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江岸環境 公安縣傾力打造長江綠色生態長廊

2020-12-20 瀟湘晨報

正文 來源:荊州日報 時間:2020-05-07 09:37

近兩年來,公安縣委縣政府堅定不移地做好生態修復、環境保護、綠色發展「三篇文章」,全縣境內的118公裡的江岸生態復綠、綠色生態廊道打造一直處在火熱的建設中。

埠河鎮長江三八洲岸線與荊州主城區隔江相望。這裡曾經是一片老舊居民區,生態環境較差。今年初,縣政府將埠河段岸線復綠工程列為2020年重點民生工程建設項目,總投資1000萬元,對長約2.87公裡的三八洲長江岸線實施整治復綠,整治面積7萬餘平方米。如今的三八洲岸線,櫻花、海棠、中山杉等景觀樹錯落有致挺立在江岸邊,煥發出盎然生機。

>

-->

全長10公裡的縣城濱江一線,從2018年5月開始,縣政府規劃對其實行改造,已經徵遷沿江參差不齊的房屋550戶;到今年6月底還將徵遷近300戶,為長江生態廊道建設「騰出場地」,並打造濱江公園。眼下,濱江公園的前期規劃已經完成。項目建設著重注入本土文化元素,秉承生態和以人為本的原則,公園由北向南依次為分為「生態休閒區」「康體運動區」「文化展示區」,力爭把沿江10公裡的地帶建設成美豔江岸的景區帶。

在「共抓大保護」的思想指導下,兩年來,縣委縣政府加強對長江沿線碼頭堆場開展「關停並轉」專項整治力度,共取締非法碼頭54個、砂石料堆場95處、泊位32個、磚瓦廠13家;清除固體廢棄物17處,取締畜禽養殖場45處,拆除沿堤垃圾倉573個,實施堤坡整形土方2萬餘方,植樹造林近3萬株,栽種草皮20餘萬平米,從而擦亮了江岸生態底色,美化了江岸公安景觀。(通訊員 周濤 劉雯 江雅琴)

相關焦點

  • 打造「綠色長廊」 構建長江生態屏障
    近日,國務院印發的《關於依託黃金水道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指導意見》中,將「建設綠色生態廊道」作為重點任務之一,明確了長江經濟帶不單是打造「黃金水道」,還要成為「綠色長廊」。    「前三十年的發展,我們犧牲了一部分長江的生態環境。」中國科學院院士曹文宣這樣表示。    國家做出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戰略部署,為曾經受傷的長江帶來新希望。
  • 梅鋼公司構築濱江生態長廊 繪就長江大保護最美答卷
    伴隨著《〈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江蘇實施方案》的發布和「強富美高」新江蘇建設步伐的加快,中國寶武和寶鋼股份提出了「廢水零排放、廢氣超低排、固廢不出廠」的「三治」和「潔化、綠化、美化、文化」的「四化」要求,梅鋼全面推進《中國寶武長江大保護環境治理行動計劃》,一個「水清岸綠景美」的綠色生態工業長廊,正在成為長江之濱的最美風景線。
  • 崇川區:發展綠色生態 打造綠色沿江經濟走廊
    南通綠色生態沿江行系列報導之三崇川區:發展綠色生態 打造綠色沿江經濟走廊7日,「綠色生態沿江行」融媒體新聞行動的採風團來到了第三站——崇川區軍山片區。打造綠色長廊「沒想到在軍山也能看到這麼壯觀的瀑布。」一走進軍山景區,市民陶金龍就被眼前飛流直下的瀑布所震撼,「現在的軍山有青山綠水,還有花香鳥鳴。」經過兩年多的生態修復,軍山風景區以全新的面貌出現在廣大市民和遊客面前。坐上景區觀光車,沿路風景宜人,空氣清新。
  • 東莞長安鎮升級打造茅洲河生態經濟長廊
    ■6月份,長安啟動「綠道之城」規劃建設部署,升級打造茅洲河生態經濟長廊。圖為茅洲河綠道 記者 吳金華 通訊員 佔有兵 攝「要以鏈補珠,精心打造九大主題公園,將茅洲河沿線串聯成長安智造體驗帶、生態文明觀光帶,形成現代都市文明體驗服務帶。」
  • 公安縣埠河鎮:打造「生活富美、生態宜居」美麗鄉村
    您當前的位置 :新聞中心>荊州社會正文 來源: 荊州電視臺 時間:2020-09-06 17:20荊州新聞網消息:公安縣埠河鎮復興場村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抓手,著力引領產業發展,夯實集體經濟基礎,整治改善人居環境,描繪出生態宜居富裕美麗鄉村新畫卷
  • 中外媒體走訪長江江岸治理典型銅鑼花谷
    位於主城的銅鑼峽谷,因為一座蜿蜒於陡峭江岸的銅鑼花谷,生機盎然。花谷與對岸的鐵山坪森林夾江而立,古老的長江也在這兩岸的蔥綠裡煥發生機。這座沿著江岸建設的花谷叫銅鑼花谷生態園,是近年來南岸區農村環境治理的典型。
  • 統籌優化發展資源 打造長江生態廊道
    為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堅持「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把長江生態修復放在首位的方針,揚州圍繞長江生態廊道建設,進行了系列整改與建設。揚州長江生態廊道的建設現狀圍繞長江生態保護,致力打造溝通江淮、縱貫南北的清水、安全、綠色大走廊,揚州在多方面做了努力,並取得了顯著成效。
  • 打造世界級濱水城市!武漢百裡長江生態廊道開工
    兩江四岸」是武漢的重要生態廊道是長江經濟帶上的靚麗名片做好規劃建設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重要講話精神的有力舉措是關係長遠發展的百年大計項目按照「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規劃先行、統籌推進」的原則,遵循「全域覆蓋、統一規劃」的思路和「連斷點、補空點、提亮點」的建設策略,以「一年出樣板、三年成規模」為建設周期,著力打造「以安全為基的安全長廊、百裡貫通的生態長廊、二十段景的文化長廊、內暢外通的交通長廊、多處節點的活力長廊」的五大廊道,最終實現「打造世界級濱水城市、
  • 唐堅:長江經濟帶生態環保綠色發展路徑
    建設長江經濟帶要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堅持生態與經濟並重、保護與利用並舉、開放與開發並進,在思想、規劃、行動、機制等方面堅持生態環境保護與生態文明建設綠色發展的路徑。  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指導思想。目前,長江流域汙染狀況已較為嚴重,經濟與環境關係相對緊張,環境承載能力達到上限。
  • 【看長江之變】九江湖口縣經濟生態兩手抓 工業園區內打造長江最美...
    工業廠區沿江岸線處風光如畫花園式工廠讓重工業變身旅遊景區  近年來,九江鋼鐵傾力建設生態森林旅遊式工廠,圍繞「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主題,精心打造工業旅遊景區。工業園區打造長江最美岸線  「遊客來了既能看到鋼鐵冶煉的火熱場景,又能欣賞到鄱陽湖與長江沿線的美麗風光,還能品悟鋼鐵背後蘊含的創新、奮鬥精神。」
  • 綠「金」水道——湖北宜昌推進長江岸線綠色生態廊道建設
    ①隨著宜昌生態環境改善,中華秋沙鴨來做客。在湖北,長江「偏愛」宜昌,其幹流流經宜昌232公裡,佔湖北省長江幹流岸線總長的近四分之一。2018年4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宜昌考察調研長江生態環境修復工作,把脈長江經濟帶建設。牢記囑託,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宜昌,責無旁貸。
  • 綠「金」水道 ——宜昌推進長江岸線綠色生態廊道建設
    綠「金」水道——宜昌推進長江岸線綠色生態廊道建設在湖北,長江「偏愛」宜昌,其幹流流經宜昌232公裡,佔湖北省長江幹流岸線總長的近四分之一。2018年4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宜昌考察調研長江生態環境修復工作,把脈長江經濟帶建設。
  • 武漢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 今年空氣品質優良天數超八成
    長江日報記者任勇 攝 12月25日,武漢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召開「浴火重生英雄城,感恩奮進新徵程——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在武漢」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六場,主題聚焦「堅定不移保護改善生態環境」,市生態環境局、市水務局、市城鄉建設局、市園林和林業局、市城市管理執法委員會分別進行通報,並回答記者提問。
  • 永豐傾力打造生態園林城市
    永豐傾力打造生態園林城市 發布時間:2010-04-08 08:44 瀏覽次數: 字體:[大 中 小]   連日來,永豐縣城市綠化工程建設呈現一派火熱景象:佔地1000畝的橋南生態休閒公園破土動工,總長4公裡的新城區環西路景觀林帶建設全面啟動,佔地100畝的北暉植物園建設如火如荼,迎賓大道和綠海大道景觀林帶拓綠工程激戰正酣……打造生態園林城市已進入實質性實施階段。
  • 企石:建設特色精品示範村,打造濱江綠色長廊景觀
    建設特色精品示範村,打造濱江綠色長廊景觀企石以精品工程提升城市品質這樣真實的寫照,幾乎每天都在剛落成不久的東江(企石段)「濱江綠色長廊」上演。據了解,今年以來,企石鎮因地制宜推動東江濱江景觀帶建設、江邊村——特色精品示範村建設、全域文明美麗村居建設等特色城市「精品」工程,以「繡花功夫」不斷推進城市環境、景觀配套的建設和提升,城鄉風貌每天都在發生新變化。
  • 武漢江岸一日遊,另類江岸讓我刮目相看
    萬裡長江穿武漢三鎮而過,長江北岸,大漢口依水而立,得水而興,有著「東方芝加哥」的美譽。在江城,民間流傳這樣一句話,"武漢看漢口,漢口看江岸。"江岸之所以有如此大威名,得益於它是大漢口的核心區也是老漢口的城根。
  • 綠「金」 水道——宜昌市推進長江岸線綠色生態廊道建設
    「作業區只佔碼頭的三分之一,絕大部分區域是環保設施和綠色植物,綠化率佔比為22%。」碼頭主管尹衛國告訴記者。全市啟動長江幹線及支流非法碼頭整治行動後,祥印碼頭被劃為規範提升類。公司先後投資近4000萬元,進行安全、環保、綠化方面的升級改造。環境改善了,經濟效益也日益提升。
  • 「共舞長江經濟帶·央媒看江西」守護長江碧水 生態旅遊式工廠成新...
    江西晨報網訊11月18日,由中央網信辦網絡新聞信息傳播局主辦的「共舞長江經濟帶·看高質量發展」網絡主題活動走進湖口縣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瑞昌市碼頭工業城。雖處長江之濱,但這些地方工業發展與生態修復兩手抓,綠色發展為這裡帶來了新的活力和生機。
  • 武漢變身大美綠色「蝴蝶」,生態長廊讓人忍不住點讚
    「繪」綠 兩江四岸萬畝林帶「繪」生態長廊 成綠色生態長廊。 為落實「共抓長江大保護」要求,武漢市委市政府確定了建設「安瀾長江、清潔長江、綠色長江、美麗長江、文明長江」的目標任務,實施長江兩岸綠化造林專項戰役,建設重大生態修復工程,穩步推進國土綠化行動。 統計資料顯示,長江兩岸造林綠化,武漢市涉及的城區(功能區)共有黃陂、新洲、洪山、青山等7個。
  • 十裡江灘「變形記」——探訪江蘇泰興長江生態溼地與綠色廊道
    而幾乎每天都有來自全國各地的考察團,慕名來到江蘇泰興長江生態溼地與綠色廊道綜合式生態教育基地學習長江泰興段成功的生態環境治理經驗。泰興長江生態溼地與綠色廊道綜合式生態教育基地已成為全國著名的生態環境治理學習點,由「三塘、一牆、一廊、一平臺」組合而成。也成為東方園林泰興項目的亮點之一。泰興生態廊道項目長江斷流地標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