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證認可業務信息統一查詢平臺截圖。尹訓銀/攝
中國消費者報報導(記者尹訓銀)「商家使用已經被撤銷的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宣傳銷售食品,導致我上當受騙,我要求退一賠三。」近日,家住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龍江縣的鄭先生向《中國消費者報》記者反映了自己的遭遇。
商家ISO9000認證已被撤銷
鄭先生告訴《中國消費者報》記者,今年7月28日,他在山東省滕州市山東強盛食品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強盛食品公司)網店購買了12盒佳怡乾果禮盒(內含巴旦木、碧根果、果滋味、若羌灰棗、蟹黃瓜子仁、紫薯花生各1袋),價格為98元/盒,合計金額1176元,生產日期為2016年7月20日。該產品禮盒及內含產品包裝上均標明「本企業已通過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認證」。然而,鄭先生上網查詢獲知,該企業的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已被撤銷。鄭先生認為,根據《消法》《廣告法》等相關法規,經營者不得對商品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宣傳。為此,鄭先生要求商家退還其購買佳怡乾果禮盒款項1176元,並給予3倍賠償,即3528元。
記者登錄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信息中心認證認可業務信息統一查詢平臺查詢發現,強盛食品公司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認證證書頒證日期為2014年9月4日,認證覆蓋的業務範圍:幹制食用菌(黑木耳、銀耳、香菇)、調味品(固態)八角、幹制水產品(幹海參、烤魚片、蝦米、蝦皮、幹紫菜、魷魚絲)、炒貨食品、水果乾製品(幹制紅棗、無核葡萄)的分裝及銷售。目前,該證書狀態為:撤銷,變更日期為2016年2月18日,即該認證自2016年2月18日起被撤銷。
商家稱在辦理續費手續
8月3日,強盛食品公司負責人徐經理告訴記者,鄭先生反映的公司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已經被撤銷情況屬實。
徐經理解釋說:「獲得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後,企業每年需要繳納4000元費用才能正常使用該認證,雖然公司早在2015年7月29日就已經把相關費用交給了山東棗莊致遠智慧財產權代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致遠公司),但不知何故致遠公司沒有及時續費,導致強盛食品公司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認證被撤銷。」
隨後,徐經理又把致遠公司負責人劉經理的手機號碼給了記者,讓記者和劉經理進一步確認,可記者反覆撥打劉經理的電話,一直無人接聽。
涉嫌侵害消費者知情權
山東省消費者協會秘書長助理、高級經濟師王雲鵬認為,強盛食品公司虛標已被撤銷的質量認證標誌,誤導消費者,涉嫌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企業的做法違反了有關法律法規。《消法》第二十條規定:經營者向消費者提供有關商品或者服務的質量、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信息,應當真實、全面,不得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宣傳。《產品質量法》第三十一條規定:生產者不得偽造或者冒用認證標誌等質量標誌。《產品質量法》第五十三條規定:偽造產品產地的,偽造或者冒用他人廠名、廠址的,偽造或者冒用認證標誌等質量標誌的,責令改正,沒收違法生產、銷售的產品,並處違法生產、銷售產品貨值金額等值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並處沒收違法所得;情節嚴重的,吊銷營業執照。
王雲鵬表示,鄭先生可向當地工商、質監及食藥監管部門投訴和舉報,以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山東齊魯律師事務所律師謝凱凱認為,以誇大或隱瞞所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的數量、質量、性能等與消費者有重大利害關係的信息誤導消費者,以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品說明、商品標準、實物樣品等方式銷售商品或者服務,均屬於消費欺詐的範疇。《消法》第五十五條規定:「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3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500元的,為500元。」
謝凱凱提醒,對廣大消費者而言,因受專業知識及能力的限制,要想對市場上不計其數的商品逐一甄別身份真假非常困難,即便買到了假冒偽劣或存在爭議的商品,因時間、精力耗費不起,許多消費者無奈放棄維權。少數商家恰恰利用顧客這種心理,銷售假冒偽劣商品,或進行虛假宣傳,建議相關部門強化監管,更好地維護消費者權益,消費者購物時也要提高警惕,留好發票、銷售憑證等維權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