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夏季蜂蜜收割銷全國,武漢形成中華蜜蜂產業鏈基地

2020-12-22 瀟湘晨報

楚天都市報7月8日訊(記者曹磊 通訊員周小平)夏季,正是吃蜂蜜降溫降火的季節。連日來,記者走訪了解到,今年武漢已經進行了首批夏季蜂蜜的收割,漢產蜂蜜將銷往全國各地。

近年來,武漢的江夏、黃陂等地的蜂蜜產區開始陸續形成養蜂、採摘、體驗和科普的蜜蜂產業鏈,並打造成為甜蜜產業基地,讓武漢逐步成為華中地區乃至全國的蜜蜂產業中心之一。

朱成雲與工作人員正在忙著取蜜

漢產土蜂蜜每斤過百元

「請你嘗嘗家鄉的土蜂蜜,這是今年首批收割的夏蜜。」上周末,記者來到黃陂區姚家集街石屋山村朱家灣的中華蜂蜜產業園區。在布滿蜂箱的山坡上,養蜂師傅一邊熟練地打理著,一邊給記者介紹著現在的蜂蜜成熟情況。

在這座蜜蜂產業園裡,一排排的蜂箱錯落有致,蜂巢裡的蜂糖在小蜜蜂的勞動中逐漸成形,很遠就能聞到略帶中草藥味蜂蜜的香甜。

蜜蜂園主朱成雲告訴記者,他家在十年前留傳下的兩箱土蜂(即中華小蜜蜂,簡稱中蜂),經過多年培育,通過自然繁殖,已經在黃陂北鄉姚集、蔡店等地建立起了自然保護區:「武漢開始形成了多個以蜂業為主題的產業園,一起把原生態做成甜蜜產業,幫助村民脫貧奔小康。」

記者了解到,近兩年來,本地中蜂蜜在市場上越來越受歡迎,每公斤的零售價最低也要120元,最高則超過200元。按一群中華蜂每年平均產蜜15公斤計算,本地蜂農養殖一群中蜂即可收入1800元到3000元。

花園式的中華蜜蜂產業園一角

自然保護促蜜蜂產業提質

據了解,武漢的蜜蜂養殖產業快速發展,最大的優勢還是自然資源保護的成效顯著,為蜜蜂生長、繁殖、採蜜等提供了優越條件。

武漢農業專家介紹,以黃陂北鄉為例,當地是武漢生態旅遊勝地,植被保護良好,形成古門、木蘭天池等眾多自然風景區的中心地帶,森林覆蓋率達86.6%,生長著刺槐、板慄等蜜粉源植物140餘種,而且各種蜜粉源植物從春到秋交錯開花,蜜粉源銜接不斷,長達7個月的流蜜期為中蜂的生存、繁衍提供了理想場所。

此外,朱成雲也告訴記者,武漢的養蜂人也在不斷接收新的專業知識,解決了很多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比如,在養殖過程中,正確處理中華蜜蜂與「天敵」義大利蜜蜂的生存模式,對蜜蜂種群進行保護,讓兩種蜜蜂都能大量產蜜。」朱成雲說,由此建立的土蜂自然保護區,促進了蜜蜂的良性發展,使產品更純正。

中華蜜蜂產業園區的蜜蜂農莊

武漢打造蜜蜂產業鏈基地

我省農業部門介紹,從十年前開始,黃陂的蜜蜂養殖和蜂蜜加工開始發力,目前,僅姚蔡公路沿線就有30多戶蜂農人,蜂群達3600群,其中「中鋒」1200群,另外,還有十多個蜂場分布全國各地,年產蜂蜜200噸、王漿3噸、花粉10噸、蜂膠0.5噸,其中有「野生山花蜜」等蜂產品銷往國內外,年產值達到800萬元,已形成初具規模的中華蜜蜂產業鏈基地。

記者了解到,接下來,武漢的蜜蜂養殖基地將逐步推行中蜂產品質量標準化體系認證和無公害農產品認證、綠色食品認證、有機食品認證等產品認證,特別是對姚集、蔡店等地的中華蜂蜜進行地理標識認定。同時建立資源保護、飼養、疫病防治、產品生產等一系列技術和質量的標準。

此外,蜜蜂主題產業園也已成為科普示範基地,配套建成的休閒農莊、蜜蜂博物館等,也將帶動蜂產業外的鄉村遊產業,形成複合式的產業鏈。

【來源:楚天都市報—看楚天】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中華蜜蜂之鄉 釀造甜蜜產業
    近30年的時間裡,他飼養的蜜蜂從開始的30餘箱壯大到如今的近300箱。他介紹,這裡的蜜蜂都是中華蜜蜂,體積比較小,採蜜純度高,不容易得病。根據季節不同,此處的蜜蜂會產出荔枝蜜、龍眼蜜、烏桕蜜、鴨腳木蜜等不同種類的蜂蜜。 為了提高蜂蜜的產量和質量,邱顯陽一直在改進、提高養蜂技術,讓其印象最深的便是人工培育蜂王。原來,隨著年齡增長,蜂王體質和產卵能力也在逐漸下降。
  • 為何土蜂蜜越來稀缺?因為中華蜜蜂正瀕臨滅絕
    小時候老人用筷子蘸起的純蜂蜜香氣到哪裡去了?是否由於我們長大了,才找不著兒時的味道了?實際上,它並不是。當我們還是個小孩的時候,記憶裡甜美的香氣事實上來源於我們老人口中所說的「土蜂」。如果你還保留著童年的記憶,那時候你應該見到一種身體很小,黑色的頭,黑色的胸,淡黃色和灰黑色的腹腔和棕褐色的毛絨。這就是大家常說的「土蜂」,學名叫中華蜜蜂。
  • ...別再上當買假土蜂蜜了!中國綠髮會中華蜜蜂保護地蜂農呼籲電商...
    土蜂蜜又稱中蜂蜜,俗稱土蜂糖,就是中華蜜蜂採集多種花蜜而成。·桐柏山蜂農劉宏成)(03:45)由於中華蜜蜂為我國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品種、且產出的蜂蜜大部分被自身消耗,因此,這些土蜂蜜很難形成商品化量產。
  • 舌尖上的蜂蜜——廣西龍眼蜜蜂蜂蜜
    蜂蜜廣西不僅僅是個山區,廣西山區中的水果資源更是輻射全國,廣西的龍眼滿山遍野,3、4月份開始花開繽紛,香飄四溢,招引著無數蜂蜜前來採集龍眼花粉,日以繼夜積累到秋天,終於醞釀出舌尖上的蜂蜜龍眼蜜是蜜蜂採集了龍眼花的花粉所形成蜜的,那當然聞起來有龍眼自然的香味,嘗起來有龍眼(桂圓)的甜味,把一滴龍眼蜜放嘴裡,龍眼般的蜜甜很耐人尋味,口感很自然持久。
  • 探秘兩百年歷史的中華老字號百花蜂蜜為何經久不衰?
    談及蜂蜜,儘管目前市場上的蜂蜜品牌已然是琳琅滿目,但總有一個品牌會下意識地出現在腦海——百花,在京城這幾乎是百姓首選的蜂蜜品牌,而放眼全國,也鮮有任何一家蜂蜜能與「百花」的名氣比肩。時至如今,很多百年老號接連被時代所拋棄,但究竟是何原因,能令「百花」蜂蜜經久不衰?
  • 夏季養蜂,如何取蜜能夠降低對蜜蜂的影響,又能取到優質蜂蜜?
    如今已經正式進入夏季,我們喜歡蜂蜜的朋友可能到了夏季也還喜歡取蜜,或者說我們一些地方就適合在夏季取蜜。由於夏季的時候溫度比較高,我們很多朋友對於取蜜的時間就帶有疑問了,首先是取蜜的時間要儘可能地減少對蜜蜂的影響,其次是還要取到最好的蜂蜜,下面我們就來看看有沒有這麼一個一箭雙鵰的辦法。
  • 一隻「中華蜜蜂」,驚動檢察官
    「長白山型中華蜜蜂」,什麼?相信多數人對這個物種相當陌生。然而,這隻小小的「中華蜜蜂」,卻驚動了檢察官! 在前幾天公布的「2019年度檢察公益訴訟典型案例」中,遼寧省寬甸滿族自治縣人民檢察院督促寬甸縣農業農村局對「中華蜜蜂資源保護」依法履職案,榜上有名。
  • 浙江文成打造「中華蜜蜂文化產業園」 為旅遊發展增添新景觀
    在文化展廳裡感受中蜂文化,在百畝花海裡觀賞蜜源花卉,在特色民宿裡享受鄉村生活,在幽靜山居裡享受一勺天然蜂蜜的愜意……2019年,一座集養蜂文化展示、中蜂體驗觀光、特色花海民宿、蜂蜜周邊產品展銷等於一體的現代蜜蜂產業園在文成縣動工建設。產業園計劃於2021年10月份正式完工,建成後將為文成縣旅遊發展增添新景觀。
  • 吃了這麼多年的蜂蜜,你知道蜜蜂的種類嗎?
    吃了這麼多年的蜂蜜,你知道蜜蜂的種類嗎?今天就來和大家聊一聊蜂蜜的種類到底有多少?在昆蟲的世界裡,蜜蜂是群居的昆蟲,它屬於節肢動物門,昆蟲綱,膜翅目,蜜蜂科(Apidae),蜜蜂屬(Apis Linn)。
  • 蜂蜜的功效及使用
    雲南的大山中生活著一種中國特有的蜂種—中華蜂,中華蜂體型較小,黑黃花紋明顯,具有較高的辨識度,是我國馴養歷史較久的蜂種。蜂蜜的形成:中華蜂用口器上的小吸管深入花朵,吸取花蜜,用前足把花朵上的雄蕊團在一起,傳送到後足帶回蜂巢。
  • 蜜蜂為什麼不吃蜂蜜?蜂蜜是蜜蜂的什麼?
    小時候前院的鄰居就是養蜜蜂的,經常能吃到香甜的蜂蜜。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蜂蜜在生活中也越來越常見了,不過很多人奇怪人吃蜂蜜,蜜蜂為什麼不吃蜂蜜呢?蜜蜂當然是吃蜂蜜的,蜂蜜其實是蜜蜂的主要食物,還有花粉和蜂王漿都是蜜蜂的食物。
  • 蜜蜂為什麼要釀蜂蜜?並不是「無私奉獻」,僅僅是為了蜜蜂自己!
    蜜蜂能採花釀蜜是眾所周知的事情,而飼養蜜蜂多數也是為了獲取蜂蜜,有些人可能對蜜蜂為什麼要釀蜂蜜感到好奇,事實上蜜蜂釀蜜的目的並不是想像中的那樣「無私」,歸根結底僅僅是為了蜂群的生存和延續而已!1、蜜蜂是完全以花為食的昆蟲。
  • 全國僅5所,武漢職業技術學院入選首批職業院校校長培訓基地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首批職業院校校長培訓基地遴選結果,武漢職業技術學院成功入選,成為5所入選高職院校之一。根據《關於遴選首批職業院校校長培訓基地的通知》(教職成司函〔2020〕14號)的工作安排,經學校申報、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推薦、專家評審,遴選出首批職業院校校長培訓基地及培育基地。
  • 蜜蜂的故事與蜂蜜
    蜜蜂大家都知道,但是目前我國的蜂群有兩類一類是本土蜜蜂,一類是引進蜜蜂(意蜂。有些地方叫夜蜂個體大好強,善於打架偷盜本圖中蜂的蜂蜜,優點是產蜂王漿花粉),引進蜜蜂雖然強大但是沒有本土密蜂好。在西南地區,有人家養上幾十桶蜜蜂那是很光榮的,(相傳蜂王是玉帝的最小的兄弟,據說玉帝得道升天時,蜂王哭著說以後若見皇兄何以得見,玉帝說初春時節的雨前龍井,加上蜂蜜託灶王府君帶給我就好所以農村養蜂的人,蜂蜜在怎麼值錢也要留點,過節的時候在灶臺上,弄一杯蜂蜜茶,當然這是老人前傳後教的的說法,所謂真假難辨)。
  • 武漢小夥將家傳蜂蜜手藝變成跨國生意,出口日本一年創匯700萬美元
    長江日報-長江網10月16日訊(記者詹海波)「我們養了一輩子蜂,都沒把蜂蜜賣出國。這小子不得了,才兩三年就把蜂蜜賣到日本去了。」提起黃潮,在武漢新洲養了一輩子蜜蜂的蜂農老程,豎起大拇指誇個不停。黃潮推薦自己的新品蜂蜜 記者詹海波 攝1989年出生的黃潮,是土生土長新洲人。2012年大學畢業後,進工廠、做銷售,打拼成為某肥料公司華中區域經理。
  • 來鳳中蜂養殖超4萬群 有望成武陵山區最大中蜂基地
    近3年,來鳳縣充分藉助農業農村部、杭州市的幫扶力量,全方位提升養蜂技術、管理方式和產業化水平,培育出了一個全新的中蜂產業,打造武陵山最大的中蜂基地,加速讓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12月7日,來鳳縣三胡鄉陽河村王德貴來到自家屋後樹林,打開擺放的30多個活框,仔細查看蜜蜂情況。得知他去年掙了4000多元,前來考察的一個親戚動了心。
  • 我國首批職校校長培訓基地公布,武漢這所高職院校入選
    楚天都市報9月18日訊 (記者郭會橋 通訊員董豆豆 段安靜)近日,教育部發出《關於公布首批職業院校校長培訓基地遴選結果的通知》,武漢職業技術學院聯合武漢大學成功申報,並被教育部認定為全國首批職業院校校長培訓基地。
  • 蜂蜜價格低迷,養蜜蜂還能掙到錢嗎?怎麼區分真假蜂蜜?
    今年受各種不利因素的影響,加上一些自媒體網紅擾亂市場,造成現在蜂蜜滯銷,價格低迷,那麼養蜜蜂還能掙到錢嗎?我們怎麼才能買到真正的蜂蜜呢!因此在每年分出來多餘蜂群建議銷售處理掉,每桶強群每年基本可以分出來兩桶,每桶兩脾蜜蜂價格在300元左右;100*2*300=60000元2. 在油菜花主流蜜期取蜜2-3次,桉樹流蜜期取蜜1-2次,其餘時間段都是在供蜜蜂自己食用。一般每桶強群可以取蜂蜜20斤左右封蓋蜜,市場價格在35-50元以上每斤,100*20*40=80000元。
  • 探尋「深山蜜坊」 解密蜂蜜那些事兒
    深山蜜坊土蜂蜜12月2日,全國農產品加工技術創新推廣活動暨農產品加工技術成果交易會於濟南高新會展中心舉辦。眾所周知,蜂蜜是極具營養價值的補品,那麼深山蜜坊的蜂蜜相比市面上所售蜂蜜又存在哪些不同?應邀參加本次展會的蒙陰深山蜜坊蜂業有限公司負責人「一語道破了天機」。一般而言,市面上流通較廣的蜂蜜,多為意(義大利)蜂所釀。這類蜜蜂,採蜜量大且釀蜜周期短,對養殖戶來講經濟效益較大。但是意蜂畢竟是國外引進的物種,不如本土蜜蜂所釀的蜂蜜。
  • 2020年度中國蜂蜜行業十大品牌榜單
    汪氏蜜蜂園銷售網絡遍布全國各地,目前全國有21個省區辦事處以及2500多家專賣店,每年向上百萬的消費者提供優質的天然蜂產品和保健食品,為消費者的身體健康提供了值得信賴的服務,產品暢銷全國,綜合經濟實力在全國蜂產品行業名列前茅,為中國蜂業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