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標已撤銷ISO9000認證 山東強盛食品公司被索三倍賠償

2020-12-23 中國質量新聞網

認證認可業務信息統一查詢平臺截圖。尹訓銀/攝

中國消費者報報導(記者尹訓銀)「商家使用已經被撤銷的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宣傳銷售食品,導致我上當受騙,我要求退一賠三。」近日,家住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龍江縣的鄭先生向《中國消費者報》記者反映了自己的遭遇。

商家ISO9000認證已被撤銷

鄭先生告訴《中國消費者報》記者,今年7月28日,他在山東省滕州市山東強盛食品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強盛食品公司)網店購買了12盒佳怡乾果禮盒(內含巴旦木、碧根果、果滋味、若羌灰棗、蟹黃瓜子仁、紫薯花生各1袋),價格為98元/盒,合計金額1176元,生產日期為2016年7月20日。該產品禮盒及內含產品包裝上均標明「本企業已通過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認證」。然而,鄭先生上網查詢獲知,該企業的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已被撤銷。鄭先生認為,根據《消法》《廣告法》等相關法規,經營者不得對商品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宣傳。為此,鄭先生要求商家退還其購買佳怡乾果禮盒款項1176元,並給予3倍賠償,即3528元。

記者登錄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信息中心認證認可業務信息統一查詢平臺查詢發現,強盛食品公司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認證證書頒證日期為2014年9月4日,認證覆蓋的業務範圍:幹制食用菌(黑木耳、銀耳、香菇)、調味品(固態)八角、幹制水產品(幹海參、烤魚片、蝦米、蝦皮、幹紫菜、魷魚絲)、炒貨食品、水果乾製品(幹制紅棗、無核葡萄)的分裝及銷售。目前,該證書狀態為:撤銷,變更日期為2016年2月18日,即該認證自2016年2月18日起被撤銷。

商家稱在辦理續費手續

8月3日,強盛食品公司負責人徐經理告訴記者,鄭先生反映的公司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已經被撤銷情況屬實。

徐經理解釋說:「獲得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後,企業每年需要繳納4000元費用才能正常使用該認證,雖然公司早在2015年7月29日就已經把相關費用交給了山東棗莊致遠智慧財產權代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致遠公司),但不知何故致遠公司沒有及時續費,導致強盛食品公司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認證被撤銷。」

隨後,徐經理又把致遠公司負責人劉經理的手機號碼給了記者,讓記者和劉經理進一步確認,可記者反覆撥打劉經理的電話,一直無人接聽。

涉嫌侵害消費者知情權

山東省消費者協會秘書長助理、高級經濟師王雲鵬認為,強盛食品公司虛標已被撤銷的質量認證標誌,誤導消費者,涉嫌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企業的做法違反了有關法律法規。《消法》第二十條規定:經營者向消費者提供有關商品或者服務的質量、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信息,應當真實、全面,不得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宣傳。《產品質量法》第三十一條規定:生產者不得偽造或者冒用認證標誌等質量標誌。《產品質量法》第五十三條規定:偽造產品產地的,偽造或者冒用他人廠名、廠址的,偽造或者冒用認證標誌等質量標誌的,責令改正,沒收違法生產、銷售的產品,並處違法生產、銷售產品貨值金額等值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並處沒收違法所得;情節嚴重的,吊銷營業執照。

王雲鵬表示,鄭先生可向當地工商、質監及食藥監管部門投訴和舉報,以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山東齊魯律師事務所律師謝凱凱認為,以誇大或隱瞞所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的數量、質量、性能等與消費者有重大利害關係的信息誤導消費者,以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品說明、商品標準、實物樣品等方式銷售商品或者服務,均屬於消費欺詐的範疇。《消法》第五十五條規定:「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3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500元的,為500元。」

謝凱凱提醒,對廣大消費者而言,因受專業知識及能力的限制,要想對市場上不計其數的商品逐一甄別身份真假非常困難,即便買到了假冒偽劣或存在爭議的商品,因時間、精力耗費不起,許多消費者無奈放棄維權。少數商家恰恰利用顧客這種心理,銷售假冒偽劣商品,或進行虛假宣傳,建議相關部門強化監管,更好地維護消費者權益,消費者購物時也要提高警惕,留好發票、銷售憑證等維權證據。

相關焦點

  • iso9000認證機構
    iso9000認證機構常從事產品檢驗和質量管理的朋友一定對ISO9000認證很熟悉。ISO9000認證即質量管理體系認證,該標準經過多年的發展現已成為我國各行各業的行業標準。那麼接下來小編就來給大家講講ISO9000認證有什麼作用。
  • 壹點315|保健食品不「保健」,消費者獲10倍賠償
    王某認為電子商務公司的行為屬於 虛假宣傳欺詐消費者,遂訴至法院,請求判令電子商務 公司退還貨款47.88元,並賠償損失500元。槐蔭區法院認為,王某的合法權益應當受到法律保 護,某電子商務公司在某銷售網站上公示了三份編碼不 一致的三星授權證明書,其發布虛假信息的行為違反了 相關規定,應當向王某退還4條數據線貨款 47.88元並 向王某三倍賠償其損失。
  • 國美涉嫌虛標電器能效等級被起訴 消費者要求「退一賠三」
    千龍網北京8月28日訊  因認為國美電器網上商城所標電器能效等級與實物不符,王先生將北京國美在線商務有限公司訴至法院,要求返還三臺電視機款項並賠償三倍損失共計14萬餘元。日前,海澱法院受理了此案。
  • 進口食品無中文標識 商家被判10倍賠償
    新華社北京1月30日專電(記者熊琳)因認為購買的進口食品無中文標識,鄭某將某家居用品公司告上法庭。記者30日從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獲悉,該院終審駁回家居用品公司上訴,維持一審法院作出該公司向鄭某返還貨款並支付10倍賠償的判決。
  • 買到過期保健品 職業打假人 索10倍賠償
    於是,陳先生要求藥房按照《食品安全法》規定給予10倍賠償。但是藥房只同意退款,不接受賠款要求,就此,雙方意見未達成共識。  昨天中午,記者見到陳先生時,只見個頭偏胖的他戴著一副墨鏡。他告訴記者,作為一名職業打假人,他每天都會戴著墨鏡偽裝自己,以起到自我保護作用。
  • 解讀新《消法》:消費者受欺詐可獲得三倍賠償
    亮點一:  商業欺詐三倍賠償  修改前:商業欺詐,消費者僅獲一倍賠償。  修改後:可獲三倍賠償,並有權要求所受損失兩倍以下懲罰性賠償,同時增設精神損害賠償。  亮點二:  網購七天無理由退貨  修改前:能否退貨,得看國家對此是否有規定或當事人之間是否有約定。
  • 食品外包裝不規範能10倍賠償嗎?「以案釋法」
    京津冀法律顧問 2020.07王某購買了某茶業公司的普洱茶一盒,其外包裝上標註的產品名稱為「普洱茶(半生熟)」。王某認為國家標準GB/T22111-2008中沒有規定「半生熟」這種標註,認為茶業公司銷售的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起訴到法院要求茶業公司退還貨款並予以10倍賠償。
  • 「三倍、十倍…」到底幾倍?消費者維權賠償標準,盡在此處!
    這些糾紛中,我們經常能夠看到,在判斷經營者承擔賠償的問題上,有的是一倍賠償、有的是三倍賠償、還有的是十倍賠償,這些看似相同的「消費者權益糾紛」 索賠結果為何不同呢?且聽檢哥娓娓道來。「食品安全法」僅適用於與食品安全有關的消費者權益糾紛,當食品有關的問題發生糾紛時優先使用。賠償「一倍、三倍、十倍」如何解讀?如果消費者主張經營者的經營活動構成欺詐並要求經營者承擔懲罰性賠償,則應當遵守現行「消法」第五十五條規定,要求經營者承擔三倍的懲罰性賠償。
  • 四川男子買到9瓶茅臺假酒,要求10倍賠償被拒,因「假的不一定質量不合格」
    12月9日,甄先生拿到了期盼已久的關於假茅臺酒責任糾紛的二審判決書,四川省南充市中級人民法院認為南部縣人民法院認定基本事實不清,適用法律不當,依法裁定撤銷一審判決,發回重審。事件回顧:2019年12月5日,甄先生向南部縣市場監管局投訴玉清商貿部售賣假酒,同日,甄先生聯繫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員李某,經李某辨認後,出具產品辨認(鑑定)表,結論為:通過外觀辨認(鑑定),送檢樣品與我公司出廠產品外包裝特徵不符,非我公司生產,屬假冒註冊商標的產品。
  • 購買桃花姬阿膠糕脂肪含量超標,法院:退貨退款,不用賠償!
    馬先生在某商場超市店內購買桃花姬阿膠糕112盒,貨款共計44576元,後馬先生認為涉案商品虛標脂肪含量,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訴至法院,請求判令超市退還貨款元並十倍賠償。海澱法院近日審結了此案,判決超市退還貨款,駁回了馬先生其他訴訟請求。
  • 二手車出過事故 法院沒判三倍賠償竟是因為
    南寧某二手車公司在銷售車輛時,隱瞞汽車曾出過事故的事實,導致消費者黃先生做出了錯誤購買決定。日前,南寧市江南區人民法院依法判決二手車公司與消費者籤訂的車輛買賣協議無效,消費者退車後,二手車公司退還購車款。 其實黃先生當初也提出要二手車公司「退一賠三」,但法院並沒有這樣判決。
  • 遼寧瀋陽:海參未標生產日期 被判退貨三倍賠償
    遼寧瀋陽:海參未標生產日期 被判退貨三倍賠償2017-03-13 09:47: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華商晨報        瀏覽量: 2074 次 我要評論 &nbsp&nbsp&nbsp&nbsp瀋陽市民魏某在促銷活動中購買的海參,內包裝和禮盒都沒有標註生產日期,遂起訴廠商索賠經濟損失。
  • 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有哪些好處?如何申請iso9001認證?
    山東世通國際認證有限公司根據客戶經常問到的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對企業有什麼好處?如何實施?做一下解答,希望正在對iso管理體系認證有困惑的朋友們有所幫助。更多ISO管理體系認證問題可聯繫我們。
  • 食品當藥品賣,八名被告被訴賠償7000多萬
    不法分子將食品當作藥品賣,9月9日,常州首例消費民事公益訴訟案開庭審理。常州市人民檢察院作為公益訴訟起訴人,向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相關民事公益訴訟,起訴被告謝銀全、郭興亮、王永乾、王俊、常州強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及江蘇斯瑪特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
  • 100%純羊毛變10%,服裝廠老闆被騙,讓進貨商三倍賠償
    我們知道,法律對消費者的權益保護力度非常大,商家實施欺詐的,消費者可以主張商品價值三倍的賠償,如果購買的是食品,還可以主張商品價值10倍的賠償。作為一個商家,當它出售商品的時候是銷售者,那當他購買原材料的時候是不是也可以成為一個消費者呢?是不是也可以按照《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主張權利呢?
  • 食品當藥品賣,賠償7000多萬,常州首例消費公益訴訟案宣判
    2017年以來,謝某某等人通過其成立的公司,在未取得食品藥品生產許可的情況下,以進口食品名義從美國購進大鹽湖水成品和原料,購買設備,組織工人自行勾兌、灌裝大鹽湖水成品。謝某某等人編制大鹽湖水產品說明書、宣傳手冊等資料,宣稱該產品含81種礦物質和微量元素。
  • 消費者稱家樂福出售過期商品索10倍賠償
    近日,消費者賀先生稱在北京家樂福商業有限公司慈雲寺店買到過期奶酪,起訴要求退貨並10倍賠償。之前,另一名顧客稱在家樂福創益佳店購物時被老鼠咬傷起訴索賠。兩起案件均在朝陽法院立案。昨日,家樂福對兩起事件均否認。
  • 男子買到假茅臺,向商家索賠10倍賠償,卻被法院駁回,律師這樣說
    為此,甄某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玉清商貿部返還購買茅臺酒的價款共24192元,並按照購買價款的10倍賠償。一審法院認為甄某僅舉證證明案涉9瓶茅臺酒系假冒註冊商標產品,產品標籤與產品本身不符,但無證據證明涉案茅臺酒質量不合格或存在食品安全風險,故沒有支持甄某的10倍賠償請求。
  • 2.4萬元買假茅臺10倍索賠遭駁回續:原判決撤銷發回重審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2.4萬元買假茅臺10倍索賠遭駁回續:原判決撤銷發回重審買茅臺酒送禮,結果卻被朋友告知所購茅臺酒系假酒。涉事酒系甄先生在四川南充市南部縣城一商家處購買,事後,甄先生將涉事商家告上法院,要求其退還購貨款並按購貨款10倍作出賠償。本案經南部縣人民法院開庭審理後作出一審判決,涉事商家退還甄先生購貨款2.4萬餘元,駁回甄先生要求商家作出10倍賠償的訴求。事後,甄先生委託律師提起上訴。
  • 新版食品安全法對檢測認證機構的要求
    食品檢驗機構按照國家有關認證認可的規定取得資質認定後,方可從事食品檢驗活動。但是,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食品檢驗機構的資質認定條件和檢驗規範,由國務院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規定。   符合本法規定的食品檢驗機構出具的檢驗報告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