」。
  • A股醬油「江湖」:廚邦比海天差在了哪?
    頂著「醬油第一」、「醬茅」等多個頭銜的海天味業,市值曾一度超過6000億,估值高出天際,市盈率超過100倍,是日本醬油龜甲萬的2倍,而老二廚邦的估值雖然稍微低於海天,但也高於龜甲萬。 或許是因為廚邦的規模不如海天,或許是廚邦在A股的名字不叫「廚邦味業」而叫中炬高新(600872.SH),從而導致市場給廚邦的估值沒有海天高。
  • 走中高端路線的廚邦醬油「貴」在哪裡
    以綠格子的醒目標識、「曬足180天」的超級口號深入人心的廚邦醬油,其產品定位於中高端,在中炬高新的醬油產品版塊中,廚邦品牌的產品佔比超過了90%。在線上渠道,經價格對比,1.25L規格的廚邦特級醬油,單價為24.95元;1.9L規格的海天特級醬油,單價同為24.95元;1.65L規格的李錦記特級醬油,單價為24.8元。
  • 海天、廚邦、李錦記、加加……醬油品牌百家爭鳴,未來還有哪些機會?
    海天、廚邦、李錦記、加加……醬油品牌百家爭鳴,未來還有哪些機會?既有發展歷史悠久的老字號醬油品牌,如致美齋、珠江橋、金獅,也有新興發展的品牌,如富氏、欣和;既有全國性的強勢品牌,如海天、廚邦、加加、李錦記,也有地方特色品牌,如千禾、巧媳婦、味蓴園;既有中外合資的品牌,如統萬、和田寬,也有獨資品牌,如我國臺灣味全、我國臺灣金蘭、日本龜甲萬、日本雅瑪莎、新加坡和合
  • 靠賣醬油的海天市值超4000億,國產醬油品牌大盤點
    看起來,似乎海天這個醬油龍頭大有霸佔中國人民餐桌的壟斷之勢。但國產醬油品牌裡,並非海天一個選擇,甚至還有更優秀的廠商,今天挑哥就給大家逐一盤點一下。海天標籤:國民醬油品牌 國產銷量大哥 平價要說海天,也是個中華老字號,最早可以追溯至迄今300多年前的「佛山古醬園」,後得名於「海天醬園」。
  • 曝海天加加廚邦等知名醬油 添加美味肽提高鮮味
    不少企業會通過添加味精來提高醬油鮮味,而現在一種名叫「醬油專用美味肽」的添加劑正在被用來替代味精。記者發現廣州一家生產這種添加劑公司的客戶名單中,海天、加加、廚邦、珠江橋等知名醬油品牌赫然在目。  廣州華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目前正大力推行一款「醬油專用美味肽」。一位該公司的銷售人員介紹:「味精添加太多容易導致醬油的風味不好,產生苦味。
  • 不止百億海天,廚邦、加加...9大醬油品牌獨霸一方,你更看好誰?
    如若說道調味品,海天是當仁不讓的NO.1,2018年營收170億,淨利則達43億。無論是規模還是盈利能力都是妥妥的老大。但,包羅萬象的調味版圖可不止一個海天,廣東中山的廚邦、湖南的加加......豐富多彩的品牌造就了偌大的調味版圖。今天,食品板特地整理了醬油品類的品牌地圖,看看你最愛哪一款?!
  • 廣東美味鮮公司 廚邦打造中國醬油第一品牌(圖)
    今年上半年以來,該公司生產的高端產品廚邦醬油發展速度空前迅猛,上半年比去年同期增長近200%。同時,該公司投資5億元,佔地1000畝的廚邦醬油生產基地首期工程已在今年6月竣工投產,目前二期工程正在緊張籌建中,預計工程全部竣工投產後,廚邦醬油的年產量將達到50萬噸。
  • 22款醬油對比:高檔醬油也加味精,味事達、海天等無一例外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少人的小資生活延伸到了醬油。 是的,沒錯!各種高檔醬油、頭道醬油、兒童醬油應運而生。 為了對比高檔醬油和普通醬油的區別,《消費者報導》向第三方權威檢測機構送檢了11個品牌共22款醬油。 22款測試醬油大合照
  • 醬油屆的後起之秀,會是下一個海天?
    對於哥哥伍學明,伍超群曾經這麼說: 「我們一直強化的就是研發...在這一方面我大哥是十分痴迷的,他可以把國內外絕大多數有品牌的醬油品鑑出來,可以辨別出來是哪個企業的、什麼工藝做得。我倆分工很明確,我做戰略和管理,他搞技術。」
  • 危機公關不熟,海天醬油難打
    但最後還是沒憋住,說明的結尾加上有人「惡意黑化企業,無中生有惡搞企業」的揣測。至少當消費者在貨架前挑選時,看到海天與差不多的競品,很可能因為回想起這個負面,就收回了本是去拿海天產品的手。但問題又來了,為什麼偏偏是海天?筆者搜尋一番資料,發現各大我們耳熟能詳的醬油品牌,都發生過消費者在醬油中發現蛆蟲的新聞,什麼加加、李錦記、廚邦、千禾,這幾乎已經是行業通病。
  • 廚邦醬油咋變成寶能集團姚老闆資本餐桌上的調味品?
    來源:一波說「廚邦醬油美味鮮,曬足一百八十天。」廚邦代言人李立群那句廣告詞,加深了不少消費者對南派醬油代表廚邦的印象。然而,一紙終局仲裁出爐,讓姚振華旗下上市公司中炬高新子公司美味鮮收購廚邦公司20%股權失敗,讓這家市值300多億白馬股閃崩,以跌停收盤,約35個億的市值沒了!
  • 從李錦記海外買樓、海天發力高端、加加討好年輕人,看醬油行業2018...
    ,過去如海天草菇老抽/金標生抽、加加麵條鮮/原釀造、李錦記蒸魚豉油、東古一品鮮、味事達味極鮮、欣和六月鮮、廚邦特級釀造等產品都是醬油行業內的大單品,消費者就是通過這些大單品認識並接受了背後的這些品牌。   而在未來,醬油行業大單品的打造仍將不斷湧現,這也是與消費升級相伴而生的,就如千禾味業在此過程中打造出有機醬油大單品一樣,海天、欣和、廚邦等領先企業都有可能再度打造出若干大單品。
  • 廚邦醬油被曝裡面爬滿蟲子
    近日,住在海珠區的市民包小姐向小芳報料,她於3月4日在東曉路某超市買了一瓶廚邦牌醬油,吃了一個星期,突然發現裡面爬滿了蟲子。小芳核實醬油瓶內密布白色小蟲包小姐介紹,她買這瓶醬油,是認為廚邦醬油是名牌。開蓋時也沒大留意,用了四五次。前日中午,她突然發現瓶蓋裡有數不清的白色蟲子,非常吃驚。
  • 買醬油時,秘密都在配料表裡,其中最鮮的是廚邦,八珍排名靠後
    大家好,我是小語蔬食,今天給大家介紹買醬油時,秘密都在配料表裡。其中最鮮的是廚邦,八珍排名靠後。所以買醬油最好選擇高鹽稀態發酵而成的。三、醬油鮮味測評2018年10月,《消費者報導》向第三方權威檢測機構送檢了11個品牌的醬油進行檢測, 包括同品牌的高價醬油和普通醬油,以下是參與評測的醬油品牌。下圖是這22款醬油中關於胺基酸態氮的測評結果。
  • 常見的8大醬油產地介紹,看看你家吃的醬油源於哪個城市
    本文整理了生活中常見的8大醬油,對其產地進行介紹,看看你家吃的醬油源於哪個城市!1、海天醬油源於:廣東佛山海天醬油的公司位於佛山市,目前生產的產品涵蓋醬油、蠔油、醬、醋、料酒、調味汁、雞精、雞粉、腐乳、火鍋底料等幾大系列百餘品種300多規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