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各種新科技設備不斷出現,傳感器市場規模也隨之迅速擴大。雖然大多數消費者在生活中都不會留意傳感器的應用,但事實上,該設備正逐漸覆蓋生活的方方面面,像是空調產品溫度調節、汽車的感知雷達以及手機的人臉識別,都離不開傳感器。
目前,中國傳感器市場規模已經超過2000億。但遺憾的是,由於國內晶片技術起步晚,因此傳感器晶片的市場幾乎被外國企業所壟斷,這也導致國內廠商每年為採購晶片都要付出大量資金。不過,也有許多國內廠商成功打破壟斷,在傳感器晶片領域取得不俗的成績,山東華科半導體便是其中之一。
7月27日,山東華科半導體自主設計、研發的HK1020晶片正式投入量產。根據官方信息,該晶片可完全替代進口溫度傳感器,相比市場上同類型的18B20晶片,HK1020還具有諸多優點,不僅測量精度更高,而且價格還便宜20%左右,也正是基於上述兩點優勢,目前HK1020晶片已經接到國內62家公司訂單,成績斐然。
值得一提的是,山東華科半導體成立至今不過兩年時間,能取得如此出色的成績,主要原因有2點:
一方面,對技術研發的重視
公司雖然成立時間短,但公司所能拿出的技術成果卻非常多,山東華科半導體擁有探測、小信號放大、模擬數字轉換等諸多發明專利,相比同類型企業,技術能夠更快的轉化為成果。
另一方面,強有力的合作關係
山東華科半導體與中科院半導體研究所達成技術合作,而且山東華科半導體的高精度數字智能傳感器還是山東重大項目之一,未來山東華科半導體將在山東打造智能傳感谷,建立完整的傳感器產業鏈。整體來看,山東華科半導體參與的其實是一個政府工程,有諸多政策支持,能夠獲得更多的資源幫助。
當然,就結果而言,無論是對於政府、山東華科半導體,還是對於中國晶片產業鏈而言,HK1020晶片的研發成功都是一件幸事,不僅將幫助中國廠商快速擺脫對海外晶片企業,還可以促進國內科技產業的發展,同時令公司進入更大的市場發展。
文/J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