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痛分娩」VS剖宮產

2020-12-23 寶寶知道

作者:寶寶知道 落葉紛飛秋天

「無痛分娩」從定義上來區分,也屬於自然分娩的一種,在等待胎兒出生的過程上沒有區別。但是又與完全的自然分娩有所不同,它採取了分娩鎮痛措施,產程中比較舒服與愉快,對產痛的感覺比較輕。無痛分娩、剖宮產都有各自的特點與存在的必要性,應該根據實際情況去選擇,這裡將剖宮產與無痛分娩相比較。

「無痛分娩」優於剖宮產

「無痛分娩」實際上就是在自然分娩的過程中實施分娩鎮痛,與剖宮產的優劣比較等同於自然分娩與剖宮產的比較。雖然剖宮產的誕生確實拯救了不少母嬰的生命,但不應該成為分娩的主要或首選方式,世界衛生組織仍舊倡導自然分娩,並建議剖宮產率要低於15%。

剖宮產較「無痛分娩」對新媽媽有較大損傷,同時剖宮產血管都開放,新媽媽發生羊水栓塞的風險大於「無痛分娩」。對嬰兒而言,胎兒沒有經過產道的擠壓較快分娩,容易患溼肺或發生新生兒窒息。所以,剖宮產還是更適合於有剖宮產指徵的人群,或者藉助輔助生殖措施得到「寶貴兒」的孕婦。

無痛分娩,其過程與自然分娩相同,是一個自然的過程。其優點也與自然分娩相同,產婦損傷小、恢復快、胎兒經過產道的擠壓,擠出肺內的羊水,不易發生溼肺和新生兒肺炎。有研究認為,經過產道的擠壓,孩子長大後不易得多動症。經歷自然分娩過程的寶寶,可以產生免疫抗體,新生兒半歲之內不易生病。

「無痛分娩」費用低於剖宮產

一般情況下,順利的自然分娩住院費用最低,應用腰麻硬膜外分娩鎮痛後自然分娩費用增加1000元,剖宮產術費用是自然分娩費用的2~3倍,費用最高。

非藥物性分娩鎮痛不收費,在孕婦學校可以做到免費聽課。針灸、經皮電刺激(TENS、HANS)、水針穴位注射等物理性分娩鎮痛只收幾十元;肌肉注射哌替定、安定等只花幾元錢;吸入笑氣分娩鎮痛需要300元左右;局部神經阻滯鎮痛如宮旁或會陰神經組織注射麻藥,只有幾十元的費用;腰麻硬膜外分娩鎮痛1000元左右。

「無痛分娩」卡在哪裡

以北京婦產醫院為例主要開展了三種「無痛分娩」,即陪伴分娩、HANS儀穴位刺激鎮痛、腰麻硬膜外分娩鎮痛。前兩者因無禁忌而可以隨時申請,腰麻硬膜外「無痛分娩」,在北京婦產醫院僅佔20%~30%。很多準媽媽希望實施「無痛分娩」,雖然沒有具體的統計數據,但通過病房的調查超過50%以上,大部分孕產婦對分娩鎮痛的鎮痛效果充滿期待與渴望。

專業麻醉師與設備成羈絆

「無痛分娩」,尤其是目前較為公認的腰麻硬膜外「無痛分娩」,準媽媽的感覺變得「遲鈍」,但是不影響她的運動和用產力,國外90%以上公立醫院可開展腰麻硬膜外「無痛分娩」,但我國目前只在大醫院開展。

何種原因導致腰麻硬膜外無痛分娩無法全面開展呢?實施這種「無痛」有四個條件:在宮口開到2~3cm;無胎兒宮內窘迫;家屬籤字後再執行;需要專業的麻醉醫生、醫療設施。

基於這些條件,首先專業的麻醉醫生和醫療設備成了實施該種「無痛分娩」的關鍵條件。無法全面開展腰麻硬膜外「無痛分娩」與醫務人員的配備、設備的限制、花費(屬於自費項目)等因素有很重要的關係。另外,準媽媽和家屬心中存在疑慮,主要擔心麻醉藥物影響寶寶的智力,少數人擔心實施麻醉的過程影響產婦的身體健康,比如:麻醉意外,也使該種無痛分娩的開展受到一定的阻礙。

此外,腰麻硬膜外「無痛分娩」需要準媽媽身體健康、無心血管疾病及腰椎疾病。

對實施「無痛」的認識不足

宮口開到3釐米後實施「無痛」,主要是考慮「無痛」對嬰兒的安全與影響。過早實施「無痛」不利於胎兒的娩出,過晚實施無痛增加準媽媽的疼痛感。

宮口開到3釐米之前的疼痛感,正常情況下準媽媽可以忍受。一般初產婦產程較長,如果宮口開得較小時應用腰麻硬膜外「無痛分娩」,可能影響產力,出現胎兒宮內窘迫、第二產程延長。總之,影響產程的可能性增加。而宮口開得越大就越接近自然分娩,產道對寶寶的擠壓越充分,對寶寶的健康也就越好,所以醫生建議準媽媽在能忍受的情況下,還是多堅持一段時間,讓宮口開得更大些。

但是多數準媽媽都不了解,也不理解如此開展的目的與意義,有些人認為宮口開到或者超過3釐米時再用腰麻硬膜外「無痛分娩」,最困難的時期已經過了,不值得再花錢、費力做麻醉了。實際上,宮口開到3釐米後的痛感更強烈,此時只要準媽媽提出「無痛」申請,並且醫生和設備條件允許就可以實施「無痛分娩」。

「無痛分娩」並非完全無痛

有人望文生義,認為「無痛分娩」就是一點兒疼痛都沒有。其實不然,由於人對疼痛的感知存在差異性,同樣的疼痛強度,耐受力強的人認為不疼,相反耐受力弱的人認為非常疼。因此,有些耐受力弱的準媽媽感覺實施了「無痛」仍然很疼,認為是被醫院騙了,所以分娩之後就與朋友說:「無痛」根本不起作用,千萬別用,白花錢。

臨床統計,非藥物性分娩鎮痛存在鎮痛不全的情況,與準媽媽自身的情況和配合的程度有關,但是按照理論來講,其疼痛感是有所減輕的。腰麻硬膜外「無痛分娩」可以使疼痛的評分(VAS)由最高的10分減至2分以下,鎮痛後大部分人仍有感覺,但產婦完全可以接受。

我查資料的時候在網上找到的,覺得不錯,分享給大家。

文章來自寶寶知道,更多孕產育兒精彩內容,請下載「寶寶知道」APP

相關焦點

  • 無痛分娩並非人人能用,醫生:莫因產婦悲劇盲目選擇剖宮產
    自然分娩究竟有多痛?有產婦將分娩痛比作「20根骨頭同時折斷」,還有產婦感嘆「當時痛得想死的心都有了」——然而,這樣賭氣似的話卻一語成讖,在榆林第一人民院變成了血淋林的人間悲劇。8月31日20時許,榆林一名26歲產婦因難以忍受劇痛想剖宮產遭拒後跳樓身亡,究竟是誰剝奪其剖宮產的權利?涉事醫院和產婦家屬各執一詞陷入「羅生門」。
  • 今年起無痛分娩全國推廣!剖宮產率逐年下降,順產率上升
    今年起無痛分娩全國推廣!產婦在分娩過程中的體能消耗與痛苦是巨大的,而社會上對「無痛分娩」的需求也在不斷增長。無痛分娩全國推廣實施後,這一進程也將加快。 通常而言,「無痛」只是一種理想化的狀態,在分娩中實現的困難較大,人們往往是通過各種方法使分娩時的疼痛減輕。在發達國家,產婦享受分娩鎮痛(Anodyne Labor)已有很長的歷史:在美國,無痛分娩實施的比例大概為85%,英國是98%,加拿大是86%。但在我國,此前分娩鎮痛率不足10%。即使在醫療資源豐富的北京、上海、廣州,也並非所有的三甲醫院都開展了分娩鎮痛。
  • 無痛分娩"劣勢"多?無痛分娩"害處"多?無痛分娩到底值不值得信任
    前幾天看頭條上有位媽媽問到底該不該選擇無痛分娩?好多網友對此進行了回答,有的說可以選擇,無痛分娩還是比較好的沒有那麼痛,但有的網友又說不行,無痛分娩對孩子會有影響不能輕易選擇。其實看完後我們心裡也直打鼓,到底該不該選擇無痛分娩,我們很多準媽媽都面臨這個問題,剖宮產對身體的傷害比較大,一般情況下我們都選擇順產,而順產確實太痛苦了我們此時心裡就在糾結到底能不能選擇無痛分娩,那麼下面將結合國內外妊娠學的多位學者最新研究,給大家清晰解釋一下&34;,無痛分娩到底有何利弊?我們到底能不能選擇無痛分娩?
  • 我國無痛分娩率不足10% 無痛分娩為何難推廣?
    國家衛健委近日下發《關於開展分娩鎮痛試點工作的通知》,要逐步在全國推廣分娩鎮痛的診療工作。其實,無痛分娩已經是一種成熟的技術,很多醫院也都提供這樣的服務,但我國的無痛分娩率卻一直不高。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專家分析說,這與傳統觀念的束縛、麻醉人才的短缺以及配套政策尚不完善等因素有關。
  • 今年全國試點無痛分娩,廣州分娩鎮痛率10%
    廣州的無痛分娩開展情況如何?記者近日採訪了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獲悉,由於醫保不報銷,醫院「賠錢」做無痛分娩,做一個「虧」一個,導致了不少醫院推廣無痛分娩的積極性不高。無痛分娩可降低剖宮產率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婦產科胎兒治療科主任張廣蘭主任醫師介紹,無痛分娩可以讓產婦的疼痛度可以從10分降到4分,既可以讓產婦耐住疼痛,又不會影響產程和宮縮。「可降低剖宮產率,並且讓產婦產程縮短一個小時左右。」
  • 無痛分娩全國推廣 一次無痛分娩需要2000元左右
    &nbsp&nbsp&nbsp&nbsp「無痛分娩」在醫學上被稱為「分娩鎮痛」,是幫助產婦減輕疼痛的有效辦法。記者從北京、廣州、長沙、成都等多地了解到,我國分娩鎮痛的普及程度不高。專家介紹,在美國,無痛分娩實施的比例大概為85%,英國是98%,加拿大是86%,而我國實施無痛分娩的比例不超過10%。
  • 無痛分娩知多少
    在2018年年底,國家衛健委在全國遴選了一定數量的醫院開展分娩鎮痛診療試點工作,可以看出國家對分娩鎮痛的重視。那麼關於無痛分娩,準媽媽和準爸爸了解多少呢?你們還在為分娩疼痛擔驚受怕嗎?你們還在為是否選擇無痛分娩而糾結嗎?你們還在為無痛分娩後遺症而擔心嗎?
  • 無痛分娩很危險?過來人表示:選擇無痛分娩,是我做的最棒的決定
    為了全面開展無痛分娩,國家衛健委表示將在全國913家醫院開展無痛分娩試點,加大醫療投入和科普推廣,提高產婦和家屬對產痛危害的認識,提高對無痛分娩的認知度,到2020年,試點醫院無痛分娩率達到40%以上。
  • 無痛還是減痛?婦產醫院專家揭「無痛分娩」真相
    因為這種恐懼和別人的「前車之鑑」,很多準媽甚至乾脆選擇剖宮產。然而,如果你對「無痛分娩」有了專業詳細的了解話,就大可不必擔心生產中不能承受之痛了。   專業分享 準爸媽受益良多   3月24日,一場關於「無痛分娩」的分享體驗活動在重慶北部婦產醫院拉開帷幕。
  • 多數產婦都適合無痛分娩
    無痛分娩麻藥用量與剖宮產相比大大減少清華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玉泉醫院婦產中心主任、教授馬彥彥指出,目前無痛分娩分為兩種:藥物鎮痛和非藥物鎮痛。前者主要通過麻醉藥來達到「無痛」效果,包括笑氣吸入法、肌注鎮痛藥物法、椎管內分娩鎮痛法等;後者主要通過物理方法來緩解產痛,不打麻藥。
  • 關注 |「無痛分娩」真能無痛嗎?怎樣預約無痛分娩?
    什麼是「無痛分娩」?無痛分娩,準確地說應該叫分娩鎮痛,指用不同的方法使分娩時產婦的疼痛減輕,直至消失。無痛分娩一般有藥物鎮痛分娩、精神減痛分娩、水中分娩、硬膜外阻滯鎮痛分娩等方法。椎管內分娩鎮痛技術,是迄今為止所有分娩鎮痛方法中鎮痛效果最確切的方法。
  • 安全無痛分娩 溫馨導樂陪伴——三亞中心醫院無痛分娩和導樂陪伴分娩讓您輕鬆生娃
    無痛分娩採用椎管內阻滯,醫生在產婦的腰部--硬膜外腔放置導管,鎮痛泵中麻醉藥的濃度相當於剖宮產的1/5~1/10,即淡淡的麻藥,是很安全的。有非常詳盡的研究證實,用藥劑量極低因此進入母體血液、通過胎盤的機率微乎其微,對胎兒幾乎也不會造成什麼影響,椎管內鎮痛對產婦和胎兒是安全的。我們所有的努力都是為了保障母嬰安全。
  • 無痛分娩方式的好處在哪裡?
    現在,怕痛的媽媽迎來了她們的春天:無痛分娩!無痛分娩有沒有用?安全性怎麼樣?掐指一算,無痛分娩也不是什麼新鮮的事情了。無痛分娩誕生於國外,已經有100多年的歷史了,可以說已經應用得非常普遍:美國分娩鎮痛率>85%,英國>90%。國內很多醫院均已開展無痛分娩,有的已經佔了順產的30%~40%的比例,準媽媽可以放心選用無痛分娩,這是一項簡單易行、安全成熟的技術。
  • 人民日報:無痛分娩為什麼推廣難
    上海第一婦嬰保健院產科主任應豪認為,推廣藥物鎮痛分娩,會讓更多因害怕疼痛要求剖宮產的孕婦選擇順產。專家提醒,也要防止理解偏差。「無痛分娩」只是減輕痛感,比如歐洲實施標準是「可以行走的硬膜外麻醉」,且保留一定的、可以忍受的痛感,有利於生產。上海是國內無痛分娩開展最早、最普及的地區。
  • 寶安婦保院「無痛分娩」經驗受國內外關注
    引入「美式分娩」降低剖宮產率 2012年,寶安區婦保院成為「無痛分娩中國行」合作醫院。經過幾年的推廣,接受無痛分娩的孕產婦逐年增加。2015年,該院的分娩量為10341例,其中初產婦70%採用無痛分娩。該院剖宮產率降到30%以下,並開展了無創接生,初產婦會陰側切率從80%下降至14%。這些指標在國內處於領先水平。
  • 推廣無痛分娩 更有益母嬰健康
    「婦女的地位是一個社會文明進程的指標,而分娩時婦女應得到關愛,這是婦女地位的量尺」。這是中國硬膜外產科鎮痛第一人張光波教授的呼籲,她曾將產痛比喻作「拴在中國婦女身上的鐵鏈」。據WHO統計,我國平均剖宮產率達46%,部分地區甚至高達70%~80%。國內調查顯示,在非醫學指徵剖宮產中,產婦不能忍受分娩疼痛是第一位原因。
  • 推廣無痛分娩,更有益母嬰健康
    中國婦女報·中國婦女網記者 周韻曦「婦女的地位是一個社會文明進程的指標,而分娩時婦女應得到關愛,這是婦女地位的量尺」。這是中國硬膜外產科鎮痛第一人張光波教授的呼籲,她曾將產痛比喻作「拴在中國婦女身上的鐵鏈」。據WHO統計,我國平均剖宮產率達46%,部分地區甚至高達70%~80%。國內調查顯示,在非醫學指徵剖宮產中,產婦不能忍受分娩疼痛是第一位原因。
  • 無痛分娩讓準媽媽們高枕無憂
    玉田縣中醫醫院婦女兒童醫院大力推廣無痛分娩,無痛分娩保證廣大孕產婦無痛舒適經歷分娩,降低剖宮產率,大大減少了剖宮產術後併發症,促進自然分娩,保障母嬰安全。,及急診剖宮產、產後出血等急診搶救工作。經陰道分娩是自然之道,分娩鎮痛是社會進步的要求,無痛分娩是每一位孕產婦的權利和尊嚴
  • 無痛分娩:減輕疼痛 助力順產
    不少產婦因為害怕疼痛而放棄自然分娩,事實上,「無痛分娩」可以減少產婦在分娩過程中的疼痛。然而,在歐美國家無痛分娩的比例超過80%,而在我國實行無痛分娩的比例不到10%。我國著名麻醉學專家、武漢協和醫院副院長姚尚龍教授說,造成我國無痛分娩率低的原因,一是公眾的認識不夠,很多產婦和家屬不知道有無痛分娩的技術,而一些聽說過無痛分娩的孕婦又會對其安全性產生顧慮。此外,有些醫院麻醉醫生人手緊缺,無法滿足產科的需要,加之缺乏相關配套政策,也是一個客觀原因。
  • 無痛分娩會影響寶寶健康嗎?專家詳解分娩鎮痛八大疑問
    早在18世紀,英國維多利亞女王就成功應用笑氣行無痛分娩。西方國家的無痛分娩已經相當普及,美國產婦選擇無痛分娩佔85%,英國高達90%。而在我國,實行無痛分娩的不到1%!一直以來,人們都在尋找能夠使產婦在清醒、無痛苦狀態中分娩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