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廣播主持人?剛邁入2021年,保外就醫的陳水扁就找到新工作

2021-01-08 中國青年網

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陳水扁自2015年保外就醫至今,網絡上的「勇哥」做不夠,現在又化身廣播節目主持人。諷刺的是,他都坐上廣播臺了,臺中監獄還在大打官腔,但陳水扁是否觸碰紅線,島內民眾心中都有一把尺。

剛邁入2021年,陳水扁就找到新工作,成為廣播節目主持人。據臺灣《中國時報》4日報導,陳水扁3日在「微微笑廣播網」全程以閩南語主持「有夢上水」節目,第一集邀請了在島內廣播界有30多年資歷的石川擔任來賓。陳水扁打出「苦情牌」,稱小時候家裡窮,借高利貸供他讀書,他不敢讀不好;由於父母不識字,對他的任何選擇都不會幹涉,他當年念臺大商學院發現不適合,就決定休學重考法律系,因此奉勸為人父母者應該依照孩子的興趣由他們自由發展。他還以自己為例稱,頭腦不一定是最好的,但比別人更認真,因為勤能補拙,而且他這輩子從未想過會做臺灣領導人,「這是意外」,很多事情不是個人能選擇的,有時是被逼的,有時是正好在那個當下就得去做那樣的決定。對於處女秀的表現,陳水扁給自己打了60分。

《中國時報》4日評論稱,儘管陳水扁強調不談政治,但他鼓勵年輕人「走一條人煙稀少的路」,在2022年地方「九合一選舉」、民進黨各派系和藍營地方勢力已悄然開打之際,意味深長。文章稱,韓國瑜徵戰高雄,使「韓流」風靡一時,民進黨的鄭文燦也主動挑戰藍大於綠的桃園市長選舉,「都是選擇一條人煙稀少的路。放眼藍綠,現在還有多少人敢走這條路?陳水扁不談政治,卻一語戳中當前的政治要害」。

(來源:環球時報)

相關焦點

  • 當主持人?剛到2021年,保外就醫的陳水扁就找到新工作
    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陳水扁自2015年保外就醫至今,網絡上的「勇哥」做不夠,現在又化身廣播節目主持人。諷刺的是,他都坐上廣播臺了,臺中監獄還在大打官腔,但陳水扁是否觸碰紅線,島內民眾心中都有一把尺。剛邁入2021年,陳水扁就找到新工作,成為廣播節目主持人。
  • 海峽熱搜榜|當主持人?保外就醫的陳水扁找到新工作……
    1 新冠肺炎疫苗生產線24小時運轉 確保疫苗供應 近日,為提高疫苗生產的效率,新技術、新設備得到了應用,國藥集團中國生物北京生物製品研究所的新冠疫苗生產車間內,生產線每分鐘可下線三百支左右的疫苗。
  • 陳水扁當上廣播主持人,臺中監獄:持續掌握、評估中
    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陳水扁今天開始變身成廣播節目主持人,臺中監獄表示,派員持續掌握、評估中,一切都依照「保外就醫」的相關規定辦理。 臺中監獄副典獄長吳照明表示,有關陳水扁擔任廣播節目主持人一事,目前都依照「受刑人保外醫治審核基準及管理辦法」,持續掌握、評估陳水扁「保外就醫」的狀況,目前暫無其他特殊前事項對外說明。 陳水扁持續透過臉書、Line群組等管道發聲,新年多了廣播節目主持人身份,今天起每周日主持勵志人生的聯播節目,首集節目與傳媒集團董事長石川對談。
  • 新年開始,陳水扁有了「新工作」!是逼迫蔡英文?島內輿論炸鍋
    據環球網援引臺媒1月4日報導,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陳水扁2021年1月3日成為了廣播節目主持人。據報導,2020年12月28日上午,陳水扁通過社交媒體發布消息稱,他將在2021年1月3日之後到一家廣播公司任播音員,每周日上午以訪問的形式「主持勵志人生的聯播節目」。
  • 陳水扁獲準保外就醫 離開臺中監獄返家
    中新社臺北1月5日電 (記者 路梅 邢利宇)獄中服刑逾6年後,臺灣當局前領導人陳水扁5日獲準保外就醫,於當日下午離開臺中監獄,返回高雄居家療養。
  • 陳水扁一天尿失禁40多次 臺灣當局仍不準其保外就醫
    圖為陳水扁2012年在法警的戒護下進行核磁共振檢查腹部。《中時電子報》  中新網6月12日電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灣「監察委員」黃煌雄11日完成有關陳水扁的醫療報告,建議給與保外就醫或居家照護。臺當局「法務部」則表示目前不考慮讓陳水扁保外醫治。  據報導,黃煌雄此次完成的陳水扁醫療報告,歷經626天調查。
  • 陳水扁保外就醫獲準 觀察者網盤點臺灣各方回應
    >上午,臺當局「法務部矯正署」審查後核准,讓服刑中的「前總統」陳水扁保外就醫,入監超過6年的陳水扁終於返家。 臺灣法務部門:陳水扁保外就醫無政治力介入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灣「法務部矯正署」5日同意讓入監至今6年40天的前臺灣地區領導人陳水扁保外就醫。「法務部」強調,無政治力介入,特赦與否則屬於馬英九的權力。
  • 臺前「總統」陳水扁獲準保外就醫出獄 保釋金200萬
    臺「法務部」次長陳明堂5日召開記者會,說明陳水扁保外就醫一個月。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環球網報導 記者李柏濤】被關押至今超過六年的臺灣前「總統」陳水扁5日可「出獄」。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當局「法務部」上午記者會宣布核准陳水扁保外就醫一個月,所有行政程序可望在5日傍晚前完成,陳水扁可離開臺中監獄返回高雄住所,監獄將視陳水扁的身體狀況延長或要求陳水扁重回監獄。
  • 保外就醫的陳水扁為什麼敢主持節目?
    刑期還沒有完成、保外就醫的前臺灣地區頭目陳水扁,按照保外就醫規定不能上臺講話,也不能發表政治觀點。但是,陳水扁就是喜歡挑戰底線,瞅準了蔡英文不敢拿他怎麼樣。1月3日起,陳水扁開始在每周末主持「勵志人生聯播節目」。
  • 陳水扁保外就醫屢次展延遭質疑 臺媒:當局標準偏頗
    中新網5月24日電 臺灣《中時電子報》近日刊登署名評論稱,目前,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陳水扁保外就醫第18次展延,臺當局「法務部」審核保外就醫的標準被質疑有失偏頗,應全面檢討。資料圖:2015年1月5日,臺灣當局前領導人陳水扁獲準保外就醫。
  • 陳水扁第18次保外就醫延期已獲批,將出席新書發布會
    陳水扁第18次保外就醫延期已獲批,將出席新書發布會 澎湃新聞記者 蔣子文 2019-05-04 21:34 來源:澎湃新聞
  • 臺媒:法務部門稱陳水扁不符保外就醫條件
    陳水扁5月23日清晨,由警方戒護抵達長庚醫院就醫。圖片來源:臺灣「中央社」中新網8月29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當局法務部門28日表示,陳水扁的病況不符保外就醫的條件,保外就醫的審核不容政治力介入,若保外就醫泛濫,形同變相假釋。
  • 陳水扁「保外就醫」夢碎 被轉至臺中戒護治療
    陳水扁「保外就醫」夢碎 被轉至臺中戒護治療 原標題 [陳水扁「保外就醫」夢碎 被轉至臺中戒護治療]
  • 陳水扁欲借保外就醫參加活動 激怒臺灣網友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日前,陳水扁出席感恩餐會消息一出,臺中監獄便回應,若該活動與醫療無關,「保外就醫」資格恐遭撤銷。為此,陳昭姿26日表示,醫療評估建議陳水扁「增加出遊、訪友與餐敘活動等職能治療」,並在臉譜網公布「陳水扁餐會醫療評估摘要與計劃」。
  • 陳水扁有望延長保外就醫期限1至3個月(圖)
    高雄長庚榮譽副院長陳順勝(左)透露,陳水扁現在仍常有自殺念頭。(臺媒圖)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陳水扁保外就醫將滿月,臺中監獄29日派人訪視,並聽取高雄長庚醫療團隊的健康狀況評估報告。院方指陳水扁病情持續惡化,建議繼續治療,且重度憂鬱症有高度自殺風險,應確保24小時均有人在旁看顧。「法務部」表示,臺中監獄探視製做評估報告,在2月5日前送「矯正署」審核,視其病況,準予延長保外就醫期限1至3個月。
  • 陳水扁宣布主持廣播節目,孫大千諷:蔡英文乾脆宣布「特赦」
    「保外就醫」中的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陳水扁,宣布新年後將多了一個身份是廣播節目主持人。國民黨前「立委」孫大千在臉書以「What a wonderful life(多麼美好的生活)」諷刺,蔡英文為何不直接宣布「特赦」陳水扁?孫大千在臉書說,民進黨「政府」是得了集體失憶症嗎?
  • 臺法務部門:保外就醫不能泛濫 陳水扁不符條件
    陳水扁5月23日清晨,由警方戒護抵達長庚醫院就醫。圖片來源:臺灣「中央社」中新網8月29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當局法務部門28日表示,陳水扁的病況不符保外就醫的條件,保外就醫的審核不容政治力介入,若保外就醫泛濫,形同變相假釋。臺當局「法務部」表示,根據醫療專業檢查診療結果,陳水扁病況不符合保外就醫的條件,而能以在監醫療、戒護外醫等方式處理。基於維護刑罰執行的正義與公平,審核保外就醫時依法行政,不容政治力介入。
  • 陳水扁保外就醫期限將屆 醫療小組盼延長期限
    臺海網4月27日訊 據中評社報導,陳水扁保外就醫期限將在5月4日屆滿,臺灣「矯正署」將在今(27)日派員至扁家探訪陳水扁病況,再決定是否要展延保外就醫期限。針對此事,扁民間醫療小組發言人陳昭姿表示,明日會將陳水扁詳細體檢報告交予獄方,此報告多達200頁,由醫療小組成員、長庚醫院榮譽副院長陳順勝主導,醫療小組希望能延長保外就醫的時間,否則扁恐有生命危險。
  • 陳水扁第13次保外就醫申請被批准 期限到5月4日
    華夏經緯網2月6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法務部矯正署」5日核准陳水扁第13次的保外就醫展延申請,期限到今年5月4日。臺中監獄表示,陳水扁仍須遵守相關規定,且會要求儘快提出其他醫學中心的診斷證明。
  • 陳水扁保外就醫期限獲延3個月 病況被認為無改善
    據新華社電 臺灣當局前領導人陳水扁獲保外就醫1個月期限將屆滿,臺當局法務部門「矯正署」4日表示,經審酌相關醫療報告,決定將其保外就醫期限展延3個月,至5月4日為止。「隨時有致死之危險」臺當局法務部門4日表示,陳水扁1月5日獲準保外就醫,1個月期限即將屆滿。此前關押陳水扁的臺中監獄為了解其目前健康狀況,1月29日派員前往陳水扁住處訪視,並聽取高雄長庚醫院醫療團隊的評估報告後,製作受刑人保外醫治展延申請報告表報請「矯正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