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大姐吊打保險公司!現身說法如何5年賺300萬!
她如何薅保險公司羊毛賺了300多萬的!
想暴富嗎?
五年能賺300萬的那種。
賺錢的方法有很多,只是很多寫在了刑法裡。
今天我們故事的主角,不是張三,而是社會你李姐。
今天我們看一個保險公司被割韭菜的的故事。
1
一直以高富帥形象示人的保險公司,這次被一位大姐給錘了。
我們看一下事情經過:
有一位李女士,從2015年開始找到了致富的方法。
她做過航空服務類的工作,對航班延誤理賠比較了解,於是把多年經驗轉化成了錢,那就是買延誤險賺理賠金。
她根據天氣情況,提前預判可能會延誤的航班,購買機票和延誤險。
如果航班正常,起飛前退掉機票,控制虧損。
如果航班延誤,向保險公司申請理賠,一份延誤險幾十塊,理賠金額幾百到上千塊。
你可能覺得錢少,但是她充分認識到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
既然整個流程可以閉環,那就批量複製這個模式,快速提高收入。
她用親友的身份證批量買機票和延誤險。
螞蟻搬家,積少成多,比如一趟航班,她用5個人的身份信息,拿到了10萬的理賠金。
已經成功預測了近900次的航班延誤,進帳300多萬理賠金。
這位姐姐是個狠人,薅羊毛把羊都薅禿了。
在這吐槽一句,保險公司的風控水平太差了,被鑽了這麼多年漏洞,現在才反應過來。
後知後覺的保險公司,多次取證調查後,氣急之下報了案,這位大姐就被警方緝拿了。
警方以保險詐騙罪,把她給刑事拘留了。
保險公司的做法,引起大家的討論,網上分成兩派。
兩方網友討論的火熱,一部分人說:"規則你定的,我利用了你的規則,你卻告我詐騙。"
"人、票、航班延誤,都不是假的,用什麼騙的呢?"
"最怕玩不起翻桌子。"
也有人說騙保不對,但不至於上升到刑事犯罪。
你覺得她是憑本事賺錢,還是犯法了?
認為她賺錢合理的打個1,認為不合適的打個2
2
5年來理賠900次,賺了300多萬。
一年365天,意味著她平均2天就要理賠一次。
瞧瞧這五年,別人是怎麼做的。工作強度已經跑贏大部分白領。我們抱怨996 的時候,還有人比你更努力,人家是007,一周七天,晝夜不休,奔走在收割保險公司的路上。
金融的核心是風控,鑽漏洞賺錢,風控也是第一位。
為了不被發現,她用理財做幌子,從親朋好友那裡騙來20多個身份證號和護照號,每次用四五個身份證買航延險。
雷雨季節,航班延誤的機率本來就大,加上保險公司風控薄弱,正好被她突破規則收割了。
這些靠的是細緻的觀察力和執行力。
她還會在筆記中記錄下航班延誤時間、投保公司、索賠金額。
我們平時也要多學習,多總結,因為說不定哪天,知識就能轉化成錢。
如果諸葛亮在世,就能看到這壯觀的一幕,草船節借來的不是箭,而是滿船的錢。
所以我們總結出一個道理,學習是第一生產力,不停的學習就能變富,但前提是得用到正途上。
但是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這麼頻繁的操作,很容易被保險公司盯上。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
南京警方通告說,她多次偽造航班延誤證明等資料,虛構航班延誤事實,騙取保險金。
這裡的關鍵就在於,她是否偽造了資料。
如果真偽造材料,那就是騙保了。
至於要不要上升到犯罪,要看雙方律師的博弈了。
我看了採訪視頻,按照保險法的界定,是有騙保成分的!
主要原因有兩點:
1、涉嫌偽造登機牌
航空延誤險的理賠,大多要求你必須實際乘坐飛機。
比如支付寶裡的這個航空延誤險,就在免責條款裡明確說了:
如果事故發生的時候,你沒有真正辦理登記手續或是自己的原因沒有登機,那不賠。
她並沒有實際乘坐飛機,所以正常情況下,是不賠的。
警方通報裡說存在偽造航班延誤證明等資料,我猜測李女士偽造了登機牌或登機證明。
因為理賠的時候,除了要提供訂票、購買保險、身份證明,還需要提供登機牌或登記證明。
可是她和親戚朋友都沒有乘坐飛機,顯然拿不出來登機牌或登機證明。
航空險幾十塊錢一份,一般賠償幾百到幾千塊。
因為額度小,理賠很寬鬆,有時保險公司也不會去核查你是否真的登機了,這就留下了空子,偽造登機牌或登機證明的可能性很大。
2、騙取他人身份信息來投保
李女士說買票、買航延險、理賠的過程也都是自己操作的,親朋好友並不知情,也就是在他們不知情的情況下代為投保、理賠,錢最終也都到了自己手裡,這一點涉嫌違法。
其實都是出來混的,誰都不是白蓮花。利用航延險騙保很常見,保險公司也心知肚明。
比如深圳夏季雷雨頻繁、偶爾還有颱風,如果預報下午有雷雨,那你就可以買個航延險。
買了機票又確實延誤了,保險公司也只能賠,算是在規則內、合理薅保險公司羊毛。
羊毛人人都想薅,只是錢太容易賺到,就容易忘了自己是誰,忘了自己的底線。
小薅怡情,大薅傷身。人性是貪婪的,賺了一筆錢,還想繼續賺,把它當成人生致富路來走,只會越走越歪,把自己給砸進去。
其實我身邊很多人都知道航延險能薅羊毛,只是大家敬畏風險,不會輪番上陣去薅。
保險公司自身也有問題,條款裏白紙黑字寫明理賠,要提供登機牌或登機證明。
但實際理賠的時候,不僅不嚴查,甚至直接省略了。
很多航延險一次賠個三四百,詳細調查一遍,成本可能比賠的錢還多。
不過但凡理賠時走心點,也不會讓人鑽了這麼大的空子。
這次保險公司成了傻白甜,有不少人拍手稱快。其實保險公司踩坑了,我們壓根沒必要開心。
3
拍手稱快一時爽,最終疼的是自己的手掌。
因為這些,都是所有的消費者買單。
薅保險公司羊毛看似是高級玩家,但買單的卻是我們普通人、是每一個勤勤勉勉賺錢的普通人,是視頻前的你我,是我們的親戚朋友。
賠付成本高了,保險公司會加價、停售,把成本轉移給消費者,讓那些本本分分的老實人買單。
或者把條款改的更嚴格,理賠流程更繁瑣。比如幾年前延誤險,可以當天買,當天生效。
但是賠付率上來了後,很多改成:今天買,次日的航班才能用。
被薅的過多,賠付率太高,監管也會強制要求下架。所以有的保險公司放棄了航延險。
就算保險公司願意賠本,拿航延險來賺口碑、賺人情,漏洞太大,監管也會出手。
因為市場規則會被破壞,在航延險裡,還只是騙個人身份信息、騙騙錢,到了人身險裡,會變成謀財害命。
比如毀三觀的3000萬騙保殺妻案,這就是受了高等教育、工作體面的人幹出來的事,所以人性無法衡量,也經不起考驗。
延伸說一句,婚姻有風險,戀愛需謹慎。
戀愛是門玄學,婚姻是市場行為,倆都高深莫測,我們這裡有大神的分享一下。
話說保險公司在這裡賠本了,就要用其他方面補上,比如強制捆綁個服務,給你增加保費。
商業面前,沒有人能夠獨善其身,保險這個行業,是由消費者、保險公司一起決定的。
借用電影熔爐裡的一句話,我們一路奮戰,不是為了能改變世界,而是為了不讓世界改變我們。
我們努力了解真相,不是為了改變什麼,而是就想有份靠譜的保險,只是為了不被生活改變。
最後希望大家都能少花冤枉錢,買對保險。
關注二姐,每天進步一點點,為你科普保障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