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得打一頓孩子才好好聽話」,這是孩子的問題,還是你的問題?

2020-08-06 超人家庭育兒
「非得打一頓孩子才好好聽話」,這是孩子的問題,還是你的問題?

你是不是也和其他家長一樣,認為自己家的孩子就得打,好言相勸不好使?

可實際上每個孩子都並非如此。仔細思考,你為什麼發怒?無非就是讓孩子睡覺不睡,不好好吃飯,沒有做你讓他做的事情。

可是孩子為什麼沒有乖乖去做呢?不乖的責任全在於孩子嗎?

「非得打一頓孩子才好好聽話」,這是孩子的問題,還是你的問題?

通過觀察我們不難發現,不是的,也有部分責任,在於家長。

仔細回憶一下,在孩子需要去睡覺了,他都想出了那些辦法和你搭話,為了不睡覺。別說在家裡,就算是幼兒園的小朋友在午睡時都會這個樣子。

「老師,我想小便」、「老師,我睡不著」、「老師,你在幹嘛」?、「老師,下午吃什麼水果」?

仿佛在這個時候世界的一切都鮮活了,除了睡覺任何事物都在此刻浮現在了他們眼前。成為了重要的事情。就像是我們小時候學習一樣,一開始學習,除了看書,其他都是有趣的事情。

此時的他們和彼時的我們一模一樣。

在幼兒園裡會有老師的嚴肅鎮著,只要你不理他,兇兇的告訴他你閉上眼睛。一會兒他就會安靜的進入夢鄉了。

在家同樣也可以讓孩子乖乖入睡。也需要家長說到做到。

「非得打一頓孩子才好好聽話」,這是孩子的問題,還是你的問題?

在你要求他睡覺的時候,他一會兒喝水,一會兒聽故事,提出了眾多要求,你被折騰累了,你才開始發火了。這只會讓孩子覺得媽媽發火了,所以這件事不可以。

但是在媽媽發火之前的行為是可以被接納的,那不是錯誤的。

「非得打一頓孩子才好好聽話」,這是孩子的問題,還是你的問題?

應當讓孩子明確的知道你的底線在哪裡。並不是你一味地忍受認為孩子是可以自己領悟的。他還小並不懂的那麼多的察言觀色。

在他的世界裡,可以就是可以,不可以就是不可以。明確的提出,並用身體動作告訴他不可以觸犯。那麼孩子久而久之也就會知道你的底線在哪裡。那些可以違背一點,那些是堅決不可以的。

「非得打一頓孩子才好好聽話」,這是孩子的問題,還是你的問題?

這樣做也是在幫助孩子,讓孩子更加明確人和人的關係,並不是生氣才是開始不喜歡,而是有可能從之前你的有些行為中就被人厭惡了。歲孩子以後的日常人際交往中產生很大的影響。

在社會中這些東西是沒有人來告訴你的孩子的,你需要在他很小的時候就告訴他規矩,明白人的底線。在和你交往的實踐中摸索。

去設置自己的底線,不要被孩子的哭鬧所影響。

「非得打一頓孩子才好好聽話」,這是孩子的問題,還是你的問題?

在《媽媽是超人》中小魚兒想要買東西,但是媽媽胡可清楚家裡已經有很多了,她不給小魚兒買,小魚兒做了一件許多孩子都做的事情,他開始大哭。媽媽胡可表示,不可以讓他覺得哭就可以得到他想要的東西,哭不能解決任何問題。

「非得打一頓孩子才好好聽話」,這是孩子的問題,還是你的問題?

媽媽和哥哥站在一旁冷眼旁觀。小魚兒繼續大聲哭鬧,甚至自己走到了媽媽和哥哥身邊。我想要。媽媽胡可問他,你冷靜了嗎?等魚兒說他冷靜了媽媽問他「家裡是不是已經有好多了?那我們為什麼還要買呢?」最後小魚兒就像是一條魚只有七秒的記憶,開開心心的回家了。

「非得打一頓孩子才好好聽話」,這是孩子的問題,還是你的問題?

相類似的事情也發生在了拳王鄒市明的兒子軒軒身上。節目裡軒軒浪費糧食。媽媽很生氣大喊大叫,教育兒子「糧食都是爸爸一拳一拳打出來的,來之不易」軒軒也在大哭。兩個孩子一對比顯而易見,小魚兒更明白媽媽的底線。

「非得打一頓孩子才好好聽話」,這是孩子的問題,還是你的問題?

他哭只不過是他還小,不會其他的表達方式來索要,哭了一會兒,依舊沒用,好了,開開心心的回家吧!可是軒軒的哭鬧可以看出,這是媽媽第一次讓軒軒知道自己浪費糧食錯了。儘管是第一次,但是媽媽的大發雷霆也一定讓軒軒知道了嚴重性。

「非得打一頓孩子才好好聽話」,這是孩子的問題,還是你的問題?

很多時候孩子的一而再再而三的拖拉,和我們父母的教育有很大的影響。不要總是去責怪孩子,想一想你自己是否也有問題。

這裡是超人家庭育兒,幫你挖掘最有意思,最有科學依據的育兒知識

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好好說話非抬槓,唯有打一頓才聽話孩子,這樣做要比打罵更管用
    ,蘭媽認為父母之愛無私又偉大,儘管有很多「棒子底下出孝子」的棒打教育,但是從父母內心的本質上來講,他們給予孩子的愛卻是發自內心的「為你好」,儘管很多人明白棒打教育會給孩子帶來傷害,但是孩子身上通用的「好好說話非抬槓,唯有打一頓才聽話」特性,讓家長們也是無可奈何呀!
  • 有話好好說沒用?非得揍了才聽話的孩子,到底是什麼問題?
    當我們每次看到孩子懼怕的眼神,你最想對孩子做的是什麼呢?多少次,因為孩子所謂的「不聽話」而吼孩子?多少次,因為孩子所謂的「折騰」而大動幹戈?總而言之,熊孩子好好的話不聽,非要把當父母的搞到崩潰發怒,被大吼或者臭揍一頓,才乖乖的按照大人說的去做。不被虐的人生仿佛是不完整的人生,孩子天生就是來找抽的嗎?這樣的熊孩子我們能馴服的了嗎?很多家長都在糾結中夾縫生存!
  • 孩子不好好吃飯,餓一頓就好?答案讓人後怕,家長別再做錯
    遇到「飯渣」寶寶,只有當媽的才了解那種痛苦,太容易崩潰了。每次吃飯要麼逼瘋自己,要麼惹哭孩子。還有的家長採取粗暴的打罵模式,於是,身邊的人都給寶媽們建議:不吃就不吃了,餓一頓就好了!但是,這樣真的管用嗎?有的孩子確實餓一頓之後會好好吃飯,但是一頓兩頓奏效,時間一長,孩子就又回到了「飯渣」的狀態。事實上,和粗暴的打罵一樣,餓一頓只是「治標不治本」的懲罰方式。
  • 孩子不聽話,被家長打一頓後哭著睡著了,背後的原因父母知道嗎?
    告訴大家一個親身經歷,小果今年4歲,有一個1歲的妹妹,平時看兩姐妹都能玩在一起,但是你一轉身,小果就會打妹妹。後來,小果打妹妹被當場捉住了,小果媽媽就問:為什麼打妹妹?小果:妹妹不聽話,她把我玩具丟地上了。說著還兇巴巴的對妹妹說:妹妹你要聽話,再不聽話我就要打你了。這句話是多麼的熟悉,不正是大人常常說的一句教育孩子的話嗎?
  • 讓孩子聽話,首先得和孩子好好說話
    子軒媽媽立刻說,你說他一句,他有十句等著你,比你還有理。家長們紛紛感慨,孩子真是越大越不聽話。大家的目光轉向學霸迪迪的媽媽,讓迪迪媽媽分享教育心得。迪迪媽媽說,也沒什麼特別的,就是肯定她,鼓勵她,多聽聽她的想法。想讓孩子聽話,首先得和孩子好好說話。
  • 孩子不聽話?可能是家長的說話方式出現問題,請試試溫柔說話
    所以孩子不聽話不是因為他們聽不進去,而是家長說的他們&34;。誰知道小朋友嘴巴上答應的好好的,等到自己不注意的時候,還是悄悄的跑了進去,這下朋友徹底生氣了,把孩子拉出衛生間狠狠的打了一頓。本以為這樣他就能乖乖聽話,誰知道完全沒有效果。最後還是自己在衛生間摔了一跤才不敢進去。
  • 聽話的孩子,可能會是個問題孩子
    演講稿範文:聽話的孩子就是好孩子嗎(每日觀察02787)文/樊榮強現在做父母的,都有一個困惑甚至是痛苦,就是覺得自己的孩子不聽話我們從小就被教育要聽父母的話,如果不聽父母的話就會惹得他們不高興,聽話似乎成為了「好孩子」的最高標準。究竟聽話的孩子好不好呢?這話得分兩頭說。
  • 「好好說話不聽,非得打一頓才好」,這樣的孩子要怎麼治?
    在這個世界上,父母都是最愛孩子的,沒有父母願意傷害自己的孩子。不過在生活中,卻有不少父母在使用棍棒教育,在這些父母眼中,這樣的教育方式不算是傷害孩子,不過這確實會對孩子的身心造成嚴重的傷害,父母的理由也是很充分的,「好好說話不聽,非得打一頓才好」,這究竟是孩子的錯,還是父母的錯呢?
  • 喜歡孩子聽話,處理不好孩子的問題就發火,只是因為你的自私
    喜歡孩子聽話,其實就是想減少自己的麻煩,因為他不聽話,我就無法去做我想做的事情;因為他不聽話,我就會覺得自己沒有權威;因為他不聽話,我就會覺得他會受傷,他受傷了他會難受,也會讓我不好過;歸根到底,表面是為他好,其實是為自己好,減少自己的麻煩和擔憂,這是我的自私。
  • 孩子正值初三逃課了,被老師揍了一頓,你是告老師還是感謝老師?
    看到有位家長問了一個這樣的問題:你的孩子初三了逃課,讓老師給揍了,你是告老師還是謝老師?其實這位家長心裡已經有了答案,只是想知道有多少人會和自己站在一條線上,所以不妨我們也一起討論一下。孩子正值初三的關鍵時期,卻突然逃課了,結果被老師揍了一頓,作為家長你是會選擇高老師還是謝老師?不用說這個問題肯定不會有統一答案,明事理的家長自然會選擇感謝老師,感謝老師的負責任和替自己管教孩子;也有的家長會選擇要告老師,因為老師揍了他們的寶貝疙瘩,就是有這麼三觀不正的家長。
  • 孩子不聽話該不該打?不知道這些問題就大了
    孩子越長大越不聽話要怎麼教育呢?能不能動手打孩子呢?相信這些問題困惑著很多的寶媽寶爸們。動手打孩子怕打壞了,不動手是真的氣人。那麼接下來看完這篇文章你就能解決掉那些問題了!孩子不聽話該不該動手呢?其實是不應該打孩子的。
  • 孩子越「不聽話」,父母越「有問題」?為什麼?
    導讀:孩子越「不聽話」,父母越「有問題」?為什麼?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越「不聽話」,父母越「有問題」?為什麼?!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打孩子後,你還是你,但孩子可能不再是那個孩子了
    媽媽著急炒菜,轉身的功夫孩子就哭了,還把桌上的牛奶打翻了。媽媽情緒一下就上來了,把孩子扔在沙發上,對著小屁股就是一頓亂捶。此後每次從兒子身邊走過,也故意不理他。孩子一直哭了二十多分鐘,直到沒力氣哭了……媽媽心疼走過去抱孩子,當孩子看到媽媽第一眼時,還是破涕為笑……用手一摸孩子的額頭,竟然有些滾燙……原來孩子生病了,才這樣粘著媽媽。
  • 你家孩子聽話嗎?
    做老師的,聽到最多的,大概就是這句「老師,他不聽我的,你多說說他吧」,其實,也真不全是家長推卸責任,是真說不動小孩。可問題是,小孩終歸要畢業的,要離開學校的,到那時,身為家長,他不聽你的,怎麼辦呢?當然,小孩會長大,成為青年。十八歲成年,有了自己的主張,不聽家長,也正常。人嘛,總要長大,按自己的理解去闖蕩世界,不必事事聽話。
  • 孩子有這3個小「問題」,是智商高的表現,父母要好好引導
    戶外,我們經常可以看到,有些孩子乖巧可愛,一副彬彬有禮的樣子;而有些孩子喜歡耍寶,不聽父母的管教,甚至回家後還會上躥下跳,讓父母一刻也無法平靜。其實,有的孩子看似不聽話,有很多問題和毛病,特別不討人喜歡,但這樣的孩子卻非常難得,因為這是智商高的表現。朋友英子是個能幹的女性,但一想到家裡有一個愛折騰的孩子,感到頭都要大了。
  • 聽話才是好孩子?這真是個誤會
    ,才被認為是好孩子。這樣的聽話、懂事,不光代表著家長本身的局限性,更意味著對孩子想像力和創造性的扼殺——你的話本來就沒多少道理,還要讓孩子照章全收,按照你的需求去做,等於讓孩子在你的有限世界裡 ,汲取更有限的貧乏的營養。這樣的成長,有多少營養?本文專門討論關於「聽話」這件事,「聽話就是好孩子」嗎?
  • 想讓你的孩子好好聽話嗎?試試做到這7點
    我想問問各位家長,面對孩子不聽話的行為,你們的第一反應是什麼:生氣,訓斥,打罵,甚至是懲罰。但是,在這之後呢?孩子就會聽話了嗎?好像沒有,這些措施往往適得其反,會讓孩子更加不聽話。所以,今天給大家帶來了《正確對待孩子:「不聽話」的孩子怎樣教》這本書,它為父母正確地提出了各種實用而有效的對策與技巧,來應對孩子的不聽話行為。
  • 小時候很乖很聽話的孩子,長大後大多都有心理問題,這是怎麼了?
    沒想到小時候那麼乖的她,長大後然出現了很嚴重的心理疾病,在醫生的治病下,她的父母才發現這是因為她小時候太乖巧聽話,長大後才會出現這樣的"後遺症"。經過這件事,我們不由得產生這樣的疑問:為什麼那些小時候很乖很聽話的孩子,長大後大多都有心理問題?
  • 孩子該聽話還是不該聽話?
    經常聽到有家長說,家裡有個聽話的孩子真的是燒高香了,我小時候,家裡的長輩說得最多的是:「孩子,乖,聽話!」「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我吃過的鹽比你吃過的飯還多!」諸如此類,所以受家庭教育影響,我基本算是一個比較聽話的孩子,到如今我也成為了母親,擔負起教育孩子的責任時,我回過頭來想想自己的成長,我覺得太聽話的孩子的背後缺乏的是開創精神,容易刻板,用我們的方言說就是不靈泛,缺乏應變能力。
  • 你喜歡聽話的孩子還是不聽話的孩子?
    「你家孩子好乖啊,要是我家孩子和你家孩子一樣乖該多好?我就省心了」在放學後孩子寫完作業在小區樓下玩耍的時候,總有家長這樣跟我聊天。雖然我表面說「孩子天生的,孩子天生的」但心裡還是樂開了花,一方面是別人誇我家孩子,一方面是覺得自己的付出還是得到了收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