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記者 楊一凡 孫燕
江蘇的王女士和北京的孫女士,各都有一個可愛的女兒,如果不是給孩子們報「比特e學堂」的在線英語教育,兩人可能都不會相識。
兩個小朋友上一對二的外教課,相隔千裡的寶媽因此相識,可沒想到,7月份她們遭遇了鬧心事:這家在杭州的比特e學堂(以下簡稱比特)突然宣布運營不善,「破產了」。7月9日全面停課。
這個消息在全國數百名家長當中一下子炸開了鍋。
突然宣布停止運營,涉及600多個家庭
比特e學堂是杭州義恆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的線上少兒英語教育平臺,根據官網上的信息,這家平臺從2015年7月開始在線辦學,到停止運營,共運行了三年。專注於做一對二教學模式,採用多種教學法固定外教和固定學員在固定時間段上課。
少兒英語的熱潮下,比特和不少在線平臺一樣招攬生源,對於家長來說,足不出戶,就可以跟外教學英語,免去奔波之苦,特別是外教資源缺乏的三四線城市的家長來說,在線教育平臺是個不錯的選擇。
孫女士和王女士都有一個4歲的女兒,分別在今年三四月花12588元購買了課程。
為什麼選擇比特?王女士說:「其實比特的價格不算低,但是他們是一對二的教學,孩子又小,夥伴式的教學比較有效果。」
選擇比特的在全國還有600多個家庭,杭州的也有,其他各地的也有。
一直堅持不給孩子報培訓班的孫女士,因為孩子到了學校發現其他小朋友都有報班,缺乏共同話題,最終沒能堅持住給孩子報了比特的線上英語教育。兩個孩子因此結緣,寶媽也成了好友。
但在7月9日,她們發現孩子們學習的微信群被突然解散。
比特官網隨後掛出了《致比特e學堂學員家長的公開信》,稱比特e學堂因為經營不善,將停止運營。有的家長6月底還收到了續費的通知。
家長們很憤怒,認為被比特騙了。來自江西、北京、黑龍江、江蘇等地的家長,在微信上建了微信群進行聯繫維權。他們發現,其實平臺在3月份就已經出現了問題,外教預約不上,以身體不舒服等理由沒上線上課。
據家長初步統計,少的家長交了幾千元學費,多的則交了三萬多的學費,這麼一算,600多人交上去的學費近千萬元。
比特e學堂:資金斷裂,安排另一家平臺接手
學費都去哪裡了?經營之初難道就沒核算過成本?
家長們的憤怒、疑惑統統湧向了比特。錢報記者聯繫上了比特的創始人張晨穠。
張晨穠原本在一家英語培訓機構當老師,後來自己出來創業,創辦了比特。
他說,2016年9月,他們曾經得到過一輪天使投資,今年3月開始,打算再爭取另一輪投資,成功的話將能夠融到1-2千萬,所以在3月極力擴大招生規模,加上教學模式、外教工資等因素,成本支出不少。但事與願違,最後「招生的規模沒有達到要求,沒能融到資,公司的資金鍊斷裂,帳面上沒錢了,還欠著一些廣告費。「至於家長們比較關心的資金去向,請大家放心,公司還有其他股東,他們也會查帳的。」
在公開信和採訪中,張晨穠對家長和學員表示了歉意,因為公司進入破產清算,帳面上也沒錢,他表示無法退還家長們學費,但他與另外一家線上少兒英語平臺久伴英語達成了協議,可以由他們接手完成孩子們的剩餘課程。
錢報記者在官網的公開信看到了細緻的課程兌換方案,張晨穠也表示:「我做教育十幾年,公司倒閉了,確實是我的責任,給孩子的學習產生了影響,所以我聯繫了久伴,達成免費的協議,由他們接手孩子們的剩下課程,這家公司我也考察過,能保證課程質量。出事後,我也在讓工作人員聯繫家長,進行轉平臺,儘量快點開課。」
由其他平臺接手,家長們還有諸多不放心
把課程轉到久伴,家長們還是很不放心:久伴為什麼願意接手、轉到久伴的課程置換方案並不合理、孩子轉過去學能不能有保障、將來久伴也倒閉了怎麼辦?
針對家長的疑問,7月14日,比特e學堂在微信公眾號上,發布了第二封公開信,就公司的資金去向、久伴是否有保障、孩子們轉過去的保障問題等進行了回應。
7月17日,部分家長收到了《比特e學堂學員課時轉移方案》,甲方為學員家長,乙方為久伴英語,丙方為比特e學堂。
針對這一方案,家長們整理出了一些疑問:如合同裡只寫了課時,沒有對應的金額;方案中提到的例子說,主修課兌換後僅僅差兩個課時,達不到久伴的一個單元數量,就變為零,全部轉成其它課時;家長們如果中途放棄協議中的剩餘未消耗課時,損失由家長們承擔,久伴無需退還任何費用……
張晨穠告訴錢報記者,他們與久伴籤的協議上,寫明了久伴是免費接手的,所以只負責保質保量完成學員剩餘課程,也因此在課程後邊沒有寫明對應的金額,也沒有寫退費,因為這與久伴無關。具體的課程兌換上,家長們可以與久伴再溝通。至於學員轉平臺後,他表示會跟蹤下去,確保久伴英語保質授課。
久伴英語:轉還是不轉都是家長自願
比特的解釋還是無法打消家長心中的疑慮。錢報記者聯繫上了杭州久伴英語創始人戴仁光。
他表示,首先,家長願意轉過來,我們願意接,不是百分之百非轉過來不可,這也是不想影響孩子們的上課才這樣做的。
家長擔心,這會不會成為下一個比特e學堂,課程還沒上完,又辦不下去了呢?
對此,戴仁光說,久伴是2016年8月左右開始辦的,至今辦了近2年。企業做這件事,會有一個簡單的評估,公司是有承擔能力的,對於企業的生死問題,這就跟人的生死問題差不多,未來的事,誰都說不好,但不是說比特e學堂做不好了,所有的就都做不好。目前,久伴已安排好了排課的老師,並會盡心盡力地把課上好。
「我們是兩家完全不同的公司,股東、股權都是獨立的。至於為什麼接手,是因為我個人跟對方的創始人私下裡是好朋友,有交流,雙方公司也有在經驗等方面的學習,再者,只要把課上好了,這批用戶會給久伴創造效益,因為網際網路英語靠的是口碑,上課上好了自然會有其他學生來報名。簡單地說,上好就是收益,上不好就是壓力。」
律師提醒:轉到下家記得要籤書面協議
轉還是不轉,家長群裡依然各持己見。
孫女士說,當初報這個班的時候,丈夫就說這個平臺是騙人的。「報班時就吵過一回,我堅持報了,中間也吵過。現在比特關門了,我都不敢跟家裡說。」
王女士則表示:「做企業要有社會責任,做男人也要有社會擔當,轉手給其它平臺不代表就沒有了責任。」
截稿前,張晨穠表示,目前有幾十位家長同意轉到久伴英語,到晚上估計會達到100人左右。
對於比特現在的行為,律師怎麼看?
北京盈科(杭州)律師事務所律師倪智敏說,比特e學堂首先存在違約行為,收了學費就應該履行義務,按照和學生家長的約定,把課程上完,沒有上完,是一種違約行為;其次,比特e學堂把剩下的課程轉給另外的教學機構,首先要徵得家長同意,如果家長不同意、不接受,它無權將合同上的義務再轉交給其他機構去履行。歸根結底,比特e學堂的這種行為,肯定是違約,如果家長不接受,那麼它就應當承擔違約責任,把剩餘的學費退還給家長。如果有其他教育機構願意接受,家長也認可的,那麼這些家長和承接的教育機構也需要籤訂書面協議,把新形成的合同關係,以書面的形式固定下來,在合同中,明確雙方權利義務的關係,明確新的教育機構要免費把比特e學堂沒有上完課程繼續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