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合作:疫情下的心理輔導

2020-12-14 優秀作文精選

【魏靜專欄】基於家校合作的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疫情下的心理輔導原創作者|魏靜(山東德州經濟技術開發區長河小學)

2020年,我們經歷著不平凡的一個寒假,停課不停學讓廣大學生、家長、老師都經歷著一場嚴峻的考驗。線上學習,孩子們從開始的好奇、認真到後來的懈怠、煩躁,甚至厭學、家庭大戰,一系列的問題層出不窮。這個時期,家校溝通合作,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就顯得尤其重要。

非常時期的心理健康教育,我們教師只能通過線上交流、電話溝通,而這種單一的方式,更要求我們教師要細心了解孩子及家長的心理特點,採用引領、鼓勵、表揚、共情、安撫等辦法,讓家長、孩子漸漸走出迷茫、懈怠、煩躁,積極、健康起來。而一定小心使用批評、發怒、埋怨等方式,如果僅僅單純的催促、指責,很可能適得其反,學生不僅會更加厭學,甚至微信裡能把老師拉黑。所以即使老師們被學生家長氣得想打人的程度,都要靜下心來想想哪種方法更有效。

我帶的是四年級五十三名的學生,為了讓學習更有效,我在線上學習滿一周、滿一個月、滿兩個月的時候分別針對全班同學的情況,飽含深情地給家長、學生寫信,以鼓勵和鞭策他們。還不時寫下水文,引導孩子們讀書、寫作的興趣。經常性的表揚表現好的同學。此舉收到較好的效果:全班五十三名學生均能每天按時完成作業,而且書寫認真,還有很多家長自己給孩子加課外題,還有很多孩子堅持每日讀書寫讀書筆記,甚至有幾個孩子的書寫認真程度比在學校時都強很多。

這期間,也曾有幾個個學生出現過這樣那樣的問題。我針對不同學生、不同的家庭單獨進行耐心幫扶疏導,對於每個孩子出現的問題都要先給予理解、共情,再循序漸進,哪怕一點進步都要及時捕捉表揚,在給予適時的指導,一次、兩次、三次……終於把他們拉回正軌,融入到我們這個積極上進的大家庭中。以下是寫給家長群的幾封信和部分與家長學生溝通輔導的微信內容:

第一封信

親愛的家長朋友:

你們好!一周的線上學習,語、數、英好幾個學習群,下載、列印、抄寫、監督、檢查、改錯、交作業……相信您忙的「不亦樂乎」。老師們又何嘗不是,找資料、備課、挑選視頻、錄製視頻、出學習單、做答案、批作業、檢查作業數量……尤其中老年教師,對著手機小屏一份一份批作業,真體會到什麼叫老眼昏花。但我們所有的付出都值得,我們看到孩子在一天天進步,在一天天成長。我們都有一個希望——這些小苗茁壯成長!一份耕耘一分收穫,只有我們精心培養,付出辛勞,這些小苗才能長得更好。一周來,我看到很多家長無比用心:叮囑孩子寫好每一個字,做會每一道題,認真觀看視頻,掌握重要知識點,按時交作業、認真改錯。我們大人的認真與重視就是對孩子最好的影響。你的付出和孩子的成長一定成正比。真好比種莊稼,我們大人施肥、澆水、捉蟲……,辛勤的付出,我們的莊稼才會長得更好。但又有不同,莊稼今年種不好,明年可以再來。可是,教育子女不能重來,更不能偷懶,一旦錯過,你就耽誤了孩子的一生!

以後至少還有兩周這樣的學習模式。給大家幾點建議:

1、一定監督孩子認真看每個視頻,及時記錄知識點。視頻都是老師反覆篩選,選中或錄製的,學習單中的題目大多在視頻中都講到。

2、每天看新聞。所謂「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了解疫情,學習知識,科學應對;感受人間溫暖,也要理性看待負面事件。給孩子正面引導。

3、繼續監督孩子按時、高質量完成每天學習任務,及時提交發群,並認真改錯。

4、學習中的疑問,一定在小組群裡及時問我。

最後,我們採取這樣的方式學習交流,您還有哪些好建議或意見,敬請提出。謝謝。

第二封信

親愛的家長朋友:

一個月的線上學習結束了,但我們開學還是渺茫。估計還得一個月。

這段時間,家長們真是辛苦了,用心了。畢竟十來歲的小孩子,離不開父母的管教,大人稍一疏忽,他就放瘋自己。

有的家庭,父母一直對孩子要求嚴格,非常用心。孩子習慣好、自制力強,親子關係比較和諧融洽,孩子的作業、成績也會一如既往的好。比如齊煜兵、高子航、張泊溪、王孜涵等。

有的家庭,父母抓住難得和孩子朝夕相處的機會,努力彌補原來對孩子教育的缺失。成為孩子一對一的、最負責的教師。孩子從各方面都在飛速前進,前途不可限量。比如劉巖碩、徐世博、付玉軒、劉碩文等。

還有的父母,忙得不可開交。經常發現孩子偷懶了,玩瘋了,作業沒寫,錯題沒改,作怪作妖。於是急火攻心,家裡三天兩頭雞飛狗跳,大呼小叫。於是天天盼望著:什麼時候開學呀,受不了了!

還有極個別的家長不負責任,除了管孩子吃喝,其他放任自流。這幾個孩子在開學後必將成為掉隊者。老師再怎麼提拉拽都可能無濟於事,如果懶惰成性、沒有自製,他將來在社會上能幹好什麼呢?未來令人擔憂。

最後給家長一個錦囊:合理安排好作息時間,有學有玩,有讀書有運動,嚴格要求,獎罰分明。

家長朋友們,只要我們時刻提醒自己:孩子是我生的,我要有耐心,我要對他負責。那將來,你就沒有遺憾,這個孩子就是你的驕傲!

家長們,孩子們加油!老師和你們在一起。

第三封信

親愛的同學們:

今天聽到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高中15號開學。估計我們五一後就能相聚在校園。

這段時間很多同學一直嚴格要求自己,認真上好每節課,改正每一個錯題,仔細寫好每個字;比如姜政沅、張瀚文、韓雨辰,胡炳鑫炳堯等。有的同學一直在悄悄努力,無論書寫還是做題的準確率都在穩步前進;比如賈延偉、劉子璇、張博童、王麗媛、張俊熙等。還有的自己給自己加作業,如王孜涵、張昊天、莫新威、趙尚斌、唐欣怡等。

老師覺得你們都是積極上進、自律性很強的孩子,是我教過的最優秀的一批學生。真為你們驕傲!

當然,班裡也有兩、三個一直讓老師操心的孩子,希望你們從現在開始,端正態度,做好自己!融入我們這個積極上進的大家庭。

接下來,估計還有一個月在家自學的時間。相信大家已經把握好節奏,養成了做事講效率的好習慣。繼續努力吧!期待開學之日,老師看到高高興興、自信滿滿的你們!

第四封信

同學們:

快三個月了,雖然每天線上學習,可是還有大把的時間可以休閒閱讀,這個假期我讀了好幾本書,急於和大家分享:我讀過《中國哲學簡史》《親愛的安德烈》《傅雷家書》《稻草人手記》《撒哈拉的故事》,現在正在讀三毛的《溫柔的夜》。

其中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最有意思。讀這本書,不僅讓你細緻的了解非

洲風土人情,感嘆世上居然還有如此原始的生活方式;而且佩服三毛的灑脫與智慧,跟著她一起在書中歷險,你會學到很多生活的技巧與解決問題的辦法。

《親愛的安德烈》《傅雷家書》是重讀第二遍的,因為我兒子馬上高三畢業考入大學,他現在每天在家從早上6:30分到晚上10點,一節課一節課安排的滿滿當當,真跟在學校一個樣。看到他這麼辛苦,又想到他即將離開我的身邊,不禁喜憂參半,既希望他考入理想的大學,出去海闊天空的翱翔,又因他將獨自一人在外而多個不放心。於是再讀這兩本書,一來尋找慰藉,二來學習名家的教子之道。深深的感悟原來天下男孩大了,都是這樣遠離父母的,原來做父母的都是這樣不斷地小心翼翼的給孩子指導……然後心情舒暢多了,放下憂慮,高高興興的做自己的事。讀書就是這麼神奇。

同學們,快來曬曬你讀過的書吧,並介紹一下你認為最好的一本或幾本,寫寫好在哪裡,讓我們大家一起分享你的快樂。

小豪爸爸:

你好!小豪很多時間一個人在家,基本能夠完成每天的學習任務,對於一個十歲的孩子來講,真的很不錯。雖然有時寫不全,還經常不改錯,但畢竟有一定的自制力,還是值得表揚的。可是每天落下一點,時間久了,就是一大截,到最後孩子就又成為後進生。上學期好不容易趕上來,從六七十分趕到了八十多分,積累起的自信,再這樣下去就可能功虧於簣。

看你的朋友圈,看小豪上學從不遲到,我知道你一定是個勤勞、守時的人。作為一個正當年的男人,我想你的工作也一定很繁忙,理解你既忙掙錢又忙孩子的不易。但你的家庭特殊,本身離婚就是對孩子最大的傷害。小豪作為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再忙再累,也不要忽略對孩子的教育,否則就是對孩子再一次重大傷害。作為父親,了解孩子每天幹什麼,喜歡讀什麼書,作業交齊了嗎?改錯了嗎?書寫認真嗎?你須要每天看班級群,及時對孩子進行監督,嚴慈相濟,該獎勵的獎勵,改懲罰的懲罰。只有這樣,小豪現在打好基礎,養成良好的習慣,將來才會有更好、更多的發展空間。

希望小豪能成長的更好!

相關焦點

  • 疫情下的教育大考:光明區家校合作迎接「非常」高考
    8月12日,記者來到光明中學與光明區高級中學,對話教職工、家長,了解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背景下,師生、家長如何攜手共戰高考。科學備考 疫情期間教學不斷檔不同於往年,在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今年的高考顯得尤為特殊。在統籌打好疫情防控和教育事業發展「雙線戰」中,光明區積極響應「停課不停學」的號召,依託各類在線教育平臺,探索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線上教學活動。
  • 遂川縣教體局舉辦班主任家校社及心理輔導專業知識培訓班
    為進一步拉近家校(園)之間的距離,構建學校(園)、家庭和社會三位一體的育人體系,加強班主任綜合素質,推進班主任隊伍專業化發展,提高班主任實施素質教育的綜合能力,遂川縣教體局於8月17日至19日在泉江小學舉辦 「遂川縣班主任家校社及心理輔導專業專業知識」培訓班,來自全縣各校(園)骨幹教師、班主任計220名參加了本次培訓。
  • 疫情時代促進五育並舉的家校合作 第三屆長三角家校合作論壇在杭州...
    中國教育在線浙江站訊(實習記者 胡語彤 通訊員 姚雅萍)9月24日-25日,第三屆長三角家校合作論壇在杭州高新區(濱江)區舉行。本次論壇以《疫情時代促進五育並舉的家校合作》為主題,由長三角家校合作研究與指導聯盟、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院普通教育研究所、杭州市教育科學研究院聯合主辦,濱江區教育局承辦,濱江區教育研究院、江南實驗學校、春暉小學、明月江南幼兒園聯合協辦。來自上海、江蘇、浙江、安徽、江西等省市的近230位專家、學者、教師代表齊聚一堂,從不同的角度分享、討論、碰撞觀點,助推家校合作的新發展。
  • 家校協作 共促成長 巍山高中順利召開高一年級家校合作會議
    家校協作 共促成長 巍山高中順利召開高一年級家校合作會議源稿: | 發布時間:2020年12月07日 11:06:46 | 作者:馬優民 | 編輯:董之震  初冬時節天漸寒,家校攜手暖意濃。12月5日,巍山高中成功召開高一年級家校合作會議。
  • 家校共育,靜待花開!桐鄉打造家校合作新模式
    桐鄉各學校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多方參與、整合資源,全面推進家校共育內涵式發展,構建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育人體系,促進孩子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逐漸走出了一條具有桐鄉特色的家校合作新模式。家長變學生,學習「育兒經」。12月7日晚,桐鄉六中教育集團「家長學校」正式開講。
  • 昌邑市育新外國語學校《新冠疫情下的初中生心理疏導探究》第二期...
    2020年的新冠肺炎,在黨和國家的領導下,在全國人民的團結一致,共同努力下,抗擊疫情我們取得了階段性的重大勝利。雖然疫情在我國得到了控制,學生都陸續上課了,疫情防控已進入常態階段,但疫情帶來的心理問題卻不容忽視,尤其是學生群體。經過這次疫情,學生的心理或多或少出現一些情況,比如出現入睡困難,容易驚醒,易發怒,容易與人發生衝突,持續煩躁,不能靜下心來學習等。
  • 加強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需家校形成合力
    加強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需家校形成合力加強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需家校形成合力王營大連理工大學一名研究生因不堪學業壓力而選擇自殺的消息令人扼腕。一個個青少年自殺的悲劇提醒人們,加強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造成青少年心理問題的原因,既有來處學校教育方面的,也有來自家庭和社會方面的。因此,加強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僅靠學校和教師不行,需要家校形成合力。
  • 海珠區「青年地帶」駐校社工站有13條輔導專線,協助返學複課學生...
    復學複課後,海珠區「青年地帶」駐校社工作為應急處置小組中心理疏導組的成員,家長可以撥打海珠區「青年地帶」駐校社工站的13條輔導專線,駐校社工將以熱線電話、心理郵箱、個案服務的方式,協助返學複課學生解決家庭生活、學習教育、心理情感、社會融入等方面的心理輔導問題。
  • 「心海馨語」疫情防控下,學生心理輔導應專業化
    這段時間學生心理輔導應該體現立德樹人、德育優先,有針對性地做好人文關懷,彰顯學生生命價值,激發學生生命潛能,每天陪伴學生的老師和家長需要握有「三板斧」:第一板斧是我們要明白,疫情之下學生心理健康輔導的目標是在學習中實現心靈成長。
  • 育人作風大改進,家校合作助力孩子陽光成長
    為進一步落實乳山市教體局關於學校工作作風大改進會議精神,辦好老百姓家門口的好學校,白沙灘鎮中心學校圍繞「家校共育、陽光成長」中心主題做好育人文章,開展了一系列家庭教育指導服務活動,家校攜手助推孩子們花開有聲,成長有徑。
  • 有效的家校合作如何在班級產生?
    選取的是一個行動研究案例,即在「愛普斯坦實踐模型」指導下由班主任開展班級家校合作,是在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和江西省教科規劃重點課題項目資助下,由一線班主任和專業科研人員合作開展的項目實驗,行動自始至終有理論的介入和指引,觀察較為規範,資料的搜集較為系統、詳盡,具有較好的典型意義。
  • 家校合作如何做好加減法
    李家成說,「還要看到更大的問題在於都知道要合作,但不知道怎樣合作,不知道什麼才是好的合作。」首都師範大學教授吳晗清同樣把目光投向家校合作的本質,他認為,家長對高質量教育的期望日益提高,家校合作也更應關注促進孩子全面發展這一根本目的,如果偏離這個初衷,就難免造成家校的矛盾甚至對立。家校合作的內涵是什麼?
  • 家校合作促學習 親子活動不能少
    太原市第三十二中學校課外大家訪為促進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有效銜接,形成教育合力,規範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學性、規範性和實效性。近日,太原三十二中組織全體教師開展了課外大家訪活動。據了解,活動中落實「家家訪、戶戶到、全覆蓋」的原則,與家長及時聯繫,了解、溝通和反饋學生思想狀況和行為表現,促進家校攜手同行、共同育人。
  • 構建「家校合作」與「家校共育」的良好格局
    作為國家衛生計生委人口文化發展中心主任,奉雯認為「家長學習中心」是幫助家長提高家庭教育水平的有效手段,對促進「家校共育」的發展具有重大推動作用。 「每一個人、每一個社會組織都應該積極行動起來,自覺為家庭教育的發展出一份力」,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公益文化中心主任李國強在首屆全國家長教育研討會上強調。
  • 化危為機,提升家校合作專業化
    然而,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家庭教育學校化傾向嚴重,所謂家校合作,僅僅停留在家長監督作業等單一層面;疫情期間的居家學習,更是一度演變為家長「不停打卡」的尷尬局面。其實,居家防疫「停課不停學」,是教育走向家校合作新局面的良好契機。如何把握這一良機,讓家校合作優勢互補,親師協同持續發力,值得我們深思和探討。
  • 家校合作 夢想起航
    (本網訊)為保障新學年平安有序,進一步加強家校之間的密切聯繫,9月4日,東溝中學召開畢業年級家長會。全體家長齊聚學校,共同探討孩子的學習、成長,助力畢業班學子奮力拼搏,積極備戰中考。家長會上,校長吳治理就家庭疫情防控工作為家長們做專題培訓,對當前的中考招生政策進行解讀,要求各家長要做好學生「後勤保障的勤務員」、「師生溝通的聯絡員」、「心理健康的疏導員」、「疫情防控的衛生員」、「孩子上下學的交通員」。
  • 大數據分析調整教學方案 心理輔導融入開學第一課
    【原標題】大數據分析調整教學方案 心理輔導融入開學第一課  南寧市第二批學生即將開學,防疫物資、校園消殺、教學準備等環節各校準備充足對於共性問題,老師會在課堂上進行輔導;對於個別問題,老師對學生單獨輔導。此外,該校加強家校合育力度,加強與家長的溝通,提醒家長配合學校做好學生的日常防疫工作,家校一起努力,幫助孩子們更快地適應久違的學校學習生活。  開學前,興寧區第二初級中學通過「無限寶」平臺,採用直播和「空中課堂」相結合的模式,讓老師和學生在直播室共同觀看「空中課堂」。
  • 教育部:對因疫情產生嚴重心理問題師生提供長期心理幹預
    4.針對心理困擾較大的學生,提供及時有效的個體心理輔導關注和重視受疫情影響較大的學生,對其提供充足的情感、生活和學業支持,開展有效心理輔導,發現異常情況及時應對、及時上報。特別關注在疫情前就有心理問題的學生,開展追蹤評估,結合以往輔導記錄,提供預防性心理輔導,協助其維持心理健康水平。
  • 誰是家校合作中沉默的旁觀者
    「不知道跟老師說些什麼」除了沒有時間,還有一些隨遷子女家長對自身學歷、表達能力不夠自信,參與家校合作的能力不足、缺乏技巧,導致他們即使有時間和教師溝通交流,也表現出顧慮、害怕和小心翼翼的狀態。家長會是很普通的家校合作形式,但對某些隨遷子女家長卻是沉重的心理負擔。
  • 鄖陽區:家校共育助成長 線下家訪促教學
    4月10日,鄖陽區安陽中學教師姚德明家訪時對表現好的學生進行表揚,對家長提出要求,希望家校攜手共同培養學生。   為了掌握學生線上學習的真實情況,確保學生居家安全和身心健康,更好地促進家校共育,助力學生健康成長和線上教學工作,自4月1日開始,安陽中學組織部分教師進行了為期一周的線下入戶家訪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