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最可愛的人》撤出課本是明智之舉

2020-12-12 中國日報網

中國日報網站環球在線消息:魏巍老人因病去世,享年88歲,可算高壽、善終。他以一篇文章影響數代人而著稱,也正因為這一點,他的去世引起了普遍的關注。向一位逝去的老人致哀悼別,對印象深刻的文章念念不忘,不但是文人之幸,也是人之常情。願魏巍老人安息!

正如作家鄧友梅所言,魏巍老人辭世,「那一代」文學時期最後一顆閃亮的明星隕落了。鄧作家所謂的「那一代」,顯然有所指。以我的理解,大致說的是抗戰後開始活躍文壇,一直到上世紀五十年代後期萬馬齊喑為止的這一代革命作家吧。他們該是上世紀30年代左翼作家的下一代,同時也是鄧友梅這些1949後開始創作的作家的前輩。在這一代作家之中,戰爭是他們創作的主要題材。

魏巍的作品,我只讀過《誰是最可愛的人》,因為這是初中的課文,當年甚至要背誦。從網上為數不少的悼念和緬懷文章看,絕大部分也是圍繞著這一篇文章生發感慨,滿腔熱情,寄託哀思。有趣的是,少有人提及魏巍的其他作品,他大部頭的《地球的紅飄帶》,《東方》等,讀過的人就更罕見了。這個現象讓我好奇,一篇文章魅力無窮,能讓眾多的人難以忘懷,這並不奇怪。既然一句話就千古傳頌屢見不鮮,數千字的長文當然也有可能。我的問題是,如果這篇來自戰場的文藝化的通訊,半個多世紀,不是長期保留在語文課本之內,人們還會記得文章和作者嗎?

《誰是最可愛的人》能給幾代人以影響,在我看來一個重要原因是其用文學的手法,別具一格地將濃烈的感情揮灑在殘酷戰爭中普通的士兵身上。一方面,戰鬥慘烈,死傷無數,這是戰爭現實的背景。魏巍在描述松鼓峰戰役時寫到:戰後的戰場上,「還有一個戰士,他手裡還緊握著一個手榴彈,彈體上沾滿腦漿,和他死在一起的美國鬼子,腦漿崩裂,塗了一地。另有一個戰士,他的嘴裡還銜著敵人的半塊耳朵。」另一方面,利用細節著力刻畫了倖存的士兵淳樸、善良,得出其內心世界美好、崇高,無愧於最可愛的人的結論。對比強烈不說,還廣泛使用對話、設問、排比等手法,娓娓道來,辭藻華麗,能給少不更事的中學生以深刻印象,很正常。

離開學校近三十年,回頭再讀這篇課文,我的感受已經大不一樣。我覺得這是一篇煽情和濫情之作。它對戰爭血腥的渲染、人類殘酷的相互殺戮和為善施愛行為之間的巨大落差,仿佛說的不是人與人之間的戰爭,而是人與魔鬼的決鬥,其文學性的描寫恐怕難以反映世道人心的本質。從文學的角度,如果說文章無意中揭示了人善惡的兩面性,也顯得膚淺粗疏,難免簡單化之嫌。而且對於中學低年級學生的理解能力來說,這又未免過於樂觀。

至於文中意欲竭力表白的,戰爭是生活在和平環境中的人的幸福來源之說,在邏輯上也似是而非,大有缺陷。戰爭與和平之間,人類的兩難選擇,由來已久。但無論如何,戰爭只是手段,和平才是目的,是毋庸置疑的。戰爭塗炭生靈,滅絕人性,和平值得珍惜和細心呵護,也是共識。但這一切和幸福沒有多大關係。在和平的環境裡也有幸與不幸,任何時候,個人生活不堪重壓痛不欲生者也比比皆是,很難講這些人是幸福的。要求他們以和平或者戰爭的理由承認自己是幸福的,顯然不通。事實上,此文發表後不久,接踵而至的反右、饑荒和浩劫,也很難讓人有什麼幸福感。也就是說,現在看來,這篇文章更多的是意識形態宣教的產物,有著深刻淺顯的時代的烙印,以及作者思想、認識以及藝術表達方面的局限性。對此,我同意這樣的看法:這篇文章文學價值不高,充其量也就還有一點歷史價值。

人類在飛速進步,祖國在和平發展。先烈們為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自由浴血奮戰的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跡,當然要載入史冊,永久銘記。但時過境遷,現在是21世紀,中國已經進入了一個新時代。一個時代的人有一個時代的愛恨和幸福觀,在融入世界,和諧為本,和平發展和「科學發展觀」為主旋律的時代,還繼續向青少年灌輸陳舊過時的「革命英雄主義」,顯然和與時俱進和「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有牴觸,對孩子們的心智發育難免有負面影響。雖然教育是改革開放以來比較固步自封的落後領域。但一年前把這篇影響了幾代人的《誰是最可愛的人》從語文課本裡撤出,放進歷史檔案館,倒不失為一個明智之舉。

(來源:中國網 編輯:劉一川)

相關焦點

  • 《誰是最可愛的人》曾長期選入中學課本,後來被突然刪除了
    回國後,他根據在那裡的所見所聞和切身感受,創作了優秀通訊《誰是最可愛的人》,寫的是1950-1951年間抗美援朝戰爭最艱苦的階段,志願軍戰士英勇反擊美國侵略者的英雄事跡。該文最早於1951年4月11日在《人民日報》刊登 , 毛主席閱讀後批示:「印發全軍」,並建議其他領導人認真讀一讀這篇作品。 後來入選中學語文課本, 在全國引起廣泛的影響。
  • ​郭松民 | 評《誰是最可愛的人》一文進出教科書:珍惜我們的精神財富!
    」前兩天,原某部發言人、某出版社社長的王X明先生,忽然發了一條微博「關於《誰是最可愛的人》從課本刪除有關情況的說明」。說來有趣,他發出這條微博僅僅9分鐘,就被我看到了,我立即做了轉發,並做了簡評。究竟是誰應該為革命老人魏巍的名篇《誰是最可愛的人》被從課本中刪除承擔主要責任,就我個人而言,已無意繼續深究。我倒是覺得,王社長「先發後刪」的心態很值得玩味——這裡,多的是患得患失的個人利益考量,少的是直面自己、直面歷史、實話實說的勇氣。其實,不僅是王社長患得患失,《誰是最可愛的人》一文在課本裡出出進進的奇幻經歷,不是也折射了「有關方面」在面對美國時患得患失的心態嗎?
  • 《誰是最可愛的人》不應該從課本中刪除!
    回國後不久,他就以此為題材,寫出了膾炙人口的通訊報導《誰是最可愛的人》。這篇文章發表後引起了巨大的反響,周總理在文代會講話時,曾對著話筒大聲說:「在座的誰是魏巍同志,今天來了沒有?請站起來,我要認識一下這位朋友,感謝你為我們子弟兵取了個『最可愛的人』這樣一個稱號。」
  • 刪了《誰是最可愛的人》,誰還是最可愛的人
    刷網頁,通篇都是魏巍的《誰是最可愛的人》被從課本刪除的消息和對刪除這篇文章的不解。最多的聲音是,《誰是最可愛的人》一代人的愛國情懷和記憶,是屬於孩子最寶貴的,也是最珍貴的愛國教育讀本,怎麼會被刪除呢?是啊,為什麼會刪除呢?我也不解。
  • 《誰是最可愛的人》等英雄事跡的文章在課本中淡出,專家做出解釋
    每個時代都有傑出的英雄,在中國歷史長河裡英雄才子輩出董存瑞,黃繼光,王二小,劉胡蘭等,這些人可以說是一個時代的英雄代表。他們在那個特殊的年間拋頭顱灑熱血、犧牲小我,都是為了一個共同的目的「讓國家不再受人欺凌,任人宰割」。
  • 為何專家從2001年起把《誰是最可愛的人》從中學課本裡刪除?
    《誰是最可愛的人》這部作品是著名作家魏巍的一部代表作。它曾多次出現在我們的中學課本中,是幾代人難忘的記憶·學生時代熟讀這篇文章,不僅深刻地了解了抗美援朝戰爭的殘酷,而且激發起我們強力的愛囯主義情懷.屹立在世界東方的祖國是無數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鑄就的,我們要不忘初心砥礪前行·而專家從2001年起把《誰是最可愛的人》從中學課本裡刪除掉了!
  • 當下《誰是最可愛的人》?
    上世紀五十年代,作家從朝鮮戰場歸來後所著的報告文學——《誰是最可愛的人​》,​是我讀初中時《語文》課本中的一篇課文。這是一篇在我幼年的腦海裡留下深刻印象的課文,它同範仲淹的《嶽陽樓記》一樣,是我讀過的眾多文章中,記憶最清,感觸最深,為數不多的文章之一。從那時起,中國人民志願軍戰士,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士,就一直是我心目中最可愛的人。
  • 黑貓雜記(七十七)友邦驚詫永不過時,王旭明發了個《誰是最可愛的人》從課本刪除的情況說明
    最近又出了一件奇葩的事情,王旭明發了個《誰是最可愛的人》從課本刪除的情況說明,不過這條微博現在已經搜不到了。
  • 原來他就是刪除《誰是最可愛的人》的「始作俑者」
    沒想到,成為幾代人記憶的《誰是最可愛的人》從2001年開始就陸續從中學課本中被刪除。為什麼刪除?是誰主張刪除?人們不斷提出疑問。他就是前教育部辦公廳副主任、教育部發言人、語文社社長王旭明。確切證據表明,就是這個人利用手中的權力最先主張並經過他的手,將這篇文章從中學語文課本中刪除的。
  • 《誰是最可愛的人》作者魏巍去世 影響數代國人
    一篇入選中學生語文課本的文章《誰是最可愛的人  採訪本上的20多個故事,魏巍又幾經遴選幾經推敲,最後才確定最典型最感人的3個細節。《誰是最可愛的人》第一位讀者、該刊主編宋之的閱罷,當即吩咐:「送《人民日報》!」時任《人民日報》總編輯的鄧拓有著與宋之的同樣的感受。
  • 魏巍:誰是最可愛的人
    魏巍同志《百度》按:《誰是最可愛的人》是魏巍從朝鮮戰場歸來後所著報告文學,最先於1951年4月11日在《人民日報》刊登
  • 課文《誰是最可愛的人》被刪除,這個人說出了真正的原因
    1951年,《誰是最可愛的人》在《人民日報》上刊登,反響很好,後被選入各地不同版本的教材,不知道在多少人心裡留下了印跡。現在,這篇文章已被刪除。慢慢被移出課本的還有《狼牙山五壯士》《劉胡蘭》《我的戰友邱少雲》《黃繼光》《羅盛教》等。
  • 氣憤,《誰是最可愛的人》被專家給出兩個荒唐的理由從教材中刪除
    《誰是最可愛的人》作者魏巍,1950年作者在朝鮮戰場目睹了浴血奮戰的戰士,為了立國之戰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採訪中他不經潸然淚下,在異國他鄉的戰士們為了守住自己的國門,沒有一個露出退縮的情緒,大義鼎然,視死如歸,大批軍人埋骨他鄉。
  • 《誰是最可愛的人》:其實是中國武德崛起的前奏
    魏巍坐在辦公室,腦子裡經常出現朝鮮戰場的見聞,那些視死如歸的戰士、那些氣壯山河的戰役、那支不破樓蘭終不還的軍隊,都讓魏巍想到同一個詞:最可愛的人。他們是保家衛國才犧牲的啊,不是最可愛的人麼?魏巍想到此處,揮筆在紙上寫下一篇文章,標題就是——《誰是最可愛的人?》1951年4月11日,《誰是最可愛的人》在《人民日報》頭版頭條發表,迅速風靡全國。毛澤東看到文章,深受感動,命令把這篇文章印發全軍,讓中國的解放軍官兵都知道,自己和抗美援朝志願軍一樣,都是中國最可愛的人。從此以後,「最可愛的人」成為中國軍人的代稱。
  • 今日聚焦:經典課文《誰是最可愛的人》,為什麼被刪?竟因「與形勢不...
    1951年4月11日,《誰是最可愛的人》在《人民日報》發表。這篇只有3500餘字的通訊特寫,立刻掀起了一股熱潮。它首先打動了一位偉大的讀者!他就是毛主席。周總理說:「魏巍同志所寫的《誰是最可愛的人》,感動了千百萬讀者,鼓舞了前方的戰士。我們就是要刻畫這些典型人物來推動社會前進!」講到這裡,周總理竟推開了講稿,對著話筒大聲說:「在座的誰是魏巍同志,今天來了沒有?請站起來,我要認識一下這位朋友。」
  • 今日聚焦:經典課文《誰是最可愛的人》,為什麼被刪?竟因「與形勢不合」?!
    說起志願軍戰士,我跟孩子談起了中學的經典課文《誰是最可愛的人》。為什麼一定要談這篇課文?因為,這篇課文,實在是太經典了。周總理說:「魏巍同志所寫的《誰是最可愛的人》,感動了千百萬讀者,鼓舞了前方的戰士。我們就是要刻畫這些典型人物來推動社會前進!」講到這裡,周總理竟推開了講稿,對著話筒大聲說:「在座的誰是魏巍同志,今天來了沒有?請站起來,我要認識一下這位朋友。」這時,全場都望著從座位上站起來的魏巍,熱烈鼓掌。
  • 《出師表》《滿江紅》《誰是最可愛的人》被教材刪除,原因是啥?
    很多人都在為中國未來的棟梁努力,他們編著著課本、習題、課外書,讓纖纖學子能夠好好讀書,但不知你們發現沒有,曾經編著中學歷史教科書的嶽飛、文天祥等民族英雄,都消失在了課本和大家的視野中,嶽飛的代表作《滿江紅》也被從教科書之中刪除,徹底將嶽飛存在過的痕跡抹殺掉了,這到底是為什麼?
  • 一夜好書丨誰是最可愛的人(節選)
    《一夜好書》今天要和您分享的是作家魏巍1951年從朝鮮戰場歸來後所著報告文學《誰是最可愛的人》。這篇通訊,雖只寫了松骨峰戰鬥、馬玉祥從大火中搶救朝鮮兒童和志願軍戰士以苦為樂等三段故事,但由於選材精嚴,事例典型,卻收到了以少抵多、以一當十的藝術效果。
  • 誰從課本中刪掉了《誰是最可愛的人》?
    你不勇敢,沒人替你堅強。171. If you don't build your dream, someone will hire you to build theirs. 如果你沒有夢想,那麼你只能為別人的夢想打工。172. Beauty is all around, if you just open your heart to see. 只要你給自己機會,你會發現你的世界可以很美麗。173.
  • 重溫《誰是最可愛的人》,70年前的那場戰鬥讓人潸然淚下
    作家魏巍從朝鮮戰場歸來,寫下報告文學名篇《誰是最可愛的人》,影響了數代中國人。今天,讓我們通過魏巍的講述,回望那段驚天動地的歷史,銘記永垂不朽的英雄。最壯烈的一戰松骨峰位於北朝鮮西部、龍源裡東北,與三所裡、龍源裡形成鼎足之勢,是軍隅裡通往平壤公路的咽喉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