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莊打包餐盒1到3元不等 記者調查:該不該收費?

2020-12-11 河北日報

石家莊市開展「文明餐桌 節儉惜福 杜絕舌尖上的浪費」活動以來,社會各界積極響應和廣泛參與「光碟行動」,大部分人養成了將吃不完的食物打包的習慣。假日期間,一些市民在餐飲企業消費時發現,部分飯店提供打包服務時使用的餐盒並不是免費的,而是要收取1元到3元不等的費用。

打包餐盒收費是否合理呢?對此,記者採訪了部分市民和餐飲企業。

消費現象:為打包餐盒「被動買單」

假日期間,各大城市綜合體的餐飲店鋪高朋滿座,親朋好友的聚餐明顯增多。在先天下廣場六樓的峨嵋小鎮,高先生與朋友聚餐結束後,找服務員要了兩個餐盒打包未食用的兩碗紅豆沙。而在結帳時,他發現帳單上顯示,2個餐盒收了2元錢。

「餐盒不是免費的嗎?」高先生和朋友們都感到很意外。令他們不解的是,餐館沒有任何印有「打包餐盒收費」字樣的標識提示,並且,打包時服務員也沒有進行事先告知「餐盒收費」,「如果事先知道的話,我們就用免費的塑膠袋打包了。」

打包餐盒收費的餐館還有很多,但是餐盒價格並非一致。在東勝廣場四樓的過橋緣米線店,市民王女士與愛人點了兩份米線沒有吃完,向服務員尋求打包服務時,被告知「打包餐盒一個3元」。

「這麼貴?」餐盒價格超過了王女士可以接受的範圍。對此,服務員解釋說:「我們的餐盒材質不是普通的塑料盒,可以微波爐加熱的,材質成本比較高。」記者看到,該店的打包餐盒是黑色的塑料盒,摸起來確實比常見的透明餐盒要稍厚一些。

記者走訪了解到,在「文明餐桌 節儉惜福 杜絕舌尖上的浪費」活動開展之前,省會大部分餐飲企業的打包服務中,打包塑膠袋是免費的,餐盒則是收費的,每個餐盒的價格一般是1元左右。而該活動開展以後,超過8成的餐飲企業推行免費餐盒打包服務,仍有部分企業持續餐盒收費行為,每個餐盒價格從1元至3元不等。

觀點不一:出發點為厲行節約

到底打包餐盒應不應該收費呢?這一話題引發了很多爭議,贊成和反對的聲音各持己見。

贊成方:倡導按需消費 減少「白色汙染」

一些消費者對於餐飲企業的餐盒收費行為表示理解和支持。他們認為,餐館確保所供給餐盒的衛生質量,為此付出了更高成本,作為接受服務者,也應為自己的飲食健康付出相應的代價,關鍵是看餐館的收費金額是否適當、合理。

一些消費者和餐飲界人士認為,打包服務所使用的塑料餐盒,容易造成「白色汙染」。餐盒收費,則可以減少汙染,進一步倡導和培養大家「儘量點菜夠吃即止」的按需消費習慣,督促消費者踐行節能減排、低碳生活理念。

反對方:提升服務質量 餐盒不應成為牟利手段

不少消費者對餐館收取打包餐盒費用的做法感到不滿。他們認為,打包剩餘飯菜是倡導和鼓勵消費者節約的一種手段,餐館應該免費提供打包的餐盒,餐盒不應成為牟利手段。

「如果出於成本考慮,飯店對打包餐盒按照收費能夠接受,但是高達3元一個的餐盒似乎與成本並不相符。」市民王女士說,這樣的打包收費已經成了餐館牟利的手段,讓我們這些原本有打包意願的客人放棄打包,如此不僅不能節約,反而造成浪費。

市民高先生也表示:「用塑膠袋裝湯類的飯菜不方便,如果使用收費飯盒又太貴,這讓我們打包也不是,不打包也不是。」

渝鄉辣婆婆運營部經理潘斌表示,「打包服務也算送個人情,進一步提升了我們的服務質量,也吸引了回頭客。」該企業針對主打菜水煮魚剩餘的油,研發了專用打包油瓶,免費送給消費者。

記者發現,對於打包餐盒收費行為,無論是贊成方還是反對方,大家都是本著厲行節約的出發點來考慮問題的。

提醒消費建議:餐盒收費須明碼標價

市市場監管局有關人士就此接受記者採訪時稱,餐飲企業的餐盒收費屬於市場行為。目前國家相關條文並未對此有明確的規定。但是按照規定,餐館各項收費必須堅持明碼標價,否則就違反了價格政策。

「如果餐飲企業按規定在店內醒目位置或菜牌上標註了打包餐盒的費用,並在實際服務過程中提前告知,那麼是可以收取打包費的。」這位人士表示,但如果企業並沒有標註這樣的收費內容,而在消費終結時僅憑口頭告知就收取打包費,則是不合理的。遇到這種情況,消費者可以將結帳單保管好,並撥打12358進行投訴。

與此同時,也有一些消費者更為關注餐盒的質量。記者調查發現,餐盒有兩種,一種是透明的,塑料薄而軟,另一種是不透明的,塑料稍稍厚一些,但目前市面上的絕大多數餐盒是沒有任何標識的「三無」產品,質量堪憂。

據悉,餐盒上印有「QS」標識的,是經過食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的合格產品。所以,大家在選購打包餐盒或者是選擇餐飲外賣店的時候,可以根據這個標識來斷定這家餐飲店是否注意顧客至上的行為。

需要提醒廣大消費者的是,微波爐加熱飯菜時,局部點的溫度有時候會超過200攝氏度,會加快打包餐盒等塑料製品分解有毒物質的速度。所以,打包餐盒是不能放進微波爐裡加熱的。另外,用打包餐盒長期盛放油性大或酸性大的食物,也會讓盒中的有毒物質析出。如果一定要使用打包餐盒,需先將熱的食品放在盤子中晾一會兒,等溫度降低後再放入餐盒。

為保護環境,消費者外出就餐時儘量按需點餐,減少使用打包餐盒的次數,自覺踐行厲行節約、避免浪費。

(石家莊日報)

相關焦點

  • 打包塑料餐盒收費,合理嗎?
    日前,有消費者向本報反映,在某飯店吃過飯後,將剩下的飯菜打包,塑料餐盒還需另付費。消費者質疑,打包塑料餐盒收費是否合理?打包塑料餐盒的質量是否合格?□記者 路雲幾天前,陳先生與朋友到昆區一家飯店吃飯。心想反正吃不完還可以打包帶走,就多要了幾個菜,可誰知打包時,服務員告訴陳先生還要加收餐盒費。
  • 塑料餐盒打包收費 合理嗎?
    QQYY小編訊:日前,有消費者向本報反映,在某飯店吃過飯後,將剩下的飯菜打包,塑料餐盒還需另付費。消費者質疑,打包塑料餐盒收費是否合理?打包塑料餐盒的質量是否合格?幾天前,陳先生與朋友到昆區一家飯店吃飯。心想反正吃不完還可以打包帶走,就多要了幾個菜,可誰知打包時,服務員告訴陳先生還要加收餐盒費。
  • 德州部分快餐店開收打包餐盒費 5毛到一元不等
    在快餐店打包帶走食物,盛裝食物的餐盒會收費嗎?10日上午,記者走訪德城區多家快餐店了解到,部分商家對打包餐盒收取費用,價格在0.5元至1元不等。  近日,市民唐先生在青年路的一家快餐店裡打包帶走一份牛肉麵,結帳的時候卻發現多收取了1元錢,帳目清單上顯示的是打包餐盒的費用,唐先生有點難以接受。
  • 餐館打包要收一元餐盒錢 法律人士建議繼續免費
    消費者 成本不應轉嫁給食客  餐盒收費遭到了消費者的抵制。昨日,記者就此採訪了部分消費者,大部分人認為,該企業是將正常成本轉嫁到了消費者身上。為顧客提供安全、健康的食品和用具,本是餐企的責任和義務,以換用健康的環保用具為由變相對消費者多收費用,很難讓人信服。
  • 一些飯店對打包餐盒收費
    近日,在省城一家餐廳內,一名女士吃完飯後將剩下的食物打包帶走。                             本報記者 王媛 實習生 肖鳳榮 攝      本報2月28日訊(實習生 李辛未 記者 趙麗)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一些飯店對打包的餐盒每個收取1至3元的費用,此舉讓一些就餐的市民很不理解。  在泉城廣場附近一家高檔餐廳,記者發現,這裡的打包盒每個收費兩元。記者看到,這種收費的餐盒半透明,類似微波爐加熱的飯盒並配有密封蓋。
  • 餐盒收費影響打包
    《法制日報》派出多路記者調查走訪。  編者的話  北京: 餐盒收費影響「打包」  □ 本報記者   趙  麗  □ 本報實習生 劉雪妍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  胡大飯館的95元代金券中有說明「本單大廳包間均可使用,本單堂食外帶均可,商家提供餐後打包服務,需另付2元/個打包盒」。  綠茶餐廳的99元代金券的使用規則是,「僅限大廳使用,無包間,本單僅限堂食,不可外帶,商家提供餐後打包服務,需另付1元/個打包盒」。  金百萬烤鴨「單大廳包間均可使用,僅限堂食,不可外帶,商家提供餐後打包服務,需另付1元/個打包盒」。
  • 記者調查:代寫朋友圈文案分等級收費 從1 元到幾百元不等
    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記者調查發現,電商平臺上一些賣家提供「代寫朋友圈文案」的內容定製服務,按主題、字數、難易程度等分等級收費,價格從1 元到幾百元不等。為了體驗這項服務,記者花15 元「買」到了一條100 字以內的跨年朋友圈原創文案。對於代寫朋友圈文案,很多市民看法不一。有人覺得沒必要花這個錢,但也有人表示理解,認為朋友圈是一個展示自我的平臺,需要適當花費成本裝飾打造。
  • 貴陽多家粉面打包加收1-2元,竟是原材料被口罩擠佔
    貴陽粉麵店打包盒另外收費已很普遍記者走訪發現,目前一些粉面小吃店收取打包餐盒費的情況也越來越普遍了。劉阿姨昨天中午在花果園給老伴點了一份燉雞飯,標價13元一碗的燉雞飯,因為餐盒費加上一元,劉阿姨支付了14元。
  • 外賣餐盒帶來的環境問題 該如何解決
    環保餐盒成本高 讓商家望而卻步  在鄭州市金水區福元路上的一家麵館裡,該店的員工正熟練地為網上訂餐用戶打包食品,記者在現場注意到,他用一個大的塑料碗裝一份面,用小一號的塑料碗為顧客裝了湯,用塑膠袋裝了餅,又拿出了帶有筷子、勺子和餐巾紙的一次性餐具,最後,把這些集中裝在一個大的塑膠袋裡。
  • 貴陽多家粉面打包加收1-2元,這波操作也與口罩有關?
    貴陽粉麵店打包盒另外收費已很普遍記者走訪發現,目前一些粉面小吃店收取打包餐盒費的情況也越來越普遍了。劉阿姨昨天中午在花果園給老伴外賣了一份燉雞飯,標價13元一碗的燉雞飯,因為餐盒費加上一元,劉阿姨支付了14元。「老闆說塑料打包盒要收另外1元,最近漲了不少,不收錢一天下來還是有點吃不消。
  • 濟寧:外賣餐盒塑料味重 食物「外衣」質量不靠譜
    中午為了省事,不少上班族直接選擇訂外賣或者打包食物帶回家,而外賣食物所使用的餐盒從外表到手感都各不一樣,有的紙碗一端就變形,甚至漏水,有的餐盒一打開就有塑料氣味,外賣食物的「外衣」質量甚至會影響顧客對商家的整體印象。昨日,記者採訪發現,越來越多的商家開始選用PP材質的塑料餐盒,而市場上銷售的一次性餐盒仍有部分是沒有任何標識的三無產品。
  • 塑料環保餐盒被指不環保 市民用完多扔掉不循環
    商家:餐盒升至2元一個,消耗數量仍沒減少  為了解塑料餐盒在市內餐館的使用情況,記者來到了天河、北京路等地對餐館進行隨機調查,超過八成的餐館正在使用塑料飯盒,中高檔食肆幾乎全部都是使用塑料飯盒供客人打包。
  • 市民飯店打包竟收一元餐盒費 物價局稱無明確規定
    到飯店吃飯,沒想到,打包的盒子也要收費,這讓市民吳先生不能接受。7月17日中午,吳先生與家裡人去位於長江西路與天柱路交口處一家飯店吃飯。吃完飯後,吳先生叫服務員把剩菜打包帶回。服務員拿來一個飯盒,將菜打包好。
  • 外賣火爆一次性餐盒質量堪憂:飯沒吃完碗壞了
    入夏後氣溫逐漸升高,小楊午飯時間很少出門,多是直接訂外賣,每天都會使用兩到三個一次性餐盒。「我發現外賣用的最多的就是塑料碗,但有些小吃店還是會用紙碗,質量特別差,有時還沒吃完飯碗就壞了,還有一股怪味。」小楊告訴記者,他曾留意過餐盒標識,發現許多餐盒都是沒有任何標識的三無產品,但正規快餐店或是餐廳所用餐盒質量會稍好一些,多數有PP標識,並且沒有異味。
  • 記者江城實地調查發:幼兒園收費3大問題突出
    、捐資助學費等……1月4日,國家發改委、教育部、財政部下發《幼兒園收費管理暫行辦法》(下稱《暫行辦法》),新規從發布後30日施行。武漢市現在的幼兒園收費情況如何,是否符合新規?昨日,記者調查武漢市6所幼兒園收費情況發現,收費不公示、辦興趣班收費和隨意增設收費項目成為家長們反映最多的問題。
  • 記者調查餐廳剩菜打包成常態 燒烤、自助餐等仍有浪費現象
    文/圖 半島全媒體記者 鍾迎雪 毛梓權近日,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重要指示強調,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切實培養節約習慣。8月12日、13日,記者走訪多家酒店餐館、燒烤店、自助餐廳以及寫字樓調查發現,大多數消費者已形成良好的「光碟」習慣,剩菜打包帶走已成為共識。但在一些燒烤店、火鍋店、自助餐館等,仍有浪費現象發生,讓人心痛不已。
  • 【記者調查】瀘州:新版「限塑令」後 你的生活有哪些變化?
    今年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被稱為新版「限塑令」。根據意見,我國將分步驟、分領域禁止或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一次性塑料製品、快遞塑料包裝等。 對此,記者走訪調查後發現,不可降解塑膠袋、一次性塑料製品等在瀘州市的使用率依然居高不下。
  • 記者探訪青島商超、奶茶店……不「塑」之客多
    市民自備購物袋到超市購物。/探訪 /商超普遍養成環保「習慣」昨天上午,在青島永旺東部店超市收銀區,來購物的市民多數自帶各式各樣購物袋,將買到的商品逐一裝袋打包帶走,只有少量顧客消費了商場提供的收費生物降解購物袋,價格按照大小號每個從0.7元至1.3元不等。
  • 石家莊一小區電費每度1.1元?物業:加上管理費,不貴!
    一起來看 東城國際小區3號樓一戶居民告訴記者:他們搬到這裡居住已經有三、四年時間。因為該小區屬於商住樓,按照河北省電網銷售價格規定:工商業用電價格是每度0.61元。即使在16點到20點尖峰時段用電價,每度電價格也不高於9毛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