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對於孩子來說也是這樣。同事的孩子非常聰明,但就是不好好學習。幼兒園的老師也經常和家長抱怨,說孩子小小年紀就能背誦古詩詞了,非常聰明,但是就是不努力,天天想著玩。之後,同事學會了這句話,每當孩子偷懶的時候,也總是這樣對孩子說。後來,孩子上了小學,可依舊是老樣子,不好好學習,成績也總是班級倒數。
如今,越來越多的人肯定「賞識教育」,也就是要讚美孩子,讓孩子獲得自尊心。我們發現,在同事眼中,挺聰明的就是不努力,這看起來像是一句表揚孩子的話。也總是通過這句話希望激勵孩子,讓孩子努力學習,可是效果並不明顯。其實,真正的讚美孩子絕非簡單的一句話就夠了。
日常生活中,父母誇讚孩子總是會走入一些誤區。
1、一味地誇孩子
許多孩子都是獨生子女,爸爸媽媽捧在手上怕摔倒,含在嘴裡怕化了,真的是非常愛自己的孩子。所以,在這些爸爸媽媽眼中,孩子就是完美的,沒有一絲缺點。在日常的教育活動中,這些爸爸媽媽也總是一味地誇孩子,從來都不指出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問題。
其實,一味地誇孩子對孩子來說也並非是一件好事。久而久之,孩子會驕傲自滿,認為自己是完美的,沒有缺點的。這樣的孩子很可能會變成家裡的「小霸王」或者「小公主」,在家裡吆五喝六,但是去到外面,一旦有人說自己不對,就難以承受了。
2、誇讚的過程中,過多地強調孩子的遺傳因素
就像是同事的做法一樣,總是對孩子說,你很聰明但就是不努力。我們都知道,影響孩子成長的因素可以簡單地分成兩類,一類是遺傳因素,一類是後天培養的品質。遺傳因素包括智力、基因等等。這些因素是先天的,沒辦法改變的。而努力、勤奮這些品質是後天培養的,是可以改變的。
在社會中,我們更加認可的是後天品質優良的孩子,一個聰明但是不努力學習的孩子和一個勤奮但是智力上並不出類拔萃的孩子,我們更喜歡後者。總是用遺傳因素來誇讚孩子,孩子很可能會忽視後天品質的培養,自恃聰明、賣弄聰明而無所作為。
3、經常使用外在的、物質的獎勵
許多家長不知道該怎麼表揚孩子,乾脆就來點實際的吧,帶孩子吃大餐,要不就是買喜歡的玩具給他們。其實,讚揚孩子,確實是需要物質獎勵的,因為孩子還小,這些物質獎勵、外在的獎勵對孩子的激勵作用是非常大的。但是,如果經常使用,效果就不是很好了,因為會損害孩子的積極性。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孩子的需求越來越多。父母總不能一直通過外在的獎勵來引誘孩子做一些事情。所以,偶爾的物質獎勵可以給孩子驚喜,真正的讚揚更多的強調的還是父母與孩子心靈之間的溝通。
說道這裡,我們會發現,在我們潛意識中,很多讚美孩子的做法都是錯誤的,沒有科學依據的。那麼,許多爸爸媽媽們就會發問,那我們到底應該怎麼樣讚美孩子呢?
接下來就和大家分享幾點,希望能夠對各位爸爸媽媽們有一些啟發。
1、對孩子的誇獎一定要具體
很多爸爸媽媽都是為了誇獎孩子而誇獎孩子,並不是發自內心的。所以,這些爸爸媽媽一般誇獎孩子都比較籠統,比如說:「你真棒,你做得很好,你很優秀啊」等等。但是,父母長期用這種籠統的語言表揚孩子,孩子其實是並不知道具體哪一方面做得好才受到了大人的青睞。
所以,在實際的教育活動中,建議各位爸爸媽媽能把誇讚孩子的語言具體化一些,比如:「今天你打掃了衛生,真不錯;你今天學會幫媽媽洗碗了,太優秀了!」這種具體化的誇獎可以讓孩子明白自己為什麼會受到表揚,未來也會更願意這樣做。
2、重在誇讚努力的過程
誇讚孩子的目的是激勵孩子,鼓勵孩子,所以孩子的進步對於我們來說是值得誇讚的。但是很多爸爸媽媽只看結果,不看過程,認為孩子得了沒有拿到100分就不值得誇讚。
其實,當孩子有進步的時候,我們都應該去鼓勵。這既是對孩子努力的肯定,也能更好地激勵孩子繼續前進。對於一個大人而言,努力受到了表揚都會令自己高興好久,更何況是孩子呢?
3、一定要真誠的、發自內心的表揚孩子
讚美或者誇獎這種事情是最沒有辦法弄虛作假的,因為一旦誇讚不是發自內心,就會顯得很假,一眼就能夠被人識破。對於孩子的表揚也是這樣。孩子很聰明,一個小小的表情、一個簡單的動作,都能引起他們的注意。當孩子拿到獎狀對爸爸媽媽「炫耀」的時候,爸爸媽媽一句簡單的「太好了」,並且面無表情地繼續玩手機,這對孩子的傷害簡直是太大了。
所以,誇讚孩子,如果不是發自內心,那還不如不誇獎孩子。真誠的誇獎要求父母不能簡單地想快些把孩子打發走,簡單的一語帶過,而是把讚美當做一種教育方式,有目的有計劃地運用它來塑造孩子。
其實,誇讚孩子的方式有很多,有口頭獎勵也有物質獎勵等等。因為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所以還需要各位爸爸媽媽們因材施教、對症下藥。那關於今天和大家分享的如何讚美孩子,大家還有怎樣的觀點和看法呢?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