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早在18世紀,英國維多利亞女王就成功應用笑氣行無痛分娩。西方國家的無痛分娩已經相當普及,美國產婦選擇無痛分娩佔85%,英國高達90%。而在我國,實行無痛分娩的不到1%!
一直以來,人們都在尋找能夠使產婦在清醒、無痛苦狀態中分娩的方法。分娩和劇烈疼痛是相伴的,而且疼痛的程度往往超出預料,在美國McMill疼痛調查問卷中有報導:分娩痛是婦女能體驗到最劇烈的疼痛,而且比牙痛、背痛以及深度裂傷所致的疼痛更加糟糕。一項調查報告顯示,在產婦分娩第一產程裡60%初產婦將宮縮痛描述為「承受不住,無法忍受的,極度劇烈痛苦的」。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國計劃生育政策的實施,婦女大多只生育一個孩子,她們不願遭受分娩之痛,不能承受產程中轉剖宮產的打擊,不能接受漫長的分娩過程中胎兒可能出現的缺氧及損傷等情況,而堅決地選擇剖宮產分娩。
實際上目前我們讓產婦享受無痛分娩在技術上已不成問題,需要的是大力的推廣。分娩鎮痛的開展解決了疼痛問題,為產婦增加勇氣、增強信心,提高陰道分娩率,在分娩時正確地實施鎮痛,有助於提高圍產期的質量和產婦的身心健康。現對無痛分娩的一些常見知識和問題介紹如下。
無痛分娩真的不痛嗎?疼痛是個人主觀感受,因人而異,我們醫院開展分娩鎮痛使用的藥物是羅哌卡因和舒芬太尼,羅哌卡因具有良好的「分離麻醉作用」,就是只阻滯你的痛覺,而不影響肌力,你可以正常運動;舒芬太尼是目前鎮痛作用最強、副作用最小的藥物,目前的技術可以做到減輕或是完全不痛的分娩,這完全決定於產婦的要求與反應,我們建議保留輕微的子宮收縮感覺是最好的無痛分娩方法。根據統計,有85%的母親做完無痛分娩後完全不痛,12%的母親有適當程度的緩解。
所有順產媽媽都可以選擇分娩鎮痛嗎?不是所有想順產的媽媽都適合做分娩鎮痛,比如有的媽媽背部皮膚感染,或患有敗血症、凝血功能障礙者,還有背部受過傷、脊柱手術過等,這些都不適合選擇分娩鎮痛。還有的媽媽:產道異常、胎位不正、前置胎盤、胎心不好、羊水異樣等產科異常情況,患有心臟病且心功能不全的,持續性宮縮乏力,使用催產素點滴後仍無明顯變化的等,可考慮行剖腹產。所以分娩鎮痛是需要滿足麻醉條件才可以,一切以保證你和寶寶的安全為宗旨。
無痛分娩會影響寶寶健康嗎?分娩鎮痛採用的局部麻醉技術,只有幾個毫克和微克的藥物注入椎管內,麻醉的是媽媽肚臍眼以下的部位,而不是直接通過母親的靜脈進去的,它的藥量吸收入母親循環以後,再通過胎盤吸收的藥物是微乎其微,對胎兒沒有不良影響。
現在有臨床研究發現分娩鎮痛是安全有效的,並會對母嬰產生有益的影響。研究著重於胎盤-胎兒內分泌功能,結果表明分娩鎮痛可降低產婦外周血皮質醇激素,由此減輕了產婦分娩的應激反應,而鎮痛後產婦臍血和羊水中的皮質醇的濃度並沒有改變。同時也證明雌/孕激素、血漿前列腺素E2(PGE2)的分泌沒有因為分娩鎮痛而受到影響。還有其他研究表明,分娩鎮痛後可使一氧化氮水平升高,有利於產婦血流動力學的相對穩定。
剖宮產麻醉可以自己選擇嗎?剖宮產是非自然的分娩方式,只有符合指徵:臀位、胎窘、前置胎盤等才可以選擇的,並且須由產科醫生來決定,畢竟剖宮產對產婦增加了許多的風險,所以不是媽媽們想剖就可以的。
剖宮產是產科最重要且常見的手術幹預措施,作為一種解決難產和部分高危妊娠分娩的有效手段,其合理應用曾挽救了無數母、兒生命。但是,濫用剖宮產也會引起母體併發症及死亡率增加。
世界衛生組織對全球剖宮產術的調查報告指出,陰道助產組和剖宮產組的孕婦嚴重併發症和死亡率明顯高於陰道自然分娩組,所以媽媽們應重視產前宣教,認識剖宮產的利弊。
目前最常用的麻醉方式是哪種?目前國內外開展最成熟的麻醉分娩鎮痛技術是椎管內鎮痛,是麻醉醫生在分娩媽媽的腰部放置一根注藥管,藥管中麻醉藥的濃度大約只有剖宮產的1/5,所以安全性很高。
一般麻醉10分鐘左右,疼痛就開始降低,我院均是由經驗豐富的麻醉醫生操作,安全係數高,獲得產婦的廣泛認可,也是目前無痛分娩的標準方式。
準媽媽術前需要做哪些準備工作?準媽媽們如果想勇敢地自己分娩,一定要考慮做分娩鎮痛,分娩痛是難以忍受的,這個你們從媒體和朋友處可以得到證實,如果想做分娩鎮痛,請做好準備:避免背部皮膚的感染,經常適當鍛鍊,自己生是需要力氣的,提高對分娩鎮痛的認識,我們會為你提供幫助。
都說剖宮產過程中麻醉到不到位很關鍵,這具體如何解釋?所謂麻醉到不到位,指的是麻醉平面是否合適。平面過高,產婦會出現低血壓、噁心、嘔吐,寶寶會一定缺氧;麻醉平面過低,痛覺還沒有完全阻滯,會感覺到疼痛,肌肉收縮力強,出胎頭困難,往往對寶寶生命構成威脅,所以麻醉醫生的到位與否,決定了剖宮產過程媽媽和寶寶的安危,只有合適的平面才可以讓媽媽在沒有不適的情況下,舒服地讓寶寶來到這個世界。
很多媽媽覺得剖宮產後記憶力變差,這個是否有醫學根據?這個是沒有科學依據的,任何視覺聽覺信息刺激我們的感覺器官可構成極短暫的記憶,不到1秒。如果不轉入短時記憶儲存就很快消退,這是感覺記憶。
常聽到別人介紹自己姓什麼,如果不放在心上,馬上就忘記了。如果將一信息放入你的注意,經一些思考、聯繫,就成為短期記憶,可以保持幾秒到幾分種。這過程與大腦顳葉有關,只是大腦初步加工處理。若將這一信息進一步加工,加以某種編碼或反覆的運用,就將信息儲存到大腦相關的多個部位成為長期記憶,它可以保持幾小時、幾天、幾月以至終生不忘。
媽媽經歷了十月懷胎,人生經歷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特別是生理和心理的改變,在孕期和產後很長一段時間相對脫離了以前的社會關係,相對比較封閉,產婦在產後常表現出焦慮、不安等,無法集中注意力的心理變化。在接觸某一事物時注意力是否集中,是否有足夠的正常情緒,對記憶保持的進間長短很有關係。如果多疑、焦慮,注意力不集中,不能建立牢固的記憶,這說明記憶力與高度注意和情緒有關,而不是大腦受損導致記憶減退,經適當治療和矯正是可以逐步改善的。
最後祝福準媽媽們能在分娩鎮痛的護航下開開心心、舒舒服服,安安全全的享受分娩的喜悅。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