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文成打造「中華蜜蜂文化產業園」 為旅遊發展增添新景觀

2020-12-23 新華網

  在文化展廳裡感受中蜂文化,在百畝花海裡觀賞蜜源花卉,在特色民宿裡享受鄉村生活,在幽靜山居裡享受一勺天然蜂蜜的愜意……2019年,一座集養蜂文化展示、中蜂體驗觀光、特色花海民宿、蜂蜜周邊產品展銷等於一體的現代蜜蜂產業園在文成縣動工建設。產業園計劃於2021年10月份正式完工,建成後將為文成縣旅遊發展增添新景觀。

  據悉,該產業園名為「仙花谷中華蜜蜂文化產業園」,規劃佔地2000多畝,位於文成縣安福寺西南方,距離在建中的322國道不足百米,產業園周邊生態資源、境內動植物資源豐富,景色優美。

  同時,該產業園已被列入西坑畲族鎮重點開發項目,安福寺也將產業園所在範圍作為劉基故裡申報5A級景區。

  截至目前,百畝蜜源花卉觀賞種植區已建設完成;3個觀光體驗標準化蜂場已建設完成1個;文化展示廳以及標準化生產廠房主體已建設完成百分之八十;冰庫以及蜂蜜儲存倉庫已建設完成。

  「仙花谷中華蜂蜜文化產業園」的創始人名叫周光彬。自2010年開始從事養蜂事業,在此期間,他始終紮根山林專研養蜂技術,並在政策引導下,創立「仙花谷深山蜂蜜中華蜜蜂示範基地」,組建蜜蜂生態產業大軍,帶領貧困群眾叩開增收致富的大門。

  2010年,周光彬開始飼養了近80箱中華蜜蜂,但由於飼養技術與經驗的不足,導致蜜蜂大批量逃跑和病死,損失慘重。好強的他為了改變這種局面,跑遍泰順、景寧等地,學習和考察靈活的養蜂技術,並於2012年下半年成功將蜜蜂養殖規模增長至200箱。

  有了養蜂技術後,他一心想要幫助身邊的養蜂人共同致富,就立即聯繫了縣內的養蜂大戶,在縣農業農村局的支持與幫助下,於2013年申請成立了文成縣中蜂產業協會,吸收廣大蜂農,形成合作團體。

  自協會成立以來,蜂農抱團取暖,相互交流技術和經驗。積極參與縣裡組織的蜂業旅遊文化節活動和中蜂精準扶貧工作,並多次牽頭組織養蜂技術培訓和現場指導,參與培訓達1000餘人次,2018至2019年,協會扶持低收入農戶700戶。此外,還給合作社成員提供市場信息服務,並解決蜂農在養殖和銷售過程中遇到各種問題。隨著協會日益壯大,會員人數達到200多人,成為文成縣規模最大的團體之一。

  「在家鄉發展中華蜜蜂產業,不但能保健強身,還能發家致富幫助貧困戶,更能傳承家鄉的歷史文化。」一路走來,周光彬用他的堅持與付出換來了甜蜜的豐收。如今,他正積極響應政府振興鄉村的號召,圍繞「農旅結合」、「康養結合」的概念,打造仙花谷中華蜜蜂文化產業園,為文成蜜蜂文化產業的發展和建設「三美」文成貢獻著自己的一份力量。(趙禮鋒 潘林鵬 謝陳釵)

  

編輯:馬江 責校:劉志媛

主編:陳青 監製:徐樂靜

相關焦點

  • 「窗口」看小康(61)丨深山養蜂人的甜蜜事業 看文成如何讓蜜蜂成...
    浙報集團縣級融媒體中心共享聯盟「大潮起之江 『窗口』看小康」大型移動視頻新聞行動,12月8日在學習強國浙江平臺、浙江新聞客戶端、天目新聞客戶端、小時新聞客戶端以及有關縣級融媒體平臺推出第61期報導《深山養蜂人的甜蜜事業》——山連山,水連水。
  • 優品壽鄉 | 引人注目,文成這份「甜蜜的事業」登上了新華網!
    營養豐富蜂蜜靠蜜蜂採集植物花蜜反覆釀製而成在中國中華蜜蜂是獨有的當家品種它體軀較小頭胸部黑色腹部黃黑色全身披黃褐色絨毛又稱中華蜂年平均氣溫為14℃-18.5℃為中華蜜蜂的養殖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地理、氣候和生態條件文成還有木本植物97科294屬728種蜜源植物分布廣、品種多、有時間差保證蜂蜜全年「產量在線」
  • 佛耳湖鎮:打造文化旅遊小鎮、蜜蜂產業小鎮!
    2018年,佛耳湖鎮產業發展態勢迅猛,而隨著鄭合高鐵、新107國道建設工程的快速推進與「鄭許一體化」發展規劃的完成,佛耳湖鎮又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依託7.6平方公裡的李良店煤礦壓礦區,加快許港產業園規劃建設,著力打造臨空產業、高端製造業基地,積極承接空港產業轉移。
  • 90後孫藝軒:打造蜜蜂文化產業園
    (原標題:90後孫藝軒:打造蜜蜂文化產業園)     人物點擊
  • 全國海拔最高文創園區珠峰文化旅遊創意產業園初具規模
    央廣網12月9日消息(記者普布次仁 通訊員劉琳)經過三年的前期規劃和基本建設,位於日喀則市、緊鄰318國道的珠峰文化旅遊創意產業園目前已初具規模。冬日的日喀則古城,綻放出不同以往的獨特魅力。記者了解到,園區有機融合「文化+」、「創意+」、「旅遊+」三大功能,初步按照文化展示園、運動休閒園、養生度假園、田園體驗園四大功能分區,未來,珠峰文創園將以珠峰探險、動力滑翔、民俗體驗、藏藥養生等獨具魅力的文創項目,逐步培育品牌項目、打造產業集群、優化經濟結構。
  • 中華蜜蜂之鄉 釀造甜蜜產業
    在為期兩天的培訓中,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為蜂農們講解了《中華蜜蜂抗病選育技術》等內容。類似的蜜蜂養殖培訓在龍門已經舉辦了十餘年,此前還有河南、廣西、江西等地的蜂農慕名前來參加學習。 儘管龍門蜜蜂養殖歷史悠久,但「龍門的氣候環境也在發生變化,針對蜜蜂的養殖技術也應該作出相應的改進。」龍門縣養蜂研究所負責人林偉忠說。
  • 首批夏季蜂蜜收割銷全國,武漢形成中華蜜蜂產業鏈基地
    蜜蜂園主朱成雲告訴記者,他家在十年前留傳下的兩箱土蜂(即中華小蜜蜂,簡稱中蜂),經過多年培育,通過自然繁殖,已經在黃陂北鄉姚集、蔡店等地建立起了自然保護區:「武漢開始形成了多個以蜂業為主題的產業園,一起把原生態做成甜蜜產業,幫助村民脫貧奔小康。」
  • 我市制定文化旅遊產業發展三年攻堅行動方案 打造「黃河之濱也很美...
    近日,市政府印發《蘭州市文化旅遊產業發展三年攻堅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今後,我市將聚焦「黃河之濱也很美」城市品牌,把蘭州建成絲綢之路經濟帶旅遊名城、西北區域旅遊集散中心和全國重要旅遊目的地城市,到2022年,全市旅遊人數達1億人次以上,旅遊綜合收入年均增長50億元以上。
  • 溫州文成的小康故事:綠色GDP多起來,百姓腰包鼓起來
    11月26日,「小康中國·溫州故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文成專場舉行,文成縣委書記劉中華將文成縣如何借勢借力,將生態資源轉化為生態資本,讓每一個文成人都過上「綠富美」好日子的「小康故事」娓娓道來。  據悉,2019年,文成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05億元,增長9%;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9%和10%,26縣發展實績考核全省排名第二。
  • 2020寧波旅遊夜市走進伯溫故裡浙江溫州文成
    江南遊報融媒體11月22日訊(記者 陳衝 通訊員 汪佳妮 編輯 江南)11月21日,2020寧波旅遊夜市(溫州·文成)座談會在伯溫故裡文成舉行,來自寧波與溫州兩地的文旅部門、景區、酒店、旅行社等60餘人參加了會議,加強旅遊區域合作,分享優質旅遊產品;期間,
  • 共建生態旅遊文化產業園 打造山海協作工程升級版——赴雲和、開化...
    雲和縣與寧波市北侖區共建省級山海協作生態旅遊文化產業園,總體定位為「1+3+8+20」,即以「木玩+」為核心發展理念,重點培育「文化創意、幼教培訓、休閒度假」3大主導產業,發展「木玩+」智創、網際網路、幼教、體驗、服務、文化、生態、休閒等8大核心要素,建設木玩童話旅遊集散中心、木玩童話城堡等20個項目。
  • ...將打造文化農莊-農莊 生態文化 生態旅遊 曼掌村 產業園-東方...
    雲南創建生態文化產業園新模式 將打造文化農莊 來源:雲南日報  作者:李開義  選稿:汪天韻  2015年4月7日 10:48   東方文創網4月7日消息:近日,記者從雲南文化農莊暨生態文化產業園試點專題調研座談會上獲悉,雲南省創建生態文化產業園新模式打造的第一個文化農莊
  • 山東聊城與臺灣農旅合作打造養生文化創意產業園
    山東聊城與臺灣農旅合作打造養生文化創意產業園 2019年06月05日 10:50:00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6月5日訊 「我所接觸的兩岸投資項目裡,滿運時節文化養生園項目是落地最快速最便捷的。」
  • 新疆「甜蜜尼勒克」:蜜蜂文化成旅遊亮點
    尼勒克縣宣傳部 供圖中新網新疆尼勒克7月29日電(勉徵)7月29日,第七屆中國·新疆「甜蜜尼勒克」蜜蜂文化旅遊節在新疆尼勒克縣開幕。尼勒克縣委副書記、武進援疆工作組組長薛建忠介紹,此次活動旨在加快推進旅遊業發展,提升尼勒克縣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全力打響「甜蜜尼勒克·宜居康養城」旅遊新形象。
  • 文成:浙江農林大學來文開展校地合作交流活動
    文成:浙江農林大學來文開展校地合作交流活動發布日期:2020-12-22 17:21瀏覽次數:2次為加快落實文成縣與浙江農林大學鄉村振興戰略合作協議有關精神,鞏固與提升校地科技合作,12月17日-18日,浙江農林大學社會合作處處長劉興泉帶隊
  • 文成擬打造中國「航空小鎮」溫商計劃投資140億
    據重慶保元集團副總裁蘇雙雙說,該項目依託文成百丈漈——南田高山平臺的地理位置和獨特的生態文化旅遊資源,通過建設通用航空機場,重點發展公共事業、航空教育培訓產業、航空旅遊產業、航空文化產業、航空商業配套產業等五大體系,開展空中旅遊、飛行培訓、緊急救援、文化體驗、休閒度假、養生養老、時尚運動、生態農業觀光等特色項目,形成一個以通用航空產業為核心,與文化旅遊、健康服務產業融合發展的特色產業區
  • 文化與產業融合,成都青羊打造「非遺旅遊目的地」
    依託國際非遺博覽園,成都青羊區正在打造全國唯一以「國際非遺+」為超級IP的城市文創跨界度假區和城市微旅遊目的地。以響亮的「國際非遺+」為標籤,國際非遺博覽園開始了從「非遺博覽園」到「非遺創意產業園」的功能區發展之路。
  • 中國崀山文化旅遊產業園項目案例
    中國崀山文化旅遊產業園(崀山國際休閒度假區)是由湖南景城旅遊管理有限公司打造的綜合業態旅遊休閒園區。項目總佔地面積7000畝,涵蓋五大功能分區,引入「現代旅遊服務業集聚型開發與運營」模式,是推動崀山旅遊升級,助力區域經濟轉型的力作。
  • 看文成各地如何亮曬大比拼!
    南田鎮南田鎮武陽村5A景區提升工程武陽村5A景區提升工程總投資額3500萬元,以伯溫家學、武陽書院、百畝荷田等為旅遊特色,通過環境整治、景觀改造、基設提升,南田鎮武陽村正打造「僑家樂」的民宿品牌效應,發揮「僑家樂」的影響作用,帶動旅遊產業和文化產業相融合,讓武陽村朝著有文化、有內涵、有風情的5A景區發展方向前進。
  • 晨光1865打造國內文商旅超特色的文化創意產業園
    「根植於這塊土地上的晨光1865,從來不缺大氣、創新、求進之精神,但我們更需汲取新的時代精神,遵循時代發展需求,順勢而動。」150年後的今天,晨光1865創意產業園老總鄒超在描繪園區新的發展藍圖時說,走過8年的創新求進之路後,今天的晨光1865,在時代精神感召下,正積極探索文化創意產業園新一輪轉型升級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