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心電圖閱讀與解析:左心室肥厚 - 心電圖劉醫生

2020-12-25 心電圖劉醫生

左心室肥厚一般是由於長期高血壓導致的,也可以見於肥厚性心肌病等心臟病,往往伴有典型的心電圖改變,因此心電圖檢查成為初步診斷左心室肥厚的檢查手段,但其確診仍需要心臟彩超等檢查。下面介紹一例左心室肥厚患者的臨床診斷:

病歷資料

患者,男性,54歲,胸悶、胸痛3個月,高血壓史9年,人院行冠脈造影術,術前心電圖檢查。

心電圖特點

1.基本特點:

心率:65次分;PR間期:167ms;QRS波時間:82ms; QT/QTe間期:399/415ms;QRS波電軸19°。

2.QRS波振幅增高:

V5導聯R波振幅 >2.5mV,Rv5+Sv1>

4.0mV;I導聯R波振幅>1.5mV,aVL導聯R波振幅>l .Imv,RI+SIII>2.5mV。

心電圖診斷

1.竇性心律

2.提示左心室肥厚

病例解析

1.當心室肥厚或擴大後,由於心肌纖維增粗和截面積增大,心肌除極所產生的電壓增高。左心室位於心臟的左後方,由於左心室壁明顯厚於右心室,正常時左心室佔優勢。左心室肥厚或擴大後,可使左心室優勢更為突出,引起面向左心室的導聯(I、aVL、aVF、V5和V6)中R波振幅增加,而面向右心室的導聯(V1和V2)出現S波振幅加深。

2.QRS波電壓值(振幅)是心電圖診斷左心室肥厚最常用的指標,電壓標準分為胸導聯和肢體導聯標準。常用的電壓標準包括:

①I和Ⅲ導聯R波及S波振幅之和;

②Sv1和Rv5或Rv6振幅之和;

③Sv3及Ravl振幅之和。其中應用最廣泛的是胸導聯指標,即Sv1和Rv5或Rv6振幅之和,國際所採用的標準為:Rv1+Sv5>3.5mV。國內常採用的標準是:V5導聯R波振幅>2.5mV,Rv5+Sv1>4.0mV(男性),Rv5+Sv1>3.5mV(女性)。

肢體導聯常用的標準分別有:Ⅰ導聯R波振幅>1.5mV,aVL導聯R波振幅>1.lmV,aⅤF導聯R波振幅>2.0mV,以及R1+S>25mV。

近來,通過計算Sv3及Ravl振幅之和來診斷左心室肥厚也已經應用於臨床,稱為「 Cornell電壓」診斷標準,其標準為:Ravl+Sv3>2.8mV(男性),Ravl+Sv3>2.0mV(女性)。

3.本心電圖左心室肥厚的診斷依據是:QRS波振幅達到以上胸導聯和部分肢體導聯的診斷標準。

4.QRS波的電壓受很多因素的影響,除了左心室的大小以外,還包括性別、年齡、種族及體質等因素。關於年齡因素,2007-2009年 AHA/ACC/HRS關於心電圖標準化的建議指出:不同年齡段的成人和兒童,QRS波的電壓有差異。總的來說,常用的QRS波電壓的診斷標準是針對35歲以上人群的,適用於16~35歲人群的診斷標準尚未建立。

5,本患者年齡>35歲,有引起左心室肥厚的基礎疾病,因此QRS波的電壓增高強烈提示左心室肥厚或擴大。本病例的超聲心動圖示:左心房和左心室增大,主動脈根部擴張伴主動脈瓣輕度關閉不全。從本病例中得到的啟示是:雖然新的成像學技術能夠更加精確地評估心室肥厚,但卻不能替代心電圖在臨床的應用。另外,本病例的冠脈造影未見冠脈病變。

相關焦點

  • 心房心室肥大的心電圖診斷
    ; ④ 某些異常的心電圖表現在臨床預後判斷中有重要價值; ⑤ 2009 年AHA /ACCF /HRS 聯合發布的《心電圖標準化與解析建議》中,在談到心電圖診斷房室肥大方面的作用時指出: 臨床心電圖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檢出和評估心腔的肥厚。
  • 一文打盡:左室肥厚的心電圖表現及診斷標準
    左心室肥厚(LVH)是左心室的質量增加伴/不伴左心室室壁厚度增加。LVH常伴有心室肌復極異常,在心電圖上表現為ST-T改變:R波為主的導聯中T波倒置或伴ST段壓低,S波為主的導聯中T波直立或伴ST段抬高。通過心電圖檢查、超聲檢查等便可診斷。
  • 心電圖解析,小心第一個「坑」
    作者:王玉偉 金迪 濰坊市益都中心醫院心內科基礎篇正常心室除極從室間隔開始,首先是由左束支的間隔分支自間隔左下側向右上的間隔肌開始的,這樣自希氏束傳下的激動繼室間隔除極後,繼而穿過右側面(約用0.005~0.01 s),通過右束支傳來的激動使心尖部的右側間隔及小梁肌除極
  • 學醫必備| 史上最齊全的心電圖教學視頻,一條龍式資源,不信你還掌握不了心電圖
    正常心電圖 / 正常心電圖形成原理 / 左、右心室肥厚 / 左右束支傳導阻滯 / 左右心室肥厚 / 竇性心動過緩 / 竇性心動過速(臨床講座) / 臨床心電圖圖譜與解析 / 臨床心電圖詳解與診斷(高清版)/ 輕鬆理解心電圖(孫德剛)/ 協和版臨床心電圖 / 心電圖歌訣200首(第2版) / 心電圖檢查 / 心電圖講解視頻 / 心電圖教學系統 / 心血管系統動畫心電圖診斷線索與誤區 / 阜外心電圖圖譜 / 黃宛臨床心電圖學(第6版) / 急性心肌梗死心電圖快速判讀:再灌注治療循 / 急診心電圖決策  第2版_郭繼鴻
  • 病例丨心尖肥厚型心肌病伴迴旋支左心室瘻,罕見病例一則
    心電圖顯示竇性心律,在整個胸導聯和下壁導聯T波倒置,左心室肥厚的電壓標準陽性(圖1)。肌鈣蛋白沒有顯著升高(最初為12 ng/L,4小時後為15 ng/L,正常值
  • 心電圖試題練習86
    基礎知識1.關於SⅠSⅡSⅢ圖形的描述,錯誤的是A.可見於正常人B.可見於右心室肥大C.可見於肺氣腫D.Ⅰ、Ⅱ、Ⅲ導聯均有終末S波,且SⅡ>SⅢE.終末S波是因為左心室流出道肥厚所致2.關於早期復極的描述,錯誤的是A.ST段呈凹面向上抬高B.常見於年輕人C.運動時或心率增快時
  • 心電圖試題練習82
    心電圖職稱考試試題練習,歡迎您的參與,職稱考試分為四科,分別是基礎知識、相關專業知識、早期復極引起的ST段上抬大多屬於正常變異相關專業知識3.具有起搏脈衝分析功能的動態心電圖記錄器專用通道的採樣率為A.>400Hz B.>500HzC.>600Hz D.>800HzE.>1000Hz4.以下為動態心電圖ST段下移異常事件的檢測方法,其中不正確的表述是()。
  • 起搏心電圖分析要領(含基礎起搏心電圖解讀系列)
    如何正確地閱讀、分析這類起搏心電圖已成為心電學診斷的新問題。分 析起搏心電圖的目的在於了解起搏器的工作方式、 功能狀況及起搏效果,及時 發現起搏器故 障和起搏源性心律失常,為 臨床進 一步處理提供依據。
  • 先天性心臟病,心電圖上能看出什麼?|臨床解惑
    法洛四聯症的典型表現包括右室流出道梗阻、室間隔缺損、主動脈騎跨和右心室肥厚。圖1 法洛四聯症示意圖基於這些表現,法洛四聯症患者的心電圖可能具有如下幾種表現: 電軸正常或者右偏; 右心室肥厚; 右束支傳導阻滯; 不同導聯之間QRS波時限延長程度存在差異
  • 心電圖的閱讀及分析程序
    此外,對於懷疑有心肌缺血、尤其是心肌梗死的患者,應描記18導聯心電圖,即加做右胸導聯(V3R -V5R)及後壁導聯(V7^-V9)的描記,以免漏診右心室及左心室後壁的梗死。各導聯的標記是否正確例如,如果VI, V2,V 3的標記錯誤,很有可能得出「胸導遞增不足」的結論,進而會懷疑是否存在前(間)壁心肌梗死的可能。
  • 3種電軸左偏的心電圖模式,你都見過嗎?
    心電圖檢查是心血管疾病診療過程中最常用的檢查方法之一。識別心電圖上的蛛絲馬跡有利於對患者進行正確及時的救治。心電軸左偏是指心電圖上平均的QRS心電向量在-90°到-30°之間,電軸左偏。其或與左右心肌的質量比例和左右心室內傳導系統的功能是否正常相關。那麼,哪些心血管疾病可引起電軸左偏呢?
  • 破解「惡性心電圖」謎題
    床前經胸超聲心動圖顯示有嚴重左心室心尖肥厚伴II級舒張功能障礙,心尖部運動減退,左心室射血分數30%-35%。就診數小時後行冠脈造影,僅顯示有輕微的非阻塞性病變。 如何解釋患者的臨床表現和影像學異常?
  • 【臨床實用心電圖入門】第五講:正常心電圖分析
    》編者按:為了幫助基層醫生學習心電圖基本知識,掌握看圖診病的基本技能,從這一期開始,本刊在《執業助理醫師(全科)進修教育講座》欄目開設了《臨床實用心電圖入門》,系列連載。通過前四講的學習,我們基本掌握了心電圖發生原理、心電圖波形命名、心電圖測量方法、如何數心率、如何判斷心電軸以及心電圖偽差,現在介紹正常心電圖圖形和各波段正常值。
  • 【考點速遞】多媒體機考心電圖閱讀準確判斷的口訣
    如有學習需求,請聯繫銀成醫考各地正規合作機構http://www.yixueks.com/join/或致電總部諮詢:027-82266012 13971181888心電圖的判讀一直是考生考試的難點,那麼小編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我們賀老師獨家傳授的心電圖閱讀的口訣:
  • 心電圖的P、T、QRS、U名稱是怎麼來的?
    生理學家Waller生於1856年,1887年記錄了人類第一張心電圖,這張原始心電圖還只有兩個波,認為他們來源於心室(Ventricle)活動,Waller把這兩個波標記為V1和V2。同年,Waller在英國皇家學會的瑪麗醫院演示了記錄心電圖的過程。
  • 【臨床實用心電圖入門】 第九講:心房肥大
    》編者按:為了幫助基層醫生學習心電圖基本知識,掌握看圖診病的基本技能,從這一期開始,本刊在《執業助理醫師(全科)進修教育講座》欄目開設了《臨床實用心電圖入門》,系列連載。心臟肥大或稱心肌肥大是器質性心臟病的重要證據之一,它是心肌肥厚和心腔擴張兩種病理改變的簡稱。心肌肥大包括心房肌肥大和心室肌肥大。
  • 心電圖提示ST-T改變到底啥意思?
    心外膜層心肌細胞的lto電流明顯強於心內膜層,而且右室心外膜層心肌細胞的lto電流明顯強於左室心外膜層。心內膜層與心外膜層之間的這種電位差異產生跨壁電流梯度,典型表現為J點抬高。動作電位1相外向電流淨增加的因素可降低心外膜層動作電位的穹隆幅度,但心內膜層不降低,結果形成電壓梯度電壓梯度在心電圖則表現為ST段抬高。在動作電位1相,增加的外向電流的因素包括通道開放劑和鈉通道阻滯劑。
  • 心電圖各波形的意義
    上期答案:【2000-6.A型題.生理】下列哪一項變化可以在心電圖中看到:BA.竇房結去極化 B.心房肌去極化 C.房間束去極化 D.房室結去極化 E.希氏束去極化題目解析:1.考查要點:心電圖各波形的意義.
  • 心電圖試題練習93
    C.心室肌復極過程D.心房肌復極過程E.房室交界區的興奮性3.心電圖的QRS波群()A.代表兩心室去極化過程B.代表兩心房去極化過程C.代表兩心室復極化過程D.代表兩心房復極化過程E.代表兩心室全部處在去極化狀態相關專業知識4.代謝當量(Met)是指基礎狀態時的耗氧量,1Met
  • 早讀 | 心電圖出現Q波,本文解決你90%的難題!
    心肌病引起異常Q波的機制,主要是室間隔肥厚,引起起始向量變化,以及心肌由於變性、纖維化或瘢痕形成而致使電動力降低或消失。另外部分異常Q波的形成可能與室內傳導障礙、心臟轉位有關。在肥厚性心肌病中,以肥厚梗阻性心肌病出現異常Q波的機會最多。異常Q波是由於室間隔異常肥厚引起。室間隔向右前除極向量增大,投影在左胸導聯,出現異常Q波。如果手術切除肥厚室間隔,Q波即可消失。