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研發成功,打破發達國家技術壟斷
本報訊 (記者 馬亞寧) 機械錶每天正常「時差」20秒,石英鐘的「時差」約1秒,電波鐘卻能絲毫不差。昨天,我國自主研發的第一款商用電波鐘在滬上市。繼德、日、美等國之後,我國成為第5個擁有這項「鐘錶之最」技術的國家。
自動校正天然誤差
電波鐘表是石英電子鐘的後輩,某些性能卻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它內置接收天線、解碼晶片、數據處理CPU和自動校正系統等,靠識別地面發射塔的無線電長波信號,隨時確定時間,自動校正鐘錶計時的天然誤差。同時,它還有本事與「同伴」步調一致,即實現所有電波鐘顯示同一時間。
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
上世紀80年代,世界第一隻商業用途電波鐘在德國誕生,隨後暢銷歐洲。在日本,電波鐘更成為高科技鐘錶的代名詞,擁有40%的市場份額。今年夏天,日本電波表還開始錦上添花——結合光動能、省電降耗等新概念,搶佔中國市場。
3年前,由國家鐘錶研究所立項、精科集團主持的國產商用電波表技術項目啟動。2006年,高249米的電波鐘發射臺落戶河南商丘,信號發送半徑達2000公裡,基本覆蓋我國,並輻射韓國、朝鮮和日本的部分地區。如今,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中國電波鐘成功問世,一舉打破了發達國家壟斷的商用電波鐘表技術。
精確「瞄準」北京時間
國產電波鐘方頭方腦,外觀與石英鐘相似,卻一掃老鐘錶非快即慢的弊端,無需手動校準,精確「瞄準」北京時間。北京時間是我國標準時間,由一隻30萬年誤差僅1秒的原子鐘報時,由中科院國家授時中心發布。電波鐘則受無線電長波信號指引,與原子鐘的標準時間「單線」聯繫,自然分毫不差。
項目負責人、常州精科董事長於金來指出,中國電波鐘每天自動校時7次,並創新顯示無線信號接收狀態,徹底擺脫手錶走不準、對時有偏差等「時間煩惱」。若遭受強電磁幹擾,電波接收出現盲區,電波鐘還可視作石英鐘正常使用。
滿足不同領域需求
接下來,國產電波鐘將進一步放低「身價」(目前每隻電波鐘300多元),變換功能,更新款式,滿足銀行證券、公共運輸等不同領域專業人士的需求。特別是新穎獨特的全球電波表,將給「空中飛人」帶來無時差的全球之旅:飛機剛剛降落,全球電波表自動識別當地時區,指揮錶盤上的時、分、秒針各就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