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採金人 光身進洞背礦石 - 每日更新 - 華西都市網新聞頻道

2021-01-17 華西都市網新聞頻道

趙公山全景圖。

清末採金人雕塑。

財神趙公明

趙公山上的古銀杏。

趙公山上雪景。

財神尋根謁祖廟會。

  臺灣石碇五路財神廟送財神金身回趙公祖廟。

  

楊奇銘文/圖

  趙公山前山,是都江堰市玉堂鎮。老一輩人說起玉堂鎮的來歷,總是要先說神奇的趙公山,總要先說偉大的都江堰。
  趙公山,就像母親,守護著岷江,擁抱著川西平原。她輕輕地梳理著岷江水流,使岷江從魚嘴開始,分為內江和外江,經寶瓶口又分出內江的蒲陽河、柏條河、江安河、走馬河、外江和外江的沙黑河、沙溝河等支流,趙公山把岷江水,經都江堰緩緩地撒向寬廣的成都平原,成就了美麗富饒的天府之國,孕育了趙公山的繁榮和輝煌。
  趙公山,除了因傳說財神爺趙公明歸隱而得名,還是盛產黃金和玉器的洞天福地。採金,追溯至唐宋,直到1988年才歇業;產玉,發源於古蜀,盛極一時的三星堆,所用玉器就來自瀆山,也稱「岷江玉」。

淘金
沿襲唐宋
黃金公司1988年才歇業

  趙公山,產黃金。
  前山自唐宋以來沙金採淘業一直興旺,直到1988年灌縣撤縣建都江堰市,趙公山黃金公司才註銷歇業,從螃蟹河到石孟江,橫山一帶至今還有數百個麩金採淘遺洞。
  山口曹家坪是過去挖金淘金人居住的地方。
  唐宋時採挖沙金,要掘洞,這個洞叫「金洞子」,也稱「金槽子」。金洞子一般規模都很小,有直洞,有斜洞,金洞子作業面小。負責收集金沙的人叫「管事」,在井下掘金的人叫「錘頭」,負責背送沙石出洞的人叫「螞蟻子」,負責水中淘沙金礦石的人叫「耙頭」。
  井下的錘頭,身邊點個油壺子,順著沙金石礦脈掘金礦石。沙金粒很小,它在油燈亮光下會發亮,因為怕錘頭把大粒的沙金揣腰包私吞,管事會讓錘頭光著身子進洞採挖。那搬運沙金礦的人從井下把金礦沙石一次次背運到井上,每天在狹窄的洞子裡要往返若干次,每次背負的礦石又不多,像是「螞蟻搬家」,所以稱搬運礦石的工人為螞蟻子。
  沙金石礦料搬運出來,耙頭用鐵釘耙開始梳理石料。大石塊梳到一邊,細沙粒則用水清洗衝淘,這就稱之為淘金了。一個三角形的木框,中間有一層層的隔板,稱為「金船子」。沙石石料在金船子上方邊衝邊梳,細沙會經過金船子衝過,因為金子重量要比沙石重量大,就會沉在金船子的木格層裡面。
  收工時間到了,管事會從懷裡掏出一個金筒子。金筒子是用老斑竹製作的,很精巧。金筒子的塞子是黑棉布纏裹而成,黑色與金沙粒顏色有反差,所以用黑棉布做金筒子的塞子。管事把金船子搬起來,小心地在清水裡篩晃篩晃,待砂石層在清水中篩淘盡,格層裡剩下的就是金晃晃的沙金粒了。
  在沙金採集裡面有一個重要的問題,那就是井下排水和淘金用水。金洞子在水溝邊還好辦,如果在山包上怎麼辦?說起淘金人取水,那就還真有些趣味。淘金者從金洞子中抽水出來,一般用一根大斑竹或棕樹掏空,中間一根竹竿,竿頭扎一團爛布,稱為「龍竿」。經竹竿上下一拉扯,井下的積水便會通過竹筒像龍吸水一樣提出來了。現在小孩玩的玩具水槍,設計原理應該和龍竿大同小異。從洞裡、從溝裡,一級一級往上提水,那就是木製的提水機了。一片一片的木板連在一起,從下往上翻卷,水就經木板旋轉,傳送搬運到上方,這種用木板連接成的提水機稱為「龍骨車」。龍骨車的長短、寬窄因地而宜製作,用力的方法也不盡相同,有的是用手攪動,有的是用腳踩動,那下面的水就隨著翻轉的木片提到了上面。

產玉
三星堆玉器
自瀆山也叫「岷江玉」

  趙公山,出瀆山玉。
  廣漢城東7公裡的鴨子河畔有三個起伏相連的黃土堆,偶然發現一坑玉石器。1931年春,在廣漢縣傳教的英國傳教士董篤宜聽到這個消息後,找到當地駐軍幫忙宣傳保護和調查,還將收集到的玉石器交美國人開辦的華西大學博物館保管。根據董篤宜提供的線索,華西大學博物館館長葛維漢和助理林名鈞於1934年春天組成考古隊,進行了為期十天的發掘,挖掘出大量的玉石器和青銅器。這個曾經名不見經傳的小地方,成為了著名的三星堆遺址,被譽為「長江文明之源」。
  有觀點認為三星堆代表了古羌人、彝人、濮人文化或與駱越文化有密切相關。據史書記載,蜀王蠶叢原來居住於四川西北岷山上遊的汶山郡。玉琮是一種極富地方特色的玉器,外方內圓的物體。
  三星堆和金沙遺址考古中,挖掘出土大量的玉器。專家認為,這些玉器,來自瀆山,稱「瀆山玉」也叫「岷江玉」。趙家溝口至今仍有一塊巨大的裸露在外的瀆山玉石,一戶農家現今在此建房居住。
  瀆山玉在《都江堰史志》中有記載,都江堰市原來叫灌縣,老灌縣有西玉石街,那是瀆山玉加工交易的地方,老灌縣和趙公山至今還保留著許多與玉石有關的地名,如老灌縣古城牆建在玉壘山,古城牆有玉壘關,趙公山下是玉堂鎮,玉堂鎮有白玉村。

瓷器
唐宋時期規模宏大的陶瓷生產基地

  趙公山,曾經是唐宋時期規模宏大的陶瓷商品生產基地。
  趙家溝口就有「上九堆下九堆」之稱唐宋窯遺址,是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我小時候常在這一帶放牛、割豬草、撿野菌子,也愛到這一堆堆陶渣殘片處玩。年幼的我不懂什麼叫陶瓷文物,卻喜歡在這一堆堆陶渣殘片地裡翻撥,撿那有三隻腳丁的圓形陶環玩。圓環有茶杯口大小,上面平坦,下面有三隻腳丁。圓環雖是陶土的,卻硬扎筋實,可作圓環滾動,也可用草繩捆在腳底,走在泥地上可防滑,我們稱它「腳碼子」。
  長大後有幸聽聞唐宋窯遺址考古專家介紹,這有三隻腳丁的圓環,是專門用來堆放陶瓷坯的座子。
  專家們面對挖掘出來的一大堆爛瓷片片、泥巴罐罐,興奮不已,他們認為趙公山下的唐宋窯是唐宋時期的商品窯,規模大,產量高。挖掘出的眾多文物,證明這座古窯是古蜀國的重要商品窯,是古蜀經濟和社會文明發展的證明。趙公山唐宋窯的研究成果,填補了羌文化、先夏文化的研究空白。
  趙公山下的都江堰水利工程、環山一帶制陶基地、淘金產業,在歷史上可算得上是趙公山龐大的工業園區了。
  古蜀先人的科學智慧在這裡被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古蜀先民在這裡過著豐衣足食、不知饑饉、世外桃源般的生活。
  人們稱物產豐富的趙公山金玉滿堂,遂為此地取名「玉堂鄉」,撤灌縣建都江堰市時,玉堂鄉更名為「玉堂鎮」。

伐木
歲修竹木
「漂二哥」駕馭急流而下

  趙公山位於盆地與阿壩高原交接處,以山巒為界,前山是都江堰市玉堂鎮,後山為汶川縣的漩口鎮。前山為陽,後山為陰,前山後山合起來才能稱之為一匹整體的山。事實上,漩口鎮就屬趙公山的一部分。
  《汶川縣誌》載,漩口鎮位於汶川縣東南,與都江堰市接壤。岷江從阿壩高原蜿蜒激瀉,由北向南而下,壽江接三江,自西向東而出,兩江在此交匯旋轉向東繞行,故名「漩口」。
  清朝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有姚姓在兩江匯交匯山巖上建塔,取漩字之義,曰「迴瀾」塔。秦朝在蜀地設蜀郡臨邛縣,包括今天的岷江外江以西至壽江以內的崇州、大邑、邛崍、都江堰市、汶川縣的漩口鎮、水磨鎮等地方。
  漩口曾是岷江上遊第一個水運碼頭,秦時建都江堰起,各種歲修竹木材料「泛岷而下,直達湔堋(都江堰),辰發午至」。過去,山裡的木材竹子要紮成筏子,從這裡順岷江運放到都江堰,負責運送筏子的人叫「漂二哥」。岷江從雪山而來,從漩口到都江堰七彎八拐,水急浪高冰涼刺骨。要駕馭急流而下飄忽不定的筏子,不光要身強力壯水性好,還需要過人的膽量和智慧。後來阿壩高原建森工局,大量砍伐原始森林,巨大的樹木基本上是推到岷江裡,隨江漂送到下遊。我們稱岷江裡自然漂送的木材為「木墩子」,「木墩子」在湍急的岷江裡橫衝直撞,於是這段江面上再也看不見駕馭筏子的「漂二哥」了。森工局又設水運局,岷江漩口碼頭至都江堰這段江上的轉彎角處,建了多處大型榪槎柵欄,收攏沿江而下的木墩子,當地人稱這些榪槎柵欄為「攔木堰」。

財神
元寶傲立
財神趙公明遺蹟甚多

  說來也怪,以壽江為分界,從西面的獅子坪(也稱擂鼓坪)開始,植被開始稀落,山坡到處裸露出齜牙咧嘴的亂石,往上逐步進入高原氣候,天高雲淡,日照多、紫外線強,晝夜溫差大,白天穿短褲,晚上穿棉襖。而壽江東面的趙公山日照好,峰面雨水多,植被茂盛,顯然氣候與壽江的西面相差很多了。
  從漩口壽江公路至趙公山金頂只有8公裡左右路程。水田坪村與都江堰市交界,沿河上崖往上是青峰頂。青峰頂可能因為長年累月受高原寒流和岷江雪風的侵蝕,變得奇險無比,狀如刀削斧劈。
  鞍子坪村下面是壽江,沿千金溝而上是瑩華山,它與趙公山緊緊相連,瑩華山下便是水磨鎮牛圈溝,直通燎澤關。
  群益村在趙公山的正背面,下與壽江接壤,上與最高峰金頂相連。群益村是趙公山後山較大的自然村,有五個生產隊。這個村隔壽江與岷江相對,壽江在這裡與岷江相擁,兩江匯聚後,在這裡盤旋轉向東面而繞出。群益村這邊許多的地名和景觀,都與財神趙公明的傳說有關。
  群益村入山路口,有一房屋大小的獨立巨石,傲立江邊,當地人稱它為「大圓包」(大元寶)。傳說也是後奕射日留下的日精石之一。沿山而上有趙家巖,趙家巖分三個圓丘,遠望恰似一個金元寶。趙家巖下是群益村第五生產隊,基本上全是趙公爺的後人,這個隊18戶人家,16戶姓趙,另外兩戶也是趙氏嫡親。
  趙家巖上面是萬擔坪。這萬擔坪和千金溝,趙家巖的名稱,主要以它的特點而取名。萬擔坪是因地勢平緩,土地肥沃,廣產玉米大豆而得名,千金溝是因此溝下接壽江盛產沙金而得名,趙家巖是因此坡巖下趙姓人居多而得名。
  萬擔坪上就是趙公山金頂了。從後山登上金頂,可享受岷江撲面而來的習習涼風,可俯視壽江對面的吊鐘山和擂鼓坪秀景,可欣賞水磨古鎮和老人村的如詩畫卷,可遠眺終年積雪的四姑娘山壯景。

相關焦點

  • 唐宋採金人 光身進洞背礦石
    趙公山全景圖。採金,追溯至唐宋,直到1988年才歇業;產玉,發源於古蜀,盛極一時的三星堆,所用玉器就來自瀆山,也稱「岷江玉」。淘金沿襲唐宋 黃金公司1988年才歇業  趙公山,產黃金。  前山自唐宋以來沙金採淘業一直興旺,直到1988年灌縣撤縣建都江堰市,趙公山黃金公司才註銷歇業,從螃蟹河到石孟江,橫山一帶至今還有數百個麩金採淘遺洞。
  • 致敬書寫時代、描摹靈魂的燃燈者 - 每日更新 - 華西都市網新聞頻道
    朱德庸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 張杰  由封面新聞、華西都市報主辦、組織專家評選和發布的「名人堂·年度人文榜」已經連續舉辦多屆,在出版界、作家圈、讀書群中影響越來越大  鑑於作家評選的特性,為了評選更為獨立、公正,選拔更精準、多元,在榜單評選的過程中,我們的評選程序是這樣的:首先將2020年內在封面新聞寬窄頻道以及華西都市報「當代書評」欄目上報導推薦過的優秀作家名單列出,同時採納來自出版界、圖書館界、書評人、愛書人的提名建議,最終精選整理出「名人堂· 2020年度十大作家候選名單」20人。
  • 小學體育老師的「倒立世界」 - 每日更新 - 華西都市網新聞頻道
    高中畢業,張爽如願以償考進了西華師大體育學院。  2013年,中央電視臺舉辦的吉尼斯中國之夜,為張爽的夢想注入動力,當時37歲的黃忠餘挑戰了倒立行走100米的世界紀錄,但沒有成功,這激起了張爽向自己也向倒立下戰書的熱情。  當他向身邊的老師和好友說了自己的倒立夢想,大多被冷眼相待,「沒有兩年以上的專業訓練,是不可能走那麼遠的!問題是去哪兒專業訓練呢?」
  • 親近自然 分享收穫 - 每日更新 - 華西都市網新聞頻道
    今天,我們在臺灣的休閒農莊,看到的是讓城市人體驗和參與農村生活的努力,是農莊對有機安全食品的認可和積極的推行。要知道,所謂安全來之不易,土地一旦被過度索取,恢復的時間比我們想像的長得多。 我們也希望夜晚有流螢,山間有蝶飛。驚蟄的時候播種,夏天看各種作物長得蓬蓬勃勃,秋天的時候,和農民一起分享豐收的喜悅。 現在,這些休閒農場的主人基本上都是第二代了。
  • 川普馬雲演講 她引入英語課堂 - 每日更新 - 華西都市網新聞頻道
    4月27日下午,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來到樂山外國語學校時,蔡秀蘭教的兩個高三班正在考試,她在辦公室裡備課。此時,手機鈴聲響了,朋友晚上想請她吃飯。「哎呀,算了嘛,最近課程很緊張,我晚上還要備課。」蔡秀蘭婉拒了朋友的邀請。
  • 「只要多想著別人,就不會老」 - 每日更新 - 華西都市網新聞頻道
    「夢想,追求,是人的生命、群體的生命,也是一個國家的生命。」——黃宗英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 杜恩湖 綜合新華社、澎湃新聞等  記者從上海市作家協會獲悉,著名表演藝術家、作家黃宗英於12月14日凌晨在復旦大學附屬華東醫院病逝。  黃宗英,一代人心中的銀幕女神,是美麗動人的「甜姐兒」,也是妙筆生花的女作家。
  • 石缸裡盛著的還有滿滿的歷史 - 每日更新 - 華西都市網新聞頻道
    當時運輸方式除肩挑背扛外,最主要的工具就是雞公車,運輸較為困難。一口缸,可能是由主體和石板拼接而成,川西壩子的石缸主要是拼缸。  第一次收藏的石缸雖不完整,卻引起了嶽照貴收藏石缸的興趣,加之他親眼見到石缸的價值被埋沒甚至踐踏,便下定決心收藏石缸,讓這冰冷的石器煥發新的生命力。老宅子「淘」石缸  收藏是一件讓人糾結的事情,隨著藏品的增加,資金會成為一大難題。
  • 廚藝- 每日更新 - 華西都市網新聞頻道
    □劉平  沒人知道,桂嬸為啥突然就迷上烹飪了。  在小區裡,桂嬸做的菜出名的難吃,不鹹就淡,炒個素菜,也把那點清香味都炒沒了。男人在世的時候,老抱怨桂嬸做的飯菜難吃。桂嬸不依:「那你還天天頓頓都吃?」
  • 體彩- 每日更新 - 華西都市網新聞頻道
  • 成都市教育局回應:暫不調整 - 每日更新 - 華西都市網新聞頻道
    華西都市報訊(記者何方迪)12月7日,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吹響了成都疫情防控集結號。截至10日18時,本起疫情累計報告新冠肺炎確診病例8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成都中小學是否會根據疫情形勢調整寒假放假時間?
  • 社稷之花(上) - 每日更新 - 華西都市網新聞頻道
    稻穀關乎社稷,從唐宋時期的「常熟熟,天下足」到明清時期的「湖廣熟,天下足」,可見一斑。稻花關乎國運,在農本思想的千年國度裡,稻花幾乎具備了成為「國花」的所有要素。稻花不僅是富足、安穩的象徵,而且在詩歌中也有著天生的家國情懷。先秦《鄴民歌》裡唱道:「鄴有賢令兮為史公,決漳水兮灌鄴旁,終古舄滷兮生稻粱。」
  • 成都小夥 - 每日更新 - 華西都市網新聞頻道
    「入選的雪山,大部分都位於甘孜和阿壩地區,由於雪山多在人跡罕至的地方,所以除了專業人士,關注的人很少。」整副撲克牌中,有11張照片出自溫鈞浩之手。  溫鈞浩發現,除了貢嘎山、四姑娘山等知名山峰外,即便是四川人也對四川的雪山知之甚少,許多山峰不僅沒有照片資料,甚至沒有名字。  為了拍攝雪山,溫鈞浩的足跡遍及四川、雲南、新疆、西藏、青海等西部省區,甚至遠在海外的雪峰都留下了他的足跡。
  • 望梅歸鄉 - 每日更新 - 華西都市網新聞頻道
    精準扶貧以來,隨著城鄉生活的日益豐足,城裡鄉下,植梅花的人漸增。花農種的梅花,除了自己欣賞外,便折枝扎束地拿到城裡換錢。賣梅花的農民,一般背上一個竹編的大背篼,裝滿了參差不齊的梅花,手中握著一把捆好的梅花,枝枝丫丫,老遠就能看見。遇見這景象,我常停下來問價。若小束,拿回家直接插入花瓶。
  • 馴鳥 - 馴鳥- 每日更新 - 華西都市網新聞頻道
    老爺子說,鳥和人一樣,得琢磨,哪口對路用哪口,用錯方式不僅不見效,往往會適得其反。爆脾氣得軟磨,三腳踹不出屁的得急扇。  老爺子在正縣職務上摸爬滾打10多年,頗有人緣。退下來時,單位開了歡送會,大小範圍宴請不斷,弄得老爺子迷迷糊糊的,回回找不到北。一醒酒,又覺得好像少了點什麼。  前幾天,老爺子聞聽鄰縣有人養了一隻鳥,會說話,會唱歌,特聰明。
  • 體彩 - 體彩- 每日更新 - 華西都市網新聞頻道
  • 智造夢想 創贏未來 - 每日更新 - 華西都市網新聞頻道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 王攀 王祥龍  12月第一個周末,在成都工作的王先生乘坐地鐵3號線來到成都醫學院站,又花了6元錢轉乘地鐵3號線擺渡車這座城市,不僅是德陽人的城市,也是鳥兒的家園。旅與城打造著名文化旅遊目的地千萬「重獎」徵集三星堆新館方案  「天府三(星堆)九(寨溝)大(熊貓)、安逸走四川」,四川省新版旅遊口號中,德陽就佔其二。
  • 2020年第52周停電檢修計劃 - 每日更新 - 華西都市網新聞頻道
    中學、龍泉中醫院施工、青臺山景觀  12月27日7:00-21:30成都華翼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成都吉通汽車零部件有限責任公司、成都聯盈塑料製品有限公司、成都沅呈汽車內飾件有限公司、龍鼎電氣  明年1月5日8:00-18:30 煎茶鎮天齊鋰業施工支、創紅線川港設計創意產業園施工  明年1月6日8:00-18:30 興隆街道五裡村部分、天府大道二段路燈、十九冶、科創園臨時施工、華西牙科有限責任公司
  • 中外詩人深度思考: - 每日更新 - 華西都市網新聞頻道
    在閻安看來,疫情的突發,將全球化對漢語修辭表意功能的衝擊放到了最大,疫情成為一場深刻的革命,「包括對人的一切,人的最本質屬性的,語言屬性的,這樣一場革命。」  疫情以來,身為《詩歌》雜誌編輯的李雲,接觸了大量書寫疫情的詩歌作品,其中不乏精品,但也存在大量魚龍混雜的作品。他從編輯角度,建議詩人對疫情的寫作要力求逼近真實、道出真言、抒發真情。
  • 人類仍在進化 並且速度更快 - 每日更新 - 華西都市網新聞頻道
    據英國《每日郵報》網站報導,科學家發現,自從19世紀末以來,某條動脈保留在前臂的情況有所增加,而這條動脈通常在人類出生後8周左右消失。這條動脈被稱為正中動脈。隨著這條動脈開始消失,在其位置上會形成另外兩條動脈。但是前臂上同時存在三條動脈的實例一直在增加。19世紀80年代前後,這種情況的發生率為10%;但是到了20世紀,發生率上升到30%。
  • 四年清知縣百代學問家 - 每日更新 - 華西都市網新聞頻道
    往昔富順縣一度無「皇榜題名」之人  富順,歷史悠久,以鹽興縣。我國兩漢時期,原四川境內井鹽生產發達。金川驛(富順古稱)富義井因產量豐厚改名富世井,到公元567年,北周武帝在此設郡(雒原)、置縣(富世),唐宋時期,鹽產量一直居「劍南第一」。明嘉靖以後,縣西北(今自貢)出現大規模鹽井群,類似當代的工業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